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园林景观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思考
2021-12-06王燕歌
王燕歌
(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栾川园区服务中心,河南栾川 471500)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渴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因此,现代园林景观事业的发展非常迅速。园林景观绿化工程主要针对树木、草坪等软质景观,良好的绿化养护,能够保证园林景观的持续性。在植物的种植中,养护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三分种七分养”,园林景观完成后,如果绿化养护不到位,前期种植的植物就会枯死,直接影响整个园林景观的美观。因此,系统完善的绿化养护管理工作,能够让园林景观长期保持设计成果,充分体现其景观价值和人文价值,成为市民生活休闲的重要场所,获得巨大的社会效益[1]。本文首先简要介绍现代园林景观工程的规划原则,然后论述绿化养护工作的侧重点。
1 现代园林景观绿化工程的规划设计
对于现代园林景观来说,后期绿化养护工作的有效开展,最大限度依靠前期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如果前期的规划设计不合理,后期的养护管理就会产生很大的难度。园林景观在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地区自然条件、周边环境、园林规模等因素,在植物的选择上要科学合理,绿化工程的设计也要考虑各种细节,真正达到植物与环境、人文与自然的良好融合[2]。
1.1 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
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气候特征和地理环境,同样地区也存在不同的土壤理化特征。因此,在园林景观绿化工程中,植物的选择应该更加科学合理。一些园林景观在建设中,盲目选择不适合本地环境的植物,直接造成养护难度和养护成本的增加。因此,在园林景观绿化工程建设中,应该以本地植物为主,这些植物对于环境有着更强的适应性,即使从野外环境移植到园林之中,也不会出现很大的问题,适应性明显优于外地引进的品种。另外,选择本地植物,还能够体现所在城市的特色,避免千篇一律的设计风格,充分体现当地的自然风貌和资源特色。另外,选择本地植物,还可以节省各种成本,避免外来物种入侵带来的隐患。
1.2 根据生态条件进行配置
在现代园林绿化工程的规划和施工中,必须根据所处地区的环境来选择植物,合理搭配乔木、灌木、草坪的比例,使不同植物能够长期共存。在具体的规划中,首先根据当地整体生态环境进行选择,比如北方冬季漫长寒冷,绿化树种就应该选择耐寒的品种。常绿乔木可以选择樟子松、云杉等,落叶乔木可以选择楸树、白桦等,绿化灌木可以选择榆叶梅等,草坪也要选择冷季型。中国幅员辽阔,生态条件非常多样,根据生态环境选择适合的绿化植物,不仅可以保证园林景观的整体效果,还能够降低养护工作的难度。除了整体的生态环境,园林景观绿化工程还要考虑不同植物的搭配,根据不同的生态条件进行种植。例如,树下空间由于郁闭度较高,容易形成空地或秃斑,可以选择种植八角金盘等地被植物,这些植物更容易成活,养护难度也比较低。在密度不大的树林中,选择光线较好的位置种植一些开花植物,如佛甲草等,能够对树林的整体设计起到补充作用。园林景观中还有很多硬质景观,如台阶、岩石等,可以根据这些景观的特点选择绿色植物,如蕨类植物、阔叶山麦冬等。
1.3 合理搭配植物之间的高度
合理搭配不同植物之间的高度,是园林景观绿化工程中的重要原则。科学合理的高度搭配,不仅可以提高景观绿化的整体性和观赏性,还能够保证不同植物的良好生长,对于后期的养护也有积极作用。植物群落的规划应该注重层次,一般来说,上层主要是乔木和灌木,下层主要是地被植物,如果乔灌木的分支点较高,那么地被植物应该选择植株较高的种类;如果乔灌木的分支点较低,那么地被植物应该选择贴地生产的种类。另外,种植地的密集程度也要考虑,乔灌木如果比较稀疏,可以搭配较高的地被植物。通过这样的搭配,使植物群落更加错落有致,而且会增加园林景观的美感。
2 现代园林景观绿化工程的养护管理
园林景观绿化工程一旦完成,养护管理工作就成为日常工作中的重点。要科学管理园林景观的整体样貌,重视环境的干净整洁,结合绿化植物的不同特点,做好病虫害、安全防护、修剪施肥等管理工作。
2.1 植物病虫害管理
病虫害的侵袭会严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虽然很多园林植物接受了严格的检疫,但植物在生产过程中,必然会吸引不同种类的病虫害。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绿化养护工作时,病虫害治理一定要受到重视,工作人员要完善巡查制度,保证尽早发现病虫害,在第一时间进行防治工作,避免病虫害的情况比较严重后才进行治理,不仅增加养护成本,还可能会造成植物的死亡。在具体的防治中,主要采取的手段有药物毒杀和生物防治。生物防治能够降低化学药物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但比较适合病虫害程度较轻的情况,如果病虫害已经比较严重,就要及时采用药物毒杀的方式进行治理。天牛、叶虎以及甲壳虫是园林景观绿化植物比较容易出现的病虫害,工作人员要提前准备这些常见的害虫,一旦出现病虫害,能够迅速进行治理,节省准备材料的时间[3]。
2.2 植物安全防护管理
一些自然灾害会对园林景观植物造成巨大的损害,因此,在养护管理工作中,要对植物进行安全防护,降低植物在灾害中的受损程度。首先,园林的绿化养护工作人员要关注天气情况,监控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提前做好准备,确保各种物资的充足,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预案。例如,在台风或者大风天气来临之前,及时固定那些抗风能力较弱的植物,通过扶正、立柱等措施进行养护。其次,对于突发的自然灾害,灾害过后要做好抢救工作,尽可能挽救更多的植物。最后,做好季节性养护工作,比如在冬季实施培土等保暖方法,保护容易受冻的植物,在春季将覆草等及时清除,保证植物的顺利生长。
2.3 植物水分及施肥管理
在对园林景观进行绿色养护时,根据不同的植物提供充足水分,是保证植物健康生长的关键环节。绿化养护工作人员要针对不同的种类、时节和状态,科学补充水分。例如一些植物需要大量水分,如草地等,就要及时进行补充,避免缺水对植物产生不良影响。在春季植物萌芽期间,水分需要量也比较大。如果出现比较干旱的天气,也要及时补充水分。另外,对于不同的区域,要进行科学规划,分区域管理,更好地保障植物灌溉。除了水分之外,肥料也是植物生长的基本养分,在种植植物之前,工作人员就需要对土壤进行合理施肥,同时结合不同植物的需求,加入不同种类的肥料,在植物成长过程中,根据具体的发育情况,及时施肥,合理控制,保障植物生长的营养需求[4]。
3 现代园林景观不同植物的养护管理
养护管理的周期较长,需要考虑到植物生长的各种细节,进行系统完善,科学管理,才能保证植物的顺利生长。另外,要结合园林景观的变化进行调整,结合植物的生长特点进行养护工作。在具体的养护管理工作中,要区别对待不同种类的植物。
3.1 树木的养护管理
树木是园林景观绿化中的核心,是人们视觉的焦点,对树木进行养护,是维持园林美观的重要工作。在保证树木错落有致、均衡生长的前提下,对于不同种类的树木,要进行不同的养护管理。例如,乔木主要呈现的状态是树干笔直,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养护过程中及时修剪老枝或不规则的新枝。灌木主要呈现的状态是整齐有序,因为需要工作人员及时进行修剪,并且设计成不同的形状,增加园林景观的艺术感[5]。
3.2 草地的养护管理
草地是园林景观绿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相比乔灌木,草地的养护更加费时,需要保证水分、防止病虫害、及时施肥等诸多工作。工作人员在进行草地养护管理时,还要按照草地的不断成长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养护。例如处于缓长期的草地,养护工作的重点是防治病虫害,及时检查草丛中是否存在幼虫,然后进行药物毒杀。处于退化期的草地,应该及时清除枯草,补充新草。
3.3 绿篱的养护管理
绿篱对施肥浇灌的要求更高,而且需要定期进行修剪,是园林景观中养护工作较多的植物。工作人员要通过施加有机肥,保证绿篱的快速生长,而且要在修剪后及时施肥。在水分管理上,要保证绿篱的湿度,做到表土干而不白,遇到雨水充足的情况,还要及时进行排水,避免出现烂根的情况,影响绿篱的生长。
4 结语
现代园林景观是城市居民体验自然的重要场所,对于城市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绿化养护工作是保证园林景观持续性的核心要素,在工程规划阶段,就应该进行合理设计,为后期的养护打好基础。本文简要论述现代园林景观绿化养护工作的主要内容以及不同植物的养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