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树造林与病害防治的主要措施方法探究

2021-12-06韦文平

现代园艺 2021年16期
关键词:植树造林栽种林木

韦文平

(安庆市大龙山林场,安徽安庆 246000)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指导下,各地区日益注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明确森林资源培育的重要性,加大植树造林工程的规模,拓展造林空间,提升区域林业发展质量。在植树造林过程中,加强病害检测与防治,提高森林蓄积量,打赢“绿水青山保卫战”。

1 植树造林方法要点

1.1 植树造林方法

经过多年发展,林业领域已形成成熟的植树造林技术方法,不同方法的适用树种和地区不同,林业工作者需根据实际状况合理选择,方可实现植树造林目标。目前常用的植树造林方法有以下3 种。

1.1.1 播种造林。该方法是指直接将林木的种子播种于林区土壤中的造林方法,无需进行育苗操作,植树造林操作简单,适用于大面积造林地的建设,但对造林地的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及树种有一定要求,土壤应保持充足的养分与水分,且所在地区无重大灾害性因素。适用于播种造林的树种为核桃、油桐或油茶等,这类树种的种粒大,易于发芽。在播种造林后,应加强幼林抚育工作,提高苗木成活率。常用的播种方法包括块状播种、条播或穴播等,在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消毒、催芽等处理,提高种子出芽率,缩短种子出芽时间。

1.1.2 分殖造林。该方法是指将苗木的营养器官栽种于造林地土壤中的造林方法,如植物的干、根茎或枝干等,在缩短育苗时间的同时,促进苗木幼苗期生长,提高苗木成活率,且栽种苗木具有母本的优良性状,生长效果良好。分殖造林对造林地有一定要求,应与母树距离较近,且立地条件良好,适用树种包括松树、杨树或柳树等。在分殖造林过程中,肥水管理是重点,要求苗木根系层保持湿润,按照苗木生长特点,施加基肥与追肥,促进苗木生长,实现植树造林目标。

1.1.3 根苗造林。该方法是指直接将根系完整的苗木栽种于造林地土壤中的造林方法,栽种的苗木生长相对稳定,具有较强的抗病力,适用于不良环境的植树造林工程,对树种和造林地条件无明确要求,适用范围较广。在植树造林中,可选择的苗木包括播种苗、移植苗等,如遇到采伐地更新状况,也可选用野生苗,近几年研发的营养器苗也可用于根苗造林中。为提高苗木成活率,应做好起苗、选苗、运输等根苗造林全过程的根系水分保持工作,避免苗木因根系失水过多出现生长缓慢等问题[1]。

1.2 植树造林流程

无论何种植树造林方法,均需按照规范流程进行,方可保障苗木健康生长,实现造林目标。以播种造林为例,总结植树造林规范流程,为林业工作者提供实践帮助。

1.2.1 清理场地。在植树造林前,需处理造林地,清理造林地表层的杂草、残枝或树根等杂物,为苗木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避免造林地生长过多其他植物,与造林苗木争夺土壤养分,影响苗木生长。目前常用的林区场地清理方法包括块状、带状、全面清理3 种,可根据造林地土壤条件与苗木生长特点选择,提高植树造林效率与效益。

1.2.2 整地。在造林地清理完成后,需进行整地处理,翻松土壤,便于苗木栽种与生长。目前常用的整地方法包括局部整地与全面整地2 种,前者操作便捷,工作量较少,应用更为广泛。局部整地包括块状与带状2 类,这2类整地方式又细分为不同整地技术,分别适用于不同地区。就山地而言,在使用块状整地时,可通过鱼鳞坑、穴状等方式整地;在使用带状整地时,可通过反坡梯田、水平沟或水平阶等方式整地。就平坦地而言,在使用块状整地时,可通过高台、坑装等方式整地;在使用带状整地时,可通过高垄或犁沟等方式整地。

1.2.3 处理种子。种子是播种造林的关键,为保障种子的发芽率,缩短种子发芽时间,应做好种子处理工作,促进苗木生长,预防病虫害。在播种造林中,通常于春季进行浸种处理。对干旱或存在低温危害的造林地,在植树造林过程中,不可浸种。如果植树造林工程建设于雨季进行,通常直接播干种子;如果造林地所在地区病虫害相对严重,应在播种前使用消毒液浸泡种子,或使用消毒液拌种、闷种,提高抗病力。

1.2.4 播种。在种子处理完成后,即可进行播种,常用播种方法包括散播、条播、穴播与块播4 种,适用条件不同。散播是指直接将种子散布于造林地中,无需整地或覆土,植树造林成本低、效率高,但存在种子易被鸟兽吃掉或幼苗根系难以穿透地层等问题,适用于交通不便、绿化需求极高、劳动力匮乏的地区。条播是指在造林地中划分不同行,根据规定行距播种,播种后需覆土,可支持机械化作业,但种子需求量较大,适用于次生林改造或迹地更新等植树造林工程中。穴播是指在造林地中按照一定行距与穴距挖出坑穴,在坑穴内播种,每穴播撒的种子数量相同,具体数量由种粒大小决定,播种后需覆土,植树造林操作简单,工作量少,适用于多种立地条件。块播是指将造林地划分为不同块状,在每个块状区域内散布种子,通常来说,每个块状区域的面积应超过1m2,植树造林工程相对复杂,适用于沙地造林工程中。

2 植树造林病害防治措施

在植树造林过程中,病害是难以避免的问题,一旦苗木出现病害,会引发枝叶生长缓慢等问题,严重时会使苗木枯死,且病菌会在林区传播,降低植树造林效益,难以发挥其作用。

2.1 白粉病

白粉病会损害植物叶片、新梢和幼芽,为害树种包括槐树、桑树等,导致植物叶片发黄、早落,阻碍植物正常生长。在苗木生长弱、苗木栽种密集、低洼潮湿、氮肥施加过多等情况下,发病率较高。基于该特点,可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在低洼潮湿区域,选择抗白粉病能力较强的树种进行植树造林,栽种时控制苗木间距,保持良好通风性与透光性。(2)在林木日常管理中,及时排除林区积水,降低林区湿度,施肥时选用磷肥或钾肥,并进行腐熟处理,减少氮肥的使用,提高林木长势。(3)在冬季,将林区的落叶枯枝统一焚烧处理,越冬期于林木枝干和芽内喷施3°~5°Be 石硫合剂,杀灭病菌。(4)在发现林木出现白粉病时,选择合适药液喷施,如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 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 倍液等[2]。

2.2 黑斑病

黑斑病会损害植物叶片、嫩枝和叶柄,为害树种包括榆树、丁香等,导致植物叶片枯萎,阻碍植物正常生长。在湿度大、阴暗、通风不佳等情况下,发病率较高。基于该特点,可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在秋冬季节,将存在黑斑病病害的枝叶剪除,并集中烧毁修剪的残枝与落叶,避免病菌在翌年春天传播。(2)在林木日常管理中,按照林木生长特点规范施肥,使林木正常生长,增强树势,提高林木抗病力。(3)在植物进入展叶期后,向林木喷施80%的代森锌500 倍液,预防病害。

2.3 炭疽病

炭疽病会损害植物叶片,为害树种包括桂花、柿树等,导致植物叶片枯死、茎上出现病斑,严重时折断林木枝条,果实早落,在梅雨季节发病率较高。基于该特点,可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定期进行土壤消毒,清除土壤中残留的病菌。(2)在秋冬季节,清理病叶、残枝及带病的根茎,并统一烧毁落叶、病叶、残枝、根茎。(3)定期修剪林木枝叶,提高林区通风效果。(4)在发现林木出现炭疽病后,可选择喷施75%的百菌清500 倍液等药物治理。

2.4 杨树紫纹羽病

杨树紫纹羽病会损害植物根部和根茎部,为害树种包括柳树、松树、柏树及油桐等,导致植物生长缓慢、根茎腐烂或甚至枯死。在夏季、潮湿环境下,发病率较高。基于该特点,可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在苗木引进前,做好检疫工作,避免带病苗木运输至林区感染更多林木。如发现可疑带病苗木,在运输与栽种前,使用消毒液浸泡根部,不同消毒液浸泡时长不同,20%石灰水浸泡时长为0.5h,1%波尔多液浸泡时长为1h,浸泡后需用清水清洗再栽种。(2)在发现植株出现杨树紫纹羽病后,立即拔除销毁,如大树染病,应在根部周围挖出辐射状条沟,深度以见根为准,刮净树皮,使用5%菌毒清100 倍液等药物治理,数次浇灌后换土掩埋。(3)在日常管理时,定期翻松板结土壤,合理施加肥料、定期浇水,提升苗木抗病力[3]。

3 结语

综上所述,可根据当地条件选择播种、分植或根苗造林方法,按照清理场地——整地——处理种子——种植树木流程进行植树造林,提高苗木成活率。植树造林的常见病害包括白粉病、黑斑病、炭疽病、杨树紫纹羽病,应根据病害表现与特征,尽早诊断、预防与治理,扩大绿化面积,保护生态系统。

猜你喜欢

植树造林栽种林木
国家林草局发布2020年度林木良种名录
什么是碳中和?
植树造林 保护家园
“凭空”栽种的绿色宠儿
有 时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
植树造林作贡献
栽种了一个长在心尖尖上的花园
植树造林绿化浙江大地
植树造林共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