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高校、企业联动的沈阳市校企合作创新型人才体系构建
2021-12-06邓媛媛郭洋
邓媛媛 郭洋
摘要:校企合作是高校、政府、企业协同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经,其三者构建能够实现人才培养和经济效益发展,其体系构建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发挥育人主体的各项资源优势,能够激活社会资源,放大资源效应,实现三方利益最大化,是完成创新人才体系构建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构建创新型人才体系的关键是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协同培养的体制机制,形成育人共同体,加强各协同方的联系、扩大耦合界面。高校、政府、企业三方联动的人才培养机制具有目标一致性、主体互动性、时空接续性和效益放大性的特征,包括战略协同、资源协同、信息协同、决策协同和制度协同等内容。三方联动耦合的人才培养机制的实现,可以从组织领导、资源共享、激励约束、考核评价和组织文化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校企合作;三螺旋理论;创新体系构建;
创新人才是21世纪社会发展中最强劲的动力体现,而创新人才建设现在是高校教学、科研和服务地方经济最主要的使命,创新人才体系构建是现今社会发展的重点攻关课题,人才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创新人才的构建离不开高校的培养,企业的锻炼和政府的支持,如果单纯依靠高校发展学生的创新水平是远远不够的,而将高校、政府和企业联动发展,将创新人才体系构建联动全局的发展起来,用协同的眼光去审视问题,用合作的理念去解决问题,用发展的方法去思考问题,则是沈阳市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一步。
一、三螺旋理论构建沈阳市校企合作创新型人才体系
三螺旋理论是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研究成果,其认为社会发展的源动力来自与政府、高校、企业的互动合作关系,其分析了三者运作过程中相互促进、合作共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三者有共同的利益目标,三者是独立的个体,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彼此影响,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校人才的输送,而高校人才的供给又能决定企业的发展路径,政府颁布的政策决定能够稳固另外两者的合作关系,并有利于其发展。
二、沈阳市校企合作创新型人才体系培养机制的特征
一是发展目标一致。三者具有共同目标和价值导向,比如高校产业园以及孵化器,这些科技产业既关系到企业的科研助力,也有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而校企合作建立在多方共同目标的基础上,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长期合作。
二是时间连续性。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学生从高校走入企业与其是一个动态匹配的过程,政府和高校与企业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而时间上的连续性带来的是创新人才体系构建的连续,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是主观能动性。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政府的政策、企业的技术和高校的专业打破了壁垒,在建立创新人才体系构建的过程中,由于其目标一致,三者之间体现了共生的新型层次结构。
三、沈阳市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现
1、企业积极构建校企合作机制
企业既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又是创新人才输出的出口,所以企业更能了解行业趋势和发展方向,能够为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指明道路。在创新型人才体系构建中,不但能够为高校人才构建提供实践基地和平台,也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但企业的发展和人才储备离不开高校的供给,这是校企合作的前提基础。首先高校能为企业技术发展提供新鲜血液,让学生在学期间能够进行创新能力训练,提前了解企业工程项目程序,为企业技术提供储备;而且,高校能够承接企业的创新孵化基地和项目实践基地,为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基地支持。
2、提高高校创新人才构建体系的执行力
高校作为创新人才体系构建的主要实体和执行者,首先要完善课程体系设置和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设置环节,不但要注意专业课程的设置,定期调整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丰富教学环节,在普遍调研的基础上加入课程思政的元素,加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使创新人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使命感,使创新人才体系构建不走歪路,坚定核心。其次,实践环节中企业应响应师资培训工程建设,教师应通过企业的师资培训项目,不断学习企业的先进实践项目和实际操作环节,通过一些协同课程的开设和设立双导师制的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项目注入力量。最后,能够通过教学方法的调整,例如增加互动教学和体验式教学方式,通过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或者实践环节走入课堂等方式,或通过企业案例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完善政府创新人才体系考评机制
建立并完善政府创新人才体系考评机制是完成创新人才体系构建的重要手段和检验创新人才体系成果的重要指标,通过评估体系的构建,能够不断循环反馈创新人才培养效果,对于不良或者有间断的环节,政府应立即提供措施干预整个体系的构建,或在重要节点出台有效的政策措施,用以稳定整个体系的保障。首先,政府出台考评体系机制应该立足公平、效益、效率、执行等有效环节,用客观科学的手段建立考评机制,用以更好的为企业和高校做好后勤保障,提供政策和科学依据。其次,对高校方的各种创新能力竞赛、创新课程评估和实践基地建设应予以支持并提供政策保障,在综合考量的前提下进行数据整合研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整个体系构建,加强学生的培训和学习环节。最后,对企业方,应注重专业能力和资质水平进行测试,完备企业的师资培训计划环节,动态的监督企业对高校的课程干预环节效益,并根据评估结果实时的进行分析和调整,为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机制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结束语
三螺旋理论构建沈阳市校企合作创新型人才体系,是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构建三边混合体,既能激发和推动沈阳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也能使多方协同解决问题能力增强,升级政府管理方式和政策规范,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高校教师教学方法,为企业发展注入源动力,不断落实企业科技发展,使高校的科研工作落到实处,使企业的实践创新有据可依,使政府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1]陈勇平. 论三螺旋理论视角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J]. 教育与职业, 2020(10):92-97.
[2]关梦杰, 任树伟.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7, 16(020):182-183.
[3]高远. "三螺旋"理论视角下行业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模式研究[J]. 休闲(18):1.
[4]刘伟.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考[J]. 教育科学, 2011(05):64-67.
基金项目:2021年度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项目(SYSK2021-01-047)
作者簡介:
邓媛媛,女,(1984-),辽宁沈阳人,沈阳建筑大学讲师,博士在读,主要从事数据分析及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