滨水公园植物配置分析
——以泉州江滨北路新华旱闸改造滨水公园为例
2021-12-07王川
王川
(厦门垒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厦门 361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公园景观、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滨水公园作为城市中独特的活动场所之一,其规划设计和植物配置都是优秀公园的重要因素。现阶段,城市滨水公园建设中普遍存在景观单一、缺少绿化的特色美感以及无法充分呈现滨水特征等问题,若想妥善解决此类问题,还需要通过植物配置与空间设计完成,促使特点滨水公园为城市居民带来更加美好的享受。通过分析泉州江滨北路新华旱闸改造步道景观的植物配置,阐述了植物配置的特色,对现代滨水公园的植物配置提供借鉴。
1 滨水公园景观植物造景要素
滨水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应注重植物的体量、形态、色彩、质感和文化内涵,通过点、线、面的空间组合,塑造滨水公园的水域植物空间、岸际植物空间和湿地植被空间。涉及到各景观元素包括岛、堤、桥、滨水建筑、园路、绿地(地形)、景观小品等的要素配置。
2 滨水公园景观植物造景原则
(1)生态性和科普性设计原则,突出植物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和教育功能。(2)遵循整体性及地域性原则,植物的配置与各景观要素相配合,滨水植物的选择要突出地域性,如福州“榕城”和成都“蓉城”。(3)艺术性设计原则,发挥植物的季相美和植物设计的形式美和意境美,以供游人游憩、赏玩。(4)遵循功能性设计原则,结合地形地貌和功能区的布置,突出植物景观的可观赏性,发挥植物的空间引导和分隔功能[1]。
3 滨水公园景观植物造景形式
3.1 滨水景观植物配置方式
从类型角度来说,不同的水面可以分为湖、池、峡等,且不同的类型具有不同的绿化方式,才能更加符合水体生态环境需求。其中,湖是园林中较为常见的类型,应注重以色叶树种突出季节的变化,从而丰富水景,给予人们不同的视觉美感[2]。同时,针对湖边植物,应选择耐水喜湿类的乔木和灌木,才能更好地适应花草、湖石的装饰效果,从而达到远景、近景的统一,进一步优化植物配置效果。驳岸种类繁多,有土岸、石岸等区别,但其植物配置原则都需要有机结合山水、主导水面空间景观,才能形成和谐融洽的视觉效果。通常来说,石岸线条会相对生硬一些,可利用遮挡关系,使植物有疏有密、有直有弯,从而形成独特美感,缓解石岸生硬线条[3]。
滨水景观植物配置要充分利用植物的色彩、形态、体量、生态习性造景,运用孤植、对植、列植、丛植、群植(如组团、带植、疏林)和篱植等手法,塑造旅游、休闲、运动兼具避暑、防灾的生态水景公园。如孤植和组团设计是自然式景观中最常用的手法,可达到视觉聚焦、开阔空间的效果,灵活运用孤植、对植、丛植等手法,可充分突出滨水公园的景观主题。此外,护岸林和滨水步行道的植物配置,可利用疏林、带植手法;亲水区利用孤植、丛植的手法,草坪和低矮花灌木进行点缀。
从湿地植物配置角度来说,需要在传承优质水乡文化的基础上,有效利用点植、片植等方式,确保湿地植物的多样性,从而更好地满足生态环境的实际需求[4]。应尽量减少干涉湿地植被,只需利用简单木栈道连接两岸即可,既可保障湿地的生态平衡,又可延续当地景观的观赏性。但值得注意的是,要确保后续种植的植物要与原湿地的植物种类保持一致,才不会造成物种入侵,从而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降低湿地景观的独特美感。
3.2 滨水景观植物选择
滨水景观植物选择要满足以下4 方面的要求:①选用耐水淹性、抗盐碱的乡土植物。②保护场地原有植物和文化印记,突出地方特色。③保护生物多样性。④根据滨水生态环境和地形特征选择植物。
4 泉州江滨北路新华旱闸改造景观案例分析
4.1 公园概况
本项目位于福建泉州,工程用地位于泉州西门外的晋江边,在防洪情况下,又加建了部分建筑。设计主要以城市重要界旱闸,工程的功能性极强,在不影响基本功能的情况下,主旨将建筑作为展品呈现泉州传统风貌,并利用、结合植物配置,打造庭院与建筑的交错布局,塑造市民多元休闲娱乐空间。植物配置共分为5 个主题,即花红柳绿、花开富贵、春风和煦、凤竹安康、苗圃种植。植物配置力求生态自然,各区域配置各有主题特色,意在打造一条“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滨水生态绿肺。
4.2 植物种类
从植物生态角度来说,水景植物可分为水生、沼生等类型,且各有不同的形态、结构以及景观表现。通常情况下,根据其特征将之分为水边、驳岸以及水面3 类植物。其中,水边植物最显著的优势是可以增加水面层次,凸显自然野趣以及丰富景观视野。在北方的园林设计中,经常种植垂柳,配以樱花、月季等植物,在使其具有季节变化美感的同时,又让其凸显了无穷的文化韵味,令人流连忘返。在南方的园林设计中,可使用水杉、蒲桃等植物,与园林交相辉映,相辅相成,以造就别样的风景,吸引人们的视线。
驳岸植物处理形式多样,通常会采用迎春、垂柳等线条相对柔和纤细的植物,缓解岩石混凝土砖的生硬线条,以此达到刚柔并济、美观和谐的景观效果。同时,为增加其美感,还可适当添加花灌木、宿根花卉以及小叶黄杨等植物组成的图案或修剪成的不同造型,增加园林色彩与视觉的层次感。
但值得注意的是,水面景观应低于人的视线,使人能清晰可见水中倒影时,才是最优观赏角度。我国宋代诗人杨万里曾写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由此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赞赏之情。因此,我国水中植物也多配以荷花表现这样的意境美。例如,当岸边建有亭台、楼阁等建设或种有优美、艳丽等树种时,水中植物要避免抢其锋芒,并预留出足够的空间展示其美丽倒影,从而给予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以此达到沉浸式的观赏效果。例如,以树形多变的针叶树、阔叶树等植物配以相应的水生植物,可以打造独一无二、韵味十足的梦幻景观,使人仿佛置身仙境一般。一般来说,只要水生植物的种类与占地面积选择适当,并不会影响建筑与树种优美的水中倒影的观赏效果。
另外,水面植物也是水体绿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材料,按照其类型可划分为挺水、浮水以及沉水等植物。但值得注意的是,栽植不宜过密。否则会吸收大量的水中氧气,导致水中动物无法生存。在水面植物方面,南北差异并不明显,一般都是荷花、菖蒲等植物。而漂浮在水面或沉入水中的则是金鱼藻、狸藻等水藻类植物。
滨水步道景观植物配置乔木有香樟、桃花心木、垂柳、池杉、美人树、木棉、枫香、火树、巴西风铃木、郁金香树、荔枝、蓝花楹、幌伞枫、小叶榄仁、糖胶树、千层金、栾树、洋紫荆、华棕、中东海枣、大花紫薇、黄花槐、锦叶榄仁。
常绿灌(球)木有含笑、四季桂、重瓣茉莉、桂花、小叶榕、夹竹桃、琴叶榕、山茶、三角梅、黄金榕、红花檵木、灰莉、无刺构骨;落叶灌木有丛生紫薇、福建山樱花、碧桃、花石榴、红叶李、重瓣扶桑、鸡蛋花、栀子花、红千层、木芙蓉等。
竹类有:紫竹、毛竹、碧玉间黄金竹。
地被植物有:硬枝黄蝉、翠芦莉、红背桂、金叶假连翘、鸳鸯茉莉、硬骨凌霄、花叶良姜、棕竹、红苞花、春羽、红叶石楠、美人蕉、大花卢莉、花叶鹅掌柴、鸢尾、金边龙舌兰、巴西野牡丹、五彩竹芋、蟛蜞菊、银边山菅兰、凤尾珍珠、毛杜鹃、细叶麦冬。
选择水边植物配置时,应考虑公园园林整体的艺术构图。如可以在水边栽植垂柳,借助它独特的美感形成柔条拂水的意境。同时,佐以水杉、池杉等下垂气根的小叶榕,进一步柔化整体线条,达到和谐统一的景观效果。另外,还应该注意探向水面的枝条,以此丰富水面层次,营造自然独特的野趣。如风格潇洒的垂柳与现代的桥栏可以形成鲜明对比,从而营造浪漫的气息,充分展示水边植物景观特色。最后,坚持因地制宜原则,该项目水边主要选用荷花、水生美人蕉、旱伞草、唐菖蒲、花叶芦竹等;上中下植物配置结构有:(1)水杉+池杉+水松-四季桂+山茶+丛生紫薇——春羽+细叶麦冬;(2)香樟——福建山樱花+丛生紫薇-春羽+金叶假连翘+凤尾珍珠+金边龙舌兰;(3)蓝花楹+鸡冠刺桐—银边山菅兰+大花芦莉;(4)香樟+桃花心木——大花紫薇+福建山樱花+栀子花——鸢尾+毛杜鹃;(5)台湾相思——花石榴——细叶麦冬;(6)糖胶树——木芙蓉+三角梅球——硬枝黄蝉——草坪。上下结构有:(1)香樟——灰莉球+巴西野牡丹+蟛蜞菊;中下结构;(2)琴叶榕——红叶石楠+硬骨凌霄;(3)鸡蛋花——黄金榕球+红背桂;(4)紫竹+毛竹+碧玉间黄金竹——细叶麦冬;(5)中东海枣——草坪。
4.3 植物配置特色
4.3.1 因地制宜。园林设计应充分结合当地环境的实际情况,针对性选择树木种类,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营造秀丽壮观的美景。滨水步道景观植物配置方面选用了大量的本地树种,如荔枝、蓝花楹、华棕、美人树、鸡冠刺桐、秋枫、小叶榄仁、糖胶树、丛生荔枝、榕树、垂柳、香樟、池杉、水松、水杉、木棉、栾树和鸡蛋花等。此外,该项目设计非常注重保护场地原有树种,如垂柳、香樟和桂花。
4.3.2 生态防护。植物生态体系构建中发挥生态防护功能。结合滨水步道景观区和城市道路绿化,营造相对围合的滨河景观,遵循植物多样性原则,完善植物群落结构,塑造舒适、幽静的充满自然野趣的景观。防护性植物搭配组合有:(1)池杉+糖胶树+木棉——木芙蓉+花叶良姜;(2)美人树+垂柳——红叶李+山茶+黄金榕球——草坪;提升水域空间植物设计。植物搭配组合有:(1)再力花+梭鱼草+唐菖蒲;(2)千屈菜+荷花;(3)花叶芦竹+水生美人蕉+旱伞草+荷花;此外,可利用浮箱种植荷花、睡莲、旱伞草等植物。
4.3.3 物种多样。构建滨水生态系统的关键是提升物种多样性和营造与之相适应的微环境,优化景观动态与功能格局。滨水步道景观物种的多样性增添生机、活力与野趣。滨水步道景观植物配置树种共77 种,其中乔木25 种、灌木23 种、地被29 种。植物配置采用“上中下、上下、中下”结构,营造开闭有序”、曲直多变的空间景观,高层骨干树种采用朴树搭配香樟、广玉兰+中层种植夹竹桃、日本樱花、灰莉球、无刺枸骨球+地被种植三角梅、海芋、芦苇,常绿与落叶乔木搭配、四季有花。
4.3.4 季相变化。合理搭配观花与观叶植物,应结合实地环境与季节变化,充分考虑其可能会对景观设计造成的影响[5]。泉州江滨北路新华旱闸改造滨水步道景观在搭配设计常绿植物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在冬季产生景色过于单一的现象,合理搭配常绿植物,这样即使是在冬季,也能为人们带来不同色彩观赏效果。同时,针对春、夏季节来讲,则可利用各式各样的花卉,最大程度展现出季节的颜色,提升观花与观叶植物搭配的合理。采用“春全线、夏秋成片、冬连线”的理念,季季有景可观。春景有:木棉+黄花风铃木+福建山樱花+碧桃+迎春+炮仗花+鸢尾,春夏之交有广玉兰+郁金香树+毛杜鹃;夏景有:凤凰木+蓝花楹+红千层+丛生紫薇+硬枝黄蝉+栀子花+荷花;秋景有:秋枫+木芙蓉+四季桂+花石榴+红楼花+龙船花;冬景有:美人树+黄金间碧玉竹+紫竹+山茶+无刺构骨。为了创造四季开花,种植了蟛蜞菊(3-9 月)、翠芦莉(3-10 月)、鸳鸯茉莉(4-10 月)、红苞花(夏、秋冬)、美人蕉(3-12 月)、巴西野牡丹(几乎全年)、鸡蛋花(4-12 月)、洋紫荆(全年)、黄花槐(4-10 月)等。
4.3.5 主题分明。植物造景在主题性滨水公园的设计中至关重要,滨水步道景观分为5 个主题:(1)花红柳绿。本区域绿化配置以垂柳、申钱柳、福建山樱花为主,穿插香樟。秋枫等常绿植物,搭配紫叶李、花叶垂榕。千层金等色叶植物及错落丰富的地被植物,体现花红柳绿的诗意景象。(2)花开富贵。本区域绿化配置以桂花、四季桂,三角梅为主,搭配香樟。小叶榄仁及风凰木等树形优美及开花乔木,下层搭色彩及开花艳丽的地被。营造花开富贵(桂)的欣欣向荣景色。(3)春风和煦。本区域绿化配置以种植荷(和)花为主,临水边植芦苇、狼尾草、香蒲、芦竹等水生、湿生植物,营造生机盎然的季节性观赏景观。(4)凤竹安康。本区域绿化配置以健康养生为主的游乐休闲空间,以樟、风凰木、白兰等乔本树种为骨架,搭配丛生玉兰+含笑+四季桂等具香味灌木树种。(5)节节高升。配置色彩丰富的灌木地被,如翠芦莉、花叶良姜、夜来香、吊兰等,组成复合式种植效果,形成密林氧吧。另外,本区域植以各类竹子如:黄金竹、紫竹、绿竹等,运用片植、孤植、列植等手法整合、分割空间,组成竹报平安和节节高升的生活憧憬。苗圃种植,规划杜鹃园、棕榈园、樱花园、海棠园和茶花园等专类区域种植园。
5 结语
应用于各种绿地种植的植物称之为园林植物,它不仅限于有观赏性的植物,还包括具有生态防护、改善环境的生态保护植物。现代景观设计中广泛利用植物乔木、灌木、藤本、地被、草本植物、水生植物的不同色彩、质感,形态和气味组合搭配,充分发挥植物的自然美以及生态功效,创造具有空间变化、色彩变化、香味变化、韵味变化的自然生态平衡景观环境。可见,植物在景观设计中有着不可替代、极其重要的作用。
滨水步道景观植物配置设计在空间设计中至关重要。因此,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全面了解所有景观植物的特点与特性,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以实际情况为基础,确保搭配与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为城市居民提供美好的体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