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龚贤代表作《溪山无尽图》长卷题跋解析

2021-12-06许烨鸣

国画家 2021年2期
关键词:长卷米芾司马

许烨鸣

要深入研究明末清初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的画家龚贤,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而其最著名的代表作《溪山无尽图》的题跋为我们了解龚贤的精神世界、艺术追求、个人经历、作品渊源等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本文对作品本身不作过多的赏析,而侧重对题跋做一番深入解读。

在此之前,有必要对龚贤做简要概述。龚贤(1618—1689),又名岂贤,字半千,号野逸,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画家,现在画史将其列为金陵八家之首,则是因为龚贤的艺术成就和影响最大而已。早年曾参加反清复明的复社活动,因战乱漂泊流离,入清后隐居不出,终老南京清凉山。

龚贤之所以能独立成为大家,他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便是用墨与同时代的画家不同。同时代的“四王”复古之风是当时的主流,追求的是笔墨的“天真幽淡”。龚贤则学习宋人师法自然,所推崇的是董源、米芾、吴镇以及离自己最近的沈周,结合自己对自然山水的观察和感受,形成了浑朴中见秀逸的积墨法。其30岁之前习作阶段,尚无风格;30岁到38岁,简笔勾勒的“白龚”,画风已趋形成;38岁至40岁前后,继续完善简笔画风,同时尝试多遍皴擦点染的繁复画法,及至60岁左右,最终形成苍润、浑沦的“黑龚”画风。

他把山水画艺术的表现技巧概括为四个根本方面:笔法、墨气、丘壑、气韵,并以创造丘壑为重。用笔“秀而老”,在描写涧壑溪桥、茅亭古树时,不着晕染而气势自然,苍劲深厚。画山石皴擦多至十余次,而常以浓淡不同的厚重颜色,相当真实地刻画出湿润多雨的山林景色,具有一种厚重浓淡、沉雄郁茂的独特风格。龚贤的山水画非常重视构图。他的画视野开阔,气象万千。他将“三远”构图发挥得极为巧妙,“平远”构图,多采取俯视角度,这样视野开阔,平淡中倍增缥缈的感觉。尺幅之中,山河无尽。作“高远”构图,先俯视,而后眼光往上作仰视,真有下揽深谷、上突危峰的气概。他十分注重上下的位置。他的山水画一般很“满”,但“满”而不塞,常常用云带、流水作为空白透气。从整个画面来说,构成了龚贤笔、墨、丘壑浑然一体的气韵。

《溪山无尽图》长卷作为龚贤的代表作,凝聚了其毕生的心血,该卷是龚贤从1680年初春开始创作,一直到1682年仲夏(农历六月二十二)历时两年多时间完成。龚贤时年62-64岁。该长卷长726.7厘米,宽27.7厘米。真迹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图中丘壑繁复多变,山林苍莽,浓郁沉厚,江天宽阔,静谧清远,笔精墨妙,多变皴擦点染,达到了浑沦的艺术境界。

题跋全文解析:

庚申春,余偶得宋库纸一幅。(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春,余,我。我偶然得到难得的宋库纸一幅,注:在明清两代均有仿制宋代的书画用纸,如明代新安仿制宋藏经签纸,清代仿澄心堂纸等,由此可见宋库纸的珍贵,一个酷爱书画又懂纸墨鉴别的龚贤得此是多么的不易和惊喜,我推测是懂画的好友或商贾赠予的,正因为稀有和珍贵,怎样很好地利用这张纸,让龚贤颇费心思)欲制卷,畏其难于收放;欲制册,不能使水远山长。(想绘制成长卷,担心展开和收卷不太方便;想画成单册形式,又纠结不能够充分表现山水画水远山长的意境。)

因命工装潢之,用册式而画如卷,前后计十二帧,每帧各具一起止;观毕伸之,合十二帧而具一起止。谓之折卷也可,谓之通册也可。(考虑再三,最终决定让装裱工匠装裱成册,将这张宋库纸裁剪成十二张册页,分别作画,独立成幅,而又前后呼应连成一幅完整的长卷,可以称之为带有折叠式的长卷,或者称之为互相通融的册页也可以。由此可以看出龚贤的独创意识。)然中间构思位置,要无背于理,必首尾相顾而疏密得宜。(但在整体构图以及经营位置上不违背画理,要充分考虑画面的起首和收尾之间的呼应和疏密关系,要使画面的节奏相得益彰。)觉写宽平易而高深难,非遍游五岳,行万里路者,不知山有本支水有源委也。(感觉到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平远法相对比较容易些,而表现高远和深远则比较困难。要想表现好两者,必须要经过游历三山五岳,行程过万广收博览的人,才能明白山有主体支脉,水有源头流态。龚贤在此强调艺术源于生活,外师造化,搜尽奇峰打草稿。)

是年以二月濡笔,或十日一山,五日一石,闲时拈弄,遇事而缀。(当年的阴历二月开始动笔作画,濡,蘸笔书写或绘画,画得很慢,十多天画一座山,四五天画一块石头。闲暇的时候就画几笔,有事的时候就停下来)风雨晦暝,门无剥啄,渐次增加,(虽然这里时常风雨交汇,阴晴不定,剥啄,敲门声,但是很安静,很少有人来打搅,故而能够安心作画,逐渐增加进度)盛暑祁寒,又且高阁,谁来逼迫,任改岁时,(每到酷暑严寒天气,就将该卷束之高阁。没有人来催促,随意而为,任由他岁月更迭而悠然自得)逮今壬戌长至而始成,命之曰:溪山无尽图。(逮,及,到。长至,指夏至,阴历六月二十二。直到壬戌年,也就是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仲夏前后,该长卷终于完成,我命名为:《溪山无尽图》。)

忆余十三便能画,垂五十年而力砚田,朝耕暮获,仅足糊口,可谓拙矣。(追忆起来,我从十三岁开始便能画画了,在笔墨砚台间辛苦耕耘了五十多年,可叹的是,并不能使自己的生活过得很舒适宽裕,仅仅只能勉强糊口而已,真是很无奈啊!龚贤身处的年代正值明亡清兴之处,作为一个没有背景的下层知识分子,他身世漂泊,几乎大半生都是在避难和艰难谋生中度过的。“百苦不一乐,到老尚谋生”。是他对自己一生遭遇的叹惋。)然荐绅先生不以余之拙,而高车驷马亲造荜门(然而没想到荐绅先生,应该是懂画的地方官,不嫌弃自己的卑微而亲自登门看望关怀。高车驷马,《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范雎归取大车驷马,为须贾御之,入秦相府。”形容高贵者。荜门,荆条竹木等做成的门户,形容居住简陋,生活困苦),岂果以枯毫残沈有贵于人间耶?(鼓励我将画拿出来,走出去进行交流,定会发扬光大。果真如此的话,难道真的能够让我用秃笔残墨所画的拙作流传于后世吗?龚贤题画诗句有“桥头没个人来看,留取时光在画图”,不仅表达了画家的无奈和苍凉,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艺术的自信。)

顷挟此册游广陵,先挂船迎銮镇。于友人座上值许葵庵司马,邀余旧馆下榻授餐。(经过再三考虑,我打算马上拿着这幅册卷到扬州去试一试,广陵:江苏省扬州市,楚怀王时期就因为修建广陵城而得名,今天还设有广陵区。先坐船到了迎銮镇一位朋友家中,然后再作打算。迎銮镇,今天江苏省仪征市,南京到仪征市约80公里,而从仪征市到扬州市大约35公里左右。龚贤没想到在迎銮镇,正好遇到许葵庵司马,我推测是龚贤的朋友从中牵线搭桥,否则龚贤是不可能有机会结识司马这个级别的官员的。许葵庵司马出面热情邀请我到曾经熟悉的旧馆相会聚餐。对于龚贤来说,这已是很高的礼遇了,也就是说,司马遵从龚贤的意愿和安排,屈尊到他熟悉的旧馆去见面会餐。)因探余笥(方形竹制盛器)中之秘,余出此奉教。葵庵曰:讵(怎)有见米颠袖中石而不攫 (抓取,拿取)之去者乎?请月给米五石,酒五斛,以其终身,何如?[宴席期间,许葵庵司马询问我笥中有什么大作可以欣赏吗?我当场拿出来这幅册卷,请他指教,奉教,恭敬谦辞。葵庵惊喜地说道:怎么能够见到犹如米芾袖中珍宝一样的艺术精品,不珍惜这个机会而任由其流失呢?这句话高度评价并肯定了龚贤的艺术,米颠袖中石:米芾(1051—1107),别名米襄阳,米南宫等,字元章,北宋书画家。米芾个性怪异,举止癫狂,遇石称“兄”,人称“米颠”。在收藏方面米芾喜欢各种天然奇石,尤其对砚台近乎痴迷状态。有一次,米芾用草书给宋徽宗写了一首诗,趁着皇帝高兴,将砚台抱在怀中,说此砚台已被自己用过了,皇上不能再用了,皇帝见他喜欢,于是就把砚台赐给了米芾,该砚台尤为珍贵,故而有“米颠袖中石”的典故流传。许葵庵用此典故来形容龚贤艺术珍贵,当场表示要出资购买并独享此册卷,同时他认为龚贤是一位难得的艺术人才,理应得到尊重和帮助,在得知龚贤清贫困苦的现状后,他提出:那我每个月给你米五石,酒五斛。古代一斛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你就在这里安心画画,颐养天年,怎么样?这在当时是十分难得的待遇了,说明徐葵庵司马真是一位贤德之士。]余愧岭上白云,堪自怡悦,何合谬加赞赏,遂有所要而与之。(我一听非常感动和惭愧,拙作权当敝帚自珍,只是自娱自乐而已,岭上白云:出自南北朝陶弘景的《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这是陶弘景隐居之后回答齐高帝萧道成诏书所写的一首诗。诗的意思是,我的志趣所在是岭上白云,青山林泉,可惜我无法让您理解个中情趣,就像山中白云悠悠,难以持赠一样。没想到在此得到许葵庵司马如此赞赏,他乡遇知己,知遇之恩,令我感激不尽,如蒙不弃,此卷赠送给司马大人作为纪念。)尤嘱葵庵幸为藏拙,勿使人笑君宝燕石而美青芹也。半亩龚贤记。(再三叮嘱许葵庵司马一定要秘藏我的这幅长卷拙作,不要轻易示人,以免人们笑话司马您不识真伪,把微不足道的东西当成宝物,到处炫耀而贻笑大方。宝燕石:花纹像玉的石头。《艺文类聚》卷六引《阚子》:宋国有一个人得燕石以为宝玉,周客说是石头,该人越发宝贝一样藏得更深。后以燕石比喻不足珍贵的假古董,或用作对自己作品或收藏珍玩的谦称。美青芹:《列子·杨宋》说,从前有一个穷人,偶然吃芹菜,脆美可口,便向富人推荐,结果富人嘴破肚痛,穷人于是遭人埋怨,一片好心却结果不好。后来用献芹以自谦,谓所献菲薄,不足当意。龚贤用这两个典故表示自谦。半亩,龚贤晚年定居南京清凉山后的别号。龚贤题记。)

请注意,题跋到这里,不再加上司马字样,说明已经将徐葵庵司马视为知音,并且龚贤认为由他珍藏,这幅凝结了自己一生艺术追求和心血的力作,一定能够使之流传于后世,照应前文,终于了却了龚贤将拙作流传于人间的人生夙愿,龚贤的愉悦心情可想而知。最后一句话既是谦虚,又是祈祷。实则,唯恐该长卷突遭不测,进而引发祸及自家安危的隐患,故而再三叮嘱,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龚贤心存顾虑,因为他曾经参加过反清复明的复社,尽管他很早就退隐了,但毕竟存有案底,无法回避,兵荒马乱之际,无人追究。而今他只求苟且一隅,安心画画,就怕有人发现他的精品画作后,顺藤摸瓜找到他,风烛残年之人,是经不起任何灾祸的,唯恐累及家人。所以既有流传千古的夙愿,又有避祸偏安的心理,故而有此隐晦之词,千载之后,读罢不禁令人心酸。

只是龚贤没想到,该画最终还从许葵庵司马手中流出,命运多舛,联想后来龚贤遭到豪横劫画,很可能与此次迎銮镇之行有关联,试想一下,有两种可能,一是徐葵庵司马得到这幅绝世珍品,有人传漏风声,所处位置又会受到诸多上级的挟持,估计有不少人垂涎此卷,司马恐怕很难自拥保全,二是司马本身没有听从龚贤的叮嘱,到处炫耀,引发诸多是非,中间故事较多,纯属本人的臆断,不足为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南京清凉山有一位绘画高人叫龚贤的消息不胫而走,所画作品日渐势盛,引来不少的求购者,最终导致地方恶霸受人唆使,登门强索,龚贤慌恐至极,孤立无助,只好求救于他的好朋友孔尚任,但是因为古代的信息传递较慢,待到孔尚任得到消息,积极相助时,龚贤却在惊吓中死去,孔尚任悲愤不已,写诗悼念,并出资捐棺安葬,抚慰他的孤儿。一代名家陨落在南京清凉山的半亩园中,从此荒芜沉寂,被世人遗忘,所幸苍天庇佑,经过无数的劫难,该卷完整无缺地得以流传至今,从而让我们能够有幸一睹龚贤浑沦苍润的绝世珍品。

猜你喜欢

长卷米芾司马
米芾拜石
用“心”写字
用“心”写字
安昌古镇:一轴老绍兴市井长卷
在历史长卷中品读先贤的传奇人生
“司马”本不是姓
马头墙上的徽州“ 一府六县”的水墨长卷
“司马”原来是官名
我的一生是宣纸的长卷
暗恋也是一种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