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牧业发展成绩斐然 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2021-12-06张宇

内蒙古统计 2021年4期
关键词:农畜产品农牧业存栏

○ 文/张宇

“十三五”时期,内蒙古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持续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农牧业基础地位更加稳固,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一、农牧业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十三五”期间,自治区农牧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2015年的2761.6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347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5年间增长14.0%,年均增长2.7%。其中,农业产值增长15.5%,年均增长2.9%;畜牧业产值增长13.9%,年均增长2.6%;农业和畜牧业产值合计占比从2015年的95.2%上升到2020年的96.5%,提高1.3个百分点。

“十三五”期间,自治区持续优化农牧业生产结构,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不断增加,畜牧业比重上升5.9个百分点。

二、农业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压舱石”作用日益稳固

(一)农业种植结构持续优化,经济作物面积占比提高

2020年,全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88.3万公顷,比2015年增长5.5%,年均增长1.1%。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83.3万公顷,增长3.8%,年均增长0.8%,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为76.9%,较2015年降低1.2个百分点;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05.0万公顷,增长11.2%,年均增长2.1%。

(二)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农业“压舱石”作用日益稳固

“十三五”期间,自治区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生产能力跨上新台阶。2020年,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十七连丰”,达到3664.1万吨,比2015年增长11.3%,年均增长2.2%,粮食总产量居全国第8位,比2015年上升2位。其中,玉米产量2742.7万吨,比2015年增长3.4%,年均增长0.7%;小麦产量170.8万吨,比2015年减少4.7%;稻谷产量123.1万吨,比2015年增长1.4倍,年均增长19.5%。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和8个规模外调省区之一,内蒙古每年可向国家提供200亿斤(1000万吨)以上商品粮,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经济作物生产态势良好,主要产品单产水平持续提升

“十三五”期间,自治区持续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不断加强现代农牧业科技和装备支撑能力。2020年,全区油料产量达到217.3万吨,比2015年增长5.3%,年均增长1.0%,单位面积油料产量2388.8公斤/公顷,比2015年增加315.5公斤/公顷;甜菜产量620.7万吨,增长2.1倍,年均增长25.4%,单位面积甜菜产量48787.6公斤/公顷,比2015年增加2162.3公斤/公顷。

三、畜牧业发展提质增效,肉产量实现“十六连稳”

“十三五”期间,自治区深入实施“稳羊增牛扩猪禽”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畜产品生产和输出基地建设。据主要畜禽监测调查显示,全区主要畜禽肉类产量从2015年的236.7万吨增加到2020年的260.7万吨,增长10.1%,年均增速1.9%,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一)克服猪瘟疫情影响,生猪生产恢复向好

“十三五”期间,自治区努力克服非洲猪瘟疫情带来的重创,逐步恢复生猪生产,目前生猪生产势头稳中向好。据主要畜禽监测调查显示,全区生猪存栏量从2015年的473.7万头增加到2020年的534.10万头,增长12.8%,年均增速2.4%;生猪出栏量从2016年的644.9万头增加到2020年的742.1万头,增长15.1%,年均增速3.6%;猪肉产量从2016年的51.1万吨增加到2020年的61.4万吨,增长20.1%,年均增速4.7%;能繁殖母猪存栏从2016年的54.2万头增加到2020年的66.53万头,增长22.9%,年均增速5.3%,2020年能繁殖母猪数量占存栏总数的猪群比例为12.5%,生猪生产后备力量充足。

(二)“增牛”计划稳步实施,“奶罐”地位愈加稳固

牛存栏、出栏、牛肉产量均实现稳步增加,据主要畜禽监测调查显示,全区牛存栏从2015年末的652.9万头增加到2020年末的671.1万头,增长2.8%,年均增速0.6%;牛出栏从2015年的326.4万头增加到2020年的397.0万头,增长21.6%,年均增速4.0%;牛肉产量从2015年的52.9万吨增加到2020年的66.3万吨,增长25.3%,年均速4.6%。2020年,全区牛奶产量611.5万吨,占全国牛奶产量的比重达到17.8%,牛奶产量、奶业竞争力和奶制品市场占有率全国排名均名列前茅,是全国名副其实的“奶罐”。

(三)“稳羊”措施落实到位,羊存栏稳定

内蒙古是全国羊肉产量最大的省区,羊存栏数量和羊肉产量均位居全国首位。“十三五”五年间全区羊存栏规模一直稳定在6000万只以上,2020年末,全区羊存栏为6074.2万只,存栏量保持稳定发展;羊肉产量从2015年的92.6万吨增加到2020年的113.0万吨,增长22.0%,年均增速4.1%。

(四)“扩禽”成果显现,家禽存栏、禽蛋产量实现双增长

“十三五”期间,内蒙古家禽存栏、禽蛋产量实现双增长。据主要畜禽监测调查显示,全区家禽存栏从2015年末的4282.2万只增加到2020年末的5347.0万只,增长24.9%,年均增速保持在4.5%;禽蛋产量从2015年的56.4万吨增加到2020年的60.4万吨,增长7.2%,年均增速1.4%。

四、农牧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生产质量持续提升

“十三五”期间,自治区坚持农牧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持续推进“四控”(控肥、控药、控水、控膜)行动和“科技兴蒙”行动,不断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全区农牧业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一)农业生产物资消耗减量明显

“十三五”期间,全区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从2015年的229.3万吨减少到2020年的207.7万吨,减少9.4%,年均减少2.0%,亩均农用化肥施用量减少14.1%,年均减少3.0%;农药使用量从2015年的3.2万吨减少到2020年的2.3万吨,减少27.6%,年均减少6.2%,亩均农药使用量减少31.3%,年均减少7.2%。全区“控肥控药”行动成效显著,持续推动农牧业绿色发展。

全区亩均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从2015年的5.0公斤/亩减少到2020年的4.4公斤/亩,下降10.8%,年均降幅2.3%。

(二)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提高

“十三五”期间,自治区农牧业机械化水平保持较快发展态势,农牧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全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从2015年的81.4%上升到2020年的86.1%,提高4.7个百分点;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5年的49.4%上升到2020年的55.0%,提高5.6个百分点。2020年,全区农牧业劳动生产率比2015年提高9.8个百分点。

五、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一)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规模化水平显著提升

“十三五”时期,自治区大力扶持新型职业农牧民、种养殖规模户、农牧业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截至2020年初,全区种植和畜禽养殖规模户分别达到116.6万户和9.9万户;家庭农场1126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8666个,农产品加工企业1793家,开展网上销售农产品的户数4678户,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农牧民与新型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巩固发展,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显著提升。截止2020年初,全区畜禽养殖综合规模化率达到6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

(二)产业化进程步伐加快

“十三五”期间,全区特色产业茁壮成长,农畜产品加工业蓬勃发展,逐渐形成了乳业、玉米、肉牛、肉羊、马铃薯、杂粮、小麦、向日葵、羊绒等为代表的优势特色产业,截止2020年初,全区拥有国家级现代农牧业产业园2个,国家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7个,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46家,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由2015年末的58%提高到2020年初的64%,提高8个百分点。全区农牧业新产业新业态竞相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三)农畜产品质量与品牌建设加速推进

“十三五”期间,内蒙古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2020年初,全区主要农作物标准化生产技术覆盖率达到57%,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合格率达到97.8%。截止2019年,全区“三品一标”用标产品达3000多个,有机农畜产品产量250.3万吨,居全国首位。农牧业领域中国驰名商标72件、注册地理标志商标123件,区域品牌越叫越响,品牌价值日益凸显。

回顾“十三五”,成绩斐然;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自治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全国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努力开创农牧业农村牧区现代化新局面。

猜你喜欢

农畜产品农牧业存栏
4 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177.3 万头环比下降0.2%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鸡蛋存栏偏低 价格上涨
影响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及控制措施
7月份生猪存栏首次实现同比增长
基于多种模式的内蒙古农牧业特色化研究
“无人机放牛”让农牧业走在时尚前端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研讨
克什克腾旗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
浅谈农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