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SP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探讨 *

2021-12-06张玲娟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理论大学

张玲娟

(兰州工商学院,甘肃 兰州 730101)

当今的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不依靠其他国家的情况下进行发展。在我国正式加入WTO后,对外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且交流的内容覆盖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英语是世界交流中通用的语言,掌握英语是大学在进行人才培养时需要重点关注的。大学英语的实用性越发重要,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为顺应这一潮流ESP英语诞生了[1]。

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发展转为高质量发展,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开始由数量转向质量,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并将英语能力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成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一个重要趋势。将ESP理论渗透进大学英语教学是当下形势的必然要求。很多学者开始关注ESP理论应用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和方法,探索适合我国教学实际的发展方向。因此,运用ESP理论开展大学英语教学,将英语教学与学生专业知识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专门领域英语技能,提高专门用途英语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一、ESP理论简述及特点分析

“ESP”取自词组“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的首字母,可以翻译成“专门用途英语”。ESP理论被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是大学英语课程开展的重要理论依据。ESP的概念具体指的是英语语言在专业领域的应用,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开设针对该专业的英语课程,或具有指向性的英语课程,如在对外贸易专业开设商务英语课程,在医学相关专业开设医学英语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开设旅游服务英语等。这些英语课程都属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还能提高其专业英语运用的能力,对专业上的对外交流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2]。

国外已基本形成ESP理论的研究体系,很多研究内容趋于成熟,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很多大学开设了ESP的课程,丰富了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形式,一些大学将ESP理论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还设置了专门的ESP硕士学位。我国对ESP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对于ESP理论的研究不多。ESP理论于上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一度未能引起重视,反响并不强烈。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增加,ESP理论开始被更多人关注,其教学价值为社会所公认。90年代越来越多的外国语教育家开始研究这一理论。

当前学者们正在研究建构适合我国发展需求的ESP理论研究体系,并不断完善ESP理论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推广ESP理论的英语教学应用,符合师生双方的需求。在进行ESP理论指导的大学英语教学方式探索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3]:(1)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2)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根据学生专业来调整教学内容设计,以切实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的水平;(3)将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单词、语法和句式上,为学生未来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水平层次不齐,在一些学校的教学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不利于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学生应用水平的提升,具体表现在:

(一)课程设置单一

与ESP相对应的是通用英语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在很长一段时间里,EGP理论占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主流。在ESP理论进入我国后,很多大学在英语教学上进行了一定改革,但依旧没能脱离EGP理论的范围,即教学的侧重点在英语的基础知识上,而非专业的实际应用。EGP理论指导下的英语教学,注重对“听、说、读、写、译”这五项基本技能的培养,体现在对词汇和语法的掌握上,在这样单一的培养模式下,学生更多完成的是应试教育的考核,每年会有很多人通过大学英语的四六级考试,但真正能够熟练使用英语进行专业领域交流的人才明显不足。这严重影响了专业领域科研工作的开展,造成大学英语教学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匹配,甚至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进步[4]。

ESP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弥补了EGP的不足,防止了英语教学与学生实际工作学习需要想脱离的情况出现,但目前ESP理论在很多学校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不少大学虽然开设了ESP英语课程,却没有配以相应的教学和师资,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二)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

大学英语教师大都毕业于师范类院校的英语专业,其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相对扎实,但对于所在大学院系的专业知识了解不足。这不符合ESP理论下英语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求。以建筑学院的英语教师为例,这些教师英语教学经验丰富,但缺乏建筑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很好地理解ESP教学中出现的专业词汇和特有语法结构,在教授外文原版课本的内容时,会习惯性逐字逐句翻译教材内容,然后进行“听、说、读、写、译”的技能教学,教学方法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影响了学生的综合发展。

(三)教学评价标准单一

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育中通行的教学评价标准单一,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评价内容单一,强调对知识的掌握而非能力,以期末考试的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学习好坏的标准,轻易对学生做出评价,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评价,只看重结果;(2)评价主体单一,由任课教师实施评价,学生几乎无法参与到对自己的评价当中,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且评价过程是单向的,不注重收集学生的反馈;(3)评价方式单一,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评价方式只有应试一种,包括期中、期末考试和各类水平测试,对实践的要求不高。

三、大学英语教学进行ESP改革的必要性

(一)基于ESP 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各行各业的国际化进程也越来越快。在与世界各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往来的过程中,英语发挥着重要作用。ESP理论由西方国家提出,更符合英语母语国家的教学习惯,在英语教学上更具先进性和科学性。ESP理论重点突出,能够更好地发挥英语教学的优势,为祖国培养专业技能和对外能力并重的高层次人才,以满足行业市场日益多元化的需求。运用ESP理论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5]。

ESP理论符合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获取信息的手段更加多元、速度更加快捷,学生可以利用各种信息设备,随时随地收集信息,除关注热点新闻事件外,还应关注专业相关内容,此时良好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的优势得以体现,学生能够自由阅读英文信息,掌握第一手资料。传统的EGP理论已无法满足21 世纪的需求,要突出ESP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的特色优势,充分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主动进行专业英语知识的学习。ESP理论有效推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二)ESP理论是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要求

改革大学英语课程备受社会关注,为探索适合我国实际应用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相关部门深入研究和探讨了如何进行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过去的教学改革常以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等为出发点,简单进行分级教学、推进自主学习,忽视了英语教学内在的本质特征。教学改革的历史尝试推动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但英语教学的根本并未发生改变,英语教学依旧流于形式[6]。

2007年国家教育部提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要求大学在开展英语教学时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将运用英语沟通交流作为培养目标,明确将提升大学生的自主英语学习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方向。在这一要求的指导下,我国逐渐形成了以ESP理论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大学生的英语专业使用能力,为大学生进行专业方面的自我学习和深造打造良好的英语基础。基于ESP理论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四、ESP理论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

ESP理论的广泛应用,是我国大学英语课程进行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ESP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为大学生提供专业用途的英语教学。大学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便学生将来能够更好地走向社会,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或是继续深造在科研领域有所建树。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家与国家之间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需要建立密切的联系,谋求共同发展。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各国之间的交流主要通过英语展开,培养一批英语应用能力强的行业专业人才,是新时期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7]。ESP理论指导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

(一)构建ESP课堂教学模式

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大学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英语是几乎每个大学、每个专业的必修课程,在日常教学中英语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进行课程体系构建的。英语作为我国的通识教育时间尚短,很多专业并不习惯用英语来进行专业教学,国内对于不同专业进行英语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研究量小,如何将英语应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探索不足,很多学校的英语课堂扔沿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水平和质量无法满足时代要求。

ESP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8]:(1)坚持多元化发展,在进行专业课程建设的必修课程打造的同时,丰富选修课程的设立,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尽可能更多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根据学生英语水平的不同分别开始不同等级的选修课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无论是满足应试需求的四六级课程,还是满足陶冶情操需求的英美文学赏析课程,又或者是未来工作中可能用到的应用型英语课程等;(2)将原来大学英语课程的以课堂教学为主,转变为以实践教学为主,实现对大学生英语水平的全面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英语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英语灵活运用能力;(3)在课程设置中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确立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根据专业设置的不同,合理调整ESP英语教学课程。

(二)创新教学形式,提升专业化水平

我国已推行了一段时间的素质教育,但传统应试教育的思想仍旧存在,理论教学大于实践教学的问题普遍存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忽略了去引导和帮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导致学生的学习浮于表面缺乏深度,无法系统掌握相关知识。大学培养的应当是实用型人才,而非只会空谈的理论者,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应发挥好平台作用,担负起更多责任。

传统的教育方式不利于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导致学生英语学习效率低下,需要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构建更为生动的大学英语课堂,结合学生实际的需求进行教学指导,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进行英语学习。ESP理论要求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教师担当起“引路人”的角色,积极开展实用性强的英语教学活动,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吸引学生主动进行专业英语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英语带来的乐趣。

教师应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小组讨论、小组合作、问题探讨等方法活跃气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自己探索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英语学习自信心。学校应重视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经常举办为学生提供表现机会的活动,让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在实践中得以提升和锻炼[9]。

(三)打造高综合素质英语教师队伍

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的态度和能力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发展,打造优质教师队伍是每个大学都应为之努力的。大学在进行教师的招录工作时,要将高素质作为衡量教师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标准,坚持打造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保证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的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大学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ESP理论要求大学英语教师转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思想,明确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紧密联系专业知识与英语学习。教师应坚持自我学习、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深入学习和了解ESP理论,寻找适合自己应用的英语教学模式。

教师以教书育人为职责,为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教师应坚持终身学习,高校需要组织好对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培训,一方面提升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加强对英语教师的思政教育。建立健全教师考评制度,将过去单一的评价标准完善,力求以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客观、全面、科学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帮助教师认识和改进自身不足,不断进行自我革新和自我发展,考核过程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给予优秀教师以物质和精神奖励,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五、结语

将ESP理论应用于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是国家发展新时期新阶段的要求,也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大学生通过对专业英语的学习,进一步夯实英语理论基础,并在交流和实践中逐步提升和完善英语灵活运用能力,让大学教育为我国输送更多符合国际化进程建设要求的专业人才。当前我国对ESP理论的应用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要依靠教育工作者的不断研究和完善,探索过程中应立足我国国情,先改变落后的教育理念,改进单一的教学方法。各大高校只有提高对ESP理论的认识,主动改革大学英语的课程体系,加强对师资队伍的打造,不断学习和丰富教学手段,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才能培养出既懂专业技术又能熟练通过英语进行沟通交流的复合型人才。英语教学工作者要主动承担起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坚持自我学习,深入学习和掌握ESP理论的核心思想,创新大学英语教学形式,为祖国培养符合市场实际需要的人才。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理论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坚持理论创新
科学素养视角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论高校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