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语文课程群构建

2021-12-06赵海红华正宏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母语语文课程核心

赵海红,华正宏

(绵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

在理性审视我国现行教育的种种不足与弊端之下,结合人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和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国教育界开始重新认知和定位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提出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作为推进这次教育改革的上位概念和风向标,引领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基于这样的设计起点和高度,考虑到语文模块在学生核心素养中的重要作用,现行的中小学语文教育有必要进行重新的认知、调整与改革。

扦插方法:催根结束后,沿东西方向作高15cm,顶宽1.2m垄,垄间距50cm,在垄顶上按株行距20cm×20cm扦插,扦插时用铲子将土撬开,将插条沿撬开的缝隙插入,芽体露出地面,用土挤紧插条,插后立即灌水,随后间隔20d灌水1次,7月份进入雨季后停止灌水,及时除草。

一、语文教育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载体和依托

目前学术界较公认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国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研究出学生核心素养包含人文底蕴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必须渗透和落实到各个具体课程之中,分模块、分层次、分学段逐步达成。语文教育在培养人的核心素养方面有着丰富的资源和天然的优势,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和依托。

安吉拉·卡特:人以自己对这世界的意识构筑自己的命运。你参与阴谋,因为你相信再不起眼的事物都参与了对付你的阴谋。

因此,环境卫生学实验课教学中将翻转课堂与答辩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的科研兴趣及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逐步引导,使学生逐步理解所从事实验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掌握实验放入实施方案、技术路线和手段,以及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在实验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上的运用不断积累和熟练,也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由萌芽到成熟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是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和提升的过程。

(一)母语的“成人”指向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根基

力嘉希冀利用创意文化产业园与环保包装产业园这两个平台,更好地整合行业资源,在进一步深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带动珠三角甚至中国包装印刷业的发展。

(二)文学的“心灵”指向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是当时对语文的要求有所不同,有文法和古文的学习,但分小课程的形式展现这一点很明确。各个模块的内容相对清晰,明确地反映出不同模块的内涵和彼此之间的课时比例。无独有偶,美国基础教育阶段一直都有演讲、写作、阅读等较明确的课程形式来支撑母语的习得和运用。如美国小学阶段开设的演讲和辩论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性言语训练的参与度、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应变力以及主动学习和理性思维等优秀品质。从上述情况看,习字课、文法课、古文课、演讲课等小课程形式可以更好地根据相应的社会条件以及社会对人语言能力的具体需求而展开。

(三)写作的“思维”指向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

准确地说,阅读和写作都有助于思维能力的提升。这里特别强调写作对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推动作用,主要是考虑到写作相对于阅读而言对学生思维能力的促进更显主动、积极,属于主动构建型。另一个层面是考虑到长期以来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写作依附于阅读是一种常态。“以读促写”“以读带写”的模式根深蒂固,并未充分发挥写作对思维的积极促进作用。其实,写作与思维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早已得到学者的关注。一般学者认为思维活动的过程是可以通过语言文字符号表达出来的,而用语言文字符号创造一切作品的思维活动过程就称之为写作。两者之间互为表达、相互促进。写作过程中,作者要有意识地观察和感知外部世界、体验和捕捉内心微妙的情绪、提取写作中的素材。这些素材以某种形式存储在大脑中,借助语言文字进行思考,提炼思想,表达成文。通过细致的观察、缜密的思考、准确的表达,可以有效促进思维活动的完善与发展。因此,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发现,写作可以使自我对事件的叙事更准确、连贯,对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认知更明确、清晰,这也正表明写作促进了思维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在基础教育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写作与思维之间的密切关系,充分借助写作来开发、锻炼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

二、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积极构建语文课程群

站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立场上重新反思中小学语文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不难发现目前语文课程的形式、目标定位、内容开发、实施评价等方面确实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缺失与不足。语文课程亟需除旧布新,摒除刷题求分、知识至上、思维固化、形式单一等不利于学生素养发展的因素,积极吸纳实践证明了的、富有时效性的、有关语文教育教学方面的新成果和新方法,构建一个合理有效的语文课程群,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主课程与辅课程相配合

构建一个合理有效的语文课程群主要需着眼于课程形式的改革。鉴于语言的特殊性和语言对人成长的重要性,可以尝试将语文课程构建成以汉语课程和文学课程为主,以写作、阅读、演讲、书法、修辞学、新语文学、语用学、文字学等课程为辅的课程群模式。语文课程群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为基本目标,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终极目标。在这两大框架之下,各个课程承担相应的认知、技能、能力和素质目标,以配合和落实总目标的完成。

长期以来,语文教育承担着母语教育的重要任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曾明确指出:“学习母语是一种权利。”学习母语是所有生命个体享受尊严、实现价值、立己成人的基本权利。母语能力是生命个体的内在需求,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标志。诚如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中所言:“在某种意义上,言语活动决定了我们所有其他活动。我们的知觉、直观和概念都是和我们母语的语词和言语形式结合在一起的。”[1]185可见母语习得的价值不止于生命个体的沟通交流,还有“成人”的指向。一个人的言语世界里有更多乐观、坚强、自律、豁达等积极的语词,也就带动了人生价值观念的积极走向。同时,母语习得还是生命个体走向民族文化认同的基本途径。母语中承载着民族精神、附着着本民族对世界的独特认知,是民族群体潜意识的遗传密码。个体生命就在母语的习得过程中真正意义上完成了本民族成员的身份认可,完成了文化意义上民族人的关键要素。我国母语通称为汉语,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的能力直接关涉到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层次与质量,关涉到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递,是学生核心素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可见,基础教育需要协助学生完成的一项最基础、最关键、辐射力最大的核心能力和素养就是母语能力和母语素养。

这样设计的理由有二:一是现行的语文课程过于笼统,不便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始于1950年我国颁布的《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经历了60多年的探索,到目前为止国内对语文课程的认知一直存在着多种争议,大致有语言+文学、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化、口语+书面语以及大综合将文学、文字、文章、文化全部都囊入其中。这些不同的表述都有一定的理据,也都从不同侧面认知语文课程。这些领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将这些内容全部压缩到一门课程中,貌似做到了大而全,实则极易泛而空,无法真正做到凭借这些领域最有价值的部分来提升学生的能力与素养。

二是“一主多辅”的课程形式灵活多样,目标明确。一方面突出了母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有助于对语文学科内部各个模块内容的挖掘和梳理。“一主多辅”的课程群构建,各个模块的内容分别以小课程的形式呈现,能更充分地展现自身的优势,更灵活地满足不同的需求。小课程的开设可以确保相对稳定的学时,并可以针对该模块提出明确的教学目标、生成相应的教学内容、采取适当的实施策略和评价机制,有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专业性。这是语文教育值得尝试的一种设计,而且在我国语文教育史上也曾实践过。在1902年《钦定蒙学堂章程》中呈现出相对独立的字课、习字、读经讲经、写作等小课程形式。在1922年胡适《中学国文的教授》中也出现相对明确的小课程设计:

年二:国语文一,古文三,文法与作文一。共五

年一:国语文一,古文三,文法与作文一。共五

3.3.3学生对专业学习兴趣的提升由课后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PBL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在水文学教学改革开始前,S1班学生对地理学专业有了深入的认识,很多学生不再认为学习这种理论没有用,而是觉得地理学能够解决现实的问题,开始转变对专业的排斥心理,超过70%的学生决定报考地理专业研究生.

年四:辩论一,古文三,文法与作文一。共五[3]212

年三:演说一,古文三,文法与作文一。共五

在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中,文学的力量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但文学在滋养人的品格、心灵、情感、审美方面却有着特殊的价值。为了有效培养人的“人文情怀、人文积淀、审美情趣、健全人格”等核心素养,文学教育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诚然,基础教育阶段文学教育的目标并非让每个学生都往文学家的方向发展,但是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不可缺少文学的滋养。不管将来从事何种职业、面临怎样的世界,得到过文学滋养的人生,对大自然会有更深刻的感受,对人世间会有更别样的体验。这样的感受和体验会造就人不同的气场和格局,也即当下教育所倡导的烙进人心灵深处并在人的精神层面上呈现出来的素养。在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上,文学的教育力量曾一度受到过重视。1922年胡适发表的《中学国文的教授》和随后的《再论中学国文的教授》已经明确提出将文学教育列入中小学语文教育之中。1923至1929年期间教育部正式颁布的一系列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将文学教育和国语教育并驾齐驱,并明确文学教育的目标主要在于培养学生欣赏文学的能力,而非文学史知识教育。这些积极的探索对我国基础教育产生过较大的影响。1956年我国进行过文学与汉语的分科实验,并编写了文学教材,这也是对文学教育的积极探索与尝试。综观世界各国,俄罗斯、美国、日本、德国等都重视文学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各国主要看重的并不是文学的实用价值,而是认定了“凡世界有永久价值之文学,皆尝有大影响于世道人心者也”[2]151。借助文学教育的方式充分发挥文学熏陶和浸染人心的力量。

语文课程群中各个课程之间相互配合又相对独立。就整合性而言,各个课程整体走向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人文积淀、独立人格、理性思维等核心素养。语文课程群的整合力将统领各种形式小课程的开展,包括对小课程目标的设定、内容的生成、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评价等方面。如文字学,在小学阶段不是将大学的文字学课程搬入小学课堂,重点不在于把握文字学的发展历史、类型、分类等内容,但明确汉字是音形义结合体的基本属性,充分利用汉字造字构词的理据性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汉字、理解汉字、品味汉字却有着重要的价值。课程群的整合力就是要将文字学领域中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言文字的部分吸纳和引入到语文教育中来,以提高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课程整合性和专业性相统一

综合当下语文教育的现状,应考虑将义务教育阶段所有的语文课程拉通整体设计,以课程群的形式来支撑母语教育的开展,积极探索和开发形式多样的课程形式和课程内容,积极推进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并最终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专业性侧重各个课程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挖掘出最关键、最重要的核心课程资源以完成每一个小目标,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简单地认为小课程就是将原来的语文课程划分为独立的小模块,只是更加切分、细化、分割了知识,增加了知识之间的壁垒。其实知识只是课程的一个部分,只是培养核心素养的一种途径和方法。更应考虑到言语素养的培养需要多门课程、多种途径协同达成。语文课程里涉及的文学、写作都是相对成熟、独立的基础领域,完全可以独立开设,以便做到更专业、更到位、更有效,更有助于最终目标的达成。以往所有的内容压缩于一门笼统的课程之中,难免顾此失彼、繁重且收效甚微。如专注于文学教育和专注于语言教育的走向就明显不同,其中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生成自然会有差异。语文教育家王尚文教授就撰文呼吁语文课程分为汉语和文学两门课程。他明确指出,汉语教育是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有关汉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技能的教学,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文学教育是人格教育、心灵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它不能去讲授关于语言文字本身的系统完整的知识,也不能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为主要责任[4]。进一步明确小课程的教育目标和完善课程内容的开发,是语文教育走向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也只有更专业,才能将语文教育做得更强、更好。

三、以评价为突破口促进语文课程群的构建与实施

以评促改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是相对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可以较充分地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性功能。站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立场上看,现行语文课程的评价观、评价方式、评价内容等都应作相应的调整,以促进语文课程群的有效构建与实施。

(一)评价非止于终结性结论而应着眼于新的起点

评价在选拔人才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选拔人才往往需要将人才分为不同层次和等级,以便择优录取,这也势必导致人们过于注重评价的终结性结论。但从促成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角度而言,评价不应止于终结性结论,更应侧重学生每次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新起点。笔者亲历孩子学古筝的过程,每次教师的评价都会具体指出需要改正、加强、完善之处,并且告知改正、加强、完善的具体做法,从而促进孩子提高技能,进而更好地领悟曲目和热爱古筝的学习。在语文学习领域也同样涉及到读、写、听、说驾驭语言的基本技能,但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学习语言的具体情况提出有效反馈的却相当缺乏,至少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常态。优秀的语文教学应注重语文语言运用品质方面的点拨。如特级教师张化万的《摔鸡蛋的学问》作文教学课,就针对学生创作中的题目切合、语言简洁、标点稳妥等方面提出了有效的反馈[5]23,促成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加以提高。这样的评价就是立足于促成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新起点,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就可以针对反馈信息进行修改和完善。这样的评价反馈改进过程也恰恰印证了佛罗里达州立大学(Florida State University)心理学家K.Anders Ericsson提出的刻意练习理论,要提高专业技能,往往是在正好不会做而又可以学会的基础上进行有效训练才能达成。而教育者的任务除了要设计和开发出一系列能促进提高的具体任务外,还要能针对训练过程提出有效的反馈信息。以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为例,朗读教学要能有效提高朗读能力,也应在准确、重音、延音、节奏、语调、语气等方面的把握上提出明确要求,并对学生朗读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评点和指导。纵观现行的中小学语文教材,涉及到朗读具体要求的编排和设计的极少。语文课程群建设应有意识地开发、生成这方面的课程资源,积极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也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二)根据各门课程的自身特点选择相应的评价方式

有效评价语文教学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也是促使语文教育改革成功的重要环节。在知识本位观下,知识的正确性是教育评价的唯一指标;在人才培养本位下,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将是教育评价的根本指标。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来就离不开知识的支撑,语文学科课程群的评价也不能脱离这两者的评价而另起炉灶,更应合理利用这两种评价的各自优势和适用范畴,根据各个课程自身的特点选择相应的评价方式,逐步探索出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评价体系,以促进语文课程群的良性发展。如字词句等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最基本的语法规则完全可以沿用以往客观的评价标准,以确保学生掌握知识的准确性;演讲等课程的评价更侧重主观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面部表情、眼神、语气、语言结构、措词等的评价更侧重于主观感受;写作和阅读课程除了对技能、技巧的评价之外,还应注重促进学生思维和内心情感发展的隐性评价;口语交际中新闻采访等的评价还应注重考核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对外面世界的感受力与敏感度。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大框架下,更应寻找适合各个课程特点且明确可操作的评价体系,这样才有助于提升教师在规划课程、梳理课程、生成课程等方面的意识。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一切都是缓慢的。甚至,连日头落山都比乡下缓慢一些,每天的时间仿佛多出一大截子——再也无须放牛割草,盛夏没有了双抢,割稻,收稻,晒稻……

总而言之,语文课程群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经过不断的提炼和摸索。只要是对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有切实帮助的课程类别、课程模式、课程评价方式都应该积极尝试。语文教育应充分发挥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优势,积极探索合理有效的语文课程群构建,以主辅课程形式为依托、整合性为引领、专业性为基石、多元评价为保障,有效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促进人才发展。

猜你喜欢

母语语文课程核心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分析母语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