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术后呼吸功能锻炼对肺癌患者肺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1-12-06单爱林

当代医学 2021年34期
关键词:呼气通气肺癌

单爱林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中医院,江苏 泰州225500)

肺癌属常见且严重恶性肿瘤,中医又名肺积,是以咳嗽、胸痛、咯血、体倦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基本病机为正气虚损,阴阳失调,六淫之邪乘虚而入,邪滞于肺,导致肺脏功能失调,肺气阻郁,宣降失司,气机不利,血行受阻,津液失于输布,津聚为痰,痰凝气滞,气滞血瘀,瘀阻络脉,于是痰气瘀毒交结,日久形成肺部积块。依据组织学可将肺癌分为非小细胞癌及小细胞癌。据流行病学调查,肺癌发病率居于恶性肿瘤首位,且患病率及死亡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目前,肺癌致病机制尚未明确,与长期吸烟、油烟污染环境及饮食等密切相关[1]。外科手术为早中期肺癌患者首选诊疗方法,可完全切除癌组织,且可为后期放化疗奠定基础。然而限于手术侵袭性特征,加之患者自身因素导致发生术后并发症,如肺不张、感染等,影响预后水平[2]。特别是老年患者,因身体各机能处于退化状态,对麻醉和手术敏感度下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有研究[3]指出,于肺癌围手术期予以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可积极改善呼吸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0年2月至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64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术后呼吸功能锻炼对肺癌患者肺功能恢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2月至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64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2例。对照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40~78岁,平均(59.05±10.34)岁;病程1~5年,平均(3.04±1.02)年;腺癌15例,鳞癌10例,其他7例。研究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42~76岁,平均(59.85±10.23)岁;病程1~5年,平均(3.04±1.02)年;腺癌16例,鳞癌10例,其他6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肺癌确诊标准;生存时间>12个月;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肝、肾、肺功能障碍者;近期行抗凝、抗血小板诊疗者;免疫缺陷、全身感染者;罹患精神疾病者;依从性差者。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对应措施。术后3 d,鼓励患者开展呼吸功能训练,加强肺活量;指导患者排痰咳嗽,针对无法排痰者建议使用手掌轻轻叩打痰液位置胸壁,协助患者咳痰。待麻醉苏醒后协助患者运动,讲解全身功能训练的目的及意义,以改善肺功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具体如下:①吸气呼气锻炼。患者术后清醒第1天,指导其使用呼吸功能训练仪,根据患者不同年龄、身高的正常值参考范围调整深吸气量,初次锻炼量力而行,后期逐步增大吸气量,最终达到或超过参考值。每次20 min,每天5次,完成1次训练后指导有效咳嗽排痰;于术后3 d基于呼吸功能训练仪辅助下进行呼气吸气锻炼,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直立放置呼吸功能训练仪,嘱患者呼出肺内气体,将呼吸训练器含于嘴中,缓慢呼吸,在仪器近端口第1个球升高后维持10 s,而后再吸第2、3个,每个球停止在某一刻度后缓慢呼气,训练时间为15 min,每天4次。②腹式呼吸。患者卧位,腹肌处于放松状态,尽可能不要移动胸廓,对腹部施压,深呼吸时将腹部隆起,屏气1~2 s,缓慢吐出气体,此过程中呼吸时间需长于吸气时间。③咳嗽锻炼。深吸气后屏气,然后缩嘴,缓慢呼气,在深吸一口气后屏气3~5 s,身体前倾,从胸腔进行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张口咳出痰液,咳嗽时收缩腹肌,或用手压住腹部,帮助咳嗽,重复上述步骤。④有氧耐力训练。术后3 d于康复小组协助指导下鼓励患者开展爬楼梯训练,每次3~5层,每天3次,活动过程中实施缩唇练习,调整呼吸节奏。用力时呼气,以防闭气。稍有气短时仍可坚持,如有显著呼吸困难,稍作休息再行锻炼,每天1次,时间为15~20 min。⑤吹气球训练。选择合适气球,容量800~1 000 mL,指导患者含住气球,闭口并最大化经鼻吸气,屏息1~2 s,使用口唇将肺内气体吹入气球,感觉全部吹尽为止,间隔3 min吹气1次,每天5次。指导患者进食健脾益气补肺止咳食物,如山药、白果、瘦肉、鸡蛋、红枣、茯苓、薏苡仁、赤小豆等。忌食油腻、生冷等食物。指导其平时可用玫瑰花、陈皮泡茶饮以疏肝理气。于术后1 d至出院后3个月,对两组进行随访(上门、电话),并持续进行肺功能训练。

1.3 观察指标①肺功能,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6 min步行距离(6MWT)及最大肺活量(VCmax)[4];②并发症,包括肺不张、肺部感染等;③住院及机械通气时间;④采用SF-36生活量表评估两组生活质量情况,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会领域及总活力等4个方面,各项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5]。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干预前,两组FEV1、6MWT及VC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研究组FEV1、6MWT及VCmax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s)

注: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6MWT,6 min步行距离;VCmax,最大肺活量

?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88%(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住院及机械通气时间比较研究组住院及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住院及机械通气时间比较(±s,d)

表3 两组住院及机械通气时间比较(±s,d)

?

2.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研究组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会领域及总活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s,分)

?

3 讨论

肺癌是国内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疾病,病死率居首位。发病后,多有咳嗽、胸痛、胸闷及痰中带血等表现,同时,伴发热和恶病质等表现,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该病,可完全切除肺癌原发病灶、转移淋巴结,利于患者预后[6-8]。但手术具侵袭性特征,对机体肺功能有较大影响,损伤患者身心健康。因此,术后需配以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最大限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促进机体康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FEV1、6MWT及VC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研究组FEV1、6MWT及VCmax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综合呼吸功能训练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肺功能。呼吸功能锻炼仪可适应现代化康复医学需求,促进行胸部手术者呼吸功能的恢复[9]。其工作原理为吸入空气后使膈肌、肋间外肌呈收缩状,增强胸廓前后径,使肺容量最大化扩张,纠正肺功能。腹式呼吸可减慢心率,提高呼吸机耐力,同时,借助上肢运动加强患者适应性,进而减少机体耗氧量。呼吸时机体下肢大肌群发生显著变化,利于提高生理机能,改善呼吸功能,促进肋间肌等肌群得到充足的训练。而爬楼梯训练为高负荷运动,可增强肺血流量,加速血液循环,继而发挥改善通气、血液循环效果。吹气球训练能加强肺泡通气量,促进血氧饱和度提高,纠正呼吸机阻力[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及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呼吸功能训练可加速机体康复,减少并发症。分析原因为,呼吸功能训练仪使气道中微小生物、肺泡完全排出体外,降低由分泌物留置诱发的肺部感染。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会领域及总活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呼吸功能训练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增强手术效果,与白君等[12]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肺癌患者于术后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效果显著,可改善肺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利于患者预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呼气通气肺癌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不通气的鼻孔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如何掌握歌唱训练中吸气与呼气之技巧
PFTK1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