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研学视角的广州钱岗古道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

2021-12-06陈思颖桂奕杨骐瑜

广东园林 2021年5期

陈思颖 桂奕 杨骐瑜

摘要:在粤港澳人文湾区建设背景下,南粤古驿道与文化旅游已成为发展重点和热点,文化遗产与旅游的融合发展研究对推动古驿道的活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剖析古驿道与研学旅游相关研究及融合发展交互关系的基础上,选取广州钱岗古道为研究对象,针对古道沿线资源和保护发展困境,以研学旅游为切入点,提出拓展多元需求的研学群体、打造空间复合的研学旅游基地、完善功能齐全的配套服务设施、发展古驛道“文化+旅游”产业链、复原和整合历史文化资源、营造类型多样的主题活动游线6个方面的古驿道保护与发展策略。

关键词:南粤古驿道;研学旅游;保护发展策略;钱岗古道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21)05-0007-05

收稿日期:2021-04-27

修回日期:2021-06-24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ing of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the South China Historical Trail and cultural tourism have become the focus of development.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tourism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acti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South China Historical Trail.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uth China Historical Trail and education tourism, this paper selects Qiangang Ancient Road in Conghua District of Guangzhou C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iming at the resources along the Qiangang Ancient Road and the dilemma of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Taking education tourism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ix strategies: expanding education tourism groups, building education tourism base, improving matching service facilities, developing "culture + tourism" industrial chain, restoring and integrating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creating thematic tourism itinerary.

Key words: The South China Historical Trail; Education tourism;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Qiangang Ancient Road

党的“十八大”以来,坚定文化自信成为新时代课题,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复兴愈加重视。2020年,广东省首批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推出,其中古驿道文化遗产游径为五大主题游径之一,充分展示了古驿道及沿线自然山水、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串联岭南地区共同记忆和文化情感的意义。文化遗产游径建设将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景观串连,促进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为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

研学旅游是文化与教育相结合的旅游新模式。在文化旅游发展推动下,广东省开展了“古驿道保护+研学”的一系列工作,包括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广东省博物馆“驿路同游”研学夏令营等。如何充分挖掘古驿道的多元功能与价值,促进文旅融合,成为古驿道保护与活化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从古驿道与研学旅游研究着手,探讨古驿道与研学的交互关系,并以广州钱岗古道为例,剖析其沿线资源与发展困境,提出利用研学激活古驿道保护与发展的策略,探索古驿道复兴与研学旅游发展的新思路。

1研学旅游与南粤古驿道的发展

1.1研学旅游的发展

研学旅游是将体验性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寓知识和能力拓展于一体的旅游实践活动。国内研学旅游起步较早,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开辟了研学旅游的先河[1]。国外研学旅游源起于16—18世纪英国上层社会的“大游学”,随后发展到其他欧美国家[2]。

研学旅游注重文化与自然教育,注重对人的生存技能训练与人性的培养。国外研学旅游代表有英国森林学校、美国费罗斯传统营地、德国鲁尔工业遗产区研学等,强调开阔视野、拓展知识和锻炼能力。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休闲消费时代,旅游活动转向追求精神文化与身心体验的深层文化游,研学旅游成为旅游新热点。近年来,研学旅游与文化教育、自然教育、乡村教育、红色教育、科技教育融合,深挖资源的特色内涵,在遗产保护、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如吴江开发了丝绸特色研学线路,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广东非遗研学院开展剪纸、香云纱、潮乐、扎狮头非遗技艺课程实践,实现非遗保护与研学文化教育的有机衔接;井冈山开展红色文化研学之旅,极大推动红色文化基因的传承。

1.2古驿道的发展

南粤古驿道是历史上岭南地区对外联系的重要通道,蕴含了民族迁徙、商旅往来、革命军事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3]。2016年起,南粤古驿道的保护利用工作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古驿道及沿线资源的保护和活化逐渐引起重视,相关研究不断增多。当前国内对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1)古驿道历史沿革和时空演变分析;2)对古驿道历史价值和资源的评价;3)古驿道保护修复与规划设计方法;4)保护管理和活化利用的探讨。随着古驿道复兴的不断深入,古驿道与乡村振兴、体育运动、文化旅游等融合发展研究已成为重点研究方向。

2古驿道与研学旅游的交互关系

2.1互补效应

古驿道是文化遗产实体与静态的物质资源,是展现自然山水特色与社会文化内涵的缩影和载体。研学旅游是文化交流的方式与动态的综合实践,通过野外旅行、探索研究、语言交流、体验学习等方式了解自然和社会。古驿道与研学旅游存在着互补效应,前者为后者提供了寻游、挖掘学习的文化目标载体,而后者为前者找到了体现和提升实用价值的人群客体[4]。古驿道能为研学提供物质文化载体,提供科研教育场所与目的地。研学旅游又能为古驿道带来人流和活力,激活古驿道资源的保护和建设,实现古驿道的文化、经济、生态等多重价值。

2.2互动作用

古驿道和研学旅游一静一动,形成互动作用。古驿道的保护修复,带动了周边的交通、产业与人居环境的发展,也改善了旅游环境和设施,为研学旅游奠定基础。研学旅游能够为古驿道的保护活化带来资金、科研与管理力量,推动文化遗产的发掘、研究、保护工作,有助于自然与文化资源整合,完善古驿道的资源体系和文化内涵(图1)。

古驿道与研学旅游还可以发挥合力作用,推动古驿道沿线乡村的休闲农业、手工业、旅游、体育赛事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催生文旅、文创等新业态,助力乡村振兴。古驿道和研学旅游融合发展,可以为古驿道沿线地区带来持续的社会关注与文化认知,以不同主题的研学活动促进多元文化交流,建立地域文化认同。

钱岗古道沿线资源丰富多样,探讨古驿道与研学旅游结合的保护发展,对其打造特色文化名片、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实现文化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3钱岗古道资源与发展困境

3.1概况

从化古驿道是广州驿道网的重要部分,分为水道与陆道,包括2条主线和5条副线(图2)。钱岗古道是从化古驿道主线之一太平古驿道的组成部分。线路西起钱岗古村,东至上清幽,途经文阁村、钱岗村、颜村和红石村,全长约13.2 km[5]。钱岗古道是具有邮驿、交通、商贸功能的民间古道,是从化古驿道本体遗存最为集中、历史文化资源最为丰富的路段。

3.2沿线资源

钱岗古道资源分为古驿道遗存资源、历史文化资源、自然景观资源、特色农业资源4种类型(表1,图3),具有良好的研学旅游开发基础。

古驿道遗存资源有本体遗存3处,位于钱岗古村、三坑口和上清幽,总长700多米,其中钱岗古村段的古道遗存最为完好[6]。古道沿线现有古村落、古墟、庙宇宗祠、历史建筑、古树名木等物质文化资源53项,保留了陆氏家族文化、传统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自然景观资源以山、水、林、果为特色,包括沙溪河、沙溪水库、沙溪森林公园等,绿水青山相映生辉,荔枝Litchi chinensis果林连绵不断。特色农业资源包括荔枝、龙眼imocarpus longan、水稻Oryza sativ等,其中钱岗糯米糍荔枝是从化首个获“国家地理保护标志”的农产品。

3.3发展困境

3.3.1基础设施不完善

钱岗古道以沙溪大道为内外连通道路,公共交通班次少且换乘次数多,停车设施数量不足。古道连接线结合乡村道路建设,缺乏专用道。现有标识系统管养不到位,颜村、红石村、沙溪水库等缺乏引导类和解说类的设施,这使得对古驿道的指引不明确,且降低了游客认可度。基础设施不完善,制约了古驿道的旅游吸引力,故亟需完善交通与设施条件,打造具有钱岗文化特色的标识系统,提高旅游接待能力,推动古道活化与品牌宣传。

3.3.2旅游配套与活动类型不足

钱岗古道旅游设施基础薄弱,购物、餐饮、住宿设施不多,咨询、科普、展览、安全保障、环境卫生等设施较缺乏,未形成连线连片的旅游开发经营。后续发展中亟需丰富活动类型和内容,建立持续的发展机制,推动古驿道资源串联和旅游规模化发展。

3.3.3资源保护力度不够

钱岗古村整体保护到位,但对古道沿线其他古村落和传统建筑的保护、利用不够,呈现多处破损且空置状态,未形成系统整合的文化资源体系。古驿道特色文化名片有待打造,需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全面保护与传承,激活古道文化的多元价值。

3.3.4产业潜力挖掘不充分

钱岗古道沿线产业较为单一,主要为传统农业。虽然每年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和荔枝节,带动了钱岗古道沿线农产品商贸和休闲农业发展,但受到赛事时间和季节的影响,发展动力不足。产业发展应进一步挖掘资源潜力,拓展文化旅游产业,形成“道村协同、三产联动”的产业链。

4基于研学视角的古驿道保护与发展策略

4.1拓展多元需求的研学群体

研学旅游的发展需求逐渐多样化和个性化。结合钱岗古道沿线各具特色的自然、人文和農业资源,拓展不同需求的研学人群,包括学生、科研群体和体验群体,策划主题多样的研学旅游产品,推动古驿道沿线资源的多重价值呈现。

对于学生群体,应满足其参观、体验、认知、学习的需求,进行历史人文教育、家国情怀培养和自然认知教育。对于科研群体,应结合其自然生态与文化遗产考察的需求,完善服务设施,满足较长时间学习和科研目的。对于体验群体,应满足其休闲为主、学习为辅的需求,加强古驿道游赏、体验和娱乐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4.2打造空间复合的研学旅游基地

古驿道沿线的公共空间、驿亭驿站、古建筑和集市等,可打造成空间复合的研学旅游基地,提供不同研学活动服务,使研学群体得到知识学习、人文熏陶和风景享受的多重收获,也为驿站、古建筑、广场等提供修缮、管理支持,实现功能拓展和设施提升(图4)。

钱岗古道可依托广裕祠、陆氏大祠堂、国立陆公祠、荔枝林等人文和自然资源,打造承担不同主题活动的复合型基地。祠堂建筑可改造为文化展览馆,可供游客参观与开展历史讲堂,也可作为村民文化交流场所,实现空间的复合利用。荔枝林作为农业生产空间,可结合植物观察、蜂蜜采集、荔枝采摘等农业认知和自然教育活动,打造自然研学基地。

4.3完善功能齊全的配套服务设施

旅游配套设施是发展研学旅游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钱岗古道的研学配套设施可从标识设施、基础设施、接待设施、文化设施、安全设施5个方面进行完善(图5~6)。

1)标识设施:重要节点增设记名类、定位类、引导类、解说类和禁止、警告、规制类的标识设施,优化从古驿道到历史遗迹、古村落、自然山水的路线指引,为游客提供清晰和有秩序的信息服务。2)基础设施:贯通内外道路网络,设置专用和临时停车场;增设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点等卫生设施和电子宣传栏、媒体平台等宣传设施。3)接待设施:结合研学基地建设游客服务点,提供咨询接待、交通换乘、平台宣传等综合服务;增设休憩、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鼓励沿线乡村发展民宿、农家乐、休闲农庄、露营点等设施,提高研学接待能力。4)文化设施:通过场景复原、情景故事、数字化展陈等不同方式结合,充实文化展览设施;增设多媒体、导览讲解、3D技术、专题课堂等文化教学设施,保障研学教育活动的开展。5)安全设施:在驿站和休息点增设户外报警点、医疗急救点、应急照明、疏散场所等设施;加强生态安全和生命安全的宣传,提供户外安全教育。

4.4复原和整合历史文化资源

研学活动开展可促进古驿道文化资源的收录、复原和整合。钱岗古道可通过历史建筑复原、历史资源整合、历史故事演绎3种方式来实现多种资源的修复与重现。

1)历史建筑复原:对历史建筑和遗存进行复原和修缮,赋予新的展览、教学功能,释放文化活力。2)历史资源整合:挖掘与整合驿道、村落、建筑等物质文化资源,梳理与收录工艺民俗的非物质文化内容,形成钱岗古道文化资源体系。3)历史故事演绎:引进移动互联、VR科技、纪录片、小剧场等新技术方法,演绎历史记录、传说故事、人物传记,增加趣味性和氛围感,并成为一笔宝贵的历史资料。

4.5发展古驿道“文化+旅游”产业链

为发挥研学旅游的文化和经济衍生价值,钱岗古道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链,延伸观光游览、科普文创、田园休闲、民俗体验、美食体验、体育越野6个产业内容(图7)。

观光游览发展古道、古村、古建筑和山林水库等游赏产品。科普文创发展以村史馆、文史馆为载体的文化展览、教育科普、文化创意产品。田园休闲打造农业观光、耕种体验、果蔬采摘等休闲农业产品。民俗体验发展从化当地的民俗民艺体验产品。美食体验发展荔枝、龙眼等特色水果、健康食品和地方美食,推动地方饮食产业化和品牌化。体育越野发展定向越野赛事、户外活动、体育商业等健康运动产品[8]。

4.6营造类型多样的主题活动游线

根据研学的目的和需求,可将其活动类型分为游览、体验、学习、研究、交流等。根据古驿道资源特点,可将其分为自然、人文、农业、商贸等线路。钱岗古道综合研学目的和古道禀赋,可打造5种主题鲜明的活动游线(图8~9)。

1)古驿道探寻主题游线,结合古道、古树、水库等策划水陆探索活动;2)历史文化学习主题游线,结合古村、庙宇宗祠、江城图遗迹等开展岭南文化、宗族文化的认知学习;3)特色民俗体验主题游线,开展掷彩门、荔枝节等节庆参与、习俗讲解、美食体验活动;4)田园村落风光主题游线,结合荔枝林、河道和村落风光,发展游赏、采摘、写生、摄影等活动;5)定向越野体育主题游线,以古驿道定向越野大赛为依托,策划户外健身体育活动。

5结语

2016年以来,广东省已保护修复了20多条、总长超1 000 km的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9],为古驿道沿线地区带来新的契机。古驿道与研学的融合,既能充分挖掘古驿道的资源潜力,又能为研学旅游提供文化理论基础和实践载体,提升古驿道品质空间和综合效益。本文基于研学视角提出古驿道与研学融合交互的发展策略,在古驿道的保护提升中融入现代文化功能,期望为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文化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新的思路和启发。古驿道与研学旅游的融合模式也将在弘扬岭南传统文化、唤醒区域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信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丰富粤港澳人文湾区内涵。

注:图2根据参考文献[5]绘制,图3、6、9根据参考文献[6]和现场调研绘制,其余图片为作者自绘。

参考文献:

[1]谢春山,张金洋. 研学旅游的内在运行机制及其优化研究[J]. 旅游研究,2021,13(1):1-13.

[2]许璐. 16-18世纪英国贵族大陆游学研究[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3]王丽芸,谢永红,肖宇. 南粤古驿道的发展演变与文化价值剖析——以惠州市古驿道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1114-1122.

[4]邢照华. 南粤“古驿道”与“研学游”融合发展[J]. 广东经济,2018(9):46-51.

[5]冯海波. 从化钱岗驿道:古道清幽通府城[N]. 广东科技报,2017-07-21(015).

[6]广州市从化区住房和建设局. 从化区古驿道文化线路保护与利用专项规划[Z]. 2017.

[7]广州市从化区住房和建设局. 广州市从化区钱岗古道示范段详细规划[Z]. 2017.

[8]卢丹梅,王如珂,陈思颖. 基于体育健康产业的古驿道复兴与乡村振兴发展策略研究[J]. 广东园林,2020,42(2):10-13.

[9]广州日报客户端. 鼓励用无人机巡查,南粤古驿道维护管养有了指引[EB/OL].(2020-08-02)[2021-06-24]. https://www.gzdaily.cn/site2/pad/content/2020-08/02/content_1338215.html.

作者简介:

陈思颖/1981年生/女/广东封开人/硕士/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州 510642)/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小城镇与乡村发展、乡土风貌与特色营造

桂奕/1999年生/女/湖南衡阳人/本科/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州 510642)/专业方向为城乡规划

杨骐瑜/2000年生/女/广东阳江人/本科/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州 510642)/专业方向为城乡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