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市立体绿化植物资源调查与应用现状分析

2021-12-06明丽红林嘉蓓奚如春

广东园林 2021年5期
关键词:立体绿化广州市

明丽红 林嘉蓓 奚如春

摘要:对广州市越秀、天河、荔湾和海珠4个区106个样点的立体绿化情况进行调查与统计分析,得到共有80个样点应用了立体绿化景观,立体绿化应用率为75.47%,其中天河区的应用率最高,为88.46%,荔湾区的应用率最低,为66.67%。应用植物种类共42科72属86种,包括草本植物45种,木本植物24种,藤本植物17种,种数应用最多的科是天南星科和百合科,使用频率较高的种是鹅掌藤Heptapleurum arboricola、光叶子花Bougainvillea glabra、肾蕨Nephrolepis cordifolia、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和绿萝Epipremnum aureum等,植物种类应用较为集中、单一。立体绿化景观设计类型以棚架、桥体和墙面绿化为主,立柱和斜坡绿化较少;植物栽培形式主要有绿篱式、悬挂式、攀爬式、模块式等。

关键词:立体绿化;植物资源;广州市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21)05-0081-05

收稿日期:2021-03-05

修回日期:2021-05-25

Abstract: By survey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Yuexiu District, Tianhe District, Liwan District and Haizhu District in Guangzhou, there are 80 sites with vertical greening landscapes among the 106 sites, and the average rate of vertical greening application is 75.47%. Among them, Tianhe District has the highest application rate at 88.46%, and Liwan District has the lowest application rate at 66.67%. A total of 86 species of vertical greening plants from 72 genera, 42 families are uesd, including 45 herbs, 24 woody plants and 17 vine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families belong to Araceae and Liliaceae,and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plants are Heptapleurum arboricola, Bougainvillea glabra, Nephrolepis auriculata, Quisqualis indica, Epipremnum aureum and so on. The application of plant species is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and single. In addition, pergola greening, bridge greening and wall greening are main vertical greening structure in Guangzhou, and column greening and slope greening are applied less. Plant cultivation forms mainly include hedge type, hanging type, climbing type, modular type and so on.

Key words: Vertical Greening; Plant Resources; Guangzhou

廣州市越秀、天河、荔湾、海珠4个区人口密度大,建筑集中,平面绿化面积难以增加。立体绿化景观能有效拓展城市绿化面积,丰富城市景观层次,弥补平面绿化中存在的土地资源匮乏的问题,且能有效改善城市局部小气候[1~3],创造可持续的节能效益[4~7],使得城市发展焕发更多的生机。

中国地域辽阔,且气候差异显著,植物种类分布情况差异大,个别地区对立体绿化的研究成果难以全国性推广,故针对地域性立体绿化植物材料的研究陆续开展[8]。研究人员针对海南、上海、杭州、南京、武汉、沈阳、衡水、广州等地的立体绿化植物进行调查与研究,筛选适合各地区的优良种类[9~18]。本文调查广州市越秀、天河、荔湾、海珠4个区的立体绿化植物资源,分析立体绿化景观应用现状,筛选出长势好、应用频率高、景观观赏效果好且观赏期久的植物种类,为广州及邻近区域城市立体绿化植物应用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调研地点和时间

根据广州市绿地分布现状,选择越秀、天河、荔湾、海珠4个城区中具有代表性的校园、城市公园、道路、商业区、居住区,设置调查地点共106个(表1)。调研时间自2019年6月开始,至2020年1月底结束。

1.2调查方法

实地调研106个采样点,拍摄记录具有立体绿化景观的现场图片,调查记录各采样点立体绿化景观的应用类型、植物资源种类、栽培形式;分析调研范围内立体绿化景观的植物构成、应用频率及景观类型。其中:

立体绿化景观应用频率=应用立体绿化的样点数量/调查样点总数×100%                                            (1)

某城区立体绿化景观应用频率=该城区应用立体绿化的样点数量/该城区调查样点总数×100%           (2)

某种植物应用频率=出现该种植物的调查样点数量/调查样点总数×100%                                            (3)

2 结果与分析

2.1立体绿化应用频率分析

4个区的106个样点中有80个应用了立体绿化景观,应用频率为75.47%。其中,越秀区的立体绿化景观应用频率为71.43%,天河区为88.46%,荔湾区为66.67%,海珠区为72.00%。天河区的应用频率最高,这与其经济发展相关,该区多数商业广场是广州市商业中心,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可以承担立体绿化较高的应用成本。荔湾区的应用频率最低,该区经济条件次于天河区,居住区较为老旧,对立体绿化的尝试还缺乏动力和资金支撑。

在环境类型中,城市公园和居住区的立体绿化应用频率较高,商业区的最低(图1)。基于对各个环境类型的性质和空间利用价值的分析,得到立体绿化的应用频率与应用场所的空间使用价值相关。城市公园和居住区主要是以藤本植物为素材的棚架绿化,属于传统栽培形式的立体绿化景观,成本较低,因此应用率高。商业区的室内环境只适合应用装配式立体绿化景观,其对应用场地具有较高要求,建设与养护成本较高,只有较大型高端的商场才较多应用,因此商业区的立体绿化应用频率较低。天河区的商业区较兴旺,因此其立体绿化应用频率较其他3个城区高。

2.2立体绿化植物应用

2.2.1立体绿化植物的习性类型

根据调研结果统计,研究区域内立体绿化应用植物种类隶属于42科72属86种(分类系统采用哈钦松系统),其中藤本植物17种,木本植物24种,草本植物45种(表2)。在新形式的立体绿化景墙中,草本植物应用更为广泛,主要原因是其枝叶繁盛,一般枝条柔软下垂,郁密度高,遮蔽性好;木本植物整体遮蔽性相对较差;藤本植物主要应用于传统的立体绿化形式,且种类应用较为单一。

越秀区立体绿化应用的植物有32科49属55种,其中藤本植物12种,木本植物12种,草本植物31种,是4个区中立体绿化植物应用种类最多的区域;天河区立体绿化植物丰富度次之,应用种类有27科36属43种,其中藤本植物11种,木本植物10种,草本植物22种;荔湾区的应用种类有20科26属28种,其中藤本植物4种,木本植物8种,草本植物16种;海珠区的应用种类最少,有12科13属15种,其中藤本植物5种,木本植物3种,草本植物7种。

2.2.2立体绿化植物应用频率

调研范围内的立体绿化应用天南星科和百合科的种类最多(图2),分别为15种和7种;其次是菊科和马鞭草科植物,均为4种;有25个科只有1种,故归入其他科。

1)在藤本植物中(表3),应用频率最高的是绿萝和使君子,应用场所有16个,应用频率为15.1%。这主要是因為绿萝为常绿植物,枝叶茂密且可自行攀爬,覆盖率高;使君子生长快速,绿量大,且花大色艳,观赏价值高。其次是炮仗花,应用场所8个,应用频率为7.5%。其余种类应用频率较低。此外,薇甘菊和五爪金龙应用于篱栏绿化,属于自然生长状态,非人工景观栽培,且景观效果差,不建议应用。目前广州市立体绿化中藤本植物应用集中在少数种类上,景观效果较为单一。

2)木本植物种植在被嵌入立体绿化构架的种植槽中,其枝叶覆盖墙体形成立体绿化景观。本调查中应用频率最高的木本植物为鹅掌藤和光叶子花(表4),应用场所分别为28个和25个,是广州市立体绿化植物应用最广泛的2种植物。其次是花叶鹅掌藤和红花檵木,应用频率分别为12%和8.5%。此外,红背桂和金叶假连翘应用次数也较多。

3)在草本植物中(表5),应用最多的是肾蕨,其适应性较强,对土壤、光线的生态要求较低,且郁密度好,适合室内及较荫蔽环境应用,因此广受欢迎,应用场所有23个,是良好的立体绿化种类。其次是合果芋和彩叶万年青,应用场所均有10个,应用频率为9.4%。

2.2.3立体绿化植物生态特性

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需求的不同,将植物分为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进行统计。其中阳生植物占比为48.84%,适用于室外的立体绿化景墙和棚架绿化,阳生藤本植物有使君子、炮仗花、忍冬等,阳生木本植物有朱缨花Calliandra haematocephala、光叶子花、爆仗竹等,阳生草本植物有虎尾兰Dracaena trifasciata、苏丹凤仙花、佛甲草等,主要是菊科、马鞭草科以及景天科植物。

阴生植物占比为51.16%,主要应用于室内及较阴的室外立体绿化,阴生藤本植物有绿萝、‘霓虹灯绿萝等,阴生木本植物主要是吸枝龙血树、鹅掌藤、红背桂、袖珍椰等,阴生草本植物有吊兰、天门冬、冷水花Pilea notata等,以及蕨类、百合科、竹芋科和天南星科植物。

2.2.4立体绿化植物观赏类型

立体绿化植物观赏特性以观叶和观花为主,观叶植物有53种,占立体绿化植物种类总数的62%;观花植物有18种,占21%;既可观花也可观叶的植物有12种,占14%。还有观红色花丝的朱缨花,其花大艳丽,花丝长,团状向外伸展成球状花序,观赏效果佳;以及观气生根的锦屏藤,和观萼片的光叶子花。

彩叶植物在立体绿化植物中应用较为广泛,共计34种,其中阳生植物12种,阴生植物22种。据调研数据分析,立体绿化植物中落叶植物占10%,常绿植物占90%,有季相变化的植物和观花植物占比较小。因此,广州立体绿化景观目前存在缺少季相变化的问题,故对立体绿化植物应用种类的探索应适当向有季相变化的植物倾斜。

2.3立体绿化景观类型

调研范围中的立体绿化景观类型有立柱绿化、阳台屋顶绿化、墙面绿化、棚架绿化、立体花坛、篱栏绿化、斜坡绿化、桥体绿化。其中墙面绿化和棚架绿化应用较多,墙面绿化多数是应用矮化的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如鹅掌藤、红花檵木、袖珍椰、合果芋等,少数是应用地锦等藤本植物自行攀爬形成景观墙;棚架绿化应用的是藤本植物,如使君子、炮仗花。立柱绿化和立体花坛应用较少,立柱绿化植物素材多为绿萝、彩叶万年青、合果芋、肾蕨、袖珍椰、香龙血树;立体花坛植物素材多为细密的草本植物,如佛甲草、锦绣苋。屋顶绿化应用不广泛,居住区中阳台、窗台绿化普遍,但是景观细碎。篱栏绿化在道路、城市公园和居住区较为常见,有矮篱和高篱两种,矮篱应用到的植物有基及树、光叶子花,高篱有垂叶榕、凤尾竹、朱缨花。斜坡绿化应用较少,主要绿化形式是绿萝攀爬和草皮绿化。此外,本次调研涉及的33座桥体中有27座进行了立体绿化,绿化频率达到了81.8%,植物种类有不同花色的光叶子花、天门冬和苏丹凤仙花等。光叶子花花期长,花色丰富,整体景观效果好,但是有25座天桥都应用了光叶子花,桥体绿化应用种类单一。

2.4立体绿化栽培形式

调研地点的立体绿化栽培形式有绿篱式、垂吊式、攀爬式、模块式、铺贴式和布袋式,其中模块式、攀爬式立体绿化应用频率较高,植物长势好,景观应用效果良好。调查的立体绿化景观中没有应用到水培式,主要是由于水培式对植物的要求较高,不耐水湿的植物容易烂根,且其应用成本和养护成本较高。立体绿化栽培基质主要应用的是混合基质和自然园土,给水方式主要有滴灌和滴箭两种,其中自动滴灌方式应用更为普遍。

3结论与讨论

3.1结论

本次调研范围中的立体绿化应用频率为75.47%,应用面积较小,范围不广。立体绿化应用植物共42科72属86种,以草本植物为主,应用最多是天南星科和百合科植物,使用频率较高的植物是鹅掌藤、光叶子花、肾蕨、使君子和绿萝等。立体绿化类型以棚架、桥体和墙面绿化应用居多,立柱和斜坡绿化应用较少。立体绿化植物栽培形式主要有绿篱式、悬挂式、攀爬式、模块式、铺贴式和布袋式,模块式、攀爬式立体绿化应用频率较高,植物长势好,景观应用效果良好。

3.2讨论

由调研结果可知,广州仍需加大立体绿化推广应用的力度,提高立体绿化的设计水准。本文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讨论:

1)因地制宜选择立体绿化方式

传统的攀爬式立体绿化应用成本低,养护简易方便,因此可根据场地条件优先考虑传统的藤本植物攀爬式立体绿化,再依据对景观品质的需求和景观成景时间的要求,选择新型装配式立体绿化。

2)立体绿化植物种类选择

广州市立体绿化植物应用存在少数植物应用频率很高,景观效果单一的问题。建议适当使用应用频率不高、景观效果好的优良植物种类,加大对景观效果好、长势好的新型立体绿化种类的应用力度,如香龙血树、彩叶万年青、白脉椒草、袖珍椰等,增加广州市城市景观的丰富性以及季节景观的差异性。同时,更多低成本、易养护的立体绿化种类也亟待开发。

立体绿化植物选择应从植物的生态属性出发,综合考虑场地光照强度、光照时间、自然雨水浇灌情况和植物组合生长情况。同一面植物墙的给水方式不同,可能导致给水不均匀,因此在植物设计时要根据给水情况,选择需水量相同或者不同的植物种类;室外同一面立体绿化景观墙的光照时间也可能不一样,需要根据场地的采光情况选择相应喜光程度的植物种类。

3.3研究展望

新型立体绿化的推广拓宽了立体绿化植物种类的选择范围,由藤本延伸到草本和灌木,但是植物种类应用过于集中、单一,因此建议加大蔓性植物的应用力度,增加大叶植物以及蕨类植物的应用,探究适用的彩叶植物。同时,应增强立体绿化植物资源循环利用机制。例如鹅掌藤、花叶鹅掌藤、红花檵木等植物是常用的优良木本植物,而盆苗在立体绿化景观中长大可能会出现枝叶稀疏的现象,因此可考虑将较为幼小的木本植物苗木应用在立体绿化当中,当苗木长到一定高度时,将其应用于平面植物绿化项目,实现植物资源的高效利用。

此外,立体绿化较传统的平面绿化应用成本高,这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下一步研究可致力于改良立体绿化应用的构架和植物合理设计方面。目前的装配式立体绿化构架庞大且沉重,无形中提高了立体绿化的应用门槛,未来立体绿化应向低门槛应用发展,简易、低廉才是立体绿化发展的重要推手。在植物合理设计方面可研究不同种类植物需水量大小和循环利用植物素材,以提高植物资源的利用率,有效降低应用成本,同时可将可食植物和药用植物纳入立体绿化植物选择之中,使立体绿化景观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注:图片均为作者自绘。

参考文献:

[1]施琪. 郑州市不同立体绿化方式的降温增湿效应研究[D]. 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6.

[2]吴艳艳. 深圳市垂直绿化增湿降温效应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3):215-217.

[3]陈骅. 几种绿墙植物声学特性测试及降噪效果研究[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6.

[4]刘凌,刘加平. 建筑垂直绿化生态效应研究[J]. 建筑科学,2009,25(10):81-84.

[5]吕伟娅,陈吉. 模块式立体绿化对建筑节能的影响研究[J]. 建筑科学,2012,28(10):46-50.

[6]陈秋瑜,李保峰,刘小虎,等. 夏熱冬冷地区活墙系统热工性能实测分析[J]. 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5(1):120-124.

[7]刘艳峰,陈迎亚,王登甲,等. 垂直绿化对室内热环境影响测试研究[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7(3):423-426.

[8]李文清. 植物材料在垂直绿化中的应用策略及发展方向[J]. 现代园艺,2017(19):116-120.

[9]单家林. 海南常见垂直绿化植物种类与城市立体绿化现状调查[J]. 热带农业工程, 2010,34(2):61-66.

[10]马大庆. 新型墙面绿化植物景观的调查研究[D]. 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4.

[11]姚春晓. 沈阳垂直绿化植物调查与综合评价[D]. 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6.

[12]王芳芳. 衡水市垂直绿化植物种类及应用调查分析[J]. 现代园艺,2019(5):133-134.

[13]黃久香,曾竞辉,李忠超. 广州市垂直绿化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J]. 广东园林, 2009,31(6):41-45.

[14]王佳,莫惠芝,蔡静如,等. 10种常见垂直绿化植物光响应曲线特性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5,43(33):23-26.

[15]范体凤,冯志坚,朱锦心,等. 广州市垂直绿化新形式的应用调查[J]. 湖南林业科技,2016,43(5):112-117.

[16]黄叶梅. 珠三角地区立体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研究[D]. 广州:华南农业大学,2016.

[17]金生英,徐玲,余江勇,等. 攀援植物在高层建筑垂直绿化中的应用技术——以广州市万科峯境垂直绿化项目为例[J]. 中国园艺文摘,2016,32(3):60-65.

[18]赖巧晖,翁殊斐,胡竞恺,等. 广州市6种攀援植物降温增湿效应研究[J]. 亚热带植物科学,2019,48(2):145-148.

作者简介:

明丽红/1994年生/女/湖北黄石人/硕士/广东省冶金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510095)/从事园林植物与城市绿化方面工作

林嘉蓓/1997年生/女/ 广东广州人/华南农业大学(广州 510642)/在读硕士/主要研究园林植物与城市绿化

(通信作者)奚如春/1963年生/男/江西南康人/博士研究生/华南农业大学(广州 510642)/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林栽培与利用、植物养分与生理/E-mail:xirc2003@126.com

猜你喜欢

立体绿化广州市
麓湖春天观景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广州市番禺区钟村第二小学作品集
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前锋小学作品集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西丽小学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