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现代农业蔬菜栽培技术及栽培要点
2021-12-06甫国嵩
甫国嵩
(保山市隆阳区杨柳白族彝族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保山 678019)
0 引言
由于现代化农业蔬菜种植相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农业生产中蔬菜的实际种植和栽培中,采用科学合理的蔬菜栽培技术,掌握其他蔬菜的栽培技术和操作技能,充分利用蔬菜自身产生的时空差异,并应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有效地提高了各类蔬菜的品质、产量、种植技术水平,极大地提高了蔬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便了优质蔬菜的获得和享用,带动了现代化农业的长远发展。
1 概况
无筋豆别名刀豆、芸豆、玉豆、泥鳅豆,是豆科1 年生草本植物。无筋豆因其风味鲜美、无筋、无皮膜而得名,原产于中南美洲,17 世纪后传入中国,现已在云南省各地广泛种植。对环境生长的条件,无筋豆具有十分严苛的需求。它们是喜温的蔬菜,畏惧极冷炎热,适合的生长温度在20℃左右的环境中,开花结荚的温度为20~25℃。在35℃高温干旱条件下,花荚极易脱落且十分严重,荚果甚至矮小且形变,品质相对很差。云南省立体气候相对显著。在不同的地质、气候条件下,可分成四季栽培,且每年供应,11—12 月新鲜无筋豆逐渐投放至市场,并运至华北部分大中城市。
无筋豆的营养价值十分丰富。经常食用无筋豆对人们的健康十分有益。夏天可以多吃些无筋豆的豆子,能够有效地解暑,因为无筋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维生素C 和植物蛋白,可以清心解渴、健脾益气、生津。无筋豆中所含的维生素C 能促进人体抗体的合成,提高人体抗病毒效果,预防急性胃肠炎。
2 保山市隆阳区杨柳乡现状
杨柳乡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西部山区,距保山市城区32km,与板桥、汉庄、蒲缥、潞江、芒宽、瓦房等6 个乡接壤,地势东高西低。东西长27km,南北长30km,陆地面积492m2。实际耕地面积11900hm2(3697.33hm2),其中水田1017.47hm2,旱地2679.87hm2。森林覆盖率43%,海拔687-2806m,立体气候明显。有三个气候带:热、暖和冷。年平均气温17℃,降雨量1100mm,无霜期205d 以上。
2020 年秋冬蔬菜播种面积10700 亩,其中早碗豆6200 亩,无茎豆(含尖豆、扁豆)分布在干田、岩头、马湾、鱼和马田五个村种植3600 亩,一般8 月下旬种植蔬菜无筋豆、11 月收获。
2.1 主要性状
无筋豆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荚果。按照果皮和内果皮中纤维的含量,豆荚可分为软荚和硬荚,1000 粒重300~400g。
根据无筋豆的生长习性可分为蔓生种和矮生种;按豆荚的纤维化程度可分为软荚种和硬荚种。在我区种植的无筋豆为蔓生种软荚豆,主要品种有瑞德长丰、红玉、泰国架豆王、无筋豆王、玉美人等。
2.2 栽培季节
无筋豆既不耐寒,也不耐热。低热谷地区8—9 月均可播种,11 月上旬可地膜覆盖播种二茬。
3 栽培管理
3.1 栽培技术及管理
(1)栽培结构:长100m,跨度7.5m,垄高3.7m,种植面积1.08亩。
(2)种子选用:种植品种为泰国架豆王。该品种为早熟,丰产,抗病,耐寒品种。
(3)育期安排:秋冬茬栽植黄瓜,无筋豆于12 月1 日播种,采用32 穴,穴盘育苗,苗龄控制在25~30d。
(4)定植缓苗:在末茬施足基肥的条件下,种植前不需整地施肥。黄瓜拔苗后,12 月30 日直接种植豆科作物,大行距80cm,小行距50cm,株距55cm。用打孔机直接在黄瓜种植垄上打孔,种植株数1850 株。种植后浇足底水,两天后返水一次。白天温度宜控制在25~30℃,夜间温度宜控制在15~20℃,以延缓苗木生长。一周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间温度控制在10~15℃。当主蔓长到2m 左右时,将主枝头敲掉,促进侧枝的形成和生长。第一次收割后,离地40cm 的老叶被移去。侧枝长到5~10cm 时,会长出新叶,主藤上的老叶随时被摘掉。
3.2 露地栽培技术管理
(1)整地理墒:玉米收获前、收获后深翻晒。每亩施用农家肥2000~3000kg,NPK 复合肥(15:15:15)40~50kg。然后将土壤压碎并整平,使肥料和土壤充分混合。秋季的土壤湿度宜将肥料与土壤铺设为1~1.2m 宽,以利于排水。
(2)精细选种:选种大而饱满,无病虫害。干燥1~2d 可提高所选种子的发芽率。种子可在1%福尔马林溶液中浸泡20min 进行消毒,以降低疾病的发生。
(3)打塘直播:株行距40cm×40cm,每亩播种量2kg。塘深3~5cm,每塘3~4 粒种子,播2cm 肥料或土壤浇灌。
(4)田间管理:当苗木中有2~3 片真叶时,可松土2~3 次,同时将苗木削薄,每池留1~2 株壮苗。根据植株生长情况,追肥3~4次,一般每亩15~20kg 复混水肥,主要在开花结荚期,并喷施磷酸二氢钾3~4 次,每亩100g。无麸质豆子既怕旱涝。干旱严重时,会影响豆科植物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在开花结荚期,容易造成花荚脱落。因此,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相对湿度在60%~70%。如果土壤湿度过高,很容易烂根、枯死秧苗。藤蔓相距25~30cm 时,可因地制宜地用2m 长的竹竿搭成框架。架子要搭牢,藤蔓要及时引到架子上,防止相互缠绕。
3.3 落花落荚的产生及防止
落花落荚主要是由于不良环境条件引起植株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供应失调,如白天高温,尤其是夜间高温,使花粉数目降低或丧失生活力,导致不孕而落花。其次是空气干燥,花粉不易发芽或水分过多,花粉不能破裂散出,同时降低雌蕊柱头黏液浓度,不利于授粉发芽,而引起落花。此外光照不足、氮肥过多、磷钾肥不足、种植过密等,也会引起落花落荚。
(1)选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丰产优质的良种。
(2)选择适宜的播期,使开花结荚期避开不利气候影响。
(3)合理密植,通风透光良好,植株生长健壮,才能多花多果。
(4)加强水肥管理施足底肥,适时追肥,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水分管理不能过干过湿,都能防止落花落荚。
(5)使用生长调节剂可用5~25ppm 的荼乙酸或2ppm 的防落素,也可以用5~25ppm 的赤霉素喷茎尖,能促进开花结荚。
3.4 水肥管理
缓苗后,应尽量缩减浇水次数,防止落花,每10~15d 浇水一次。幼荚长5cm 时,每10d 施氮、磷、钾各20%、15kg。进入结实高峰期后,每追肥添加5kg 硫酸钾。采摘主蔓菜豆后,施用1kg SATA 优根,带动植株生根。
3.5 病虫害防治
(1)常见病害:主要有炭疽病、锈病等。①炭疽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其次茎及豆荚也有发生。病斑近圆形,红褐色。低温、多雨、多雾的条件下发病重。此外,地势低洼,土质黏重,密度过大,氮肥过多等都易发病。药剂防治可用炭轮菌g800 倍、75%百菌清600 倍,50%多菌灵50c 倍,70%代森锰锌500 倍防治,每隔7~10d 喷一次,连喷2~3 次;②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其次茎及豆荚也有发生。病斑上出现特有的锈红色粉斑。发病条件与炭疽病基本相似。药剂防治可用25%粉锈灵2000 倍、50%硫黄胶悬剂200~300 倍,2.5%敌力脱4000 倍喷雾,每隔7~10d 喷1 次,连喷2~3 次。应以初发期施药为主。
(2)常见害虫:主要有蚜虫、叶甲、红蜘蛛、豆野螟等。可用冲尽1000 倍,2.5%天王星2000 倍,2.5%功夫2000 倍防治。其中豆野螟要在盛孵期防治为好。
3.6 采收
无筋豆主要以嫩荚供食用,必须适时采收保持鲜嫩品质。蔓生种嫩荚采得早,有利于以后的开花结荚,延长采收期,提高嫩荚产量。嫩荚未硬化时纤维极少,含糖分多,荚内种子大小只占豆荚宽度的1/3 左右,此时为采收适宜期。
4 农业蔬菜的栽培要点分析
4.1 控制光照强度
蔬菜自然生长的主要成分是通过各种酶的光合作用自然产生的各种有机物质。因此,温室绿叶蔬菜及其品种的生产质量和菜农的产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每天的日照。认为应及时结合各生长季的气候和光温,正确控制我国蔬菜产品种植市场露天气候温差和光照强度,从而有效控制内的气候温差和光照强度我国蔬菜产品种植市场的发展。秋冬季节,室外太阳辐射屏蔽强度较弱时,提高太阳辐射屏蔽强度的主要途径是采用交错层屏蔽覆盖的屏蔽方法。另外,可以假设有机水滴溶液可以沿着一定厚度和数量的土膜直接流入成层土壤,并且可以在没有滴膜的成层土壤表面直接放置适量的有机化学品和活性剂,并可加入适量的有机化学品和活性剂,有效降低土壤膜与其他有机水合物分子的相互亲和力[1]。
4.2 做好通风工作
良好的通风,可以使得空气进行良好的循环,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保证空气质量最佳,进而让蔬菜很好地进行呼吸作用,保证蔬菜的良好品质与健康。还需控制腹膜栽培下的温湿度,并为了蔬菜更好地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倘若早晚温差相对较大时,需注重及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以免蔬菜成活率受到温差影响。
5 结论
实践证明,加强蔬菜栽培是必要的。社会在持续的发展,农业在不断地进步。现阶段,我国愈发重视农业的绿色有机可持续性发展,并且在其中投以诸多人力、物力及财力。这种有力的支持,使现代农业蔬菜栽培领域的栽培技术相对更健全,且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