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策研究

2021-12-07

现代农村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用人单位常态毕业生

王 晶

(衡水学院学生处 河北 衡水 053000)

当前我国疫情已基本稳定,但境外输入风险较大,境内散发病例、无症状感染病例仍然存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疫情防控都会成为一种常态。出于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大学生就业工作大多由线下转为线上,这对高校就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基于此,本文以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为出发点,以衡水学院为例,探索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常规化应对之道。

1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1 就业焦虑心理严重。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尤其是面对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再加上异地流动比较谨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求职的脚步。面对疫情,学生不能恢复校园生活,不能参加现场面试,不能确定是否能够顺利毕业,这一系列问题都在困扰着毕业生,他们心理上普遍焦虑。

1.2 线上面试环节存有不足。疫情期间用人单位多采用线上招录形式,虽然通过网络可以对毕业生初步进行面试,但对于企业来说存在着较大顾虑,担心线上招聘方式考察毕业生不够全面,无法了解毕业生的面貌形象、沟通交流能力,同时毕业生对一些企业和岗位的可信度也存在质疑。

1.3 “云端”招聘信息过多,难以实现精准招聘。线上海量招聘信息主要是以企业为单位,按职能岗位分类发布,而学校专业学科设置与企业职能岗位属不同体系,学生难以判断适配自身专业与能力的职能岗位。

1.4 外省、市生源毕业生求职受限。受疫情影响,企业招聘尤其是在高校就业信息服务平台上发布招聘信息的企业多以本省、本市企业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外省、市生源毕业生的求职渠道。

1.5 就业岗位信息共享的发布机制欠缺。通过在线浏览河北高校就业网站、走访调研等形式对河北高校就业信息共享平台进行调查,发现河北高校就业信息网站建设简单,缺乏共享功能,同时学校在获取招聘信息方面渠道单一,缺乏社会集成。有些高校就业网站在获取就业信息上虽然设置了“高校共享”功能,但选择了“与其他高校信息共享”的高校只是少数。甚至部分高校为了提高本校的就业率,将网站信息设置成只有本校学生通过账号和密码登录后才能看到,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与其他高校就业信息的共享与交换,造成了就业资源的极大浪费。

1.6 就业服务活动协调联动机制欠缺。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需要信息和服务的协调联动来提升活动效率和效果,但当前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生之间的联动共享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在牵头管理、协调管理,做好各高校、企事业单位及各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等方面亟待加强。

2 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河北省高校就业工作主要举措

2.1 及时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在疫情防控前提下,为贯彻落实河北省教育厅发布的 《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强化2020 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举措的通知》,衡水学院及时制定了 《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施方案》,全方位启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做到校园招聘“不停歇”、事务办理“不中断”、就业指导“不打烊”,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助力毕业生就业。

2.2 “空中双选会”搭建线上招聘平台。衡水学院根据教育部、教育厅疫情期间对2020 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部署要求,暂停所有线下校园招聘会,利用就业信息网以及和各大招聘网站联合举办线上双选会,同时积极联系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在市人才网发布线上双选会通知,邀请用人单位以举办线上宣讲会、线上发布就业信息、在线视频面试等方式选聘毕业生。

2.3 就业信息在线精准推送。充分利用就业服务网、就业服务微信公众号、就业工作QQ 群发布就业信息,学生可通过手机移动终端及时接收和查看招聘信息,用人单位通过审核后可在平台上发布招聘信息,实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供需的智能化匹配,做到就业信息精准推送。

2.4 做好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实施特殊群体精准帮扶政策,全面掌握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身体残疾、少数民族等毕业生的情况,建立帮扶工作台账,对每名帮扶对象发放帮扶联系卡,做到“一生一策”“一生一档”“一生一卡”。切实跟踪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动态,落实好帮扶工作,确保每一位特殊群体毕业生顺利就业。

2.5 一对一做好湖北籍毕业生就业帮扶。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多措并举做好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工作,确保就业大局稳定”的重要指示精神,更加人性化地做好精准就业帮扶工作,推动湖北籍毕业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办法,与本校湖北籍高校毕业生建立“一对一”联系、“一对一”跟踪指导服务至离校。

2.6 开展线上就业指导与服务。疫情防控期间,就业创业在线公益资源要及时推送,供毕业生免费学习和使用。积极开展线上就业咨询与服务,组织各学院建立毕业生就业咨询与服务群,通过微信、QQ 或电话等手段掌握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和就业状况,实时在线对毕业生进行就业答疑;开展就业心理咨询线上个性化辅导服务,针对毕业生求职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防范措施,引导毕业生以积极的心态、正确的择业观对待当前形势。

3 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河北省高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发展方向

3.1 适度组织线下招聘会。对于疫情低风险区,适度组织用人单位与本地生源毕业生进行线下“面对面”的招聘会,尽可能弥补线上面试的不足。

3.2 进一步推进线上“一对一”精准招聘。征集不同类型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对其进行分类汇总,与不同求职需求毕业生专业相对应,学校进一步根据用人单位需求为其提供对应专业学生的联系方式。

3.3 持续做好不断线就业服务。加强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全体教师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与毕业生的沟通交流及未就业毕业生的动态管理,实时掌握毕业生的就业进展,做到就业工作不停歇,随时为有意愿就业的毕业生提供帮扶与指导。

3.4 建立毕业生就业岗位信息共享发布机制。整合河北公共招聘网等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招聘网站,搭建便捷高效的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接平台,建立二者的有效链接,确保互联互通,实现就业岗位信息共享机制。

3.5 建立毕业生就业服务活动协调联动机制。各部门加强沟通交流,整合资源,建立毕业生就业服务活动的协调联动机制,共同制定工作方案,充分利用各自渠道发动相关单位和毕业生积极参加相关活动,增大活动影响,提升活动成效。

4 结语

疫情防控事关国泰民安,毕业生就业关乎社会稳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2]。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我们“危”中有“机”,在有体系化、有制度化的常态化应对下,为高校高质量就业工作开拓出一个更好的条件。

猜你喜欢

用人单位常态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