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双向联动模式探析
2021-12-07方琼
方 琼
(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对当前思政工作的方向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P305)在媒介革命的时代变局中,如何将思政工作融入网络传播节点进行价值引领及信念塑造,开创兼具实效性和时代性的高校思政工作的新局,是一项重要的现实性课题。“媒介即信息”的观念正在人类现代社会的各个发展环节产生巨大的冲击力。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不仅仅体现在中国社会的经济生活的全面革新与升级,同样也标识出了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人际交往中的新质与发展。网络虚拟空间已形成了一个具有开放性、流动性和不确定性的虚拟话语场域,高校大学生的社交和生活已大部分转移到网络虚拟社区上,思政教育工作者唯有学会在这些平台开展网络思政工作,才能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等工作。
一、创新高校网络思政模式的必要性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代青年大学生对现有高校思政工作的满意度,课题组以高校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问卷为基准,从“思政教育内容”“思政教育载体”“思政传播效果”“思政工作建议”等四个方面入手,在福建省某省属高校开展抽样调查。课题组共随机发放513份问卷,回收507份问卷,其中505份为有效问卷,总有效率达到98.4%。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学生目前最为熟悉的思政教育活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占89.67%;其次是校方组织的新思想宣讲、道德讲堂,占75.44%;志愿服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占69.01%;接下来是主题党日、主题团日活动,主题演讲、辩论赛、普法教育、知识竞赛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大赛这三类活动,占比是52-55%之间。92%学生认为,在自媒体时代,需要学校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并认为慕课、B站可以作为思政工作的新载体,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一)网络思政是时代的选择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四十七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2月我国的网络用户规模增长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线上社区用户行为与线下社会生活已经紧密联系在一起,虚拟网络社区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交际规则和意见发表方式[2]。近年来,大学生对移动互联网的依赖性逐步加强,《2018中国大学生日常生活及网络习惯调研报告》则敏锐地指出移动互联网已经全面普及的背景下,各类新媒体应用已经完成对大学生注意力资源的瓜分[3]。网络虚拟社区已经成为青年群体话语聚集的场所,思政工作者应主动拥抱互联网,想法设法进入大学生注意力视野当中,以坚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介入青年生活的话语场域,对大学生的信念塑造产生积极的影响,才能确保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当下人际的交互在新媒体技术革新的背景下,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高校思政工作的途径和方式需要适时地进行转型,才能更好地服务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需要。
(二)网络思政是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路径
从传播学的角度上说,在网络虚拟社区中,虚拟身份是与其社会资本及被信任程度相联系的,个体的虚拟身份越是固着化,其活动越受社区中规范的制约。信念教育,作为一种具有社会集体价值功能的重要方式是网络思政工作开展的一项基本着眼点。理想信念教育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测量点:是否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传播,是否有助于形成有规范、有认同的社会文化体系,从而起到良好的价值引领作用。从实际工作开展的情况看,新时代思想教育工作者对高校大学生的信念教育应该做到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地将崇高理想、先进典型和个人发展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让信念教育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使之更具有亲和力、说服力。
当前高校思政工作架构主要由“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以及学生事务管理组成。思政课堂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来实现价值引领,“课程思政”则主要在专业课程当中融入思政教育的相关内容。在课程体系建构之外,学生事务管理则与学校行政、后勤形式多元互动模式,同时也成为了构建网络思政价值引领的重要阵地。网络思政平台也逐渐从传统的班级社群转移到以QQ、微信群为主的网络虚拟社区当中,因此网络虚拟社区已成为了校园信息联动的重要一环。优化“互联网+”思政体系,对学校网络思政平台进行重新的调整和搭建成为了势在必行的宣传改造。从全国范围上看,高校网络虚拟社区建设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以学工在线、共青团、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各学院各机关部门网站资源为立体交叉式的网络思政架构,全力拓展网络文化育人的覆盖面和服务面。此外,还必须打造全覆盖的网络思政平台矩阵,从网络社区行为模式分析中锚定网络思政的目标和走向,进一步将线下思政课程学习、学生文化活动与网络虚拟社区的交际模式结合起来,注重“线上”,加强“线上”与“线下”的双向链接。利用平台虚拟用户人数的聚集,增大思政课程的“流量”,再通过线下的班级讨论、社团活动巩固线上传播的实际效果。
(三)优化“互联网+”网络思政架构是厚植家国情怀的必要手段
习近平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4](P378)2020年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全国高校教师“围绕政治认同……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2]。近期,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在南京大学举行,并进行了全程网络直播,这释放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高校课程的网络化、共享化要求原有的课程授课模式必然做出相应的调整,现行的现场教学模式应更注重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课程设置的框架内去进行合理的探索与实践。线上课程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标准化,体系化的知识设计,另一方面则需要教师以虚拟社区的方式组织带动学生思考和学习,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传授学生书上的知识,还要应该让学生意识到学科之间的交叉联系,在专业思维形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奉献精神。
要使网络思政课程的构建成为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的一部分,使课程思政贴近学生,具有更鲜活的影响力,就需要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的网络平台建设。课程思政是在注重专业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服务国家、服务社会与个人发展相结合的理想信念。注重课程思政线上平台的架设,在虚拟社区的交流中加深对专业的理解,厚植学生回馈社会、服务人民的家国情怀。
二、构筑高校网络思政双向联动模式的思考
(一)网络思政的开展需要进行个性化、精细化的对接
我们将点对点的传输应用到网络思政模式中,主要指思政工作在网络平台上的点对点精细化模式。作为思政工作者,需要对网络思政进行精细化处理,就是要对自己接触到的相关传播信息做全方位的转化和阐释,通过对中心路径和边沿路径的选择与综合利用,让思政教育的具体内容与信息接收者之间产生积极的联系,形成这种联系可以释放正面的情感能量,促使高校师生对当下的社会现实形成理性的思考分析和归纳。譬如,思政工作者,辅导员在朋友圈发表动态,或者在微博与青年大学生进行“互动三连”,是网络虚拟社区中的重要社交互动模式,也是高校思政工作者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的必要技巧。作为网络传播节点的用户,在浏览阅读之后,激发起一种社群化的价值认同;作为独立的移动互联网终端使用者,又通过点赞、评论、转发等形式使原本传播效应得以增殖,从宏观层面上,成为了一次社群跨界的有效尝试。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国家、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若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认识到每个大学生都是虚拟社交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他们既是讯息的接收者,也是讯息的传播者。只有进一步对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点对点式的优化和完善,结合抗击疫情的主题,从生命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角度出发,利用当前先进的网络实时会议平台开展思政工作,及时发现大学生对新闻事件、社会问题的实际看法,才能有效构筑网络思政节点化与社群化互通的双向联动模式。围绕青年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互动交流,是网络思政精细化基本原则。
(二)网络思政需要从“规定性”向“对话性”进行转移
由于思想政治的学科特点,其话语形式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学生往往在接受上会产生一定的距离感,单纯的叙述性输出在网络虚拟社区中的传播力度是相对薄弱的。因此,网络思政需要重审高等教育思想政治话语生产的方式和维度。网络思政遇到的挑战在于如何寻求青年群体的个性化与社群化之间的平衡点。青年群体作为数码原著民,在事实上已经实现了社群的重组,他们所认同的价值准则也已经从原有的规定性转变成了对话性。网络思政真正的着眼处在于以社群化的价值理念去引领个性化的人生选择,让学生自觉将个人的命运与时代的发展结合在一起。社群化与个性化之间的双向联动需要通过话语范式的转换与迁移,形成中心议题突出,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特征的议程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成为一种社会规范。用户通过对社群的流量扩容打破代际之间的限制,进而影响了网络虚拟社区用户即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念,在进行社区活动时一方面会有更为充分的言说空间,另一方面也会更加注重其他用户对自己行为的互动与回应,进而影响着社区用户的行为方式。
网络虚拟社区具有重塑社会公共空间形态的功能,信息生产、传播和互动的方式与社区的每一位用户息息相关,终端对应的用户,作为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成为了引导信息内容与形态的关键性因素。不同节点的相互作用,增加了虚拟网络社区中的场域吸纳能力,从而使话语的传播更加具有影响力,网络思政必须考虑到每一个作为节点的用户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实际作用,运用好互联网思维,注意话语范式的迁移,注重政治语言、生活语言、网络语言的综合运用(见图1)。
(三)注重网络思政内容生产与用户体验的契合
高校思政工作者还应当注重内容生产者与体验者之间身份的融合,发展各种互动式、服务式、体验式的网络信息服务,不断增强师生群体的用户黏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网络虚拟社区经过多年的运营,其自身的文化调性和用户群体的生活态度决定了其传播的效应相对于传统主流媒体而言都显得较为自然,虚拟社区平台累积的话语资源是平台与用户之间相互筛选的结果,这种内容生产模式和用户体验模型对高校思政工作者而言,无疑是具有现实启发性和借鉴意义的。与此同时,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的开展,还应当加强对虚拟网络社区的参与和介入。我们应该认识到,虚拟社区是一个独立于现实社区的存在,允许平台用户在遵循社会、法律规则的前提下,较为公开地发表和讨论自身对事件的看法,通过讨论形成了新型的社群关系。譬如,作为目前中国年轻人高度聚集的文化社区和视频平台的B站,在2020五四青年节前夕推出了由中年资深演员何冰担任演讲者的宣传视频《后浪》,引发强烈反响。导演表示《后浪》的中心议题为“和1.3亿B站年轻人一起表达自我、拥抱世界”,于是“后浪”也成为了新生力量,青年力量的代名词。但是视频的叙述模式同样引起了一些争议,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需要对与此相关的热点进行了解和跟进,积极参与到话题的交流与讨论中,潜移默化的引导青年人对“后浪”的内容、形式和意义形成正确的判断和认识。
近年来,网络思政的内容生产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重新规划与调整的议题,这也引起了党和国家宣传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各级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纷纷开通微博账号、抖音号、B站,加强与网民、青年群体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并将亲和力、聚合力视为“微博小编”胜任力的重要评估指标。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各新媒体平台也纷纷推出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为主题的网络思政教育作品,其中以学习强国《党史回眸》《党史百年·重要论述》等作品,因其除了文字还提供了语音播报的方式,创新信息发布方式,在提升用户体验感上下功夫,这类作品深受大众喜爱。这就说明只有了解网络文化的成分,善于运用网络话语,尊重学生的个人情感,将原有思政话语中较为僵硬的“规定性”转变为具有对话性和趣味性的“金句”,讲好中国故事,网络思政力量才能真正在网络虚拟社区中发展壮大。
高校思政工作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抓手,在网络思政的路径选择与创新上,高校思政政治工作者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青年群体的尊重、理解和关心。只有从青年群体的兴趣圈层入手,找寻网络思政与虚拟社区议题之间的结合点,以人格化、具象化的拟态体验吸引青年群体的注意并引发共鸣,才能促使网络思政内容生产从权威性向对话性过渡。作为网络思政模式构建的策略,社群化和个性化的统合与共生,能从工作中消除思想政治教育所产生的抵触感和距离感,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