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州鲈鱼的饲料选择和投喂技术要点

2021-12-06○李

渔业致富指南 2021年10期
关键词:杂鱼鲜鱼投饵

○李 顺 刘 宁

加州鲈鱼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摄食范围广,在天然水城中主要捕食昆虫、虾、蝌蚪和鱼苗等。食物种类依鱼体大小而异,孵化1个月内的鱼苗主要摄食轮虫、小型甲壳动物;体长5-6cm时就可摄食水生昆虫和鱼苗;10cm以上时常以小鱼为食,当饲料不足时,有自相残杀的特点。

人工养殖可投喂配合饲料,也可投喂鲜活野杂鱼、冰鲜鱼、专用饲料或其他饲料等。一般在放养苗种初期需驯食一段时间后,再改用配合饲料、野杂鱼或专用饲料投喂。可捕捞或购买河、湖、水库等水域中的小杂鱼、虾投喂,也可采购低值冰鲜鱼或人工配合颗粒饲料投喂。在养殖过程中,一般来说饲料成本占养殖总成本的50%-60%,所以饲料的选择和投喂技术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鲈鱼养殖的产量、成本、效益,影响着鲈鱼的体色、体型、口感、肉质等品质,影响着价格和销售,是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

一、饲料的选择

1.饲料要求

鲈鱼的饲料要求蛋白质≥40%,一般为40%-50%,动物蛋白质占比大于60%,一般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比为1.5-2:1。饲料中还含有一定量的纤维素,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不同生长阶段投喂的饲料不同,苗种阶段投喂1-3号饲料,蛋白质含量一般为46%-48%;成鱼阶段投喂4-6号饲料,蛋白质含量一般为45%左右。

饲料的选择原则为:

⑴选择营养平衡的饲料;

⑵根据不同生长阶段选用不同营养水平的饲料;

⑶根据不同的生长季节选用不同营养水平的饲料;

⑷根据不同时期鱼的口径大小选择饲料颗粒规格;

⑸根据养殖不同季节、水温变化选用饲料;

⑹配合饲料、鲜活野杂鱼、冰鲜鱼、专用饲料或其他饲料等可单独投喂,也可交叉投喂。

2.使用配合饲料、鲜活野杂鱼、冰鲜鱼等饲料的区别

投喂鲜活野杂鱼,可以提高鲈鱼的品质,但是来源受限,货源不足,价格不稳定。投喂冰鲜鱼,操作麻烦,易污染水质,鲈鱼易得病。因此,将逐步用配合饲料替代鲜活野杂鱼、冰鲜鱼等饲料,其优点如下:

⑴可调整配方,均衡营养,减少鱼病。可以根据不同的阶段,科学配比,达到营养全面均衡,充分满足鱼类成长需要,添加营养成分和防病物质,提高免疫抗病能力。

⑵质量稳定,水中不易散失,利用率高。

⑶减少水质及底质污染,保持环境稳定,提高养殖成活率。配合饲料水质污染少,使用冰鲜鱼会产生较多的残饵,这些残饵在水体中腐败变质,导致一些细菌性疾病的发生,尤其后期基本天天会有死鱼,而投喂配合饲料出现死鱼现象会减少。

⑷鱼品质好。使用配合饲料养殖,能保肝护肝,促进代谢,确保鱼类健康快速成长,鱼体色好、体形佳、肉质紧、均匀度好,卖相更佳。

⑸投料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投喂冰鲜鱼劳动强度大,其解冻、捣碎、投喂等绝大部分依靠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而投喂饲料可节省一半以上劳动力。

⑹易于贮存,易于观察,不浪费饲料。

⑺降低饲料成本。饲料完全熟化,有效灭菌,消化吸收率高。配合饲料长1斤鱼成本不到7元,冰鲜鱼成本高于配合饲料成本,一般来说,吃4-4.5斤冰鲜鱼长1斤鲈鱼,市面上冰鲜鱼价格在2元/1斤左右,长1斤鱼成本需8-9元。

⑻供应稳定。可根据养殖情况按照计划购买配合饲料,来源充足。

3.饲料选择

建议选择投喂配合饲料。鲈鱼抢食水中悬浮的饵料,下沉后不再摄食,为了防止饵料沉底、浪费饲料并污染水体,最好选择漂浮性配合饲料。

二、饲料投喂技术要点

无论投喂配合饲料还是鱼块,都要“定质、定量、定时、定位”,根据环境及水温对鱼的摄食量进行控制。科学的投喂可促进鲈鱼的生长发育,提高鲈鱼的产量和质量,这是保证高产的必要条件。

1.肥水

放苗前建议使用土肥、微生态制剂培育池水中的天然饵料,使池水呈油绿色或茶褐色为宜,一是为鲈鱼提供天然饵料;二是改善鲈鱼的体色;三是去除鲈鱼的土腥味,提高鲈鱼的品质;四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鲈鱼生长,增强抗病能力,提高成活率等。

微生态制剂包括:①单一菌类: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等;②复合微生物制剂:益生菌、EM菌等。EM菌由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等80余种有益菌种复合培养而成。

可充分利用微生态制剂进行调水和改底,利用好微生态制剂是加州鲈鱼养殖高产高效、成功的关键技术之一。

不建议使用化肥。

2.鱼种适应过渡

鱼种放养1-2天内,主要是适应环境,不会马上摄食,所以不用急着进行投喂。

第1-2天后再开始投喂,按量少次多的原则进行,可用手一把一把均匀撒喂,并按“慢-快-慢、少-多-少”的节奏进行。每次投喂时间应持续40分钟左右。

待摄食正常一段时间后,再按照“四定”(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四看”(看季节温度、鱼体大小、水质情况、活动摄食情况)和“匀、足、好”原则进行投喂。

3.驯食

在放养苗种初期须驯食一段时间,用野杂鱼和专用饲料投喂。把野杂鱼切成大小适合的鱼块向高处抛入水中,并投喂少量的颗粒饲料,引起水面波动,诱使鱼苗吞食。每2-3小时投喂1次,3天后逐渐增加颗粒饲料,减少鱼块,投喂频率也逐步减少。经7-10天的驯食,完全转变为颗粒饲料投喂的方式。

4.精心投喂

经过精心驯化后的鲈鱼可以直接投喂颗粒饲料,有效减少水体污染,降低养殖成本。不同生长阶段投喂的饲料不同,苗种阶段投喂1-3号饲料,成鱼阶段投喂4-6号饲料。投喂次数也不同,苗种阶段一般每天投喂4-5次,成鱼阶段则每天投喂2-3次。投喂饲料的重量占池塘鱼总重的8%-10%。每天最佳投喂时间为上午9-10时和下午3-4时。为保证鲈鱼的生长,8月中旬可适当增加饲料投喂量。饲料投喂要遵循“慢-快-慢”的原则,且每次投喂时长不超过30分钟,

鲈鱼生长高峰期体重每月以50%速度增长,一般在体重100g之前投喂4餐(早上6:30、10:30,下午2:00、5:00),体重100g以上投喂3餐(早上6:30、10:30、下午4:30)。非生长高峰期投喂次数、数量减少,10月份后可投喂2餐,春节前可投喂1餐。

配合饲料料号的转换可试探性的投喂,如若吃完就可转料,一般选择在太阳还未出来时和太阳落山时进行投喂,投喂一般在1小时,具体根据吃料情况而定

并非“投料越多,出鱼越多”,鲈鱼易暴食,过量投喂会导致饲料的消化吸收率下降,造成浪费,出现疾病。应适当控制投饵量,有利于降低成本,减少肠胃病的发生和水质的污染。投饵要做到定点、定时、定质、定量,每餐正常投喂要控制在七、八成饱为宜(鱼摄食速度明显减慢,70%-80%的鱼只抢不食)。如遇高温、变天应适当减少投饵量,每次投饵注意观察鱼群的进食和健康状况,以便及时采取应变措施

5.饵料交替使用

用配合饲料投喂加州鲈鱼到0.3-0.4斤/尾规格后,有可能会出现厌食、生长缓慢等情况,同时还伴随着肝脏肿大、脂肪肝等导致抗病能力减弱等现象,可采取一餐喂冰鲜野杂鱼、一餐喂配合饲料的方法进行投喂。

6.设置投料框

一般情况一个人可投喂两个塘口,不建议使用投饵机,采取人工投喂,以避免造成颗粒饲料的浪费。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在人工不足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投饵机投喂。

投喂漂浮性配合饲料,可在料台四周设置椭圆形围网,作为投料框。可根据养殖池塘面积、形状设定围网,10亩的塘口围网长约10m,宽约6m,网片宽50cm,网片水上部分10-15cm,水下部分35-40cm,四周用长竹竿固定。

7.强化管理,坚持巡塘,清除残渣、消毒

坚持每天巡塘,做好“四看”(看温度、鱼体大小、水质情况、鱼活动摄食情况等),鱼有不适最先反应在吃食上面,主要观察鱼吃食数量增减、摄食速度等情况,来判断鲈鱼健康情况,并随时调整投饵方案。

根据具体情况,及时清理残饵和其他杂物,防止污染水质。定时对池塘、食台进行药物消毒,发现疾病及早治疗,预防肠炎病、烂鳃病、出血病、水霉病和寄生虫病等。

8.建档立制,规范操作,做好记录

要建立专门养殖档案,制定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要建立完整的生产记录,记录鱼种放养量、生长情况、死亡数、饲料消耗、鱼群活动、鱼病防治及天气、水温变化等内容;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也利于总结经验,指导今后的生产,调整饲料投喂方式、次数和数量。

9.在饲料中添加营养物质和防病药物预防和治疗鱼病

根据鲈鱼生长情况、生产季节和鱼病发病规律,适时适量添加营养物质和防病药物。

⑴在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可提高鲈鱼免疫力,目前应用较多的菌类有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等。

乳酸菌富含维生素和脂肪酸,能中和动物体内的有毒物质,可有效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生长。

酵母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多种酶,可增强饲料的适口性,为动物体提供养分,促进消化吸收。降低水体中的生物耗氧量。可中和肠道中毒素,有效抑制肠道病原体的繁殖,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及抗病能力,并可降低黄曲霉的毒性。

芽孢杆菌可有效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促进水生动物生长。

⑵投喂药饵

①添加氟苯尼考、诺氟沙星、复方磺胺嘧啶、土霉素等药物,以及保肝护肝的药物,如肝胆利康散、保肝宁、三黄粉等,主要防治肝胆综合症、脂肪肝等。定期在饵料中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E,也可以有效防止加州鲈肝脏疾病的发生。

在加州鲈长到0.3-0.4斤/尾的规格后,会出现加料困难、厌食、生长缓慢,同时还伴随着肝胆综合症、脂肪肝等导致抗病能力减弱的现象。事实上肝胆综合征和配合饲料之间的矛盾是由于加州鲈自身生理缺陷引起的,加州鲈是先天性脂肪肝患者,在粗脂肪高达13%以上的配合饲料中,只有添加胆汁酸,提高脂肪的吸收利用率,降低脂肪在肝脏的蓄积,才能解决加州鲈的脂肪肝问题。

加州鲈是单片肝,对淀粉代谢不良,所以易患肝病,前期每15天喂保肝药物1次,后期5-10天1次。长期投喂冰鲜杂鱼,也使其易患肝病。在养殖过程中也可使用保肝药物和乳酸菌,保肝药物每月拌料2个疗程,一个疗程7天,之后保肝药物和乳酸菌交替拌料使用。

②诺卡氏菌病。诺卡氏菌以腐生为主,在腐烂的冰鲜鱼中较为常见,因此诺卡氏菌病更多见于投喂冰鲜鱼的养殖模式,所以建议全程使用配合饲料。

预防:定期使用金碘进行消毒,同时进行改底,过冬前内服抗生素5-7天。

治疗方法:内服三黄散(或肝胆康)、氟苯尼考、维K3、VC,外泼聚维酮碘、戊二醛或三氯异氰尿酸进行治疗。

③花肝病。预防方法为定期在饵料中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E。

④出血病。发病鱼池用二氧化氯、三氯异氰脲酸泼洒消毒,同时投喂药饵。

⑤烂身病。用生石灰、二氧化氯等消毒,同时投喂药饵,并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等。

⑥弹状病毒病。防控以综合预防为主。

⑦迟缓爱德华氏菌病。治疗方法:每千克鱼体重每日每次拌饵投喂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粉(规格为10%)80-160mg(以磺胺间甲氧嘧啶钠计),连用4-6天,首次用量加倍;或用乳酸诺氟沙星可溶性粉和诺氟沙星粉等拌饵投喂。

⑧越冬疾病。水温在20℃以上时,须加强投饲,增强其体质,用保肝药物与应激药物等配合拌料进行投喂,从而提高其抗病力、免疫力及抗寒能力。

⑨每月还要将土霉毒、维生素药物拌饵投喂2次,每次连服3天。定时用一些中草药拌料投喂,预防鱼病发生。

10.网箱养殖的饲料投喂

网箱养鱼要实现高产、降本、增收、增效的目标,应在保证饲料质量(营养平衡)的前提下,调整放养规格、密度和改进投喂技术,努力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转化率。投料原则为多食多投、少食少投、不食不投。采用“三定”投饵方法:即定时、定质、定量。

⑴定时:即“少量多餐”、分时分量的方式投料,一般按以下两种方式进行:

苗种培育(鱼体重0.3斤以下):早上7:00-7:30,中午 11:00-11:30,下午3:30-4:00,夏秋季在下午6:00-6:30补充一次,效果更佳。

成鱼养殖(0.3-1斤以上):早上7:00-7:30或7:30-8:00,中午12:30-1:00,下午5:00-6:00。

高峰期每天投饵次数不能低于2次。

⑵定质:选用未超过保质期、质量稳定、符合要求的饲料投喂。

⑶定量:按鱼的总量与平均规格以及天气情况来决定每天的投喂量。正常情况下幼鱼阶段投饲率为8%-10%,成鱼阶段投饲率为5%-8%。

(通联:274300,山东省单县水产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杂鱼鲜鱼投饵
草原鼠害防控无人机投饵试验*
小猫咪
第一次炒鲜鱼的收获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情系野生小杂鱼
这类水域适合夜钓
钓到餐桌上的快乐
观赏鱼喂食须知
点赞扬州烧杂鱼
高效养鱼投饵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