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人文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2021-12-06刘荣梅

当代医学 2021年34期
关键词:帕金森病人文实验组

刘荣梅

(云南省中医医院脑病科,云南 昆明650000)

帕金森为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由此引起纹状体DA含量持续性减少。帕金森发生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因素、氧化应激因素等密切相关。临床针对帕金森病主要采用积极手段进行治疗,提高生存质量。但由于治疗周期较长,疾病久治不愈,患者极易出现消极情绪,使治疗难以顺利开展[1]。葛小丽等[2]研究发现,对帕金森病患者给予人文护理,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从而更好的控制病情发展。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20年4—9月本院收治的60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人文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20年4—9月本院收治的60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便利抽样原则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0例。实验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54~78岁,平均(56.10±4.68)岁;病程1~10年,平均(5.24±2.13)年。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2~77岁,平均(56.21±4.71)岁;病程1~9年,平均(5.41±2.21)年。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出现行动迟缓、肌肉强直、平衡障碍等症状表现,符合《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三版)》[3]中帕金森病诊断标准;帕金森病Hoehn-Hahr分级为3~5级,属于疾病中晚期;意识清醒,可正常沟通交流;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颅脑手术史;反复颅损伤史、脑炎史;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者;帕金森病综合征。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具体方法:向患者家属讲解诱发帕金森病原因、发病机制及后续治疗方法等;进行心理疏导、日常生活照料等,控制病情发展;根据病情状况,制定肢体康复训练,提升四肢协调及肌力。出院前,进行健康宣教,医嘱患者按时定量服用药物,保持健康饮食等。

实验组给予人文护理,具体包括:

(1)人文环境。入院后,护理人员应面带微笑,带患者及家属参观病房,了解住院规章制度、基础设施建设等,尽快适应住院生活。同时根据患者需求,配置电视、冰箱及饮水机等。还可在病室墙面粘贴与疾病相关温馨提示及壁画,转移注意力。针对生活无法自理患者,应增设防护措施,避免意外事件发生。

(2)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巡房过程中,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从语言、肢体动作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同时,耐心倾听患者主诉,排解患者心中痛苦。在此过程中保持同理心,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消除心中顾虑与担忧。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多与家属沟通,向家属讲解帕金森病患者治疗期间注意事项,取得家属支持,保障护理有序开展。并鼓励家属参与护理工作中,给予患者家庭温暖和社会支持,帮助患者建立康复信心。

(3)帕金森病患者特殊护理。①心理疏导:患病后,患者由于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出现悲观、焦虑等消极情绪。入院后,护理人员应根据心理评估结果,制定心理疏导方案,消除消极情绪,使患者保持最佳状态接受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②健康宣教:向患者发放帕金森病宣传手册,使患者对疾病有初步的认知。综合考虑患者文化背景、理解能力等,采用通俗易懂语言对相关内容进行再次讲解,纠正对疾病错误认知,提升对疾病了解。还可讲解治疗的成功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③药物护理: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药物对症治疗。服药前,讲解使用药物的名称、服用剂量、次数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等,告知患者遵医嘱按时定量服用药物的重要性,避免出现漏服、多服等情况发生。由于疾病治疗周期较长,患者用药依从性相对较差,因此,应加强服药监督,提升用药安全性。④饮食护理:帕金森病患者中枢神经受损较严重,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较为常见。饮食时指导患者保持坐位,缓慢进食,严重者还可采用鼻饲方式进食,预防误吸发生。待中枢神经功能逐渐恢复后,逐渐过渡到半流质、正常进食。⑤便秘护理:帕金森病患者胃肠道功能障碍,易发生便秘情况。应指导患者开展盆底肌、提肛运动训练,每天轻柔腹部,促进胃肠道蠕动。必要时,在神阙穴、官穴、天枢穴及气海穴进行穴位敷贴,改善便秘症状。⑥睡眠障碍:失眠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症状表现,护理人员应鼓励睡前放松身心,尽量在晚上10:00前入睡,养成良好睡眠习惯。睡眠障碍严重者,还可指导患者适当运动、脚泡热水等,促进睡眠。

1.3 观察指标①使用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DQ-39)评估两组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该量表共39个条目,8个维度,分别为身体活动(40分)、日常生活行为(24分)、精神状态(24分)、屈辱感(16分)、社会支持(12分)、认知(16分)、交流(12分)、身体不适(12分),评分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②使用护理服务评价量表(ENCS)、护理满意度量表(SNCS)评估两组护理干预前后护理满意度。ENCS、SNCS满分均为100分,得分与护理满意度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实验组身体活动、日常生活行为、精神状态、屈辱感、社会支持、认知、交流、身体不适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s)

表1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s)

?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护理干预前,两组ENCS、SN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两组ENCS、SNCS评分均高于护理干预前,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s,分)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s,分)

注:ENCS,护理服务评价量表;SNCS,护理满意度量表

?

3 讨论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慢性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好发于老年人群。患病后,患者会出现震颤、肌肉僵硬、行动迟缓及活动不能等症状表现,甚至还出现精神异常,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4]。且随着病情发展,患者还会出现自尊心低下、丧失治疗信心等问题,导致后续治疗开展较为困难。同时,患者还会出现严重肢体功能障碍,导致病情进一步发展。因此,治疗期间加强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5]。

常规护理操作单一,更注重疾病治疗,忽视了对患者心理的关注与照顾,对解决心理问题效果不佳。近年来,随着护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发现人文护理以患者为中心,更加关注患者内心,在满足个性化需求同时,使患者感受到被尊重,显著提升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6]。患者进入陌生环境后,常出现紧张情绪,因此,护理过程中应体现环境人文,减少外界刺激,提升舒适度,并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提升对护理人员信任感。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使用语言进行鼓励,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7-8]。在进行帕金森病特殊护理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和调整护理方案,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卢洋[9]研究发现,随着老年化程度加剧,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越来越高,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改善睡眠问题尤为重要。因此,在开展人文护理中,应根据失眠严重度,采取合理措施,提升睡眠质量,促进生活质量提升。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前,两组ENCS、SN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两组ENCS、SNCS评分均高于护理干预前,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身体活动、日常生活行为、精神状态、屈辱感、社会支持、认知、交流、身体不适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刘晓红等[10]研究结果相似。表明人文护理在提升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分析原因为,人文护理更加关注患者内心变化,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对控制疾病发展,提升疗效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对帕金森病患者实施人文护理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帕金森病人文实验组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人文绍兴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帕金森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