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氏平鲉鱼苗陆海接力运输技术
2021-12-06高滨王得宾牛志兵郑龙华盛宝利吕建国郭家臣
高滨,王得宾,牛志兵,郑龙华,盛宝利,吕建国,郭家臣
(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山东 烟台 264003)
许氏平鲉是近岸底层海水鱼类,常栖息于水质清澈的岩礁区。分布于中国、朝鲜半岛、日本、鄂霍茨克海南部,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黄海和东海,为常见食用鱼类,也是近海增殖和人工养殖对象。其苗种来源广、抗病力较强、耐低温、生长速度快,是中国北方尤其是山东近海重要的网箱养殖鱼类。
鱼苗运输在许氏平鲉养殖生产中十分重要,因其鳍棘较大,运输过程中容易相互刺伤,造成损失,因此其鱼苗的运输需要特殊的方法。山东长岛北五岛是许氏平鲉的集中养殖区,而许氏平鲉育苗厂则集中分布于威海荣成、乳山一带,所以需要一种保险安全的陆海接力运输方法。
以往鱼苗运输中采用活海鲜桶(帆布桶、水槽等)装鱼,陆地运输以活海鲜运输车运输,海上运输以渔船增氧运输。当鱼种规格较小时,采用塑料袋充氧运输。在陆地运输环节将玻璃钢水槽直接盛放鱼苗改为用装鱼筐装鱼后再放入玻璃钢槽,海水运输环节增加了海水循环供水。这样的改动不仅提高了运输成活率,而且提高了操作方便性。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1 运输前准备
1.1 鱼苗停食
许氏平鲉鱼苗运输前两天停止喂食,以降低运输过程鱼苗的耗氧量,增加成活率,同时可减少运输过程中粪便排泄,降低水质污染。
1.2 工具材料准备
所需工具主要有捞网、盆、分鱼槽、桶、水管、水温表、溶氧测定仪等。
装鱼框:装鱼筐为定制的带盖漏叶筐,长80 cm,宽40 cm,高10 cm。根据运输车玻璃钢槽的空间准备400 个。
活鱼运输车:运输车辆为保温车,内设玻璃钢水槽,下铺设氧气头,通过柴油机带动气泵,提供氧气补给。现使用的运输车一共有10 个玻璃钢槽,每个玻璃钢槽可以放置40 个装鱼框。
帆布桶:帆布桶外部是镀锌钢管焊接的1.2 m×1.1 m×1.1 m 的框架,帆布袋的规格为1 m×1 m×1 m,用绳将帆布袋固定在框架上,帆布袋内铺设一层塑料兜,防止运输途中帆布袋擦伤鱼体。需准备12 个帆布桶。
渔船:渔船上配备离心泵及水管,可随时向帆布桶内抽入海水,促进帆布桶内海水循环。此外,船上还配备氧气瓶及气管、气石等,用于运输过程中增氧。
1.3 规划运输时间
许氏平鲉鱼苗一般体长达到5~10 cm,即可运至海上网箱养殖。时间一般为每年的7—8 月,此时白天气温过高,因而鱼苗运输一般在夜间进行,且需要在早晨之前运至养殖网箱。
例如,从威海乳山运至南隍岛,装车需要2 h,陆地运输需要3 h,装船需要1 h,海上运输需要4.5 h,整个过程共需要10~11 h。因此,若计划第二日06:00到达养殖网箱,需当天19:00 开始装车。
2 鱼苗装车
2.1 运输车加水
首先,运输车的玻璃钢水槽内加海水,要求海水水温比养殖池内水温低5 ℃左右,降低水温可以减弱鱼苗的活力,减少受伤几率,同时减弱鱼苗的代谢速率,减少耗氧量,增加鱼苗的运输安全。其他水质要求达到许氏平鲉养殖用水标准即可。
2.2 鱼苗装车
运输车加水后开始将鱼苗装车。首先把养殖池池水放至可以用捞网捞鱼的水位,保持充氧,然后用桶把鱼苗运至分鱼槽。分鱼槽需准备两个,一个用于鱼苗点数,另一个用于鱼苗装框。两个分鱼槽内保持流水,保证鱼苗装车过程中不会缺氧。
鱼苗倒入分鱼槽后,人工点数装入盆中,然后倒入装鱼筐中,每个筐内装200~300 尾。达到预定数量后,封盖装车。
装车时10 个装鱼筐为一组,用特定的夹筐器固定。每个玻璃钢水槽内装4 组。每车共装400 筐,即每车最大运输量约为12 万尾。
3 运输
3.1 陆地运输
陆地运输时采用柴油机带动气泵增氧。发车前检查车辆及充氧是否正常,并记录水温。运输过程中,每0.5 h 左右停车检查充氧状况、鱼的状态及水温,保证运输安全。
达到码头前0.5 h 联系船员,报告到达时间及车上水温,让船员提前把帆布桶内加入海水,并通过冰块来调整桶内水温,使桶内水温与车上水温相差≤2 ℃。
3.2 装船
车辆到达码头后,再次测量玻璃钢水槽内和帆布桶内水温,确定相差不大后开始装船。
首先,每个帆布桶放置一个气石,然后打开纯氧,调节氧气阀,氧气不宜过大,控制氧气刚刚可以泛起水花即可。如果充气量过大,会冲击鱼苗,使鱼苗碰到桶壁受伤,这也是不使用空气增氧的原因。同样,氧气不宜太小,必须保证ρ(溶解氧)>7 mg/L。
调节完氧气后开始卸鱼,装鱼筐逐个开盖后把鱼苗倒入船上帆布桶内,每个帆布桶可装约10 000 尾鱼苗。鱼苗装船时,把装鱼筐完全浸入水中,然后轻轻翻转鱼筐,使鱼苗自主游至桶内,动作轻柔以免擦伤鱼苗。
3.3 海上运输
海上运输前0.5 h 不换水,让鱼苗逐渐适应环境。0.5 h 后开启水泵,开始用水管向每个帆布桶内加水,加水时,保证进水口朝向帆布桶壁,使海水沿桶壁流入桶内,禁止出水口直接插入桶内,防止因水流过急造成鱼苗在桶内上下翻动碰到桶壁而受伤。加水的同时,用水管通过虹吸的方式排水,使帆布桶内海水形成循环。水管插入桶内的一端设置滤网,防止鱼苗被抽走。循环水流量在2 m3/h左右。
运输过程中实时观察鱼苗状态,观察水循环情况,使其不溢水不缺水。每0.5 h 测一下水温和ρ(溶解氧),保证鱼苗运输安全。
3.4 卸鱼
到达养殖区域后,测量帆布桶内及网箱水温,若相差不大开始卸鱼。卸鱼通过虹吸的方式用水管将鱼苗从帆布桶内吸入网箱,直至桶内的水无法虹吸时,把内衬的塑料兜带水提出后直接倒入网箱。此过程需要完全带水操作,以免损伤鱼苗。
4 用装鱼筐运输的优点
许氏平鲉为恋礁型鱼类,属于底层鱼类,在密闭空间内,育苗会集中在底层,不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而使用装鱼筐运输更贴合其习性,变相增加了运输空间。
使用装鱼筐运输时,能减少运输中水体的晃动对鱼苗的影响,从而降低了鱼苗受伤的几率。在卸鱼时更方便快捷,既缩短了装卸时间又减少了鱼苗损伤。
5 陆海转运的注意事项
整个运输过程中,鱼苗从一个水环境到另一个水环境,温差≤5 ℃,防止出现应激反应。
运输前必须停食>2 d,并保证运输过程中ρ(溶解氧)>7 mg/L。
海上运输为露天运输,所以尽量保证在晚上或凌晨运输,防止太阳照射使水温升高过快,增加运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