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荷”星花玉兰培育技术研究
2021-12-07宋文清陈龙夏乐晗
宋文清,陈龙,夏乐晗
(1 镇平县林业局,河南镇平 474250;2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河南郑州 450009)
1 品种特性
“粉荷”星花玉兰(Magnolia stellata‘Fenhe’),为木兰科(Magnoliaceae)木兰属(Magnolia)落叶乔木。该品种是2011 年在河南镇平县苗圃场8 年生星花玉兰中发现的1 个优良芽变单株,2016 年1 月通过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粉荷”星花玉兰幼树成蕾开花早,花量大,花蕾产量高,以玉兰干燥花蕾入药,其味辛、性温、无毒,有祛风散寒、通窍宣肺的功效。玉兰花和叶对有害气体的抗性较强,能吸附空气中的SO2和氯气等有害气体,可净化空气和美化环境。据资料显示,1kg 干叶可吸硫1.6g以上。“粉荷”星花玉兰树冠低矮紧凑、花繁叶茂,花蕊层多且有粉红晕、花型美丽,花朵艳丽怡人,芳香淡雅,是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粉荷”星花玉兰喜光,较耐寒,适应性较强,在南阳地区可露地越冬;该品种喜肥沃、排水良好而带微酸性的砂质土壤,在弱碱性的土壤上亦可生长。该品种栽植管理相对简单、病虫害发生较少,嫁接苗种植后翌年开花,可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该品种是药用、香料、用材、观赏兼用的优良树种[2]。
镇平县隶属于河南省南阳市,国务院命名为“玉兰之乡”。处于温带和亚热带南北气候过渡地带,自然资源丰富,光、热、水、土条件得天独厚,是木兰科树种的原生地和最佳适生区。此研究是在镇平县杨营镇建立试验示范基地,从园地规划、苗木繁育、玉兰定植与管理等方面,总结集成配套技术,为新品种推广提供有价值的技术支撑。
2 营造试验林
2.1 试验点概况
镇平县杨营镇气候条件有利,年平均气温为15.8℃,最冷的1 月份平均气温0.8℃,最热的7 月份平均气温28.5℃。年平均降水量835.5mm。土质营养丰富,能很好地满足星花玉兰的生长需要。
2.2 营造试验林
选用试验土地面积3335m2,采用株行距3m×4m,栽植密度为55 株/667m2。栽植穴规格60cm×60cm×60cm,栽植前每穴施农家肥10kg 作底肥。翌年春季选用1 年生(高度60cm,地径1cm)嫁接苗进行定植。生长期按照正常的田间管理进行施肥、浇水,促进幼树生长发育。
3 繁育与栽培技术
3.1 繁育种苗
3.1.1 砧木种子采集。选择生长势强、发育健壮的壮龄母树,树上蓇葖聚合果由绿色变为红褐色、大部分开裂时种子即已成熟,要及时进行采收。采收后,在通风、干燥处晾晒[3],待果皮全部开裂后取出种子,用草木灰水除去种皮表面油脂,然后平铺放在黑暗的屋子阴干备用。
3.1.2 种子沙藏处理。南阳地区一般选择在12 月中下旬进行沙藏工作,在排水良好的林下或背风处,挖1m深的贮藏沟,用细湿沙与种子封层放置,种子最上层离地表30cm,上面覆土盖好,遮荫防水,埋好后要半个月检查1 次。一般沙藏时间3 个月左右,就可满足其需冷量和催芽的要求,种子有70%以上露白便可取出播种,经过沙藏催芽处理后出芽整齐、发芽率较高[4]。
3.1.3 整地与播种。翌年3 月上中旬,平整圃地、施足底肥,起垄作畦。为管理方便,一般苗床宽60~80cm、高25cm。在湿润的苗床上按照30~40cm/行、每粒种子间隔10cm 进行播种,覆土厚度为3~5cm,播种后喷水式浇水,保持土壤合适的含水量。初春温度过低,可搭建小拱棚覆膜,以保证发芽适宜的温度。出苗后对幼苗进行正常的土、肥、水管理,确保苗木健壮生长。
3.1.4 苗木嫁接。(1)采集接穗,一般在7 月下旬~9 月上旬均可进行带木质芽接。选择健壮带有饱满芽的枝条,枝条粗细应与砧木粗细相近,提高嫁接成活率。剪取的芽条应立即除去叶片,枝条下端插入水中,放置阴凉处。嫁接时,随用随取。
(2)砧木处理:在砧木距地面5~6cm 处,选一光滑无分枝处横切一刀,刚达木质部,再在横切口中间向下切一刀,形成一个T 字形,大小与削下的接芽相一致[5]。
(3)嫁接方法:“T”字形芽接,用刀挑开砧木T 形切口的树皮,把接芽放入,左手拇指按住叶柄向下推芽片,直至芽片的横切口与砧木的横切口(形成层)对齐为止,将树皮包回,用塑料条绑紧;嫁接时速度要快,保证接穗的湿度。接后露出叶柄,露芽不露芽均可。
(4)接后管理:嫁接后对砧木覆盖地膜,保证土壤温度和湿度;待接后发芽,及时去掉嫁接膜,并设立支架,防止风吹断接穗;发芽后,需要注意防治红蜘蛛为害。嫁接成活后,进行适宜的土、肥、水管理,注意雨季排水,确保苗木正常生长。入冬后上冻前,灌水越冬,防止苗木冻害。
3.2 栽植要点
3.2.1 选地整地。选择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多、土壤偏酸的地块平整。雨水较多地区,具体根据气候和地形特点进行起垄栽培,防止积水受淹。
3.2.2 科学栽植。该品种春季栽植最好,成活率最高,生长旺盛。选取最适合栽植密度55 株/667m2。栽植穴0.5m3,施足基肥。苗木应选用1 年生嫁接优质、无病虫害苗木(苗木规格:高度80cm 以上,地径0.8cm 以上)。栽植前提前给苗木浇水,这样植株能吸收充足的水分;栽植时不宜太深,栽后踏实,浇足定植水,待水渗完,封土保墒;栽植时不宜过早也不能过晚,早春发芽前或谢花后展叶前栽植最好,最好带着泥土栽植,尽量不要损伤根系,以确保成活。定植后,要继续维持主干顶端优势,促进幼树生长。同时,应适当多留主枝,尽量少疏剪。主干上的其余分支保持自然生长,经过1 年缓和枝势,可提早形成花芽。
3.2.3 栽后树体管控。要合理定干,及时抹芽,保持土壤一定湿度,采取一定的防冻等措施,保证成活率的基础上,促进其早开花。一是及时定干,栽后萌芽前留0.8m左右在饱满芽处定干;二是合理抹芽。栽后当年或翌年侧芽萌发后尚未木质化前,应注意抹除过多侧芽,选留中上部5~7 个芽,培养主枝和辅养枝,其余全部抹除;三是及时灌溉保墒;四是在11 月份及时使用防冻剂、涂白剂(涂大师)进行树干涂白,既能保护树体不被冻伤,也能铲除一些越冬害虫。
3.3 田间规范管理
3.3.1 土壤管理。该品种适宜在中性或微酸土壤中生长,生长季节要多次松土、除草,促进根系呼吸,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也可实行绿肥种植和园地间作,促进土壤保水,给“粉荷”星花玉兰创造出适宜生长的湿润土壤条件和空气环境。
3.3.2 选择性施肥。“粉荷”星花玉兰较喜肥,且对土壤营养要求较为严格,偏酸性土壤较为适宜,因此,无论是营养生长或生殖生长阶段都需要相当的肥水,为玉兰提供必要的营养元素。每年秋季(9 月下旬~10 月中旬)施足有机肥。幼树20~50kg/ 株,6 年以上树60~100kg/株。生长期追肥2 次:2 月上中旬,早春萌芽前追施氮肥1 次;3~4 月,每株再追肥1 次速效氮磷钾复合肥,供给植株正常生长发育。花期可施液态肥料,要兑一定的水稀释到合适的比例后浇施,避免浓度过高对根系生长不利。花后追施磷钾肥,促进植株多育蕾,对翌年开花有促进作用。
施肥方法:施有机肥时,刨适当的穴,把有机肥和表土充分拌匀,将混配好的有机肥分层次施入,把地表回填到下层,底土放在上面施入定植穴内。施速效肥时,沿幼树树冠外围环沟或条沟施入(沟深、宽各30cm),施入覆土后及时浇水,防止烧伤砧木根系。
3.3.3 灌溉保墒。该品种生长结蕾期要求土壤绝对含水量在20%~30%为宜,并且由于根系为肉质根,不耐积水。因此需要根据土壤墒情进行灌溉,一般生长季节浇水2~3 次,入秋后应减少浇水,延缓生根,促进枝条成熟,利于越冬,冬季一般不浇水,若土壤较干,可少量浇水1 次。同时,生长季节喜湿润条件,但不耐积水,雨季应注意园地及时排水。
3.3.4 光照温度。该品种在阳光充足的环境利于促进叶片生长,提高花芽的饱满度,在开花季节,也可增加花的芳香。幼树比较耐阴,不耐强光,光照过强易受到灼伤。温度过高会导致提前花开;温度过低要注意防冻、防寒。
3.4 整形修剪
3.4.1 科学整形。粉荷星花玉兰干性不强、层性不明显、分枝角度大、营养生长中庸,宜采用自然丛状树形或高接成卵圆形树形。干高80cm,主枝角度为70~80°,树高应控制在3.5~4m 为宜。
3.4.2 适当修剪。修剪通常在休眠季节进行,要根据不同用途采取合理的修剪方式。应用于园林观赏型树形,要求主干直立,树冠圆满,抹除主干先端附近的侧芽,疏除其他多余的枝条,若冠型不好,主干周围侧枝有明显的空缺,可适当短截促进分枝形成。以采药为主的树形为促生结果枝,取得高产高效,疏除下垂枝、病枯枝、内膛的细密枝;培养结果枝组,立体结蕾;回缩老树上的骨干枝,刺激隐芽萌发,充实内膛,复壮树势,达到持续稳产。
4 结语
“粉荷”星花玉兰(Magnolia stellata'Fenhe')不仅花型美丽,树姿典雅,而且适应性、抗逆性强,遗传性能稳定,无灾害性病虫害。通过配套栽培技术的实施,可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环境生态效益。该树种是园林绿化树种的新宠,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十分显著,值得在园林造景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