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训练中提升学生耐力素质的研究
2021-12-06李宏伟
摘要:健康第一的理念下,高校学生耐力素质的培养在体育训练中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在高校体育训练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耐力素质的基本情况,积极开展体育针对性训练,提升学生耐力素质。
关键词:高校体育;学生耐力;素质提升
前言
耐力素质是指机体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特定强度负荷或动作质量的能力。耐力素质训练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点,是提升学生身体体质的有效方式[1]。高校体育训练中提升学生耐力素质的思路与方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升耐力素质认识
耐力素质的提升必须要加强宣传和引导,在体育训练过程中强化学生对耐力素质的认识。高校学生普遍存在刚入学耐力素质较高,入学后耐力素质逐渐下降,随之而来的就是学生身体发胖、体能下降等情况。这些内容不能只停留在体育教师的统计和字面数据上而是要让大学生了解数据,从而提升学生的运动内驱力。加强宣传教育一方面要做好理论讲解工作:教师可以在体育理论课上将历年以来统计的大学生身体耐力素质数据发展表提供给学生,让学生从数据表中真实看到耐力素质的下降情况,通过数据分析提升学生的认识[2]。此外教师还可以播放大三及大四学生的1000米考核、800米考核的视频资料,在视频中可以看到学生身体明显偏胖、运动能力下降,通过视频让学生认识到耐力素质可能出现的变化;另一方面要加强耐力素质训练意义的说明。在理论课上教师强调耐力素质训练的重要性,要让学生了解耐力训练对学生体质、体重的影响,用数据、视频、图片等进行详细的说明,同时介绍耐力训练在不同体育项目中的具体体现并做好学校在不同体育项目中耐力素质培养的具体安排和设计,包括课时安排、体育运动内容安排等,让学生清晰认识到自己在大学期间接受的耐力素质提升的训练内容。宣传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耐力素质的重要性并提升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依从度,有效避免了学生在体育课活动中出现的逃课、不运动等情况。
二、优化常规教育,加强学生耐力训练
提升学生耐力素质最常规的就是耐力跑。耐力跑包括1000米跑、3000米跑等内容,在跑步的过程中教师要优化现有的常规耐力训练教育思路,加强学生耐力训练的同时提升耐力跑的趣味性、参与性,降低耐力跑的枯燥性和难度,以此提升学生的耐力训练参与积极性。
以计时跑步为例,常规计时跑步一般是规定跑多少米需要在多长时间完成或跑到几分钟才能停止,这种跑步训练耐力的方式忽视了学生体育运动能力的差异性,容易造成耐力素质差的学生无法完成训练任务,耐力素质好的学生又没有“尽兴”。因此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对计时跑步进行优化,首先将学生根据不同耐力素质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在计时跑步方面执行不同的标准;其次在小组跑步中,学生的跑步计时不在是单独的时间限制也不是距离限制,而是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心率情况来判断自身实际跑动的情况(电子手环在大学生群体中已经相当普及,这为心率的测定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3]。在跑步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心率情况决定是否终止跑步,跑步以后的数据要提供给老师,数据包括跑步时长、配速、心率等内容。当休息几分钟以后,心率下降到正常的范围以后学生还需要继续跑,基本的原则是休息以后的跑步距离、用时都应比第一次要优秀,在多次计时以后教师可以把学生跑步的数据导出来,分析每一个小组学生的计时跑的成绩,包括跑步时间、跑步距离等内容,通过数據分析的方式由大数据给出适合每一个学生计时跑的方案,学生在下一次的计时跑中可以根据大数据提供的内容尝试,努力完成大数据提供的标准合格成绩同时鼓励学生达到大数据提供的优秀数据标准。耐力训练对学生耐力的素质发展非常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优化现有的耐力训练方案,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训练的方案、方式进行调整,通过调整的方式提升学生运动能力和水平,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耐力训练的内容。
三、拓展训练内容,引入其他耐力训练
拓展耐力训练的内容符合高校学生学习的规律,单一的耐力训练方案容易让学生对耐力产生反感枯燥的情绪,在单一跑步耐力训练中学生的兴趣普遍呈现“三分钟”热度,不符合耐力训练的要求也无法实现耐力素质训练的内容。因此学生耐力训练过程中除了跑步以外教师应引入其他的耐力训练,包括跳绳、篮球等,提升学生耐力训练的参与兴趣。以跳绳为例,跳绳是高校体育运动的一种方式,包括双腿跳、单腿跳、花样跳、集体跳绳等内容。在跳绳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开展耐力训练。如单人跳绳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跳绳方式并设定具体的目标,即规定时间内完成多少次的跳绳,其中包括单腿次数、双腿次数、分腿跳次数,通过跳绳自选的方式让学生的注意力从跳多少下转移到不同的跳法和跳的次数上,增加跳绳的趣味性,从而提升学生运动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除了跳绳以外,篮球运动中教师也可以增加耐力训练的内容,将耐力训练与篮球训练结合在一起,如让学生带球前进,在带球过程中需要躲避障碍物,学会传接球等内容,每个学生都需要完成往返一次(200米)的训练,在训练中学生参与积极性明显提升也让耐力训练达到了效果,学生篮球体能明显提升。总之,拓展训练内容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入其他耐力训练的思路,不断拓展耐力训练的方式、方法,提升学生耐力训练参与的积极性。
总结
高校体育耐力训练中提升学生耐力素质需要尊重高校生的实际耐力情况,认真分析学生的体能运动水平。在分析体能基础上开展耐力宣传和引导,让学生认识到耐力训练的价值然后开展各类耐力的训练,拓展耐力训练的方式、方法,达到学生身体体能提升的体育训练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巧英.手机运动App对大学生耐力素质的提升及锻炼习惯的促成研究[J].运动精品,2019,38(12):68-70.
[2]熊德.高校田径运动训练中学生体能训练的若干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05):71-72+75.
[3]何妙先.浅析高校体育训练中提高耐力素质的研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06):71-72.
作者简介
李宏伟1985.12男,汉,甘肃白银,硕士,副教授,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