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期“风景园林植物造景”课程内容改革探索
2021-12-06张秀娟杨妍希袁龙义李秋杰
张秀娟,杨妍希,袁龙义,李秋杰,李 莎
(1 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北荆州 434025;2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湖南长沙 410083)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安全卫生事件,人居公共环境问题再一次成为全球的焦点。风景园林作为人居环境的构成学科,起初就是为了解决人居环境问题而生,杨瑞等[1]就城市规划与公共卫生的渊源与演进作了详细的探究与阐述,马晓暐[2]也通过伯肯海德公园的产生论证了公共卫生问题与公共园林产生的关系。在公共人居环境更受重视的当下,人们原本对景观单一的游憩和观赏需求已经改变,转变成营造美好人居生态环境、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更高层次要求。园林植物造景作为打造园林环境的重要依托,势必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这让风景园林教育工作者不禁思考:面对疫情肆虐,风景园林专业究竟能做些什么? 传统的植物造景需要有怎样的转变?为解决疑惑,以“风景园林植物造景”课程为例,探讨在园林康养、生态健康的当下,“风景园林植物造景”课程应如何转变教学内容侧重,对营造园林康养的景观生态环境作出新的指示。
1 “风景园林植物造景”课程开设现状
风景园林植物造景应用乔、灌、草、竹及地被植物和其他风景园林要素有机结合,来营造既符合生物学特性,又能充分发挥生态效益,同时又具有美学价值的景观[3]。经过不断演化和完善,已从最初的发挥植物美学价值到兼顾生态效益和美学价值,反映出现代风景园林植物造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园林和景观规划设计、施工均需具备植物景观设计的相关知识。“风景园林植物造景”课程依托“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艺术原理”等课程基础,涉及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建筑学、环境艺术等专业,是风景园林和景观艺术设计类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通常为48 学时3 学分。该课程旨在通过介绍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与功能作用、园林植物造景基本理论与基本形式、植物种植设计程序与图纸绘制、植物在不同绿地类型中的造景运用等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园林知识素养,培养学生对景观营造的美学认知,做出符合美学和生态需求的植物设计[4]。
2 “风景园林植物造景”课程当下改革的必要性
城市中绿地被称作“城市呼吸的肺”。如何更合理地布置绿地,让城市的净化更加有效,是风景园林景观需要不断拓展延伸的方向。流行病理学认为打破传染链是主动预防传染病的关键[5],后疫情背景下,“风景园林植物造景”课程应紧跟时代需求,在注重原本的美学、生态功能之外,还要对植物造景在传染病的抑制和防控等方面积极探索和改革。如在园林景观规划中,合理规划公园的景观布局,可以让空气、水源得到更好的净化;合理安排林荫道的距离,可以加快空气的流通;各项绿色环保的基础设施除了丰富群众日常生活、满足精神需求外,更有着固碳、除尘杀菌等作用。
3 “风景园林植物造景”课程内容改革的建议
3.1 转化指导思想
对于观赏大众,植物景观更多的是一种观赏价值,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在传统“风景园林植物造景”课程中,往往优先考虑园林植物的美学功能,其次才是建造功能与生态功能。但近年来随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公共卫生环境问题受到重视,“风景园林植物造景”课程的指导思想势必将侧重实用生态、健康康养的功能。
3.2 优化“绿地建设”改革
在“风景园林植物造景”课程中,应加强学生对公共健康绿地建设的指导,以2017 年新版绿地分类为例,对于不同类型的绿地分别提出改革建议。①针对G1公园绿地,应侧重引导点状绿地的运用,起到分流人群、特殊时期进行防疫避险的作用。②针对G2防护绿地,应通过科学设置防护绿地的宽度与结构,有效除尘,降低人们与空气中细菌的接触率[6]。③针对G3广场用地,应加强小空间的划分与防疫避灾的服务建设。④针对XG 附属绿地,尤其是最接近人们生活的居住用地,更应加强园林生态净化和交往距离预留等设计[7]。⑤针对EG 区域绿地,加强城郊绿地绿色基础设施与野生动物保护绿带建设是今后课程需要引导的重点。
3.3 加强“植物选择”改革
植物是园林中最活泼的“点”构成要素,在传统“风景园林植物造景”课程中,往往从植物的形态美、色彩美、意境美、质感、芳香等方面来阐述。在人们对植物景观设计提出更多生态康养要求的当下,“风景园林植物造景”作为园林景观专业的指导课程,除了在追求美学功能外,更应侧重植物在营造良好人居环境中的贡献与地位,增补以生态景观效益为指标的植物分类[8]。其他功能方面如:①除尘植物:指吸滞空气中的飘浮微粒及烟尘的植物。如红背桂、桂花、兰花、腊梅等有着较为出色的吸尘能力。②固碳植物:指在光合作用中固定二氧化碳较为高效的植物。不同的植物种类固碳能力不同,其中叶面积大的乔木固碳释氧能力较强,针叶树种的固碳能力较弱。如垂柳、国槐、圆柏的固碳能力较为突出。③杀菌植物:指通过吸收空气中有害气体,或者可以挥发气体、物质等杀灭空气中细菌、真菌的植物。如鹅掌柴、柠檬树、茉莉花、蓝灰石竹等,其中柠檬树、茉莉花不仅可以起到杀菌的作用,还可以通过其散发出的气味给游人带来愉快体验。④监测植物:指利用对大气污染的灵敏度来反映空气中有害气体和大气污染程度的植物。如利用杜鹃监测SO2,利用秋海棠监测CO2等。
3.4 侧重“造景形式”改革
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包括调节热环境、固碳释氧、降尘除菌、水土保持和休憩康养等多个方面[9]。具有较大树冠体积的乔木降低地表温度的效果优于灌木和草坪[10],“绿量”是20 世纪80 年代为适应研究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需要产生的一个新的概念。绿量如何调控城市热环境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11]。研究发现,只有绿地达到一定规模才有调控局部微气候的作用。因此,科学增加城市绿量是提升现代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标准[8]。传统“风景园林植物造景”课程中,将植物造景分为孤植、对植、列植、从植、群植、林植等形式,不同的种植形式具有不同的视觉感官和生态效果,但在后疫情时期,丛植、群植、林植等绿量较大的造景形式的生态效应远远高于孤植形式。此外,茂密的植被可以缓解瘟疫和疾病,这也证实了植物在抑制有害气体传播和溢散方面的确起到了重要作用[12]。为了更好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当下“风景园林植物造景”课程教学中,对于园林植物景观规划不应过分强调植物的个体美,而是应该引领学生通过多种植物形式的组合,将植物造景运用到园林防疫、市政绿化中去,强调绿量,侧重丛植、群植等造景形式的运用,通过划分多个组团与空间,分散聚集的人群,这样既优化了景观空间结构,丰富了植物景观美景度和群落生态效应,又对疫情的防控起到了积极作用。
4 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类必须在城市规划设计、建筑与景观以及生活行为等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上进行改进,以期在城市气候和防御自然灾害等方面进行科学调控。“风景园林植物造景”课程应站在城市空间规划、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沿,在满足美和精神需要的基础上,从加强植物选择、侧重造景形式、优化绿地建设3 个“点、线、面”的递进层面上进行探究和改革,指导专业教学,培养更符合时代需求的园林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