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船校迁镇述论

2021-12-06孙洪军李英姿

关键词:船舶工业镇江档案馆

孙洪军, 李英姿

(江苏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镇江 212003)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建设新中国的热情空前高涨。国家在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的同时,致力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全中国的彻底解放。随着国际、国内形势逐步好转,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三大改造”的历史任务被提上议事日程。为了培养国家建设急需的各种技术人才,1953年4月,第一机械工业部下发《各中等技术学校调整及专业设置方案》,据此对所属学校进行整合。在此背景下,第一机械工业部与华东军政委员会商定,将上海机电工业学校、上海市高级机械职业学校、上海水产学院附设水产学校以及福州工业学校的相关专业调整到“新中国第一所造船中等专业学校——上海船舶工业学校”[1],上海船舶工业学校由此开始了办学历程。1970年,遵照第六机械工业部的指示,船校从上海搬迁到江苏镇江。

一、 船校搬迁的时代背景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在“北约”与“华约”进行冷战的大背景下,中苏、中美关系异常紧张,中国面临严峻的国家安全挑战。

(一) 苏联施压挑衅

中苏边界问题是近代以来沙皇俄国侵略中国造成的历史悬案。新中国成立后,中苏关系经历了一段友好合作的蜜月期。1959年中苏交恶,中苏边境纠纷随之肇始,搁置了数十年的边界问题被重新提起。1966年,苏蒙签订军事同盟条约,苏军从东北、华北和西北三个方向威胁中国的安全。因此,自1967年起,中苏双方在边境地区冲突不断并逐渐升级,1969年3月发生的珍宝岛事件将中苏冲突推向高潮。推行大国沙文主义的苏联部分领导人想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准备动用中程导弹甚至原子弹对中国的军事、政治重要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大量的事实证明,苏修发动侵华战争的军事部署已基本上完成了。现在中苏虽然在进行边界谈判,但战争的危险性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1)详见第六机械工业部《召开造船工业科研系统抓革命促生产会议的预告》,江苏科技大学档案馆馆藏,1969年短期第14卷-3号,校收(69)87号。

(二) 美国包围封锁

朝鲜战争期间,美国第七舰队公然入侵台湾海峡,挟迫我周边国家与之签订条约,结成反华联盟,对我国东南部形成半圆形的包围圈。1962年后,美国在台湾海峡多次举行以入侵中国大陆为目标的军事演习。美国甚至制定了绝密计划——《针对共产党中国核设施进行直接行动的基础》,企图出动空军袭击中国即将进行第一颗原子弹实验的核基地。1964年8月2日北部湾事件爆发,美国开始全面介入越南战争,战火蔓延到包括北部湾和海南岛在内的中国南部地区。“美帝国主义坚持敌视中国的政策,大耍反革命两手……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集结了大量军队,勾结苏修,勾结各国反动派,随时准备对我国发动新的侵略战争。”(2)详见第六机械工业部《召开造船工业科研系统抓革命促生产会议的预告》,江苏科技大学档案馆馆藏,1969年短期第14卷-3号,校收(69)87号。面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欺凌和侵略,中国政府未雨绸缪,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

(三) 中国积极应对

“三线建设”是党中央为应对国际紧张局势、加强战备,将我国生产力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转移的重大战略决策。1964年五六月,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要求全党把“三线建设”当作一件很重要、很紧迫的战略任务来看待。5月27日,毛泽东在政治局常委会上说:“第一线是沿海,包钢到兰州这一条线是第二线,西南是第三线。”[2]355此处之三线为“大三线”。此外,还有“小三线”,是指一、二线的腹地。“三线建设”的内容是内迁、建设大中型工矿企业和研究所及大专院校。从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上看,江苏属于“大一线”,而镇江属于“小三线”。在谈到造船工业时,毛泽东说:“为什么造船厂都摆到沿海,多危险!为什么不可以摆到内河呢?”他建议在东北、华北、华东和华南建立四个造船配套体系,“在长江中、上游尽快建起一个比较完整的造船工业体系”(3)同上。。

面对迫在眉睫的战争威胁,加强国防安全建设已经成为国家的头等大事。1965年4月,毛泽东审阅中央《关于加强备战工作的指示》时明确指出,美国侵犯越南,严重威胁我国安全,在思想上和工作上要准备应付最严重的局面,“我们对小打、中打以至大打,都要有所准备”[2]490。1969年3月2日,中苏发生珍宝岛武装冲突,3月15日毛泽东提出“要准备打仗”[3]的主张。此后,加强战备、防止苏联入侵,尤其是防止苏联的导弹和原子弹打击成为党中央优先考虑的事项。为此,毛泽东主张疏散中央领导同志。18日,疏散到苏州的林彪指示,“对重型武器装备、飞机、舰船等要立即采取疏散、隐蔽措施”[4]。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造船中等专业学校,上海船舶工业学校“搬迁的大背景是‘林彪的1号令’”[5]40。

二、 船校搬迁的决策过程

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时代背景下,在面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严重战争威胁的危险环境中,上海船校上级主管单位第六机械工业部作出对船校进行搬迁的决定。

(一) 筹划搬迁

1970年2月,六机部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刘世雄在北京召集上海船校革委会主任禹文涛及其他两个单位的负责人,商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汽车修理学校(二五二部队)撤销后的校区分配事宜,“当场在校区营房蓝图上作划分,同时提出要把上海船校全迁镇江,让出上海校区给上海柴油机厂办分厂。禹主任对这个重大决定没有异议,回校也不传达,也许是怕众人反对节外生枝”[5]188。禹文涛《关于船校由上海搬迁镇江问题情况记录整理》记载,会议是1970年2月17日晚上在六机部会议室召开的,参加会议者有军管会主任刘世雄、副主任吴绍亮、副部长黄忠学、上海船校革委会主任禹文涛和上海驻船校工宣队副连长陆孝伟等,黄副部长主持会议。黄忠学强调说:“船校搬家是军委、国务院同意的,已给上海工交组谈过同意,现在不是考虑搬不搬问题,而是怎么搬好……什么时候搬,越快越好,三月底前搬好,不能搬好要写报告说明理由。”(4)详见船校《关于船校由上海搬迁镇江问题的情况记录整理》,江苏科技大学档案馆馆藏,1970年永久第7卷-1号,校收(69)87号,1970年2月17日。

2月18日,六机部军管会向第六机械工业部、江苏省革命委员会、镇江专署革委会和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工交组分别开具内容完全相同的介绍信:“兹介绍上海船校禹文涛同志前去汇报该校搬迁镇江有关事宜,请接洽。”(5)详见六机部《介绍信》,江苏科技大学档案馆馆藏,1970年永久第7卷-2号,1970年2月18日。搬迁工作的筹划可以说是紧锣密鼓、不容迟疑。

(二) 指令搬迁

1970年3月9日,六机部军管会给上海船舶工业学校下发了搬迁通知。通知特别说明,遵照毛主席“要准备打仗”的指示,征得上海市革委会、南京军区国防工办、江苏省军区国防工办、江苏省革委会和镇江地区革委会的同意,报请国务院业务组和中央军委办事组批准,“决定你校从上海市迁往江苏省镇江总后勤部移交给我部的镇江汽车修理学校校址。望在上海市革委会工交组和教育局革命委员会的领导下,切实做好教职工的政治思想动员工作,完成搬迁任务”。该通知提出四个有关事项:第一,船校的教职员工和各种设备、家具全部迁往镇江,原有校址和房屋等建筑物全部交给上海市革委会工交组使用;第二,学校所有设备和资料,要做好包装、管理和运输工作,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第三,所需搬迁费用列入学校1970年度预算;第四,学校迁往镇江后,应根据镇江地区革委会和市革委会的部署,进行战备教育。六机部明确要求船校应在各方领导、协助下“以战备的姿态迅速完成搬迁任务”(6)详见六机部军事管制委员会《关于上海船舶工业学校迁往镇江的通知》,中国船舶档案馆馆藏,1970年永久1970-45号,收文(70)六机军字115号,1970年3月9日。。

(三) 编制预算

1970年3月5日,上海船舶工业学校搬迁先遣组已经出发,搬迁进入组织实施阶段。编制搬迁费用预算提上学校领导的工作日程。驻校工宣队、军宣队和校革委会一起拟定学校搬迁费用预算报告。报告列举出的搬迁费用主要有六个方面:第一,生产、教学设备和家具托运费计12.2万元;第二,设备安装费10.3万元;第三,维修费用4万元;第四,职工和家属旅费及行李托运费2.3万元;第五,因迁校而增加邮电费和差旅费开支1万元;第六,机动调剂费1万元。六项合计共30.8万元(7)详见船校《关于上海船校搬迁费预算的报告》,江苏科技大学档案馆馆藏,1970年长期第18卷-2号,沪船革(70)7号,1970年3月5日。。

三、 船校搬迁的具体经过

作为新中国组建的第一所船舶工业学校,经过近20年的发展,到1970年,上海船舶工业学校已经颇具规模。因此,数量可观的设备和资产以及师生员工的生活资料要在很短时间内完成搬迁,对学校来说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一) 仓促搬迁遇到困难

由于学校搬迁决策过程被简化,缺乏系统的论证和精密部署,在此情况下,六机部即仓促下令敦促船校搬迁,因而对一些重大问题如学校的领导关系、今后的发展方向、生产供应渠道的重建和教职工及家属的人事调动等均未给出明确指示。正因如此,船校搬迁初期即遇到巨大困难。1970年3月9日,学校即向六机部军管会呈递《关于学校搬迁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请示报告》,就学校今后的发展方向、搬迁镇江后的工资待遇和解决职工家属实际困难等问题,请示解决办法(8)详见船校《关于学校搬迁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请示报告》,江苏科技大学档案馆馆藏,1970年永久第7卷-3号,沪船校(70)9号,1970年3月7日。。同日,学校致电六机部,请求允许派遣三人赴部,就解决船校搬迁中很多重要政策性问题“急需去部请示”(9)详见船校《电报有关搬迁问题》,江苏科技大学档案馆馆藏,1970年长期第9卷-2号,1970年3月。。六机部接电后指示:“请派二人带市革委会介绍信于4月15日来部研究你校搬迁问题。”(10)详见六机部《电报有关搬迁问题》,江苏科技大学档案馆馆藏,1970年长期第9卷-2号,1970年3月。4月4日,学校革委会给六机部电报说:“部与市革委会领导商定工、军支队问题仍未解决。市工交组不管,领导我校的市革委会一办不知道。过去部派的柴局长根本未与上海联系。现学校搬迁遇很大困难,许多重大问题急待解决。望部首长速来沪亲临解决。如不能来,学校即派代表来京请示。”(11)详见船校《电报要部派人来解决学校搬迁问题》,江苏科技大学档案馆馆藏,1970年长期第9卷-1号,1970年4月4日。

(二) 组织讨论缓和矛盾

面对搬迁中遇到的重重困难,发动群众组织讨论,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是符合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举措。6月3日,上海船校组织了“江南上去了,船校怎么办?”大型座谈会。钱森荣认为,船校“搬迁从大城市到了小城市,是符合备战要求,大方向是对的”。祝山说:“我们迅速地搬,这是执行无产阶级司令部的命令。”(12)详见船校《江南上去了,船校怎么办?》,江苏科技大学档案馆馆藏,1970年长期第5卷-1号,1970年6月3日。大部分同志的发言肯定了搬迁决策的正确性和执行搬迁决议的必要性。

也有不少与会者对搬迁中组织混乱、管理不善造成设备物资损失的问题,对不关心群众生活、不全面发动群众的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作风等提出了严厉批评;对学校的办学方向问题、领导关系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表示了深深的担忧。还有与会者对学校搬迁镇江宣传中违背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只讲优点、不讲缺点的行为提出了批评。师生员工通过召开座谈会,摆困难、找方法、出怨气、聚共识,为学校顺利搬迁、解决搬迁后遗症,实现学校在新校址顺利发展奠定了群众基础。

(三) 协调各方完成搬迁

上海船舶工业学校奉上级指示,自3月起从上海搬迁至江苏省镇江市。为节约运费,搬迁中大部分设备均采用水上运输,不予包装,或利用废旧木材和回收旧木箱进行包装;对大型、精密设备必须装箱防止损坏的,已委请新成板箱厂加工完成,共耗木料约60m3。4月6日,学校向主管部提出搬迁使用木料80m3的申请,因审批需要时间,学校向上海市木材公司革委会请求,“拟请同意将新成板箱厂已经耗用60m3木材作为我校暂时向你公司借拨,待我校主管部批拨之后再向你公司核算,务请协助”(13)详见船校《联系搬迁时所需木材事》,江苏科技大学档案馆馆藏,1970年短期第10卷-3号,1970年4月6日。。在有关部门协助下,到9月9日,“经过全校广大革命教职工的努力,目前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任务,大部分教职工和学校设备、物资已经迁到镇江新校址”。

不可否认,学校在仓促搬迁中暴露出不少问题。“六机部至今对我校搬迁镇江后的领导关系、今后方向、生产供应渠道和教职工及其家属的人事调动等重大问题还均未得到落实”。在搬迁镇江后,生产协作和物资供应渠道等都在上海,需要与上海各方协商、安排;搬迁后部分教职员工家属需要留在上海。鉴于此,“我们要求在移交我校原校址时,继续保留使用原校址教工单身宿舍一幢(位学校东北角,离学校原教学、生产、生活区域均较远),以供我们作为继续解决许多重大问题和困难使用”(14)详见船校呈六机部《关于要求继续保留使用原校址教工单身宿舍的报告》,江苏科技大学档案馆馆藏,1970年长期第10卷-3号,沪船校革(70)27号,1970年9月10日。。

(四) 上海校址进行交割

1970年12月19日,上海船舶工业学校革委会向第六机械工业部呈递《关于上报原上海船校校址房屋、建筑物移交清册的报告》,阐明遵照上级指示,上海船舶工业学校整体从上海搬迁到江苏镇江,根据部(70)六机军字115号通知,“原有校址和房屋、建筑物全部交给上海市革委会工交组使用”。又接上海市第一机电工业局革命委员会一机革(70)生字第425号通知,“根据市革委会工交组的通知,为发展造船工业所需大马力柴油机的生产,在上海船舶工业学校迁往镇江后,将该校原来校址房屋建筑物均移交给上海柴油机厂使用”,“原船校西南首与航海仪器厂毗邻的铸工间和锻工间划给上海航海仪器厂使用”。根据以上文件精神,除原上海船校家属宿舍“经上海市革委会工交组、机电一局等有关领导同志主持下,由交接双方达成协议暂不移交外,校内所有房屋、建筑物已移交完毕。现将移交清册两份报部,请审核。如无问题,我校即按部通知精神核销有关帐目。附移交上海柴油机厂、航海仪器厂的房屋、建筑物清单各一份”(15)详见船校《关于上报原上海船校校址房屋、建筑物移交清册的报告》,中国船舶档案馆馆藏,250—1970-249号,沪船校发(70)字第40号,1970年12月9日。。至此,船校结束了在上海办学的历史。1971年2月,已迁至镇江的“上海船舶工业学校”改名为“镇江船舶工业学校”,船校从此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四、 船校搬迁的历史影响

上海船舶工业学校迁往镇江是船校发展史上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对国家、镇江、船校和教职工均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一) 对国家的影响

上海船舶工业学校整体搬迁到镇江是在国际形势异常严峻,中苏、中美关系极度紧张,中国面临迫在眉睫的战争威胁且处在十年动乱的大背景下,在毛泽东作出“要准备打仗”的指示、林彪发布“1号命令”全面动员进行自卫战争准备的特定环境中,主管领导机构在未经科学论证、广泛征求意见情况下匆忙作出的草率决策,“事实上,离开造船基地办造船学校,这是个失误的决策”[5]40。但从战略指导思想上来看,党中央作出进行“三线建设”的决策是正确的,“从工业布局、开发资源、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方面考虑,建设三线也是有理由的、必要的。至于在部署上有些错误造成一些浪费,当然是缺点,是值得总结经验教训的”[6]。由此可知,这一战略决策具有历史局限性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船校迁镇是船校成立以来所经历的最艰难时期,对船校此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 对镇江的影响

位于万里长江与千里运河十字交汇之地的镇江,历来都是名人荟萃、文化昌盛的历史文化名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镇江开埠通商,民国时期是江苏省的省会。镇江扼守沪宁陆路、水路交通要冲,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从这一视角看,船校迁镇对镇江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上海船舶工业学校搬迁至镇江并且改名为镇江船舶工业学校,作为涉船涉军的部属中等专业学校入驻镇江,无形之中抬高了镇江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高了镇江的知名度。船校迁镇,使镇江市增加了一所涉船涉军的部属重点中专学校;此后,镇江船校升格为专科学校、本科学院,进而更名为“江苏科技大学”,使镇江在与江苏省各市的综合实力竞争中占据了有利位置;镇江籍的中学生有了更多就近接受高等教育的选择;数以万计的师生员工的生活和学习拉动了镇江的消费,间接促进了镇江第三产业的发展;学校服务国防建设、服务地方发展的办学思想与实践推动了镇江经济社会的发展,并为其提供了宝贵的人才资源。总体而言,船校迁镇促进了镇江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进步,对镇江的长远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三) 对学校的影响

船校搬迁至镇江是奉当时的直属主管机构——第六机械工业部的命令,搬迁后原校址转让给为六机部配套的上海市柴油机厂,因此船校有人认为“这实际上是一种交换”[5]40。当时在六机部主持工作的是副部长边疆,“他没有私心,但是是决策错误,使好端端的一所为造船服务的学校离开上海造船基地,光看到眼前的经济利益,没有考虑到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5]40。这一仓促决策使学校陷入进退维谷的窘境。从办学的基础设施看,搬迁到镇江的船校与五七干校和油库三个单位处在一起,拥挤至极。从学校的发展条件和前景看,在镇江,与船校配套的单位不完善,领导关系不明确,加上文革中复杂的派系斗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船校的发展。这还是短期影响。从长远影响看,离开上海造船基地,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校的发展。

(四) 对教职工的影响

较之上海,镇江是小城市,其城市建设水平、生活条件、工作环境和学校发展前景等与上海的差距是十分明显的。正因如此,即使在“抓革命、促生产”“备战备荒为人民”口号震天响的文革时期,教职工对船校迁镇也是有很大情绪的。1970年3月中旬,到达镇江的只有二三十人,后来才陆续搬迁过来。“上面催得紧,让赶快搬到镇江。大家都是极度的不情愿。”[5]41从工资待遇上看,“上海是八类工资地区,在22级以下的上海市还另有增发工资,而镇江是四类工资地区,低工资的要相差2级,较高工资的也要相差1级以上”(16)详见船校《关于学校搬迁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请示报告》,江苏科技大学档案馆馆藏,1970年永久第7卷-3号2,沪船校(70)9号,1970年3月7日。。学校低工资人数占总人数的50%以上,如果套用镇江地区的工资标准则收入更低。为了稳定人心,学校领导提议按现有工资套四类工资地区的级别,套级后,高的不降、低的不补,仍按现有工资数发放,待今后工资制度改革时一并予以解决。但由于地区差异,工资下降是大势所趋,有些同志在学校张贴大字报,“强烈要求校党委带领我们东进!东进!!东进!!!教职工里绝大部分人要回上海”[5]41。但是,学校搬迁是国家的决策,绝大部分教职员工还是顾大局、识大体的,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离开了繁华热闹的大上海,在镇江扎根立业,作出了无私的奉献,使学校乘改革的春风逐渐发展壮大。

上海船舶工业学校搬迁至江苏镇江,是船校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学校离开各方面条件比较好的大城市上海来到镇江,对于学校的发展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定冲击。但是,船校并未消沉,面对学校内部的复杂矛盾和外部的种种压力,始终坚持服务国防、服务社会的办学方针,使学校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究其原因,因为“我们有好的教师队伍,有好的干部队伍,有好的党员队伍”[5]40;因为我们的“群众是有觉悟的,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17)详见船校《江南上去了,我们怎么办?》,江苏科技大学档案馆,1970年长期第5卷-1号,1970年6月3日。。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深重苦难,一代代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才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伟大历史征程,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想逐渐变为现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7]古人云:“功以才成,业由才广。”[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大业需要各种人才,船校人非常明白这个道理。船校人始终坚信,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人才的责任不因船校地址是在上海还是在镇江而有所改变。船校迁镇给我们的启示是,船校人永远会顾大局、识大体,无论是船校还是船校人的命运都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任何时候都会响应时代的伟大召唤并服从国家的实际需要。

猜你喜欢

船舶工业镇江档案馆
船舶工业被列为工信部两化深度融合重点发展行业
太原市档案馆牵手百年胡氏荣茶共寻文化脉络
镇江大地 诗意栖居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赛珍珠:我在镇江有个家
镇江名点“蟹黄三娇”
我的镇江寻根之旅
上海市标协船委会举办《船舶工业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综述》专题技术报告会
山东出台船舶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路线图
1~10月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