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园林规划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2021-12-06吴英昊
吴英昊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0 引言
近些年,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深受人们瞩目的话题,因为它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所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城市生态环境是市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关注到城市生态园林的规划、发展和建设,这为生态园林的规划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城市生态园林规划是城市整体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个城市地理、人文的缩影,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发展建设情况和城市的精神面貌,而它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的积极作用更加是不容忽视的。
1 城市生态园林规划的重要性
1.1 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的积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现代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各个城市都在不同程度的开展生态园林的规划和建设活动。建设生态园林有助于改善城市和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有效降低人类生产、生活等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利用绿色植物的功能特点,调节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起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同时绿色植物还具有一定的杀菌、调节空气湿度的作用,这些对于净化空气、改善城市空气质量都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建设城市生态园林,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的绿植种植,还能起到防风、通风的作用,从而进一步调节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1.2 在改变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方面的积极作用
城市生态园林不仅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地理、植被等自然风貌,还传达了一定的城市人文情怀,综合体现了城市的社会文化底蕴。规划和建设生态园林,通过植物与建筑物或山、水等的巧妙结合,创造生动、优美的城市生态景观,可以改变城市的面貌,起到提升城市形象的作用。科学地规划城市生态园林,还有助于提升城市的品味,树立城市的良好形象,对于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招引客商,具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1.3 具有一定的经济实用功能
城市生态园林的规划建设,与城市的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具有一定的经济实用功能。一方面,开展生态园林的规划和建设,通过打造具有代表性的公园和风景区,可以有效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为市民带来更多的生存和就业机会,同时也为城市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科学、系统的生态园林规划,在实现改善生态和城市面貌功能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例如,在一些规模较大的生态园林中,可以选择栽种一些具有实用价值,或者具有经济效益的树木等植物,这样在供游人观赏的同时还可以在经济方面有所收益,增加城市的经济收入。
1.4 具有一定的科教和观赏功能
生态园林,是城市市民工作学习之余,休闲游玩的重要场所,园林内生动、有趣的各类景观,可以带给市民轻松、愉快的感受和体验,让人们在都市生活中也能感触到大自然的美好气息,化解人们紧张和疲劳的心情。城市园林的一些地貌特点和植物物种等,还具有一定的科教功能,可以作为科教、科普的基地,让人们学习和了解更多关于自然、生态和植物的物种等方面的知识。
2 城市生态园林规划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生态园林规划发展进程缓慢,各级部门重视程度不够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一些一线大城市的生态园林规划设计渐入佳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就整体而言,我国城市生态园林的规划发展进程还比较缓慢。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发展建设的新阶段,各地城市都大力发展经济,有些地方还没有把生态园林规划建设纳入城市整体规划建设的重点,对于政府部门的政绩考核影响不大,所以城市各级部门,对于生态园林规划建设的重视程度也不够。这就出现了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生态园林规划发展进程缓慢、缺乏科学规范的规划指导等一系列现象和问题。
2.2 园林规划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需要进一步加强
城市生态园林规划是城市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和城市整体的规划建设基调相协调、相融合,而一些城市的园林规划呈现出很大的随意性,缺少对周边客观环境的调研,规划的结果也不够科学、规范。有些生态园林规划盲目引用外来物种,对规划方案的可行性调研不足,不注重因地制宜,导致规划不够科学,生态园林没有完全发挥其功效。
2.3 过分追求观赏性,而忽略了其生态功效
生态园林作为人们日常休闲游玩的场所,具有一定的观赏性是无可争议的,但有些城市的园林规划,一味追求景观带给人们的视觉感受,不注重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忽略其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积极功效。在园林的整体规划上,物种的选择搭配等方面都不同程度的表现出生态意识的缺乏,没有注重生态平衡,导致城市园林不能充分发挥其生态作用。
2.4 规划缺乏指导性,没有突出人文关怀
城市生态园林的根本作用是服务于人的,所以如何使园林的规划设计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让人们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是园林规划中需要认真注意的方面。而当前的很多园林规划,经常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一些扩充或改动,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人们的需实际求和感受,没有重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缺少应有的人文关怀。
2.5 规划设计思想固化,缺少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和进步的动力,城市园林规划要想做到与时俱进,也离不开科学的创新。当前,许多城市的园林规划受到固有思想的束缚比较严重,缺乏创新与突破。这主要表现在对于园林的规划设计思路保守陈旧,缺少积极主动的创新意识和动力,没有及时的转变观念,也没有积极地学习和借鉴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等。
3 城市生态园林规划的优化对策
3.1 提高认识,积极开展城市生态园林规划
随着城市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都有所加强,人们对于所生活的城市的市容市貌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城市的领导更应该提高对明确生态园林对城市发展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要把生态园林的规划建设纳入城市整体发展建设的规划,合理的投入资金,积极认真地贯彻落实,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能放松城市园林的规划建设。要看到生态园林建设对城市各方面发展的积极作用,把生态园林规划建设的成果作为相关部门政绩考核的一部分,明确责任,认真落实。
3.2 结合城市实际,科学系统地规划
我国的园林建设历史悠久,其中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随着园林建设的不断发展和演变,城市园林的规划设计对于科学性、规范性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无论什么样式的园林规划设计,都应该首先从城市的地方实际情况出发,充分了解城市的地域气候条件,植物的种类和特点以及城市的地方文化特色。同时还要结合城市的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水平等实际情况,对生态园林的建设进行定位,科学的统筹,合理的规划,使园林规划设计既突出时代特点,又彰显地方特色。
3.3 注重城市园林的生态效益,兼顾美观实用
城市中各类大小不一的生态园林对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起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进行园林规划时,首先要考虑到园林的生态功效,秉承“生态优先”的思想。城市园林作为人们休闲放松的场所,要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规划设计时,要注意各种景观的观赏价值和实用性。满足人们对园林美观的要求和渴望,但是也不能盲目追求视觉美感,应该将生态理念贯穿园林规划设计的始终,要确保实现生态园林的可持续发展。实用性和观赏性是城市园林的两个重要功能,是城市园林生态功能的派生,成功的园林规划应该做到三者兼顾。
3.4 明确服务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随着我国城市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都有了更高的追求,对于生态园林的规划设计也有了更高的期待。在城市园林规划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保持服务意识,明确城市园林的作用,归根到底来讲是为人服务的。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人们的各类需求和实际的使用感受,园林的规划设计要能够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层面的不同需求,让人们真正体验到生态园林的好处,带给人们满足感和幸福感。
3.5 开拓思想,积极创新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设发展的新时期,现代化城市的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园林的规划建设也要适应当前的时代特点,做到与时俱进。在进行规划设计时,要打破园林规划固有的思想和认识,勇于进行探索和尝试。并且要多学习和借鉴其他城市园林规划的成功之处,结合自身城市的实际情况,积极创新,使城市生态园林规划更符合现代城市发展建设的需要。
4 结语
城市生态园林是展示一个城市良好形象的窗口,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科学的园林规划不仅能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升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使市民受益,更加能够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为城市的发展带来更大、更好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