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旅游展览性”的酿酒工业厂区景观提质改造
2021-12-06刘楠刘晴陈莹
刘楠,刘晴,陈莹
(1 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陕西西安 710000;2 北京国艺中联文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以工业旅游的展览性为指导思想对酒品企业的生产厂区进行景观的升级改造,在满足工厂生产作业的同时,还应充分体现人性化的特点,使人们可透明地看到生产过程。既可满足参观者观光休闲的目的,也能满足其求知欲和好奇心。此外,提高厂区景观展览性,也从硬件配置的角度塑造了厂区自身的形象,成为打造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
1 酿酒工业旅游兴起的成因
我国酒行业发展到现在,基酒生产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然而,由于建设年份较为久远及缺乏系统设计,导致酿酒厂区布局混乱分散,难以形成规模化、集成化的生产。这对酒品行业在新时代形势下的发展来说,会使酒品工厂存在生产效率低、运输及人力成本高等诸多问题,影响工厂的生产效率、酒体品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对产业园区进行升级改建、扩建,以满足其生产需求。
在厂区的改建升级、扩建改造及新建的过程中,出于自身企业形象、社会影响等方面的考虑,会同时进行符合“旅游展览性”特点的园区景观升级改造。这就要求在进行园区规划设计时,需要从建筑设计与规划的理论出发,综合研究与之有关的经济学、旅游学、酿酒工业及企业等多学科,并合理运用相关知识与方法完成对厂区景观的“旅游展览性”改造。
2 酿酒企业的工业旅游背景及现状
现阶段,酿酒工厂园区进行景观升级改造不仅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生产,也是为了迎合我国日渐兴起的工业旅游趋势。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随着学生科普游览、同行从业者参观学习及领导视察等类型活动的不断出现,我国工业旅游的概念轮廓逐渐清晰,因此,工厂园区景观的设计与规划也应格外注意“旅游展览性”这一特点。从相关记录可知,最早的工业旅游是从上海宝钢对外接待逐渐发展而来的,到了1999 年更是充分利用产业完整、技术先进等自身优势建立起了完整的工业旅游体系。在初期,我国主要开展工业旅游的企业是行业内的龙头企业。但发展到现在,不仅是大企业、大工厂在厂区的设计和建造时需要考虑工业旅游这一需求,普通的企业也会将工业旅游中重要的“展览性”这一特点纳入景观设计或改造的考虑范围,以期借此展现自身的特色优势以及企业形象。
对我国的酿酒行业来说,其在开展工业旅游方面拥有很大的资源和条件优势,企业的生产工艺、包装标识、生产设备、企业文化及厂区景观等都能成为旅游展览资源。已经建成并投产的酿酒厂区为了迎合与满足酿酒产业现今的工业旅游趋势,一般的厂区可通过升级改造园区景观的方式,以工业旅游中的“展览性”特点串联工厂的生产体系、管理手段、企业文化以及内涵丰富的酒文化。
3 酿酒厂区工业旅游性景观规划类型
现阶段,要在保障酿酒厂生产的情况下又要满足工业旅游的“展览性”特点,厂区规划和改造升级非常复杂。该类规划和改造需要综合考量工业旅游及企业自身的需求,因此,规划和改造的方式也各有不同。具体而言,按照规划方式的不同可将其大致分为创意型、历史型、文化型。
3.1 创意型
该种类型主要是指企业在新建厂区时采用的设计类型,发挥空间大、限制条件少。对要进行改造的旧厂区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在经济的基础上提升园区的美观度、净化度及绿化程度。以旅游展览的思路用景观性的事物尽可能串联厂区的功能分区,并对各功能区的建筑外观进行一定的外观改造,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整体的协调性。通过此方式,能让生产劳动者产生一定的亲切感和归属感,帮助其提升工作效率,也可让外界参观时感受该企业的人文情怀。如该将厂房建筑的外观造型尽可能向酒壶造型靠拢,建筑体的颜色也应多采用文化气息浓厚的古棕色,而非冰冷的灰白高墙。
3.2 历史型
历史型的园区规划一般用于对现有厂区的扩建及改造工程,通常是在原有厂区风貌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生产作业的规模,并将工业旅游的特色功能融入其中。在改造升级过程中,以企业形象和文化作为主要的展览性、景观性元素的厂区规划可归为历史型厂区。历史型的厂区改造又可具体分为两类:一种是改造老旧厂区,即整合现有的生产分区,再加入酒文化展览室等配套建筑,将浏览线路与生产线平行设置;另一种是通过老旧厂区加新园区的方式,将展览与生产彻底剥离,旧厂房作为展现企业历史、文化及形象的展示厅,而新厂区又可更新生产技术,提升生产效率,要兼顾老厂房的保护及新厂区的规划。
3.3 文化型
对于优质企业来说,当其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会极大影响其所在地的文化,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企业被看作是该地的形象代表,同时,地方也可利用企业进行形象宣传,并以此搭起对外经济交往的桥梁,不断促进地方发展。如青岛啤酒与当地政府共同打造的青岛啤酒节,也从最初的共同饮酒转变为了休闲旅游、品牌展示及经贸合作的桥梁。因此,酿酒企业在进行厂区景观改造时,可与当地政府进行合作,共同打造可代表当地特色的品牌名片与景观特色。
4 旅游性酿酒厂区景观设计理念
4.1 文化理念
对企业来说,“龙头企业靠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理念。对希望宣扬自身企业形象、打造品牌文化的酿酒企业来说,可通过景观性的建筑体现酒文化在物质形态的艺术和文化追求。酿酒企业的文化理念是指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打造企业文化、品牌、良好的公众形象,使独有的特色建筑体成为企业的视觉代表。以建筑体作为企业个性的物质承载体。
4.2 人文理念
工作在工业建筑中的劳动者通常会长时间处于高强度、快节奏的作业状态,因此,在对酿酒厂区进行景观的升级改造时,需要更多地体现人文关怀,缓解工作者的疲劳,促进身心健康。多设置绿色景观,采用活泼色调及划分娱乐区域等方法,营造亲切的氛围感,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并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4.3 多元理念
厂区景观的多元化设计理念是指厂房、研发、办公、展示、研发、展览等多种类型功能分区相互影响与渗透,使厂区不再是单纯的工业生产场地,形成综合化的建筑集合体。这种改造理念就要求厂区的景观应解决厂区各分区间的割裂感,可通过建筑风格、外墙颜色、统一设计及分区交叉等方式实现。
5 旅游性酿酒厂区各种外部空间的设计
酿酒厂外部空间景观营造的本质是:以科技创新为推动,打造出满足旅游、展览等特殊需求的生产与生活两种属性的空间集合。因此,不仅需要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也应满足舒适度、愉悦度的美学要求。
5.1 间隔空间
一般传统的工厂外部空间是通过行列式的建筑体间隔而成,主要特点是空间狭小。但工业旅游的展览性从人文理念或建筑设计的角度,都强调空间的通透性。因此,间隔类的厂房外部空间应尽可能地通过引入自然景观的方式改善视觉效果,以减少工业区域冰冷、沉闷的观感。
5.2 广场空间
广场空间通常是属于人的活动区域,主要特点表现为空间大、可容纳人数多等。一般在酿酒厂园区的有前区广场、生活广场、生产区广场及活动广场等,可作为游览、展示、参观前的人群集散缓冲区。广场空间一般又可分为下沉式、平地式、台地式等类型。平地式类型的广场空间可通过景观元素引入或铺地的方式限定其范围,使其与其他类型的空间柔和过渡。而下沉式类型的广场区间封闭感较强。酿酒工厂可考虑将其作为地下酒窖的空间过渡。台地式的广场空间以抬升广场的方式,使其发挥舞台的作用,非常适用于开展表演活动,并且在无表演时也可将其作为企业的风采展示区。
5.3 道路空间
一般商业、体育等建筑都会有穿其而过的外部空间,主要是道路空间或是架空空间的表现形式。酿酒厂的道路空间不仅要承载生产运输的职责,还应发挥旅游观览的作用,可在道路两旁设置绿化、林荫道等,不影响其主体运输功能的发挥,将原本功能单一的运输道路转变为多功能、美观的外部空间,使其成为酿酒厂园区的景观点缀。
6 结语
优美的建筑和舒适的外部环境搭配在一起,可营造某种特有氛围和气质的空间整体。无论是采用人文、文化还是多元理念来打造自然、建组、历史等景观,都不仅是为了改善环境、减少污染、增加美观度,更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和物质需求,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