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内容及实践路径

2021-12-06

关键词:思政育人政治

毛 丹

(井冈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吉安 343009)

“课程思政”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面临的全新课题。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有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思想遵循。《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2019.08,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2020.05,以下简称《意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2020.05,以下简称《纲要》)等重要文件也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相关文件内容深入研究高校课程思政的生成逻辑,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主要内容、实践路径等重点问题,对于推进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大意义。

一、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生成逻辑

“课程思政,简而言之,就是高校的所有课程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1],“课程思政”既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又是探索多维立体育人格局的实践方式。它产生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服务于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P378)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实际上阐述的就是“课程思政”理念。探究课程思政的生成逻辑是推进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首要前提。

(一)从理论逻辑层面看,课程思政是知识传递与价值引领的统一,价值引领寓于知识传递的全过程

一方面,知识生产是知识传递的前提,人类在创造知识的同时也为它赋予了价值,故而知识本身是有价值倾向的。马克思说:“知识是意识的唯一的行动”[3](P212), 知识由客观思维着的人基于实践活动、生产劳动创造出来,而人的思维意识不是毫无目的的抽象,它有价值判断的本能,这种思维意识和价值判断还受到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影响。知识的生产创造决定着它不可能做到完全意义上的价值中立,人类创造的知识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知识的传递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鲜明的价值导向性。教育者传授知识、学习者学习知识都有一个为了什么的问题。教师为了什么而教,学生为了什么而学,可以说,“为了什么”就是对知识传授与学习目的及其价值导向的反映。知识的传授与学习本质上是人们价值选择与价值判断的过程。在课程思政的体系之下,不论是公共课程还是专业课程,不论是理论讲授还是实践引导,每一门课程都把知识传递和价值引领统一起来。教师在课堂上传授一门课程知识的同时,必然会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这门课程的知识,也在无形中产生由这些知识带来的“价值牵引”。

(二)从实践逻辑层面看,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与实现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课程思政生成的实践基础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也是高校课程思政的中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4]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他再次谈到,未来30年,我们培养的人要能够完成“两个一百年”的伟业。这就是教育的历史责任。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这样的有用人才。[5]做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作,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故而必须坚持“以德为上”,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的各个环节,发挥每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课程思政因人才培养而生,也必然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与立德树人的中心任务,在育“德”,培“智”,强“体”,健“美”,重“劳‘的教育过程中给学生以价值的引导。

(三)从问题逻辑层面看,在时代新人培养的场域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单点作战”显得势单力薄,迫切需要各类课程共同参与,形成“协同作战”的合力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我们党确立的新时代育人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给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多次寄语的核心要义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即殷切希望他们具有崇高的价值理想、广博的知识储备、过硬的能力素质和无畏的责任担当,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构建多维立体的育人体系。然而,仅仅依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无法满足时代新人培养的现实需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形成“大思政”育人体系是破解新时代高校时代新人培养问题的迫切需要。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声音就要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发展的新思路,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二、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

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符合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时代发展要求,是回答新时代条件下“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理性选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坚持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2]社会主义大学具有特殊禀赋,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最鲜亮的底色,始终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只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自身的发展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始终不渝培养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最能体现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特色。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社会主义大学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重要体现。《纲要》指出,这一战略举措,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具体来说,其一,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在高校的传播发展,让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大旗在我国大学校园中高高飘扬,引领发展方向。其二,课程思政建设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有利于在思想上掌握青年大学生,为他们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良好的思想环境。其三,课程思政建设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青年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

(二)充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以及实践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按照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在传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承担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职业生涯规划课与入党培训课等,与此同时,这些课程没有形成持久的育人合力。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可以有效解决除思政课之外其他课程在立德树人、铸魂育人过程中“出力不多”的问题,有助于充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建起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所谓“全员育人”,就是让所有人员参与立德树人工作,壮大人才培养的力量。所谓“全程育人”,是指思想政治工作要贯穿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的全过程。所谓“全方位育人”,是指思想政治工作覆盖立德树人的各个方面,渗透各个环节。[6]课程思政建设之所以有助于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一方面,每一门课程都包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另一方面,“课程思政”将与学生紧密相关的各类课程纳入到多维立体的育人框架之下,可以有效发挥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三)解决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长期以来,专业教育“不问思政事”的现象在高校中普遍存在。尽管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相关部门也出台了很多文件指导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但思政教育一直“形单影只”,独自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任务。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较为突出。一方面,专业教育仅负责专业知识传授,很少关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另一方面,部分专业课教师有的打着学术自由、学术独立的旗号大谈政治问题,肆意诋毁中央大政方针;有的在课堂上宣扬西方所谓“普世价值”,贬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没有使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同轨并跑,而且会消解思政教育的正向影响,不利于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明确了专业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向所有课程、所有教师、所有课堂都提出了立德树人的要求,创设专业课程的“育人命题”,使承担专业教育的教师懂得学术自由的界限,有助于广大教师在课堂上坚持教书和育人的统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建构起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

《若干意见》提出,要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意见》进一步指出,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明确了不同学科的目标任务。这两份文件从总体上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指导。《纲要》首次明确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重点。本文将其主要内容归纳为六个方面:

(一)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夯实青年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孕育产生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7],它标明了当代中国的前进方向,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不仅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是重大的政治任务。有助于青年大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增强对党和国家的情感认同、思想认同,进而上升为政治认同。有助于青年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思政课是主渠道,其他诸如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等专业课程也要注意把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教材、带入课堂、输入学生头脑。夯实青年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蕴青年大学生的家国情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家国情怀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涵蕴青年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抓手。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提高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品质,自觉把“小我”融入“大我”,不断追求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既要把它融入公共基础课或通识教育课,也要重视利用文学、历史学等专业课程结合专业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使命担当意识,懂得个人的发展进步与国家的繁荣强大相互促进、相互砥砺、共同成就,进而涵蕴青年大学生的家国情怀。

(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青年大学生的文化素养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历经几千年积淀而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含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同时也是古老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是不可多得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具有涵养精神、滋润人心的作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须注重利用文学、历史学、哲学、艺术学类专业课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青年大学生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深刻理解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赓续中华文脉,传承中国精神,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一方面帮助青年大学生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奠定人生底色,坚定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帮助青年大学生看清历史虚无主义的真面目,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做好中国人。

(四)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增强青年大学生的法治意识

法治是现代国家治理的有效方式,宪法法律是保障人民权益的有利武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8]培养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必须把宪法法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重视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法学类专业课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开展宪法法治教育,宣传宪法精神,宣讲与大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新颁布法律和其他重要法律的内容。引导青年大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想和信念,深化对法治理念、法治原则、重要法律概念的认知。使他们经过教育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和法治精神,主动学法、自觉守法、真正懂法、善于用法。

(五)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提升青年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是帮助青年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理性择业观,践履人生责任观的重要课程,引导他们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提升职业荣誉感,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不可或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各类专业课程都要承担起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的责任,以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为切入点,在弘扬和传承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过程中全面加强青年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提升青年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培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公民道德。引导青年大学生勇担时代使命,恪守职业道德,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用青春、奋斗、创新将自身才华投入于新时代的伟大事业中,使个人职业理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得到升华。

(六)重视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锤炼青年大学生的意志品质

新时代条件下,还要把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纳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内容体系。劳动教育有利于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理念,认识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使青年大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主动到劳动实践中锻炼能力,磨炼意志,以更好地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帮助青年大学生获得健康发展的身心,奠定强大的心理基础,促进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快乐成才。高校结合青年大学生的特点与实际生活需求,开设相应的劳动教育课、心理健康课,或者把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农学类专业课程、实践教育课程及其他相关课程之中,可以使青年大学生的意志品质与心理素质得到锤炼,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打下基础、做好准备。

四、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按照党在新时代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的目标要求,提出推进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挖掘思政资源是前提,融入教学过程是基础,提升教师意识能力是关键,构建建设机制及评价体系是保障。

(一)明确前提: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若干意见》提到,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9]明确并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提。

第一,要认识到每门专业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就课程类型来说,公共基础课程蕴含着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宪法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认知能力的资源;专业教育课程蕴含着涵养学生品质,拓展学生视野的资源;实践教育课程蕴含着赋予学生创新精神,锤炼学生品格意志的资源。就学科门类来说,文学、历史学、哲学类课程蕴含着涵育学生道德情操的资源;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类课程蕴含着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资源;理学、工学类课程蕴含着厚植学生报国情怀的资源等。

第二,要深度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一方面,课程思政以具体课程为载体,任课教师要用心、下力研究课程,探究蕴含其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例如,从事医学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要重视教育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从事教育学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引导学生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理想;从事法学类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忠实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为建设法治中国贡献力量;从事外语类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要以中外文化比较为视角,挖掘跨文化历史素材,培养学生学会文明互鉴,向世界展示更多体现中国特色、代表中国精神、含蕴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从事体育类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运动习惯,掌握运动技能,发展健全人格,弘扬体育精神。另一方面,按照课程思政建设的实际需要完善培养方案,把立德树人的任务要求结合课程实际融进教学设计,并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中有所体现。

(二)筑牢基础:推动课程思政融入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

只有将课程思政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重点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才能真正发挥它的育人功能。

第一,把“课程思政”作为一种育人理念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课程门门有德育,教师人人讲育人”,就课程思政的提出及发展过程来看,它首先是作为一种育人理念被提出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个理念意在重新建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课堂教学体系,意在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要把课程思政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使其成为高校教师日常备课、教学活动的行为自觉。立之高,方能见之远。将“课程思政”理念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意在为课程思政建设明确方向,提供指导。

第二,把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筑牢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一是将课程思政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制定、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各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各环节。二是讲好用好“马工程”重点教材,推进教材内容进人才培养方案、进教案课件、进考试。三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四是健全课堂教学管理体系,改进课堂教学过程管理,提高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的水平。五是综合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线上课堂和线下课堂,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活动,不断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途径。

(三)把握关键:增强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与建设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0](P330)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关键也在教师,必须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与建设能力。

第一,重视增强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广大教师只有具备了“课程思政”意识,认识到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各高校可以组织开展院系内或跨院系、跨学科的“认识课程思政”系列讨论,也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就“课程思政”作讲解,使教师在讨论和学习中提升“课程思政”意识,认识到高校课堂作为为党育才、为国育才的主阵地,专业知识的讲授与课程思政的育人关系密不可分,从而积极主动实施课程思政。第二,重视加强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建设。《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要推动广大教师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11]提升高校教师的育人能力,要求教师拥有愿意做、勤于做、善于做课程思政的本领和技能。一方面,高校教师要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育人使命,在深化认识中提高认识,把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讲出理论深度,用深刻的理论武装青年大学生的头脑,以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另一方面,关注学生日常生活的所思所想,搜集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先进典型代表人物的事迹,通过案例教学引发学生共情共鸣,增强课程思政的实效性。

(四)提供保障:建立课程思政建设机制及评价体系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取得实效、行稳致远离不开相应建设机制及质量评价体系的保障作用。所以,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同时,各高校还要加强顶层设计,探索构建课程思政建设机制,建立健全质量评价体系。

第一,将人才培养效果作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评价的首要标准,建立健全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评价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同时要按照有关文件要求与学校实际,探索建立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联动机制。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改革和课程思政实施效果作为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岗位聘用、职称晋升等方面的重要依据。调动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教师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研究课程思政,在教学成果奖、教材奖等各类成果的表彰奖励工作中,突出课程思政要求,探索建立课程思政教学激励机制。

第二,各高校要承担起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建立高校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常态化机制。一是搭建课程思政教师培训平台,组织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培训会,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师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师德师风、教学能力专题培训,增进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同感。二是充分发挥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作用,开展课程思政相关课题研究和研讨交流分享会、申报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展示和优秀案例展示活动,营造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浓厚氛围。三是支持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开展合作教学教研,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有关问题的联动研究。

猜你喜欢

思政育人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