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果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要点分析

2021-12-07何智勇肖明梅

江西农业 2021年24期
关键词:低产油茶林地

何智勇,肖明梅

(1.黎平县水口镇林业站,贵州 黎平 557305;2.黎平县国有花坡林场,贵州 黎平 557300)

油茶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产物茶油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油茶在我国南方地区种植较多,同时普遍应用于荒山绿化、退耕还林等工程中。对于油茶低产林的改造技术所进行的研究,可以提升油茶种植的经济效益,维持良好的油茶生态环境,促进油茶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油茶自然地域分布环境

小果油茶,又名门西子,主要分布于安徽、江西、广西、湖南、福建、贵州等地,栽培面积非常广泛,仅次于普通的油茶,成熟时间越晚的油茶质量越高。小果油茶属于山茶科经济作物,是世界范围内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也是在我国种植范围极其广泛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我国的南方地区是传统油茶经济林树种的主要分布地域,并且拥有漫长而悠久的栽培历史。

通过相关资料可以知悉,油茶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总体产量水平不高,比如品种问题、管理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施肥不合理问题、修剪技术不到位以及油茶生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均可能引发油茶低产林现象。另外,小果油茶的花属于两性花,授粉为异花授粉,孤雌不可以进行生殖,自花授粉存在不孕现象。传粉途径主要依靠自然界的昆虫,若是保花保果工作不到位,也会出现低产林现象。

2 油茶低产林改造的意义

小果油茶并不属于低产树种,随着油茶优良品种选育的成功和该领域科研力度的不断加大,尤其是对于小果油茶无性系等新品种的广泛种植和推广,使油茶的单株产量得以规模化地提升,少量良种新造林产量已经可以达到每株20~30 kg。油茶低产林改造效果卓越,提升了经济收益,有助于林业劳动者的经济创收,因此提升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提高油茶产量和质量,就成为低产林改造技术的主要任务。

3 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实施要点

3.1 定期清理林地

为了从根本上提升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要做好林地的清理工作,为小果油茶的生长营造一个科学的生态环境。在工作中要按时清理林地中的杂物,并定期清理附近影响油茶生长的植物,并采用有效的掩埋技术把杂草和灌木掩埋到土壤中,保证油茶在生长过程中的营养供给,维持良好的通风环境,优化林地环境质量。

3.2 调整林分密度

在油茶栽培的过程中,要控制好林地密度,以间密补稀技术的实施标准作为调控林分密度的基本技术规范标准。科学的种植面积是每亩栽种60~100株油茶树。要在第一时间砍掉长势较弱的植株,林地内的郁闭度要维持在一个标准化的范畴之内,以70%左右为基准,并保持林地内的透光性和良好的通风性,提升油茶的产量。

3.3 筛选种植品种

造成一些油茶林地低产的根本原因在于植株品种自身,因此在对低产林展开技术改造的过程中,要筛选出优质的种植品种,并对品种进行改良。首要工作是对于低产林植株展开统计和标注,在此基础上对其展开改造。首先,通过全林嫁接技术,对低产植株进行嫁接,将其嫁接在优良植株的母树枝条中。其次,引入分批嫁接、隔行嫁接等技术,控制好嫁接程序。再次,择取适宜的嫁接模式,使植株顺利成长,从而改善油茶林产量低的状况。

3.4 定期修剪枝条

修剪工作的时间要从植株的生长规律出发来选择。油茶植株的修剪工作一般要放在冬季采果工作结束以后,冬季修枝整形工作要根据垦复工作,适当予以调整,修剪长势较好的树干可以起到促进新枝萌发的作用,定时更换树冠可以有效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夏季的修剪工作要从植株的长势特点出发,进行枯枝、寄生枝的修剪工作,使林地区域达到很好的通风效果。及时将修剪掉的枝条运出林地,同时做好焚烧处理,预防病虫害的产生。修剪后的枝条切面要保持光滑,接口要平整,由此才可以使油茶树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

3.5 深挖垦复

在冬季深挖垦复工作开始的时候要设计好垦复的深度,深垦的深度要维持在20 cm以上,保证整个林地都引入深挖垦复技术,提升深挖垦复技术的覆盖率。

在深挖垦复的工作过程中要翻出林地内的所有土壤,之后让阳光对土壤进行暴晒,对于灌木和杂草进行暴晒消毒处理,最终将这些植物晒死,并使其中的枯枝败叶腐烂。

夏季的垦复工作较为简单易行,要引入浅耕的技术手段,深度不能超过10 cm,可以达到很好的清除杂草的效果,同时可以使林地土壤保持均衡湿润的状态,维护土质的平衡,提升土壤的透气性与蓄水性。

3.6 间作及引蜂授粉

间作的科学实施可以维持生态化的立地经营模式,在此基础上促进油茶的增产增收。间作阶段的作物可以挑选一年生矮秆植物和豆科植物,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油茶在成长的过程中保持完整的立体结构,使其高、中、矮结构分布均匀,间作技术的引入可以起到有效利用林地的作用,并且提升幼林的生长速度。

用昆虫引蜂的方式来开启授粉工作,野生土蜂作为小果油茶生长过程中授粉的主要昆虫之一,可以利用茶林养蜂的技术模式提升小果油茶的坐果率。

3.7 合理施肥

土壤肥力不够是引发油茶低产林现象的主要因素,因此要因地制宜,结合小果油茶林的实际状况进行垦复工作,并进行施肥供给。一般情况下要在春天施氮肥,并观察油茶的生长状况,结合实际生长状况来补充足够的钾肥。夏季、秋季要考虑施用磷肥与氮肥,冬季要施以充足的钾肥与磷肥。只有补够植物所需要的肥料,才可以保证油茶植株在生长的过程中汲取更多的营养成分,彻底改变低产林现象,实现林地的高产目标。

3.8 做好采收工作

采收工作在低产林改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采收工作是否规范决定着油茶的质量以及产量,在采收的时候要选择好采收的时间,时间不能过早也不能太晚,采收过早会降低油脂的出油率,最佳的采收时机是等到油茶果实成熟之后开始采收。小果油茶不同于普通油茶,它的最佳采收阶段是寒露与霜降之间,在采收的时候要采用人工采收这一方式,使果实和枝条保持完好的状态,采收之后要做好油茶籽的堆放工作,要有序堆放。

4 结语

综上所述,小果油茶的种植可以提升地区经济效益,可以维持和谐稳定的生态平衡,但是油茶低产林现象会影响到油茶的产量,管理、栽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引发油茶低产林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具体的技术处理过程中,要分析油茶低产林形成的原因,并探索适宜的改造技术与实施要点,使油茶可以健康地生长,提升其产量,促使低产林向高产林过渡,促进油茶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低产油茶林地
广东省油茶种植技术与发展前景分析
低产枣园如何改造
浅谈林地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江西提高油茶新造和低改补贴标准
Summer Is Coming
家乡的油茶
林下种植低产林改造的技术措施
明水县林地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浅析
浅谈明水县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状况
关于鸡东县国有林场低产林改造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