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春播马铃薯种植技术要点
2021-12-06司凤香
司凤香
(吉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公主岭市分校,吉林 公主岭 136100)
马铃薯对北方土壤和温度气候条件有着良好的适应能力。通过多年的总结,马铃薯种植技术在北方已经比较成熟并且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种植人员要在整个种植过程中实时关注马铃薯的生长状态,结合合理的措施防控马铃薯病害的产生,促进马铃薯健康生长,为提高农业种植人员的经济效益奠定重要的基础。
1 北方春播马铃薯种植技术
1.1 深耕整地
首先,要保证种植田间区域内土壤的肥沃。因此,需要结合深耕整地来实现区域土壤肥力的提升,保证马铃薯的根部能够接触到更深更肥沃的土壤,吸收足够的营养,促进马铃薯植株健康生长[1]。目前,北方春播种植地区深耕整地已经实现全面机械化,农业机械可以快速完成马铃薯种植区域的土壤深度翻耕作业。
1.2 肥料
全面应用追肥和施肥技术,有助于马铃薯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在施肥过程中,最好使用农家肥或者富含N元素和K元素的优质有机肥。在田间施肥操作实施期间,禁止在马铃薯的种植区域大量施加化学肥料,并且需要结合马铃薯的特点科学选择有机肥[2]。另外,在马铃薯后期生长过程中,种植人员也可适当增加追肥的频率,但是要把握好追肥比例,避免肥料过多造成马铃薯的根系生长受到影响。马铃薯水肥管理的侧重点应当放在施肥管理、灌溉管理2个方面,以科学的管理方法来保证马铃薯生长的营养供应。
1.3 催芽
催芽可降低植株后期发生病虫害的概率。需要挑选马铃薯的种薯,选择薯体完整、表面没有冻伤和病害侵袭痕迹,色泽鲜亮、表皮光滑健康的马铃薯,可有效提升马铃薯发芽和结薯的速度,提高产量。
在我国北方,主要采取室外催芽,先将马铃薯预先栽培,选择向阳且背风的区域作为马铃薯催芽地点,随后在该区域向下挖掘深度约为50 cm的催芽沟,将切好块的马铃薯放到催芽沟中。尽量保证马铃薯切块均匀,大小一致,单个马铃薯切块的质量大约为25 g,每个马铃薯的切块上至少需要存在1个芽眼[3]。切口与芽眼的距离越近,越可刺激马铃薯的快速生长。另外,为了避免病菌的传播和感染,在切块期间必须要将刀具进行消毒处理,选择高锰酸钾溶液或者酒精作为消毒液。随后将切块后的马铃薯放入催芽沟,此时需要维持催芽的温度,提升催芽的效率。同时,还可以在催芽沟上面铺设一层塑料薄膜,制作保温层,保障其内部温度均衡稳定,促进马铃薯催芽。此方法在催芽结束后,也可极大地提升马铃薯抗病虫害的能力,保证后续的种植效果。
1.4 播种条件的科学管理
北方春季播种马铃薯,时间大约在4月中旬,该时段气候温度适宜马铃薯种植。在马铃薯播种期间,种植人员需要严格控制与测量播种的深度和土壤的温度。一般马铃薯的播种深度应当距离土壤表面10 cm位置,以保证马铃薯根系可以吸收足够的土壤营养,促进马铃薯健康生长[4]。如果播种深度过深,在马铃薯收获期间会存在较大的困难,也会消耗大量种植人员的时间与精力。另外,土壤的温度需要保持在10℃左右,马铃薯容易受到霜冻天气的影响导致其质量下降,因此需要结合气温的变化来选择合适的马铃薯播种时间。否则,马铃薯会因为承受不住温度变化造成死亡,造成种植户的经济损失。
1.5 除草、施肥、灌水工作
在马铃薯种植期间,除了需要关注其催芽、播种时间和田间温度等问题,日常环境监测和栽培管理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加强马铃薯田间管理工作,可以减少马铃薯种植中突发问题的产生,提升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减少种植户的经济损失。因此,在田间管理过程中,需要种植人员建立完善的田间管理制度和监测机制。同时需要做好除草、施肥等工作,并补充马铃薯在生长期间所需要的水分和养分,保障其健康生长。只有这样,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才有保证。
1.6 收获环节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马铃薯收获期间需要严格要求马铃薯的存放和管理工作。存放过程中要实时关注薯体和表皮的完整,维持其品质和品相的完好。选择干燥阴凉的地方进行存放,保障其不会二次发芽,避免产生毒素。需要注意将马铃薯与其他作物果实分开存放,避免催化现象的发生。
2 北方春播马铃薯病害防治措施
2.1 早疫病
2.1.1 症状
早疫病主要为害马铃薯的叶片、茎、叶柄和块茎等。叶片染病,出现褐色小斑点,渐扩展成圆形或近圆形的黑褐色病斑,斑面上有明显的同心轮纹。田间大多下部叶片先发病,严重时多个病斑连接成不规则大斑,直至叶片干枯脱落;叶柄和茎秆上的病斑多为椭圆形,凹陷;块茎则产生暗褐色、近圆形的斑块,与健康处交界明显。病部深入皮下0.5 cm,薯肉呈浅褐色海绵状干腐。贮藏期病斑会增大,严重时致薯块干腐皱缩。
2.1.2 防治方法
(1)选用早熟耐病品种,适当提早收获。
(2)加强田间管理,采取合理灌溉、清沟排渍、低洼地高畦种植、清除杂草、合理密植等措施,改善通风和光照条件,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菌源。
(3)发病前,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7~10 d喷就行了1次,连续防治2~3次。
2.2 晚疫病
它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凡种植马铃薯的地区都有发生,其损失程度由气候条件而定。在多雨、气候冷湿的地区和年份适于疫病发生和流行,受害马铃薯提前枯死,减产可达20%~40%。
2.2.1 症状
晚疫病可危害叶片、叶柄、茎和块茎。从叶尖或叶缘产生水渍状褪绿斑点,空气湿度大导致病斑迅速扩大,扩展至整个叶片,并沿叶脉侵入叶柄及茎部,形成褐色条斑。病斑与健康部无明显界限。在暗褐色病斑边缘长出一圈白色霉层,叶片背面更为明显。发病严重时,使叶片萎蔫下垂,全株变黑呈湿腐状。
2.2.2 防治方法
(1)选育抗病品种。因为马铃薯晚疫病菌很容易发生变异,垂直抗病品种栽植几年后容易丧失其抗病性,所以应选用具有水平抗病性的品种。
(2)种薯处理。用内吸性杀菌刺浸种,可采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200倍福尔马林溶液浸种。堆积并覆盖严密,闷种2 h,再摊开晾干。
(3)药剂防治。当田间出现中心病株时,立即清除中心病株,喷洒1%~2%硫酸铜液,每7 d喷1次,连续喷2~3次。
3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提升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除了不断提高种植技术之外,还需要掌握防治马铃薯病害的相关措施,及时查找马铃薯作物发生病害的原因,避免由于感染病害而造成其生长质量和产量降低的情况。同时在马铃薯的田间管理实践中,还需做好全面的防治工作,有效促进马铃薯的产量和种植质量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