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重点与造林措施

2021-12-06郭锦梅祁红艾如王海鹰曹庆喜

现代园艺 2021年16期
关键词:树苗成活率造林

郭锦梅,祁红,艾如,王海鹰,曹庆喜

(陕西省林业科学院治沙研究所,陕西榆林 719000)

林业资源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林业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升高,但由于过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力度大,林业发展整体水平滞后于社会发展速度,因此,要重视林业育苗技术与造林技术的优化与升级[1]。同时,随着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我国越来越重视生态保护,林业育苗技术与造林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从目前现状看,仍存在很多问题,限制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深入分析林业育苗技术及造林技术中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有助于推动我国林业的健康发展。

1 我国林业发展现存问题分析

1.1 林业规划不合理

林业发展依赖于科学的造林规划设计,为后续的生产管理提供有效支持。虽然政府对林业规划有较多要求,但实际仍存在不少问题,如整体规划中对于细节的描述不够具体,同时,存在规划不完善等问题,限制了林业的发展。因此,为了实现林业的平稳发展,需要利用合理的林业规划优化整个工程结构[2]。从目前林业发展状况来看,造林规划与现代化技术间的联系密切,需引入各种先进化的技术不断优化造林规划,使其更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1.2 林业育苗技术落后

目前,很多林场在育苗过程中仍采取传统的育苗技术,没有引入先进技术,在造林时没有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导致育苗技术无法发挥实际效果。同时,还有很多林场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无法有效指导实际育苗工作,导致整体育苗质量下降,造林工程的经济效益较低。在育苗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导致育苗工作无法有序开展,使整体育苗工作质量较低[3]。

1.3 林场管理不当

林业发展关系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因此,需引入现代化管理技术,并不断创新和优化现有的育苗技术与造林技术,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推动社会的平稳发展。但目前很多林场仍缺乏系统化的管理制度,仍采取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对林场的管护不够细致和周全,导致整体造林效率低下[4]。

2 推动林业发展的重要性

2.1 保护生态环境

森林被认为是地球的肺,能有效净化空气,并能防风固沙,避免土壤荒漠化。研究指出,1hm2阔叶林能生产750kg 氧气,并且在此过程中吸收1t 二氧化碳。同时,城市森林还能吸收汽车及工厂排放的废气,有助于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我国在过去很长时间内,通过消耗自然资源换取经济发展,滥砍滥伐带来水土流失加重,甚至容易诱发泥石流及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而植树造林则能有效保持水土,预防发生自然灾害,保护社会的平稳发展[5]。

2.2 维持社会的平稳发展

社会的发展对林业资源有较大的需求,如建筑业、制造业需要大量的木材作为原材料,制药业也需要大量的药材生产药物。造林工程不仅能为人们的生活、生产提供各种各样的原材料和木材,还哺育着大量的动物及珍贵植物,其对我国社会的影响不仅是单一的效益,而是富含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因此,在实际管理中要平衡各方面之间的效益,推动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重点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各行各业的发展对林业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广应用,林业发展越来越受现代社会的关注。十九大报告指出,现代林业需要重视育苗技术及造林技术的改革与优化,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由于我国林业育苗技术发展速度较慢,很多林场仍采用传统的育苗技术,导致整体造林效率低下,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要关注林业育苗技术的重点,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3.1 树种选择

育苗首先要根据栽种现场的水文地理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可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在选择品种时,还要考虑培育面积及培育资金方面的限制,种植规模越大,培育数量也会更多,其市场风险也相对更高,因此,要根据工程类型进行选择,造林树苗通常选择经济效益更高的品种,而绿化树苗通常选择成本低且生态效益较好的品种。

3.2 土地平整

树苗栽种前通常要进行土地预处理,主要是通过深耕的方式为育苗工作建立良好的土地基础。若土地水分不足,在深耕后要进行灌溉,为后续育苗工作提供有效支持。此外,为了预防病虫害,在土地整理过程中可加入抗菌药物,能有效预防细菌微生物在土壤中大量繁殖,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3.3 催芽与播种

催芽是育苗的重要环节,首先,使用抗菌药物溶液浸泡种子,提高种子的抗病害能力,提高出芽率。在浸泡种子时,通常需要在合适的水温下进行,如桂花种子浸泡通常是在17~23℃时进行,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种子的成活率。还要合理选择播种时间,苗木播种可分为春播和冬播,春播通常是在每年的2-3 月进行,而冬播则通常在每年12 月-翌年1 月进行。春播相比于冬播更复杂,且春播种子的抵抗力相对更低,因此,通常采取冬播的方式。

3.4 田间管理

3.4.1 水肥管理。由于夏季气温过高,土地水分蒸腾严重,且夏季苗木生长速度较快,要重视苗木的灌溉管理。当土壤含水量较低时,通常要在清晨或傍晚进行浇灌,满足苗木生长对水分的需求。而部分地区由于夏季降水较多,若有积水要及时排除。此外,还要密切观察苗木的生长速度。

3.4.2 病虫害管理。当苗木出现病虫害时要及时处理,针对不同的病虫害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对害虫可采取生物防治及物理防治等方式,对细菌引起的各种病害则可采用抗生素治疗。

4 现代林业造林技术分析

4.1 植苗造林技术

植苗造林技术主要是以一定的密度栽种具有完整根系的树苗达到造林的目的,此方式能有效提高树苗的生长速度,减小外界因素对树苗生长的影响。此技术对造林现场的水文地理条件要求不高,但在栽种过程中,如果根系破坏或灌溉不足会影响树苗的成活率,该方法对造林管理有较高的要求,但总体来看,该技术的适用范围较广,因此,在全国各地都有广泛应用。

4.2 插条技术

应用插条技术要先进行土地整理,在插土后通常要覆土处理,在插条萌芽后才能拆掉覆膜,提高插条的成活率。该技术总体来说存在较多的约束条件,通常适用于春季或秋季,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枝条,合理控制栽种间距及水肥管理,提高枝条的萌芽率。

4.3 分植造林技术

分植造林技术具有较高的成活率且操作简单,通常将枝干作为幼苗进行培育,但该技术对土壤条件有较高要求,如果土壤条件不符合相关要求,将直接影响幼苗成活率及树苗的生长速度。

4.4 嫁接育苗技术

嫁接育苗主要是通过枝条嫁接并使其生长成独立的植株,该技术主要受本体与嫁接枝条亲和力与再生能力的影响,同时,本体及嫁接枝条的生物特性也会影响嫁接成活率,此外,嫁接后的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因素也会影响嫁接枝条的生长状况。在嫁接过程中,要做好相关试验并采取合理的嫁接方法,选择亲和力较好的砧木和插条,还要做好水肥管理及运输、保存和截取,提高苗木成活率。

现代林业造林过程中使用的技术很多,需要采取高效的管理技术,加速造林速度,并培育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造林工作队伍的专业水平,争取林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达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维护林农的切实利益,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林业资源作为我国社会发展所需的重要资源之一,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关系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林业资源消耗量不断增大,加上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要想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要重点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社会对林业资源需求的同时,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从我国林业发展现状看,林业育苗仍存在较多的问题,限制了造林工程的发展,因此,要不断引入先进的育苗技术与造林技术,推动林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树苗成活率造林
高料价下草鱼“伤不起”!30年养鱼人竟做到鱼种成活率100%,1亩赚5200元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移栽树苗
核桃砧木平茬处理能提高嫁接苗成活率
坡位对南方红豆杉和檫树混交林早期成效影响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数字
合影
三棵桃树苗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