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品空间视域下吉林省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

2021-12-06姚金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35期
关键词:东北振兴产业转型产业升级

姚金

摘 要:产品空间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出口所有产品的集合,代表着该地区各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通过对吉林省产品空间中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测度,可以发现吉林省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产业具有比较优势,而计算机和电子设备制造业发展较为落后,因此,在新发展阶段推动吉林省产业的转型和升级,一是要鼓励科技创新;二是要发展配套产业;三是要保障国家安全。

关键词:产品空间;产业转型;产业升级;东北振兴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5.008

1 问题的提出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宏观经济下行,加之中美贸易战的不断升级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使得产业单一的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下滑严重,2020年吉林省GDP增速为24%,经济总量位列全国第26位。吉林省作为商品粮基地和汽车工业级基地,保障着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军事安全,因此,在新发展阶段下吉林省如何在保障国家安全的基础上通过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来带动经济发展对东北地区甚至是全国的经济发展十分重要。

关于吉林省的产业转型升级,学术界对相关问题展开过研究与讨论。吕洪涛、阎文杰提出:吉林省应该加大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培育新动能来带动经济发展。赵儒煜、范家辉、陈强认为东北地区的衰退恰恰是复兴的先机,因此东北地区要抓住机遇,科学确定发展定位,借助先发优势和政策优势、产业基础、人才优势,抓住一两个重点领域有目标、分阶段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李平提出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经济发展活力,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发展,以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主动融入全国和全球产业创新网络,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刘威从产品空间结构理论出发,通过计算吉林省2000-2013年产品空间动态演化趋势,提出吉林省应该选择适当偏离目前低技术水平的产业结构,逐级向高技术行业的产业路径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另一方面,强调农业安全生产和能源行业产品高附加值化生产是吉林省应坚持的经济发展战略。

各位专家和学者的结论对吉林省的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但都没有充分考虑到吉林省或是东北地区作为国家安全基地的战略地位,在实证分析方面也缺乏近年来的经济数据。笔者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产品空间结构理论出发,运用2016-2017年的经济数据测算吉林省各个产业的RCA(显示性比较优势)的变动,旨在通过该方法为吉林省的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选择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议。

2 产品空间理论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结构转型的结果,但不是所有的经济活动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前景都具有相同的含义。Hidalgo和Klinger提出发展应该作为一个积累更复杂生产能力集和发现创造激励以积累和运用那些能力的路径的过程来解释。而结构转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改变其生产的产品类型和生产这些产品的方式来实现的,因此产业的结构转型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产业内部的结构升级,即产业内部通过生产要素投入的比例变动带来的升级;另一种是产业结构的升级,即通过调整三次产业结构间比例带动的升级。

产业结构转型不仅是不断改进同一产品集,带来经济发展的过程,它更是要求获得更复杂生产水平能力集的过程。(如果把生产过程比喻成搭建乐高积木,生产能力则是乐高桶中乐高片的数量,如果乐高片中的数量越多,则代表生产能力越强)。产品空间是所有出口产品的一个表达,这里产品以生产其所需要的能力的相似性为基础联系起来。产品空间表述的主要方面是揭示所有产品的临近性,即生产不同产品所需要的复杂程度的差异。

产品空间最重要的特点是高度异质性。在产品空间中最核心的地区是联系较为紧密的产品(如机械、化学品等),在外围地区则是联系较为松散的产品(如服装和原材料等)。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即为在产品空间中从外围区域逐渐向核心区域跳跃的过程。但是,这一跳跃的距离也并非是越远越好的,而是有一个最佳的跳跃距离,在这一最佳距离中,生产新产品所获取的收益与研发费用之间的差额(即利润)是最大的,所以在进行产品跳跃升级时,要注意技术距离的临近性,选择合适距离的产品进行跳跃升级,由此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3 吉林省产品空间的演化与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品空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其现阶段的生产水平,产品空间的变动可以表现出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并为接下来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提供一个合理的方向。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吉林省产业布局的现状和产业结构变动的方向,本文对吉林省的产品空间进行了简单地测算与度量。

在对产品空间结构的度量中,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是一个重要的指标,RCA指数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给定的出口篮子中一个给定的产品的出口份额与世界同一份额之间的比率,可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个产业发展的水平,如果RCA指数大于1则说明该产业在该地区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如果小于1则说明该产业在该地区不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

笔者选取了2016-2017年吉林省的部分产业的经济数据,选取了最具有比较优势和最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了对比,如表1和表2所示。作为老工业基地,吉林省的汽车制造业长期以来是作为支柱产业存在的,是吉林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同时,吉林省的医药制造业也同样具有比较优势,其发展水平领先于国内该行业的平均发展水平;在农副食品安全加工业方面虽然RCA指数有所下降但吉林省也存在著较为明显的比较优势,与之相反的是吉林省在计算机、电子和其他通信设备制造业领域不具有比较优势,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且并没有增长的趋势;吉林省在制鞋业和娱乐制造业方面的比较优势虽然有所提升,但仍然与平均发展水平有着较大的差距。

从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来看:第一,吉林省要发挥多年来汽车制造业发展所积累的优势,抓住智能汽车的机会窗口,积极推动汽车产业与互联网相结合,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运用新的产业技术对传统的汽车制造业加以改造,同时要重视其配套产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推动汽车制造业在新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第二,医药制造业的作用不可忽视,由于该产业是事关国民健康的重要领域,发挥着保障国民健康的重要作用,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对这一行业的监管,对不合规不合法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另一方面,要增加研发投入,不断提升药品的质量,保障药品的安全。第三,吉林省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在农副产品的加工方面要继续发挥优势,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推动农产品加工的精细化,延长产业链,实现农副产品加工的高质量发展。第四,吉林省在计算机和电子设备制造领域的发展过于落后,而这一产业在产品空间中处于核心位置,因此进行产业转型和升级就必须重视这一产业的发展,在新发展阶段,吉林省要抓住这一机遇,加大对该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计算机和电子设备制造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4 结论与启示

一个经济体的生产结构的变动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动;另一方面是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动,而产业转型和升级也同样有两种路径:即产业的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而这两个方面并不是分裂的,而是同时进行的,从产品空间来看,这两个方面都表现为生产的产品由外围地区向核心地区的跳跃,但是由于产品空间的异质性,跳跃的距离要适度,同时,产品空间代表着一个经济体现阶段所积累的生产能力,在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时要注意发挥已有的优势。吉林省作为老工业基地和商品粮基地,在汽车制造业、医药加工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在计算机与电子设备制造业等核心区域的产业比较落后。在新发展阶段,笔者结合吉林省的产业发展现状,为吉林省在进行产业选择和产业布局时提出以下三点政策建议。

4.1 鼓励支持科技创新,发展新兴产业

在新发展阶段,科技创新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环节。要想振兴老工业基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就必须要加强科技创新,运用新的产业技术对老工业基地进行改造,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命力,同时,科技创新还会培养出符合经济发展环境的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多样化,进而带来产业的优化升级。鼓励科技创新,一方面,要增加科研经费的投入,鼓励支持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建立产学研融合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科研成果的保护,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不合规不合法的行为予以严惩。

4.2 着力发展配套产业,实现产业融合

由于历史和现实发展的因素,吉林省甚至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过于单一,因此产业的发展具有脆弱性,易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这样就是为什么在宏观经济下行时会出现“新东北现象”,因此,在新发展阶段,吉林省不仅要注重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培育,还要着力发展配套产业,推动产业间的融合,摆脱以往发展过程中的桎梏。首先,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破除流通过程中的障碍,在政策制定方面,要减少选择性产业政策,增加功能性产业政策;其次,要运用好金融机制,促进产业循环的畅通,但同时,也要注意防止金融资本过度地扩张,导致经济虚拟化,要引导现代金融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4.3 发挥安全领域作用,保障国家安全

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的安全基地,布局许多涉及国家安全部门的产业。由于这些产业涉及国家安全,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而这部分产业的利润率非常低,因为其无法参与利润率平均化。因此,对于这些产业,仍然要坚持国有部分占主导,同时加大政策支持,引入最先进的技术和人才,支持独立自主地研发与制造,以免在关键领域受制于人。

参考文献

[1]吕洪涛,闫文杰.新动能发力亮点初显,旧产业调整任重道远——税收视角下的吉林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J].税务与经济,2019,(05):109-112.

[2]赵儒煜,范家辉,陈强,等.论东北老工业基地產业转型升级——兼及吉林省的选择与对策研究[J].东北亚经济研究,2018,(04):74-91.

[3]李平.东北三省产业优化升级对策研究[J].经济视角,2019,(05):71-76.

[4]刘威.吉林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研究——基于产品空间视角[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19,(03):25-28.

[5]Hidalgo C,Klinger B,Barabási A L,et al.The Product Space Conditions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s[J].Science,2007,317(7):482-487.

[6]Hausmann R.,J.Hwang,D.Rodrik.What You Export Matters[J].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2007,(12).

[7]张其仔.比较优势的演化与中国产业升级路径的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8,(09):58-68.

猜你喜欢

东北振兴产业转型产业升级
我国生产性物流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升级的策略分析
濉溪县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
铜川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
朔州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关于福建自由贸易区发展理念和辐射带动海西产业升级模式的探究
关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
“东北振兴”区域政策经济效益评价
商贸流通业集聚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
东北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