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一体化建设探讨
2021-12-06李金才
李金才
(云南省普洱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云南普洱 665000)
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在所难免,城市建设是工业生产以及交通密集的地方,所以最易产生环境污染,因此城市绿化工作非常重要。近年来,人们对城市园林的关注度升高,相关研究者也建议引入城市园林与林业一体化的建设理念,用于改善城市环境问题,推动生态化城市建设,需要根据这两方面的发展情况研究一体化发展的可实行意义,并就实现一体化提出建设性意见。
1 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的发展
1.1 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
我国的城市园林绿化起源于皇家私人园林,如建于明朝的古典园林拙政园。在历史不断的发展与进步中,形成了人为设计的公共绿化场所,最后形成了目前的园林绿化。欧美国家的城市园林绿化始于18 世纪末,由“公园活动”兴起了园林绿化的概念,在19 世纪中期欧美国家逐渐重视环保理念,在园林绿化建设中融入了环保理念和生态观念。在20 世纪后期,开始注重城市生态化的建设,针对区域内建设实施一体化模式,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发展成具有城市特色的综合性生态系统。中国的传统园林理念是基于自然又超脱自然,所以还需要注重人与自然的相互调和作用,达到两者的和谐统一。我国的园林建设具有非常久远的历史,并且在不断发展进步中力争实现建设成适宜人们居住的生态化环境。现阶段,城市园林绿化的建成除了具备高品质的观赏性外,还提升了城市的建设水平,目的是为了优化城市居住环境,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建设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化城市风景区。目前我国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重点针对城市农业、林业以及国家自然公园的建设。
1.2 城市林业的发展
城市林业建设始于18 世纪40 年代的美洲国家。而城市林业建设是综合性的学术范畴,除了城市中的林业区域划分及保护工作,还涉及到其他学术中的工作,如森林对净化城市空气方面的研究、对城市水资源以及周边土壤等的保护性研究理论。另外,如果将林业范围建设成旅游景区,就会涉及到旅游行业,城市内的森林资源是建设城市林业的根本。目前城市森林资源多半以乔木、灌木和草类等为主,因此城市林业的建设工作比较统一,城市林业建设的宗旨是与城市整体规划以及未来的建设方向相符,能够推动城市的生态化发展[1]。而城市林业建设与林业建设不同,林业建设偏向于土地保护以及生态环境方面,城市林业建设则主要为了城市建设而规划的林业建设。在城市林业的建设中,通过种植乔木、灌木等扩大城市绿化面积,形成完善的城市生态系统。由于城市需要综合性发展,各方面存在便利性,所以城市人口是持续增长的,使住宅区域增多而绿化范围相对减少,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合理规划城市林业建设,在保障居住面积的同时,最大化实施城市林业建设。
2 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一体化建设的意义
2.1 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
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一体化的建设中,可以有效改善城市形象,彰显城市的地区特色,并且能够保持稳定的生态环境,推动城市绿化系统的生态化发展。对于城市中园林绿化与林业各自规划的局面,在实行一体化建设后充分结合地区特点配备相关的绿化设施,有效落实一体化建设工作,能够提高城市建设水平,有效避免园林绿化和林业绿化工作单独规划后造成的重复性问题,可以充分节约有效资源,提升城市园林以及林业一体化建设的质量[2]。
2.2 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一体化建设的实用性
在城市的建设发展中,园林绿化工作需要配置园林植物以及相关基础设施,可以满足居民的休闲活动需求,但不能顺应城市绿化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单一进行城市林业建设,也需要加强防风功能,针对景区规划再作相应的配套建设就可以满足需求,但不能保障居民的休闲活动以及提升城市绿化效果。所以,通过将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进行一体化建设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并且可以实现一体化管理模式,避免传统模式下工作性质重复、浪费资源的现象,进而提升城市生态化建设水平[3]。
3 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一体化建设的具体策略
3.1 建立并健全管理体系
现阶段多数城市绿化系统是由林业部门、城建部门及园林管理部门构成,在城市园林绿化以及林业一体化建设中需要整合并统一管理各部门,这就需要新成立的管理部门合理安置人员,制定以及完善管理制度,创新工作模式,并在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时,由政府人员监管,保障各部门之间能够平和沟通与交流,在新部门间执行管理工作。同时还要注重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以及严格的制度进行一体化建设工作,从而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保障城市能够有序地建设发展,保障为城市人民创造宜居的生态环境。在一体化建设的工作过程中,需严格落实管理制度,对林业建设范围实施科学的规划,并深入研究植物生长特性,在保障植物健康生长的同时提升城市绿化级别,城乡结合的区域要科学规划绿色生态圈,加快成林地带以及边缘林带的建设进程,建立优质的城郊绿化连结范围。
3.2 完善定位管理工作
城市园林绿化及林业一体化建设工作内容是进行公共绿化工作及居民活动区域的绿化建设,还包括防护林的城市林业建设。在以上方面的建设过程中,合理整合各个区域,建设统一的生态绿化系统,这是发展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特色,并且不以盈利为建设目标,而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为居民提供优越的城市生态环境。另外,在城市园林绿化以及一体化建设过程中,要针对市民大力宣传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意义,鼓励市民以积极的态度投身于宣传与建设中,提升市民的城市绿化概念以及环保理念认识,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城市园林绿化以及林业一体化建设工作[4]。
3.3 建立共同发展平台
城市园林绿化以及林业一体化的建设具有互补优势,两者缺一不可、不可替代,在这样的原则上应该完善一体化平台以及机制的建立,加快推动城市园林绿化以及一体化的建设进程,提升城市绿化系统的建设水平以及工作质量,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具体实施方式表现如下:①建立城市绿化系统网络平台,科学规划及分配绿化系统主要分支工作,便于园林绿化以及林业之间的相互融入以及流通,可以有效节约资源,加强一体化建设的均衡性,提升城市绿化系统的整体水平。
②针对城市建设中的废弃场地制定有效的补救措施,如工业化生产城市中的矿业废弃场、垃圾处理废弃场等,这类场地对城市的生态化建设极为不利,并且在土地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导致土地资源不能合理利用[5]。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做好对废弃场地的整合研究工作,有效规划适合城市园林绿化以及林业一体化建设的废弃场地,恢复场地的生态化发展,扩大城市绿化系统的建设范围,充分运用城市土地资源。
③联合有关部门做好货币化的计算工作,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推动房地产行业的效益增值,并且能优化和改善环境。要科学计算树木及城市基础设施的附加值及房地产拍卖方面的附加值,便于建立综合性的城市园林绿化及林业一体化开发建设模式。
④深入研究植物的生长特性,做好植被的科研工作。在一体化建设过程中,需要相关部门深入研究乡土植被对城市绿化系统的建设作用,充分研究城市种植乔木、灌木的生长特性,促进植物生长的稳定性,加强绿化城市、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
⑤植被的健康分析工作也是城市园林绿化及一体化建设中的重点。在分析工作中,监测、分析引进的植被,与其他相关部门加强交流,开展技术互助模式,引进更加优质的城市绿化植被,保证植被的健康生长。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要全面分析植被特性,制定相应的植被保护措施,通过提升技术水平,有效控制植被方面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同时,合理预估相应环境中的预备群落植被生长状况,便于有序开展后续工作[6]。
4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建设在服务范围以及建设目的上存在差异性,但却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个体。在园林绿化以及城市林业建设工作的单独发展过程中,都不可替代,但工作性质上又存在一定的互通性,所以造成了某些工作的重复性,进而导致城市有效资源的浪费。在对城市园林绿化以及城市林业一体化的建设过程中,能够规避工作性质中的重复性,有效节约资源,并且通过完善一体化建设模式,制定规范的一体化建设规章制度,创新园林及林业各部门的工作模式,建立健全一体化建设平台后,综合提升城市绿化系统的建设水平,推动生态化城市的建设进程,打造生态化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