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景园林施工植物选择和配置方式探讨

2021-12-06方二妹

花卉 2021年6期
关键词:园林施工风景园林气候

方二妹

(合肥植物园,安徽 合肥 230031)

当前,很多城市风景园林设计没有对植物的选择和配置进行细致思考,而这也导致一系列消极影响。从实际施工过程来看,盲目照搬照抄的设计方案必然会导致施工成本的增加和不当损耗;从园林设计成品来看,缺乏合理考量的园林植物在气候适应、文化适应方面都有所缺陷,所以在经济性和观赏性、人文性方面都略逊一筹。由此可见,城市风景园林规划并非易事,设计师除了要具备可靠的专业能力外,还需要对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有一定的认识,否则就难以真正的让人们的园林中感受美。

1 风景园林施工植物选择的原则

1.1 分析气候

气候对施工植物的选择有基础性的影响,在园林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气候实情做出合理考量,否则就难以保证施工植物的基本生长要求。在施工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方面,要尽量贴近本气候类型。这样做首先是从经济节约的角度出发,因为相同气候类型的树种在生长习性方面比较一致,所以栽种以后不会出现气候不适应、大面积死亡的状况,可以减少建设过程中的浪费;另一方面则是相同气候类型的树种不会出现异常生长的状况,所以不会产生明显的生物入侵、病虫害问题。除此以外,对气候的考量还应当体现在植物的栽种方面,我国是个季风性气候明显的国家,不同的季节在温度和降水量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这就意味着季节不同时植物的生存率也相应不同。出于园林施工经济性和效率性方面的考虑,风景园林的设计、施工人员要做好协调,在正式敲定植物配置以后,划分好不同阶段的施工植物种植,让植物能在适应的气候生存下来。

1.2 注重搭配合理性

在城市中建设风景园林的出发点是改善生态、美化环境。施工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同样要兼顾好这两个方面。改善生态需要规模、功能强大的植被支持;美化环境则需要优化施工植物的选择和搭配,否则盲目搭配就难以形成观赏价值。值得一提的是,城市当地自然植被的整体状况对园林设计的影响是基础性的,设计师通常会在当地选择兼备改善生态、美化环境的植物类型作为园林植物,从而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设计实践性。举例来说,我国北方为温带气候,按照气候特征来看自然植被多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对环境条件有所认知以后,就应当对落叶林的生长习性做出合理考量,即植被在秋冬季节以后会出现枯黄、凋零的状况,若是施工植被的选择和搭配中没有考虑到这点,就可能出现春夏草木繁盛,园林一片生机盎然;秋冬草木枯萎,园林呈现出萧索的状态。避免因为园林植被在不同时节的反差过大,导致游客分布不均。当然,在考虑自然植被生物特性的基础上,应当从美学角度出发,选择一些有观赏性的植物作为陪衬,点缀园林整体景观。还有,为了提高风景园林的可观赏性,可以适当移植外来树种,让游客在以本地植被为主,多样植被共存的园林中享受风景。

1.3 施工植物的选择参考文化

中华民族有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不同的植物我们总是会将其与特殊意义联系起来,正如牡丹象征富贵、竹子则代表长寿、清高淡泊等,这些植物背后的人文因素也是施工植物选择中不得不考量的因素,否则就会因为植物认知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有不少城市在“市花”“市树”方面的建设很到位,比如说北京的市花是月季、市树是国槐,所以北京的园林设计中经常会见到这两种植物的身影,人们在游览园林时也能从中领略到城市的特征和风采。当然,也有部分区域忌讳特殊植物的存在。考虑不同的地域都有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在选择和配置植物的时候也能从这点入手,例如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作有《梅花》,相关地区的园林设计中就可以加入更多梅花元素。如此一来,游客在风景园林中也更能感受到城市的文化底蕴。

1.4 突出整体效益

风景园林施工植物的选择必须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尽管园林的建造目的是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但若是完全忽略社会效益和经济环境,就会对地方政府的运行产生负担。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在认知园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调整植物选择的内容,在保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平衡经济效益。在初期选择时,工作人员有必要将不同的设计方案摆出来,然后以预算为标准进行甄选,然后再从其他方案中做优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施工植物中可以加入部分兼备经济、观赏的植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还有,植物的生长并非一蹴而就,其生长过程中也会遭遇病虫害的问题,如果将施工植物的预算全部使用到栽培中,那么园林施工植物发生意外就无法有效处理,故而施工方要预留一部分资金用于后期维护和资源优化配置。

2 关于风景园林施工植物选择的实践操作

2.1 调查区域自然特征

风景园林施工植物的选择以气候环境为基础,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在设计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为了对城市风景园林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有全面的认识,工作人员要尽可能全面地收集环境信息。比较可行的途径为查阅城市气象记录、水文纪录;实地调查城市植被状况,记录本地常见植物类型;使用互联网查询城市气候环境信息等。将收集信息归纳处理以后,工作人员就能大致划出可选植物范围,然后再从这些植物中挑选出适合的搭配组合。

2.2 将城市文化作为植物选择的风向标

植物的选择和搭配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展现园林美,但若是城市居民对植物美感的认可不足,那么选择和搭配就不能算作是成功。实际上,不同区域的居民在审美方面也会有所差异,如果不加调研就选择和搭配施工植物,那么“水土不服”的状况也就很容易出现。因此,园林设计师可以在工作之余走访城市,了解城市居民的审美偏好。当然,想要近距离了解城市的“风土人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去博物馆或城市档案馆。如此一来,风景园林在设计过程中就已经夹杂着当地特有的氛围。尤其是在设计师走访城市后,可以更加直观地体会文化特征,在规划设计中不会出现特别突兀的文化景观。正如西安人对“长安牡丹”情有独钟,所以花卉植物的选择就可以将牡丹作为主体,然后搭配其他植物。这样就能把城市文化和园林风景融为一体,居民们的观赏体验也会更上一层楼。

2.3 从养护的角度配置园林植物

风景园森林施工植物的选择绕不开养护问题,不同的植物对环境的要求各不相同,所以在养护上也会有所差异,工作人员在选择和配置植物的时候也要适当考虑养护工作。树木养护比较注意细节,工作人员应当考虑工作覆盖种植到后期修剪的全过程,否则就不能保证养护的持续性。不同的树种对养护要求不同,乔木树种木杆挺直的观赏效果比较好,但是工作人员要在前期做好支扶,不然新枝就很难生长起来。冠大叶多的树木则容易因为大风天气导致树木受到伤害。草地的养护要求比较高,因为多数园林的草地设计为四季常绿,所以草地的选种和质量要求都很高。除此以外,草地种植以后的数年生长速度会逐渐下降,此时工作人员就要花费大量的精力进行管理、养护;装饰用绿化植物往往具有美观性,但同时也比较娇柔,想要表现出优美的形态也需要在修剪时投入更多技术。工作人员在养护时还要了解盆栽和绿篱的生长习性,避免因为缺乏管理对植物景观造成不可逆伤害。由此可见,园林植物的配置绝非易事,工作人员在园林植被的选择中不能只看到短期效益,而是要把目光放长远一些,科学分析植物选择和配置的合理性,否则园林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后,植被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而这最终会导致风景园林景观质量下降。

2.4 在园林植被选择和配置中贯彻可持续理念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在城市风景园林的设计中,也要对植物选择和搭配等细节内容进行可持续处理。当然,风景园林的建设本身就能对环境产生优化作用,所以可持续理念的落实要放在适应生态和节约资源方面。不同的植物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也不同,正如橡树种植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种植橡树显然不合理。所以说,风景园林设计时不能将美观当作唯一标准,还要考虑生态适应性。总而言之,风景园林植被的选择和配置是一项系统的工作,设计人员在展现自然美的同时,还要从节约用水、调蓄地下水等角度出发,真正让风景园林融入到生态环境中,并且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产生积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园林植物对环境也有一定的净化作用,工作人员在配置时应当考虑不同植物的作用,然后将其配置到不同的功能建筑和环境景观中。正如园林中水面范围比较宽广时,工作人员就可以在植物配置中增加芡实、半边莲和王莲等水生植物,以此帮助净化水体环境,从而保障好园林内部的生态平衡,让居民能够享受到优质的生态环境。

3 结语

城市风景园林的建造适应了现代人对优质生活的需要,园林设计工作者应当在植被选择和配置等细节方面进行全局思考,通过因地制宜的调整植被选择和配置方案,践行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园林的各个部分都能统一协调于自然美和生态美当中,促使园林最大限度展现自身的美感和环境效益。

猜你喜欢

园林施工风景园林气候
欢迎订阅2023年《风景园林》
关于现代园林施工管理的探讨
节能型技术在园林施工中的应用初探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思考
GIS相关软件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基于园林施工管理的探讨
探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构成艺术的应用
园林施工与养护中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