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锈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2021-12-06林莉芳
林莉芳
(甘肃省清水县果品产业发展中心,甘肃天水 741400)
清水县是北方落叶果树的最适宜栽培区之一。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全体果业技术人员和广大果农的不懈努力,清水县果品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果品收入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果树的效益主要取决于果品的产量和质量,而病虫害防治则是决定果树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清水县已基本控制了苹果腐烂病、苹果黑点病、苹果白粉病、苹果霉心病、桃小食心虫、叶螨等多种重要病虫的危害。随着苹果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农药使用不科学或依赖某一种农药的现象以及栽培措施、小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果园病虫危害情况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一些病虫由原来的次生病虫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苹果锈病在苹果园普遍发生危害,常导致树叶早落、树势衰弱,进而严重影响了果品的产量和质量。苹果锈病又名苹果赤星病,是一种转主寄生菌,转主寄主有桧柏、塔柏、龙柏等,在有桧柏等转主寄主存在的地区往往有该病发生。20世纪80年代,该病在清水县的苹果园只很少发生。随着城市绿化和乡村行道树大量栽植柏树,苹果锈病的危害也逐年加重。特别是2010年,苹果锈病在清水县严重发生,有的果园叶片受害率高达50%以上,导致苹果果园早期落叶大发生,出现了树势衰弱、产量减少和质量的下降的现象,影响了清水县干鲜果产业的健康发展。
1 发病症状
苹果锈病病菌可侵害苹果树的新生枝条、叶子、叶柄、果实,受害部位表面产生橙红色小粒点,为该病的主要特征。叶片受害表面产生橙红色小粒点,直径1~2 mm左右,严重时病斑可以扩大到5~10 mm。中部的病斑颜色较深,外围的病斑较淡,边缘通常以红色呈现,中部有橙黄色小粒点,即性孢子。空气湿度大时,发病部位流出黄色丝状液体,待丝状液体干后,叶片上发病处变为黑色,最后叶片表面凹陷,叶片的病斑处干枯。在苹果锈病的高发期,一片叶子上会长出很多病斑,病斑处长满橙黄色小圆点,叶片背面还会长出一团丛生绒毛,最后还会引起苹果树早期落叶。幼果发生苹果锈病,果实表面会出现圆形病斑,主要发生在果实的萼洼部,刚开始为黄色,最后果实病斑周围产生黄褐色绒毛,导致果实生长不正常,出现畸形果。叶柄和新生枝条发生苹果锈病,发病部位会出现橙黄色枣核状病斑,病斑处长出黄褐色绒毛,最后枝条裂开,这2个部位发病情况基本相同。桧柏染病,病部呈现球形瘿瘤,直径3~5 mm,翌年春季瘿瘤一般会出现深褐色舌状孢子角。
2 病原
山田胶锈菌(苹果东方胶锈菌)为苹果锈病的病原。苹果锈病病菌是一种典型的转主寄生真菌,冬孢子形成在桧柏上,萌发产生担孢子,才能完成第二年的侵染和危害。冬孢子形似椭圆、无色、具长柄双胞。担孢子卵形,无色,单胞。
3 侵染循环
越冬时,苹果锈病病菌主要寄生在柏类树种上。第二年3月下旬锈病菌开始发育,变成繁殖母体,萌发后,产生很多的繁殖幼体菌丝,菌丝幼体随着降水和空气流动转移到树体上,感染嫩叶和果实、新梢等。从4月份下旬开始树体出现明显的病状,首先在叶片上表现明显,果子和枝梢发病迟一点,大约在7月中下旬。8月中下旬病菌发育成熟后,随着气流传播到侧柏、塔柏上,在侧柏、塔柏上以成熟的病菌形态越冬。病菌的繁殖体1年产生1次,苹果锈病1年仅侵染1次,不会发生第二次侵染的现象。
4 发病条件
由于苹果锈病病菌的繁殖体1年只有1次,以转主寄生的方式在侧柏、香柏、塔柏、新疆圆柏、左柏、翠柏、希腊桧、矮桧等越冬。因此,果园周围有这些树木存在,传入果园的菌原量大,发病就重。远离这些树木的果园,传入的菌原量相对较少,发病较轻或不发病。
4.1 主寄主
苹果锈病有转主寄主的特性,锈孢子必须在桧柏等转主寄主树木上越冬,这样才能完成它的生命周期。建园时选择远离以上这些柏类树种,果树就不容易被病菌感染,并且完不成锈病病菌的生命循环,就不会发生苹果锈病。
4.2 越冬菌丝体基数
苹果建园时如果没有避开柏类树种在5 km以上,柏类树种上的病菌就会形成初次侵染源,发生和危害程度就会较重,如果建园时园地周围没有柏类树种存在,苹果锈病发生很轻,或不发生危害。
4.3 降雨情况
在苹果展叶后,一般是4月下旬,降雨较多或者连续降雨,且降雨量在50 mm以上时,锈孢子的传播就会加快,侵染概率就大,苹果锈病发生就会严重;天气干旱少雨,不利于锈孢子的传播,苹果锈病发生就轻。
5 综合防治
5.1 秋冬季果园防治措施
在秋冬季及时进行清园,集中处理或深埋病叶、病果等带病病源。通过这些措施,减少病原基数,为来年的病害侵染压低了基数。另外,在萌芽前树上树下喷施3~5度石硫合剂,以进一步杀死病原菌。
5.2 加强果园肥水管理
果园通过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提倡配方施肥,缺什么,补什么,增强了树势,提高了抗病能力。
5.3 采取夏季修剪措施
果树生长季节采取拉枝、疏除直立枝和病枝等技术措施,改善果园中通风透光的条件,改变病菌生活环境,创造有利于树体生长、不利于病菌滋生的环境条件。
5.4 加强果实套袋
要求富士系、金冠等品种全园套袋。套袋前全园喷施治疗铲除性(腈菌唑、福星等)及保护性(大生M-45等)杀菌剂1次,可有效防治苹果锈病的发生。
5.5 药剂防治
对于元帅等未套袋园:首次喷药时间掌握在病害初发期(约在5月15日左右),全园喷施5 000倍液的福星1次,15~20 d后喷施3 000倍液的12.5%腈菌唑1次,6月底喷施1次3 000倍液苯醚甲环唑。此后,根据果园实际情况,可考虑在8月初和9月初各喷施1次杀菌剂。根据降雨情况和果园树体发病情况确定喷药间隔期。雨水较多、果园通风条件不良、发病较严重的缩短喷药间隔期,反之,可适当延长喷药间隔期。
对于富士等套袋园:在5月中旬喷施第一次药,套袋前(约5月下旬),全园喷施治疗铲除性(腈菌唑、福星等)及保护性(大生M-45等)杀菌剂1次。此后,果园喷药情况同未套袋园。
化学防治具有方法简单、见效快、防效显著等特点,是综合防治中不可缺少的应急手段,但应合理应用并把握用药原则和方法:一是选用高效药剂。药剂应选择有效成分含量高、防效好的药剂,如腈菌唑含量有5%、12.5%、12%3种剂型的药剂,防治病害时应选用含量为12.5%和12%剂型的药剂。二是对症药剂。苹果锈病病原对唑类杀菌剂敏感,因此防治这种病害时首先要选择腈菌唑、福星(氟硅唑)、烯唑醇、思科(本谜甲环唑)、丙环唑、戊唑醇、三唑酮等唑类杀菌剂,其他药剂如甲基托布津、福美双、多菌灵防效相对较差,不宜使用。而保护性杀菌剂如波尔多液、大生(代森锰锌)前期使用,也能有效防治这种病害,可选择使用。三是适时用药。苹果锈病这种病发病初期在5月15日左右,各地因菌原量、气候等因素影响,初发病时期有一定差异,且病害有8~10 d的潜伏期。应根据当地病害发生时期,提前喷药预防。四是准确把握药剂浓度。使用药剂时应严格按照药剂说明来进行配制和稀释。首次使用的药剂应选使用浓度的下限。五是注意轮换用药。为延缓农药的抗药性,一种药剂1年使用不超过2次。六是保证喷药质量。喷施药液务必做到均匀、细致、周到,并在喷施药液中加入农药增效剂,以提高防治效果。七是做到群防群治。对于有再侵染的病害苹果锈病,在集中连片果园要做到统一喷药防治。这是提高防效的关键之一。八是喷药次数。对于侵染时期长、有再侵染的苹果锈病,元帅系果园全年喷药次数应在3~4次,富士未套袋园喷药次数可在4~5次,而套袋园可在套袋前喷施2次农药即可。对于侵染时间较短、无再侵染的苹果锈病全年防治2~3次即可。
6 建议
苹果锈病的防治中,由于绿化树种桧柏的大面积栽植,防治难度将进一步加大。生产实践证明,对桧柏进行喷药预防,可显著防治苹果锈病。而让果农自发地对柏树喷药防治不现实,因此建议业务部门在这方面投入力量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