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音乐教育对于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影响研究

2021-12-06路吉飞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20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

路吉飞

摘要:国家之所以致力于发展早期音乐教育,是因为希望学习者能够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核心素养。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是任何其他艺术形式都无法替代的,早期音乐教育尤其是早期音乐教育的积极作用备受关注。早期音乐教育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而且对孩子的情绪、个性和意志的发展也有积极的影响。研究表明,早期音乐教育对儿童非智力因素的影响积极作用。

关键词:早期音乐教育;幼儿非智力;教学策略

前言

我国目前正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但是都忽视了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就身心发展阶段而言,幼儿时期是孩子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早期音乐教育有其他艺术不可替代的作用,早期音乐教育在教学方法或孩子的接受度和喜好度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早期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早期音乐教育可以更好地释放孩子潜在的音乐天赋,同时也可以激发孩子的其他天赋,让他们更容易学习和提高学习兴趣。事实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在童年时期都有很大的学习潜力,在适当的条件下这些能力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社会研究已经证明,适当、及时的早期音乐教育对孩子潜能的发展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儿童在听到音乐的旋律后,大脑自然会产生一定的生理反应,从而为其音乐潜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幼儿期也是一个人听觉能力最好的时期,这个时期过后,一个人的听觉和音乐敏锐度会有很大的变化,接着就会出现长期的衰退。这说明,在幼儿期进行早期音乐教育,能更好地激发和稳定儿童的音乐潜能。就各个方面而言,人在幼儿时期的生理功能最敏感,越早开始学习知识,就越能为孩子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发挥孩子学习的最大潜能。

2.早期音乐教育对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2.1塑造幼儿高尚情感

每个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其实都是一个人的情感表达,具有深度、特殊色彩等特点。人的情绪对人的一生影响很大,幼儿的情绪还没有成熟,很容易被外界事物所感染,造成不良情绪的形成。早期音乐教育可以起到鼓励儿童情感发展的作用,通过它的刺激作用,可以塑造儿童高尚的情感。旋律、和声、音调和节奏是音乐的有机结合,这种艺术形式可以体现人的各种情绪,如乐观、悲伤、欢乐等,可以有效激发孩子的心灵,还能给塑造他们的审美观念。

2.2促进幼儿个性发展

对稳定、频繁出现和倾向等心理特征的总结是一个人性格的体现。尤其是在婴幼儿阶段的一些改善对孩子人格的进一步发展是有一定影响的。在表面的心理层面上,人格实际上是一个人与事物的关系的表现。我们经常会发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学龄前的孩子,他们的性格并不健全,甚至有些固执。这时候如果让幼儿倾听一些音乐可以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

2.3提升幼儿创造力

创造力的源泉是想象力,也可以等同于幻想,而幻想无疑非常受每个孩子的欢迎。在早期音乐教育中,音乐旋律的呈现往往能给孩子一个更合适的想象空间,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不得不承认,音乐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许多心智能力的发展和展现。在长期的音乐教育中,孩子们自然会获得更好的感受,在这样好的氛围中,创造力的展现也会伴随着审美能力的提高,进而促进其他能力的发展。

3.教学过程中进行早期音乐教学的策略

3.1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学习和教育中,如果条件允许或是父母熟悉音乐甚至掌握一些音乐技巧,孩子经常看妈父母唱歌弹钢琴,自然会对音乐产生亲近感,进而自发地热爱音乐,同时通过妈妈的参与可以让孩子更自觉地练习音乐技能,在练习过程中父母会成为幼儿最好的导师。此外,在家中要经常演奏适合孩子学习水平的音乐,也可以经常带孩子观察其他儿童学习音乐的情景,以增加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幼儿的认知过程是特定的、不自觉的和情绪化的,不需要家长或教师有针对性的控制。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玩教为主,使游戏内容丰富多彩,进而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使幼儿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

3.2幼儿可学习一种乐器

幼儿在学习乐器的过程中除了用双手演奏协调的乐器外,还需要全身不同器官和大脑之间的密切协调。从学习音乐的时候,眼睛、耳朵和手要在大脑的指导下协调一致。演奏过程越复杂,参与大脑神经末梢的成分就越多,可以利用的大脑功能就越多。数据显示,大脑处理手指运动的区域远大于控制全身器官运动的区域,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可以提高孩子们的敏捷性,让幼儿学习一门乐器也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3重视听觉训练

音乐是聆听的艺术,耳朵对音乐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对音乐语言的各种基本要素的快速反应、记忆和听觉感知。同时,扩展的知觉和想象力也是培养注意力和语言技能的良好途径。日本著名小提琴家、音乐教师铃木新一先生倡导音乐教育从零开始,让婴儿从出生就可以听到最美、最崇高的音乐,音乐教育和优美音乐的影响,将为孩子未来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他认为听觉训练开始得越早,训练效果就会越好,因为音乐的听觉感受来自听觉需求。培养孩子的听力首先需要孩子要学会倾听,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特点,由浅入深,逐步学习,然后感受音乐,最后进行模仿和创造。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孩子们對旋律已经非常熟悉了,他们在练习乐谱时不仅不会感到无聊和紧张,而且会感到轻松和自由,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幼儿时期的内在听力处于人生最敏感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黄金时期进行听觉训练可以开发孩子的音乐潜能,塑造幼儿的高尚品格。

4.结语

无论是智力或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早期音乐教育都可以发挥有益的作用。因此,教师应重视幼儿的早期音乐教育,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在讨论了早期音乐教育对幼儿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影响和重要作用后,我认为未来会有更多的专家和科学家被它所吸引,他们会拿出更多的做法和想法,探索更多的早期音乐教学渠道和教学方法。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为我国全面实施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大有助益。

参考文献:

[1]仲启霞.浅析幼儿早期音乐教育[J].东西南北,2019(12):103.

[2]李楠楠.谈早期音乐教育对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影响[J].艺术科技,2015,28(11):54.

[3]杨志东.早期音乐教育对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影响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34(07):105-106.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浅析高中数学圆锥曲线微专题教学策略
浅谈递归算法的教学策略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关于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的相关探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