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成论层面的北大荒精神与大庆精神比较研究

2021-12-06赖铁枫成彤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4期
关键词:比较研究

赖铁枫 成彤

摘要: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作为“龙江四大精神”的北大荒精神和大庆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一部分,对其异同进行考察分析,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对党的精神谱系的认识、领悟和践行。

关键词: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比较研究

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与东北抗联精神、铁人精神并称为黑龙江省四大精神,这些优秀精神的形成各有特色,同时又有内在联系。在将这些优秀精神作为我们思想的对象时,有必要将它们进行比较研究。

一、北大荒精神与大庆精神的差异

1.内涵表述各具特色。

概念的表述是进行理性思维的起点。对北大荒精神和大庆精神的比较研究,不可避免地要就两者的内涵表述入手。

北大荒精神是广大转复军人北大荒开发建设过程中创造出的宝贵的精神财富。1994年12月20日,黑龙江省农场总局以《历史的丰碑,永恒的财富——关于弘扬北大荒精神几个问题的汇报》为题,首次将北大荒精神表述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这份文件是目前流传的北大荒精神四句话十六个字的表述可考证的最原始出处。

再来看大庆精神的内涵表述。1981年12月,中共中央转发的中央经委《关于工业学大庆问题的报告》中,把大庆石油工人生产和生活中具体的、朴素的优良传统、主要做法总结概括为“爱国、创业、求实、献身”,这是可考证的关于大庆精神内涵的首次概括和表述,同时,这也标志着大庆精神原生性内涵的初步形成。1990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到大庆视察,将大庆精神内涵概括为“爱国、创业、求实、奉献”。

从两者的内涵表述可见,北大荒精神与大庆精神突出强调的品质特征有所不同,而这种不同的根源于是两者形成的实践基础的差异。在此就要涉及两者的另一方面的差异。

2.两者产生的实践基础不同。

意识决定于物质,精神产生于人类物质性的活动之中,来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大庆精神与北大荒精神得以产生的基础不同,这种不同主要是指两者产生的产业基础不同。简单说,北大荒精神产生的产业基础是农业,大庆精神产生的产业基础是工业。

先来看北大荒精神。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垦荒官兵开荒种地并逐步建立黑龙江垦区,发展了地域特色鲜明的农业优势,并为北大荒精神的形成打下基础。北大荒精神在黑土文化、移民文化、军垦文化、知青文化日益融合的基础上,呈现出以机械化大农业为主旋律的独特文化形态。

再来看大庆精神。在大多数学者看来,“大庆精神是在 20 世纪 60年代初期轰轰烈烈的大庆石油大会战中产生的,是在数万干部工人队伍艰苦卓绝的石油大会战实践中形成的。”[1]由此看来,大庆精神在形成初始就有着鲜明的工业性特征,以致于有些学者在研究大庆精神时,很大程度上将其视为石油工业的企业文化。

3.两者得以体现的载体人群不同。

北大荒精神诞生在北大荒开发建设的历史中。贯穿这段历史的,是从1947年开发北大荒开始,就投身北大荒事业的一批批复转官兵、青年志愿者以及城市知识青年,因此,“北大荒精神是广大官兵、支边青年、科技人员、外来移民在改造自然的物质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特定历史时期,在特定的环境和文化氛围中诞生的”。[2]

大庆精神的直接反映,可视为在生产和生活中凸显出的普普通通石油工人的精神状态和崇高品质。在大庆石油会战时期,大庆精神是以具体化的形式同大庆石油人的生产和生活交融在一起的,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石油工人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体现出的直观的精神状态。

由以上对比研究可见,北大荒精神与大庆精神在内涵表述、生成基础(产业)和体现载体上均有所不同,这体现了人类的精神、意识、文化的多样性,体现了不同形态的实践对与精神文化差异的决定意义。

二、北大荒精神与大庆精神的相同相似之处

1.两者形成的地域范围和地理环境的同一。

北大荒原来泛指东北原始荒原,后又指中国黑龙江省北部在三江平原、黑龙江沿河平原及嫩江流域广大荒芜地区,而这正是黑龙江垦区的涵及范围。北大荒精神的形成,正是农垦人在这片土地上进奋斗并完成的。

大庆地处黑龙江腹地,大庆油田的产业范围可以说与北大荒是一致的。客观讲,大庆的地理范围包含于北大荒地区,甚至在石油大会战初期,出于高度保密的需要,大庆油田对外通信、包括油田各单位之间均以“农垦某场”相称呼,这显示出两者地域范围上相当程度的同一。

同时,与地域范围上的同一相适应,北大荒精神和大庆精神形成的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也较为相似。从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相似的“奋斗”、“奉献”等内涵表述中不难看出,作为实践主体的农垦人、石油人在艰苦的环境中战天斗地表现出的可贵意志品质,是北大荒精神和大庆精神的共同内核。

2.两者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相同。

北大荒和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均处在新中国成立后、百业待兴的时期,因此,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的形成发展过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具体时期的时代特点。

肇始于1947年的公营农场等是北大荒开发建设的最早实践。在当时,由军人组成的拓荒主力将千年北大荒开拓出几十万亩良田, 有力支援了解放战争中的前线作战;1958年开始的屯垦戍边,掀起了垦区大规模开发建设的高潮;1968年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很好地完成了保卫边疆、发展生产的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黑龙江垦区加快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能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上世纪 60 年代初,我国的石油工业十分落后,油田少,规模小,产量低,技术装备落后,石油产业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建设、人民日常生活以及国防建设的需要。当时年轻的共和国“一穷二白”,国家拿不出那么多钱投入产业中,因此石油工业要改变落后的面貌,只能走自力更生之路,因此独立自主、艰苦创业也是形成大庆精神的初始路径。

3.两者均源于伟大的建党精神。

对于北大荒精神的思想源头,有学者循迹于南泥湾精神,有学者追根于延安精神。然而,当我们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时就会发现,北大荒精神作为党的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其根本的精神源头就是伟大的建党精神。

大庆精神同样如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大庆的开发建设,大庆开发建设史上涌现的先进人物和卓越管理者绝大部分是共产党员。大庆精神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豪迈气概,是对中国共产党人高尚情操和优秀品格的生动诠释,这种密切的关联也是两者的源流关系的体现,大庆精神也是源于伟大的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可以说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的本质都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现实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展现,是民族精神、中国精神的具体化,其核心是爱国主义。

伴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不断前进,北大荒精神与大庆精神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同其它一切优秀精神资源一样,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已经突破了地域意识的局限,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融合,成为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韩福魁.大庆精神的由来——《话说大庆精神》之二[J].大庆社会科学,2009(06):26-33.

[2]郑加真,杨荣秋.中国东北角[M].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项目基金

黑龍江省教育科学规划党史专项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四大精神”资源对大学生树立正确党史观的价值研究(编号:GJF1421025);大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市校融合视阈下的大庆精神、北大荒精神比较研究(编号:DSGB202011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20年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项目(编号:HXKC202008);2021年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荒小牛”—北大荒精神文化传媒(互联网)公司(创业实践项目)。

作者简介

赖铁枫,1983年生人,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人,现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助理研究员,东北林业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地域优秀精神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比较研究
如何在高校更好实行俱乐部教学
论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之比较研究
国内外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论中外狼文化写作中的生态意识
“藏匿”与“炫耀”式景观中植物种植的美学比较
唐寅仕女画与喜多川歌麿美人画比较研究
中外数据新闻编辑流程比较研究
各国税制结构与我国的比较研究
资产减值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浅析媒介体制比较研究的框架设计和技术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