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2021-12-06尧青阳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35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

尧青阳

摘 要:诊断属于医学用语,是医生在临床诊断之后判断患者的病情、发病程度,将诊断一词应用在教学方面,就有了很多新的定义,形成了教学术语,教学诊断的主要目的就是教师在增强自身专业素养、提高教育工作水平的过程中,主动请求学校高水准教师或是领导人员进行教学的诊断,及时了解到教学工作存有的问题,采用针对性的手段进行改进与提高,增强教学的有效性与可靠性。为探索良好的高职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措施,本文以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研究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必要性,提出几点建议,旨在为提升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效果夯实基础。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诊断;改进工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5.078

0 引言

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过程中,应完善有关的教学诊断与改进体系,健全发展机制,在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下增强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效果,合理进行教学诊断与改进系统的建设,利用科学化的方式提升工作质量和水平,保证教学诊断与改进的效果。

1 教学诊断分析

对于教学诊断来讲,主要就是进行思想方面、行为方面、课堂教学方面、教学设计方面、作业测评方面的诊断,具体的诊断工作中可以集中体现并且着重反映出教师教学问题,利用多元化、综合性的诊断方式开展诊断工作,从教师与学生实际情况、师生关系维度方面开展综合性的诊断工作,准确进行教学质量的判断,明确在教学中是否有问题、关键性的不足,为学校创建较为完善的诊断与改进系统,以此来提升教学质量。

2 高职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必要性——以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1 有助于深化校企合作

学院在人才培养的工作中已经开始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通过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培养技能型的人才,按照市场需求、企业人才需求培养优秀的复合型人才,是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校企合作期间采用教学诊断与改进的方式,可以综合性诊断校企合作过程中的产教融合教育质量、问题,明确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中是否存在问题,然后合理开展校企合作的改进工作,纠正教育过程中的偏差,主动和行业的人才需求之间相互对接,及时性针对教学方向和教学重点部分进行调整,提升校企合作过程中的人才培养工作针对性,增强学生实践技能与专业技术的培养效果,促使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2.2 能够提升校本内涵建设效果

学院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开始迎来很多发展机遇,成为国家职业教育过程中的主体部分,能够为市场与行业定向培养技能型的人才,培育专业素质很高、综合素养良好的优秀人才,学生在毕业之后不仅能够掌握某些行业中的特定技能,还能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但是,近年来在国家经济体制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职业技术学院只依靠外部的资源,已经无法确保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保持良好的地位,应该从内部入手建设校本内涵,凸显出职业技术学院的鲜明特色,创建完善的人才培育工作模式。在此期间合理开展相关的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可以按照新时期社會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需求,开展校本内涵建设工作,寻找到更多内部提升的方法和手段,明确制约校本内涵建设、对教学质量产生影响的问题,采用针对性地方式应对和解决问题,促使校本内涵的良好建设发展。

2.3 有助于提升教育管理体制的完善性

高职院校在具体的工作领域中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能够促使教育管理体制更加完善,通过教学诊断与改进的方式提升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改革效果,明确在教育管理体制中政府部门、职业院校本身、社会相互之间的关系,将职业院校当作是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的主体,负责提升教学质量,政府当作是次要的教育管理责任主体,承担起监督、督查的责任,抽查复核职业院校的具体教学管理效果,检验和分析职业技术院校是否能够更好地履行自身责任、有无履行责任的能力与条件。社会方面的组织机构属于第三责任主体,将结果当作是导向,重点评价职业技术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在此期间合理执行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可以通过政府、社会与职业技术院校本身开展教学质量的诊断工作和评价工作,促使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和发展。

3 高职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基本原则——以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3.1 遵循先进性与科学性的基本原则

具体的教学诊断与改进的工作领域中应该遵循先进性、科学性的基本原则,首先,对于先进性的原则来讲,目的在于增强教师的教学工作水平、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在教学工作中进行改革创新,形成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在驱动力。教师在教学诊断与改进期间遵循现代化的原则,应合理建设现代质量文化,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教育理念、教学质量标准,遵循人本性的要点,在合理落实质量理念的情况下,培养具有现代技能的优秀人才,在建设质量文化内涵的情况下,渗透“三全育人”的理念,结合先进性的教学质量要求循序渐进改进教学质量,从根本上提升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工作水平;在科学性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应制定科学化的规划方案,重新制定管理制度,统一相关的标准与流程,开展预警处置的有关工作,明确各个层面教学质量的保证主体责任,健全有关的教学质量激励机制、考核机制,使用网络信息技术创建人才培养教学工作数据信息采集平台,及时性收集教学质量数据信息、科学化的采集数据内容,便于开展教学诊断工作、决策工作,在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提高教育质量。

3.2 遵循适用性与系统性的基本原则

遵循系统化工作原则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体系构建情况,通过教学诊断的方式明确有无教育质量问题,构建内部的质量保证体系,保证学校教学质量、专业教学质量、课程教学质量,创建全面覆盖类型、具备一定预警功能与激励作用的职业技术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从大局角度分析问题,完善有关的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工作目标、工作任务、标准和保障体系,保证可以系统化的开展工作。

3.3 遵循操作性的基本原则

无论学院如何进行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定位、如何制定相关的工作方案,都必须要落实在操作工作中,执行相关的工作任务,因此在创建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模式的过程中,应该确保具备一定的操作性,长期性、有效性的执行教学常规任务,在落实常规工作期间能够利用教学诊断与改进的方式,掌握教案内容、备课内容、作业批改内容、教研内容等,利用教学诊断与改进的方式将整体的方案落实在教学质量的管理工作中,提升操作性,衡量有关的教学质量标准,在确保教育质量的同时提升人才培养的综合水平,培养更多技能型、复合型人才,促使育人工作的高效化执行。

4 高职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实践措施——以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4.1 职业技术院校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案

为了保证在学院的教育工作质量,合理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应创建规范化的工作体系,完善有关的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方案。(1)应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对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形成准确的认知和观念意识。一方面,在工作中应该利用系统化的宣传教育方式,引导所有教师对上级政策、要求形成准确的了解,明确上级文件的内容,深入性的掌握教学诊断、改进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明确诊断项目的主要元素、诊断内涵、诊断与改进标准等,在系统化掌握诊断方式的情况下,能够使用合理的教学质量管理方式,促使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满足当前的教育诊断与改进工作的基本需求。职业技术学院在实际工作中应该认真履行教学诊断与改进的方案,执行常态化、周期性的教学诊断、改进工作任务,组建专业化的专家小组,要求教学诊断的工作人员可以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的诊断方法,具备一定的学习与创新的能力,可以全面诊断出教学质量问题、教学不足。在职业技术学院的日常工作中,应结合教学质量诊断的结果,创建全员性、全程性、全面性的质量管理体系,按照诊断结果采用合理的方式提升教学工作质量,满足有关的质量管理基本要求。(2)创建较为完善的教学诊断和改进工作体系,便于有效执行相关任务。为了确保相关工作的有序执行,职业技术学院应该重点开展顶层设计的工作,创建相应的教学诊断与改进体系,将解决教学质量问题当做是出发点,按照学校情况、教师情况与学生情况等制定完善的规划方案,创建有关的目标体系,在目标体系的带领之下健全制度内容,保证制度和目标体系之间相互匹配,合理性进行教学诊断与改进组织架构的调整,明确各个岗位的责任分工要求,创建完善的内控工作体系,在目标、制度与内控体系联合应用的过程中,确保教学诊断改进工作高质量开展。

4.2 合理搭建教学诊断与改进的信息化平台

建议学院在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过程中,不断优化信息化平台,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近年来在学院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开始重视网络基础设施的良好建设,网络平台的发展速度较快、信息化水平较高,具有一定的信息化发展的优势。所以在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过程中,应借助信息化平台搭建专门的数据库系统、数据管理系统,日常工作中收集教学质量数据信息、教学现状数据信息,开展系统化分析和研究工作,利用信息平台获取到一定的教学诊断与改进的基础数据部分,便于应用数据信息进行人才培养质量的衡量与研究。

4.3 提高教师的教学诊断与改进的能力

教师属于职业技术学院提升教学质量的主体部分,只有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诊断改进能力,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工作质量,因此,建议学院在工作中,着重提高教师的教学诊断改进能力,保证各方面的教学质量和有效性。(1)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教学诊断、改进的能力,职业技术学院可以阶段性开展教师的培训活动,完善知识架构的同时,培养教师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合作交流、创新的能力,拓宽视野的同时使得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教学诊断,明确自身的教学特色优势、不足之处,然后和其他教师、专家学者之间沟通交流,便于增强教学改进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质量。(2)教师应该掌握具体的教学诊断与改进的方法,通过教学质量的诊断,明确在课堂中教育的不足之处、不合理之处,然后按照教学诊断的结果,淘汰传统的教学手段,更新并且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法,使用直观演示的方式、现场实践操作方式、到企业参观学习方式、企业岗位任务驱动方式等,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有机整合,以此提升教学质量水平。

5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在教学诊断与改进的工作中,应遵循综合性、系统性的基本原则,完善相关的教学质量管理机制和模式,在新时期的环境中通过教学诊断与改进的方式提高教育工作质量和水平,创建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模式和发展机制,争取在新时期的环境中优化改善相关的教学系统,打破传统教育工作的局限性,增强教学管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秀华.高职院校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研究工作实践[J].新教育時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11(13):254-266.

[2]高杰,张岚.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2):210-211.

[3]史月杰.高职院校有效开展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的研究 ——以保定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9,25(14):234-235.

[4]林玥茹,石伟平.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必要性、难点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8,12(4):49-54.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及运行机制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如何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