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实效性的路径探析

2021-12-06赵振涛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4期
关键词:有效路径高校辅导员

赵振涛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教育教学的生命线,高校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因此辅导员队伍建设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目标,但是职业化、专业化进展缓慢,难有实质性突破。近年来,很多地方和高校探索建设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将其作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一种重要载体,辅导员工作室因其专业化的内涵、健全的机制已经成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优良平台。但是辅导员工作室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内容单一、创新不足、影响有限等,这些都降低了辅导员工作室的实效性。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辅导员工作室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指明辅导员工作室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升辅导员工作室的实效性,让辅导员工作室成为辅导员专业化的一种有效范式。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实效性;有效路径

1导言

根据新形势下学生工作的要求,结合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发展要求,很多高校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学生工作模式,整合辅导员资源,凝练学生工作特色团队。辅导员工作室是高校学生工作队伍专业能力提升的平台,是辅导员职业发展的摇篮,是教育管理服务学生的新兴阵地。从现阶段运行的情况来看,辅导员工作室建设还处于早期萌芽和探索阶段,辅导员工作室制度的完善以及建设发展路径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2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2.1组织管理缺乏统一标准,辅导员杂事多、负担重

目前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队伍较为薄弱,在建立工作室后没有配套的有效运行机制,管理缺乏有效组织和实施,导致工作室宗旨目标模糊、组织管理缺乏统一标准。此外,辅导员扮演多重角色,日常事务繁重,他们往往忙于一些日常事务性工作,很难集中精力专攻某一方面。以上这些都导致工作室难以集中力量培养辅导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影响了工作室的运行效果。

2.2知识储备不够

一是大部分辅导员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学科背景,专业性不强。很多高校在选聘和配备辅导员时主要是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很少考虑他们的专业背景是否是上述专业。此外,高校辅导员是一个需要综合知识的职业,仅仅具备上述某一专业的知识是不够的,需要广泛涉猎。二是部分辅导员学历层次偏低。虽然近年来通过学历补偿教育、提高准入条件等措施,辅导员队伍基本实现了“硕士化”,但获得博士学位的仅占0.77%。知识储备不够直接影响了辅导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论研究水平。

2.3评价考核形式单一,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

一些工作室在成立之初,虽然也制定了工作规范和考核办法,但在实际操作中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校级层面缺乏统一严格的配套管理措施,没有形成规范的考核机制;二是工作室本身运转形式单一,没有完善的考核评价指标,缺乏对工作室成员的有效约束。三是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工作室绩效评价方式单一,难以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工作室也很难为成员提供足够的动力。

3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实效性的有效路径

3.1聚焦工作室建设方向

輔导员工作室大都采取项目制运行方式,申报之初就已经确立了建设方向,这个方向是根据工作室前期的工作基础、工作特色、工作重点等确立的,从学生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学业发展、创新创业、日常管理等方面选取一个主攻方向,在工作室的整个建设周期围绕这个方向开展工作。在工作室发展中,建设方向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干扰。比如,辅导员工作的时效性很强,不同时段的工作重点也不同,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会冲击工作室建设方向;很多辅导员通常会身兼数职,工作千头万绪,“两眼一睁,忙到天黑”成为辅导员工作的形象写照,繁杂的工作对于辅导员工作精力、工作热情都是一种消耗,这必然会削弱辅导员对工作室建设方向的关注;有时候工作室实施计划时,会发现现实效果不尽如人意,理想和现实之间出现了矛盾,为了完成考核任务,工作室会重新选定建设方向,从而偏离最初的方向。鲜明的问题导向是工作室的存在依据,是核心竞争力,是发展优势,也是工作室成效的主要评价点,因此,必须长期坚持,不能因为一时之忙、一事之难就偏离甚至放弃已有方向。在最初申报时,就要对建设方向严格论证,不能拍脑袋、不能随大流、不能投其所好,建设方向或者已经有了坚实的基础,或者是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或者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总之建设方向要有的放矢。要科学制定工作室建设计划,按照时间进度和任务要求严格执行,提高工作室的执行力,保证工作室建设不走样。

3.2建立健全辅导员工作室各项制度

辅导员工作室从成立、运行到成熟阶段,都需要相应的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和管理。规章制度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校层面的工作室建立标准和要求、申报条件、运行管理规范、考核机制、激励措施等。二是工作室自身层面的管理制度,包括运行制度、人员设置、分工情况、岗位职责、办公场所等。学校层面要从建立标准、申报条件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符合标准和要求的、具备运行条件的可以批准建立工作室。工作室建立后,高校要定期予以指导和考核,确保工作室能够有序、有效地开展对口工作。高校要确保工作室在人员配备、办公场地、办公设备等硬件条件方面满足要求;对新建立的工作室,也要提供一定的经费予以保障。高校还要建立激励机制,保障工作室团队工作的积极性。在工作室层面,建立符合实际的规章制度,明确研究方向、工作职责、奖惩激励措施等,确保工作室正常有效地运行。在此基础上,制度规范应当符合工作室的研究方向,突出创新和特色,确保工作室具有特色和成效。

3.3工作室运行以实践为基

首先,实践是工作室的主要运行方式。实践性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属性,实践是辅导员工作的第一方式,辅导员所有的成绩、问题、困惑都来自实践。工作室运行也要以实践为基础,应当面向一线的学生工作,深入学生群体,解决大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中的现实问题。要将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作为工作室的主要存在方式。其次,辅导员研究是应用研究。辅导员工作应该以理论为指导,辅导员也要具备较强的研究能力,但是辅导员的研究不是纯理论研究,它是应用研究,面向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辅导员搞研究要与实践紧密结合。最后,工作室要追求实践创新。工作室要紧盯实践中的重点、难点和痛点,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从实践中寻找问题,在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工作模式上不断改革创新。工作室要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高地。创新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原始创新,提出全新的思想和理念,原始创新难度最大。另一个方向是集成创新,把若干不同要素集合成一个新的整体,集成创新相对容易,可以作为工作室的主攻方向。集成创新要求辅导员具有跨学科学习的能力,打开视野,把不同领域的思想观念移植到思想政治教育中,达到集成创新的目的。

结束语

总之,辅导员工作室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发展过程中,依据新时代发展要求出现的新兴产物。我们要充分研究并加以实践,研究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把握学生工作核心要素,凝练特色、突出亮点,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以工作室为依托,探索和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新路径。此外,工作室要结合项目实践,培养辅导员职业能力,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拓宽他们的职业发展路径,实现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目标。同时,还要坚持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以人为本,最终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为高水平院校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淑珍.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途径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02):82-84.

[2]何天雄.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探讨[J].党政论坛,2019(04):48-52.

[3]刘芳芳,王艳超,王浩宇.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的实践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59):98-99+109.

猜你喜欢

有效路径高校辅导员
历史深度学习的六个着力点
试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有效路径
基于SWOT分析的大学生责任伦理教育实证研究
财经类高职院校“课证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探析
发展视域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探析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浅析我国生态旅游管理的现状及其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