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分析

2021-12-06帖卫国

花卉 2021年6期
关键词:成活率造林苗木

帖卫国

(山西省大同市长城山林场,山西 大同 037004)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我国工业、农业、制造业等领域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在带动社会经济持续上涨的同时,也为生态环境健康发展带来巨大影响。为了缓解生态压力,各地区相继加大了林业工程建设力度,提高林业生产水平已经成为各地区经济和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为了保证林业资源稳定发展,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和移植造林技术管理苗木,将影响苗木生长的不良因素扼杀在摇篮中,为推动林业工程建设的发展奠定基础。

1 林业工程苗木培育技术

在苗木培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直接影响苗木成活率。众所周知,林业工程建设具有系统性和专业性特点,加之苗木培育过程较为复杂、烦琐,如果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会影响工程建设质量[1],要求掌握先进、科学的培育技术,这是促进苗木健康生长的有效措施,其培育技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1.1 科学选地

苗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土壤条件有较高要求,所以科学选地至关重要。首先,需要优先选择排水性能好的土地。由于苗木移植后根系发育不发达,如果栽培区域水分过低或过高,容易产生旱、涝灾害,从而导致苗木根系腐烂,不利于提高苗木成活率。其次,需要选择土壤肥沃土地。苗木生长需要充足肥料,必须保证土壤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才能够促进苗木健康生长,结合以往林业工程建设经验总结,沙壤土、轻壤土和壤土较为适合苗木生长。最后,选择光照条件好、温度适宜的土地,在选择育苗地时,需要充分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结合地区气候条件、环境变化等要素合理选择土地,保证培育地光照、通风等条件良好。如果在选地过程中存在某种不适宜因素,需要采用相应的技术克服,从而为苗木营造良好生存环境。

1.2 合理选种

选种是苗木培育的重要环节之一,选种是否合理,是影响苗木成活率和工程建设水平的主要因素。一般情况下,在树种选择过程中,需要优先选择品质较好的母树树种,这类树种抗病能力强、发芽率较高,培育出的树木质量较好。与此同时,还要做好种子催芽工作,具体来说,就是将选取的优质种子进行消毒和浸泡,通常不同树种在催芽过程中浸泡时间与浸泡细节也有所不同,需要技术人员结合品种合理处理,从根源上提高树种成活率。

1.3 播种苗木

苗木播种时机能够直接影响苗木发芽率和生长态势,所以需要合理选择播种时机。具体需要结合树种特性、地区气候条件等要素进行分析,保证播种时温度适宜。如果在播种过程中出现温度过低情况,可以适当施加有机肥,提高土壤温度;如果播种过程中温度较高可以采用覆盖、遮挡等方式,进而避免阳光直射导致种子脱水而死,起到降低土壤温度的作用[2]。与此同时,在苗木播种过程中还要控制好水分,如果天气炎热、气候干旱,可以采用节能灌溉措施增加土壤湿度,保证树种健康生长。

1.4 规范施肥

苗木在不同发育阶段,对肥料的需求也不相同,想要促进其正常生长,就要做好施肥工作,一般种子阶段施肥,需要尽可能施加处理和发酵过的肥料,并科学控制施肥量,避免肥料过多导致烧苗,在苗木生长1 个月后,可以适当对苗木进行追肥,在此过程中关键在于分析土壤条件以及林木生长情况[3],之后合理施加氮肥、磷肥、钾肥,从而为苗木健康生长提供良好条件。

1.5 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是保证成活率的关键,需要根据苗木种类、生长能力、气候特征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针对性采取措施做好防风、防沙、保温或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工作。避免外界环境对苗木生长造成不良影响,有效提高苗木成活率。

2 移植造林技术分析

2.1 科学选择造林时机

我国林业工程建设大多选择在3—5 月进行移植造林,原因是该时间段气温逐渐回升,苗木进入萌芽发育时期,在该时间段造林,能够提高造林工程整体质量,为苗木正常生长奠定良好基础,从而充分满足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需求[4]。

2.2 明确苗木造林规格

林业工程移植造林需要把握以下两个方面:①确定苗木规格。通常情况下,在移植造林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优先选用三年生苗木,并且苗木胸径要在3~5cm 范围内。如果需要种植小型苗木,则要保证高度普遍在40cm 左右;如果选择大型苗木,需要将其高度控制在120cm 左右。对于特殊林业工程移植造林,需要结合种植条件选择苗木[3];②明确造林规格。在造林过程中需要以1:20 公式原则为基础,也就是1hm2的苗圃,能够种植20hm2的苗木。另外,造林规格需要结合林业工程面积,如果林业工程面积为1hm2,那么能够种植500 株苗木。

2.3 确定移植造林技术要点

在林业工程移植造林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重点突出其技术性特点。因此,在苗木移植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以提高苗木成活率为核心开展相关工作,保证苗木移植安全、可靠,避免受人为或环境等因素影响,导致苗木受到损害,只有满足这一需求,才能够保证苗木健康生长,有效提高其成活率。另外,工作人员需要结合苗木种类、技术规范、造林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之后科学种植苗木,比如保证苗木根茎完整,确保根系舒展,进而为苗木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环境[5]。与此同时,苗木发育期间对水资源需求量较高,所以工作人员需要做好苗木日常管理工作,对其进行合理浇水,保证水源充足。通常情况下,在苗木移植完毕后,就要展开第一次灌溉工作,促进苗木根系稳定发育,为林业工程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 林业工程病虫害防治

3.1 加强病虫害监测

在林木生长期间容易受到病虫害影响,这些病虫害可以对苗木的根部、茎秆、枝叶、果实造成破坏,并且一些害虫具有极强的繁衍能力,会在短时间内大范围破坏林业资源,不仅会增加治理难度,还会阻碍树木健康生长,甚至会造成苗木大面积死亡,所以在林业工程建设中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具体来说,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要求林业部门做好病虫害监测工作。为满足这一需求,工作人员需要全面了解林业工程苗木类型、常见病虫害以及病虫害爆发高峰期,并提前在林区做好防范措施,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另外,新时期背景下,传统人工病虫害监督方式已经无法充分满足林业工程建设需求,加上部分病虫害初期不易察觉,容易受到忽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病虫害扩散概率。因此,在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引进现代化病虫害监测设备,实时观察苗木生长状态,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另外,还要制定健全、完善的病虫害防止制度,明确划分职责,为病虫害监督、管理以及防止奠定良好基础。

3.2 采用营林技术

①在育苗阶段,需要科学选择育苗地,保证育苗地土壤条件良好、水分充足。如果育苗地选择不到位,即便后期再用心管理,也会增加病虫害产生率;②育苗地休闲轮作。通过休闲轮作,能够制约病原微生物以及虫害繁衍,从而促进苗木健康生长;③科学施肥,将腐熟有机肥作为底料施加在育苗地土壤中;④做好苗圃清理工作,将苗木的病株残体、枯枝落叶清理干净并统一销毁,从而降低病虫害侵蚀率。

3.3 采用多样化防治技术

新时期背景下,多样化病虫害防治技术营运为生,具体可以总结为化学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和物理防治技术。其中化学防治方法就是利用化学药剂消灭虫害和疾病,这是苗木保护最传统的方式之一,具有操作简便、防治效果好等特点,适用于病虫害大面积暴发的地区。但这种防治方式也存在一定不足之处,就是大量化学药剂会弥散在空气、土壤和水源中,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6],同时,长时间使用化学药剂,会增加病虫害抗药性。当前,我国在绿色发展背景下,已经研发出大量低毒、低残留或无毒、无残留药剂,所以在采用化学防治技术时,可以优先使用新型药剂。物理防治技术需要借助物理因素,如通过光、电、风、热及放射等消除害虫,常见的方法有阻隔法、高温处理法、灯光诱杀法、微波及辐射处理法等。这种防治方式效果显著,并且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生物防治是当前大力倡导的防治技术,也就是利用害虫天敌或借助生物寄生关系,常见方式有释放益虫(赤眼蜂)、益鸟(云雀、啄木鸟)及利用有益菌(苏云金杆菌、白僵菌),不仅能降低病虫害发生率,还可以营造良好的林业系统。

4 结语

综上所述,苗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容易产生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培育难度,需要相关部门探索新型栽培技术和移植造林技术,并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为促进林业系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成活率造林苗木
提高犊牛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提高保育仔猪成活率的饲养管理要点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苗木供求信息
提高酸枣栽植成活率的措施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