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领悟“坚持系统观念”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021-12-06王念新
王念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将“坚持系统观念”作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五大原则之一,为实现“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提供了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作出的战略部署、提出的明确要求,意义十分重大。
一、 系统观念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法论
所谓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观念不仅强调组成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的整体性、协同性和复杂性,也注重探究系统与其所处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并从系统整体最优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系统观念强调整体性。整体性是系统观念的首要观点。坚持系统观念,要求在分析和处理问题时,不能仅考虑某个组成部分的最优化,而必须将系统整体最优化作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出发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大于局部的总和,整体决定局部。“四个意识”中的大局意识,就是系统观念整体性思维的具体体现。这就要求我们应自觉从大局和整体看问题,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
系统观念强调协同性。协同性是系统观念的核心观点。坚持系统观念,要求在发现和处理问题时,必须着眼于系统中各组织部分之间的关系,把结构调整作为优化系统效能的基本途径。结构是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系统整体的性质和功能。结构合理的系统,能够优化系统功能,实现“1+1>2”的协同效应;反之会导致功能内耗。因此,坚持系统观念,就是不仅要研究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更应重点分析系统内在的各类复杂结构,力求通过调整和优化结构,实现系统整体目标的协同效应。
系统观念强调开放性。开放性是系统观念的基础观点。坚持系统观念,就是在分析系统与环境的关系时,必须着眼于系统自身与外部环境之间有益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形成系统-环境之间开放循环的正反馈。系统一旦封闭,将无法与外界环境进行有益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进而导致系统无序,使系统无法向更高级的形态演化。因此,开放性是系统维持自身结构和不断发展的基础条件。构建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非闭关锁国之举,恰恰相反,新发展格局强调的是以国内大市场为基础的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开放双循环。这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社会经济系统客观实际和外部国际环境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
二、 系统观念是全面协调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解决的问题会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日趋复杂化、动态化和综合化。因此,迫切需要坚持系统观念,全面协调新发展阶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复杂多变的外部发展环境要求坚持系统观念。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遭遇巨大冲击,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因此,迫切需要坚持系统观念,科学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全力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
发展失衡的经济社会系统要求坚持系统观念。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尽管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现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这突出表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部经济结构不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其他领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不平衡以及经济、民生、文化和民主法治等领域发展不充分几个方面。因此,迫切需要坚持系统观念,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加强协同效应,注重整体效能。
任务艰巨的伟大复兴战略要求坚持系统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时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其包括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这三大任务,一项对内,两项对外,三项任务彼此之间并不孤立。因此,迫切需要坚持系统观念,转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以系统观念统筹考虑并创造性地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任务。
三、 坚持系统观念,全面协调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我们需要更加自觉地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和整体性推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坚持全国一盘棋,更好发挥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的积极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加强前瞻性思考。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需要我们坚持系统观念,既要认识系统,又要把握系统特点,用好系统规律。具体而言,就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在分析和预判国内外形势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科学决策机制,提高科学决策能力,确保制定的重大战略、出台的重要政策措施符合客观规律。
加强全局性谋划。2019年5月21日,习近平在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时指出,“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坚持系统观念,就是从系统整体去思考问题,立足系统整体最优化谋划解决方案;自觉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到坐标、找准定位,做到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大局不失位、党和人民需要时不缺位。
加强战略性布局。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环境中,需要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加强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研究和谋划,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强化问题意识、时代意识和战略意识;用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国际视野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抓住问题关键,深入分析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关系,在解决突出问题过程中实现战略突破,在把握战略全局中推进各项工作。
加强协调性推进。目前,我国社会改革和经济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更需要全面考量、协调推进。坚持系统观念,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这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改革越深入,越要注意协同,越要妥善处理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重点与非重点的关系,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