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文化运动的文化自省与文化自信研究

2021-12-06薛朝广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知识分子中华民族

薛朝广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大同 037003)

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一部苦难史,对外面临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则面临黑暗的军阀统治,内忧外患,使中华民族风雨飘摇、岌岌可危。出于反帝反封建的迫切需求,也基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萌芽、西方民主共和思想的传入,以及部分知识分子对文化之觉醒与思想之启蒙对国家振兴重要性的认识,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即新文化运动[1]。以新文化运动为起点,掀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帷幕,也开启了中华民族由文化自省转向文化自信的艰难曲折、波澜壮阔而又伟大卓越的漫长发展历程。如今,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中华民族已进入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我们面临着西方文化“全球化”扩张的严峻挑战。这是一场虽没有硝烟但却可能把人民思想搞乱、威胁政权安全和党的领导的残酷战争。在现实危险面前,盲目的文化自卑或文化自负都有可能让国民文化心理受到重创,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伟大中国梦的实现造成灾难性后果。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新文化运动的巨大价值,在继承和超越这场伟大的文化解放与思想解放运动的基础上,保持警醒,坚持自省,坚定自信。

一、新文化运动中文化转化的基本逻辑

(一)由苦难现实进入文化自省批判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积淀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既有优秀的值得传承的经典,也有必须摒弃的糟粕,特别是封建专制主义的存在,使得近代中国积贫积弱,饱受外国列强欺辱,陷入任人宰割的惨痛局面。尤其是辛亥革命爆发之后,尊孔复古、鼓吹复辟等风气的死灰复燃,让先进的知识分子们认识到落后的文化是造成近代中国苦难的“罪魁祸首”之一,只有促进文化觉醒才能唤起沉睡的中国,为其强大奠定基础。受这种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陈独秀率先发声,提出必须以一种新的文化替代中国传统文化,涤荡社会的不正之风,实现中国社会的民主与科学;胡适提出要推动中国文化实现“全盘西化”,这种激进的态度在当时一度受到热烈追捧;李大钊十分严厉地批判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厌世主义、专制积习、歧视妇女等内容,指出必须要以破孔教为社会改造的切入点;鲁迅也对吃人的封建传统文化进行了激烈批判[2]。一时间,形成了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进行自省批判的热潮。

(二)由崇拜西方文化转向抨击揭露

在文化自省与批判的同时,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将目光转向了西方文化。彼时,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未爆发,西方文化积极先进的一面引起了知识分子的注意,以陈独秀为代表的部分知识分子大力宣传“法兰西文明”,并发动了新文化运动,主张推行资本主义制度。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法国国内工人革命的风起云涌以及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撕开了鼓吹和平、自由和正义的西方文化的伪装,让以陈独秀和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怀疑西方文化,继而激烈批判其恃强凌弱、金力主义的不合理性。他们揭露西方文化打着人道、和平的旗帜,肆意剥夺弱小民族的自由和权利,抨击这是赤裸裸的强权文化,是“无穷罪恶”的帮凶,应当坚决抛弃。

(三)通过辩证吸收为新文化蓄力

西方文化弊端的暴露惊醒了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他们意识到西方文化并不是完美文化,而之前被他们激烈抨击批判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并非一无是处。特定的历史条件,急于寻求变革的迫切心理,使得先进知识分子们开始探索“第三种文化”。马克思主义的进入引起了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的关注,他们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利用其对文化内涵及文化现象等进行多维分析,逐渐形成了唯物辩证主义的文化观。许多先进知识分子指出批判传统并不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而是要批判糟粕。他们重新将目光投向中国的传统文化,将抨击批判的视角对准传统文化中落后的、与现实社会发展相悖的因素,同时,提出要挖掘、吸收、传播并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比如李大钊明确指出掊击孔子批判的是封建专制政治及不合理的社会宗法,并非掊击孔子本身,可以结合社会现实需要,对孔子思想中存在的合理部分进行利用,不合理部分则坚决“斥之”,陈独秀指出孔子精华“乃在祖述入学”[3]。知识分子们对待传统文化的理性辩证态度,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创造了条件。正是在新文化运动的基础上,思想界逐渐达成一致认识,认为建立一种可以为社会的改造提供持久动力的先进文化是当务之急。他们中的有志之士积极探索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革命环境的融合途径,并将其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结合,催生了新民主主义文化这种独具中国本土特色的文化,也为之后的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基础。

二、新文化运动的历史经验与反思

(一)历史经验:有利有弊

1.有利的一面:主动的文化自省利于文化自救

新文化运动中先进知识分子们基于文化自省对传统文化进行的反思批判,体现了他们的文化担当。鸦片战争后,以天下为己任的先进知识分子们愤懑于彼时中国的悲惨境地,对以“儒表法里”为典型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质疑,指出落后的传统文化摧残了人性,腐蚀了人的精神,使人们只懂得盲目服从,而这种落后的文化最终阻碍了民族进步,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影响。基于此,先进知识分子们率先开启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痛苦反思历程。他们积极地抨击与封建专制主义联姻的落后文化,大力推动“打倒孔家店”的文化运动,在中华民族的大地上播下了“德先生” 和“赛先生”的火种,为中国迎来马克思主义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社会文化条件[4]。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推动了中国社会的一系列变革,使中国共产党走上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并夺取革命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史。同时,也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实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救和文化更新。如果没有先进知识分子的文化自省,国人或许还一直处于鸦片战争前的盲目文化自负中,无法敏锐地发现近代中国社会存在的诸多弊端,中华民族的苦难史也许还会延长。这充分说明了文化自省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言的重要性。

2.有弊的一面:激进的反传统影响文化自信

新文化运动有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但给当时的社会也带来了不少难题,其中主要是对待传统文化有“矫枉过正”的倾向。当时的中国知识界,甚至将西洋文明作为最为理想的文明,有部分知识分子采取了激进反传统的方式,对传统文化持全盘否定态度。这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影响着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态度和思维方式,加之当时鸦片战争、辛亥革命、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等一系列历史、政治因素的交织影响,造成国人对本民族文化不自信,甚至一度陷入极为自卑的文化心理,留下了文化认同危机和民族精神危机这样的历史问题。同时,也让西方文化在中国的扩张有了可乘之机。西方一些敌对势力利用我国少数国民对民族文化的自卑心理,散布文化虚无主义,将中国曾经落后挨打的历史描述为5 000年奴性和专制文化所致,用尽心机蛊惑我国国民。导致少数国民将西方文化作为蓝本,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民族和文化传统,出现数典忘祖、蔑视丑化本民族文化等不良现象,这对于国民文化自信的建立和中华民族的发展都是相当不利的。

(二)反思:文化自省与文化自信不可偏废其一

从新文化运动的历史经验来看,文化的开放与守护是一个关系到民族文化何去何从、民族命运发展走向的重大问题。鸦片战争前的文化封闭和闭关锁国,使我国没能吸收到世界先进文化的成果,导致我国文化软实力落后,在与其他国家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最终只能被动挨打。痛定思痛之后,中华民族开始对自身文化优势、价值及存在弊端、不足等进行反省,最终避免了中华文化在发展进程中的方向性错误。由此可见,文化自省在民族文化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对一个民族的文化建设而言,在保持文化自省的同时,还应当坚持文化自信。新文化运动中对传统文化的激进批判,影响了国人文化自信的建立,埋下了部分国人文化认同感差的历史隐患,这样的历史教训不容忽视。就文化自省与文化自信的关系而言,文化自省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只有在文化的自我评价中才能真正了解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化,而文化自信可以调控文化自省,让本民族坚定自己的立场进行文化反思和理性评价。因此,必须要坚持文化自省与文化自信的统一,促进本民族的文化安全、精神独立和国运兴盛。

三、现实语境中文化自省与文化自信的践行

在当下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坚持文化自省与文化自信的统一,既要反思中国不同阶段的文化,客观评价传统文化,认清优势,了解不足,建立对中国文化的正确认知,还要坚定文化自信,珍惜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深挖民族文化资源,培育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竞争力。

(一)反思中国文化,建立正确的文化认知

1.反思中国传统文化,区分精华与糟粕

文化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由人类创造的。人无完人,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要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反思,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传统文化的精华指的是那些具有先进的思想理念、独特的人文精神和可以传承的传统美德,如与时俱进思想、天人合一思想、革新思想等,崇尚天下大同的处世方法、追求和谐的生活理念等,以及倡导精忠报国、尊老爱幼、孝悌忠信等品行与美德。传统文化的糟粕就是那些为封建专制主义、等级制度、特权思想、奴化思想、封建迷信等服务的文化思想,如官本位的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思想、人治思想、男尊女卑思想、信奉鬼神传说等[5]。在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时,要避免将文化“妖魔化”,避免以偏概全,做到反思抵制糟粕的同时吸取精华。

2.反思中国革命文化,坚定依法治国

革命文化有强调斗争和破坏的一面,要实现革命目标,必须要进行艰苦卓绝的政治斗争和阶级斗争,但革命文化也有其积极向上的一面。近代中国历史上革命文化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当时,依靠变法改良的办法已经无法挽救岌岌可危的中国,改良主义、戊戌变法等的相继失败证明了这一点。为了人民的自由平等,为了抵御各国列强的入侵,必须要以革命改天换地。正是基于这种历史背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始了漫长的革命历程,并形成了以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团结一致、密切联系群众等为内核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等[6]。这些在不同阶段基于各种现实斗争需要形成的革命文化,使中国文化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正确认识特殊时期的革命文化对于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启示意义,坚持在依法治国的大框架下,稳步推进现代化。

3.反思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清优点与不足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具有科学性、人民性和进取性的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理论体系;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形成的具有与时俱进特点的民族文化,如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女排精神等中国精神;引领先进道德文化方向的文化,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7]。正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存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奋进。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民主法治和人权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增强,公民的高层次权利还有待进一步保护和满足,教育科学文化创新能力及社会整体道德水平还有待提升。认清优点,分析不足,才能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完善进步。

(二)吸收外来文化,实现文化的转化再造

文化自省与文化自信是为了积极守护、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的交流融合是大势所趋,坚持文化自省与文化自信统一,必须有包容开放的文化心态,要能够客观看待中外文化,正确处理二者关系。新文化运动之前,国人对外来文化持贬低态度;新文化运动中,国人经历了由盲目崇拜外来文化向批判外来文化的转变,在自负和自卑之间摇摆不停的文化心态使得国人不能理性、平和地对待外来文化。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文化自省与文化自信的统一,强调保持本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同时,对外来文化进行辩证分析,在警惕西方文化渗透及侵略的同时,对外来优秀文化进行吸收和借鉴。要大力吸收并深入挖掘当前世界先进文化的成果,将其与我国文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紧密结合,将其转化改造成可以为中华民族伟大振兴服务的新文化。

(三)思与行并举,夯实文化自信的根基

思指的是思想,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等夯实人民群众文化自信的思想根基;行指的是文化建设,要通过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内在自信。

1.坚定不移地学习马克思主义

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和灵魂的,必须要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打牢打实文化自信的根基。同时,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今天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理论成果不断丰富,要积极用这些先进的思想武装国民的头脑,使之发挥指导国民生产、生活实践,推动国民思想进步的重要作用。

2.坚持不懈地进行爱国教育

文化自信和爱国主义之间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爱国主义作支撑,文化自信就丧失了基础。因此必须要坚持不懈地进行爱国教育,培育国民对本民族生命力的自信,从而坚定文化自信。具体而言,要利用可利用的一切宣传资源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间开展爱党、爱国和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激发全体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让他们以饱满的精神、坚定的自信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3.持续推动文化建设与发展

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本领对文化建设的发展有直接影响。党要着眼于文化的长远发展大局,实施积极有效的文化发展方略,要领导人民和文化工作者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丰富充实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体系,激发文化创造的活力,提升文化的凝聚力,坚定地把我国建设成一个文化强国。同时,要立足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满意度,让文化更惠民,让人民群众更有底气坚持文化自信,继而释放出参与文化建设的深厚伟力,为我国成为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四、结语

风云变幻的近代史,是中华民族脱骨换胎、不断变革、寻求自我更新的历史,新文化运动便是这一时期的历史产物之一。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上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启蒙、文化变革运动,其源于自省反思,经历过彻底否定、全盘西化的激烈思想交锋,最终走向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更新历程,形成了以文化认同为核心的文化自信。可以说,新文化运动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当下,我国仍然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些矛盾也揭示出国民的文化焦虑。在这种形势面前,我们既要摆脱自卑情结,又要警惕自负心态,坚持文化自省与文化自信的统一,以自省正身,以自信立本,坚定不移地将我国建设成文化强国,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新文化运动知识分子中华民族
新文科建设: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新文化运动”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下篇走向觉醒的文化与精神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体相和个性:以五四为标识的新文化运动再认识
你知道什么是知识分子吗
青年之问:你愿不愿意被称为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