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途径研究
2021-12-06田婷,朱琳,徐雯,张青
田 婷,朱 琳,徐 雯,张 青
(1. 苏州市农业科学院,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 苏州 215155;2. 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江苏 南京 210036)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它并不是简单的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叠加,强调的是全面现代化[1]。国家、江苏省、苏州市明确的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间节点分别为2035、2030、2022 年,苏州相较于国家和江苏省提前13 和8 a。
苏州经济实力雄厚、文化底蕴丰厚、综合实力较强,具有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现实基础和有利条件。但是苏州经强农弱,“三农”发展在体制机制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对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途径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可以率先探索和示范新的发展模式和机制,为全省乃至全国推进这项工作提供“苏州样板”。
1 苏州农业农村发展现状
1.1 苏州市主导产业布局基本形成,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
近几年,苏州“四个百万亩”(优质水稻、特色水产、高效园艺、生态林地面积均为6.67 万hm2)和“三高一美”(高标准农田、高标准蔬菜基地、高标准池塘和美丽生态牧场)建设稳步推进,使苏州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的市场供给得到可靠保证[2]。政府和企业积极推动品牌强农,着力打造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通过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发展模式已初见雏形,例如“苏州大米”区域公共品牌的推广使用,直接促进苏州水稻产业产值增加了6.57 亿元,经济效益增加了5.38 亿元。
1.2 农业科技和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规模经营有序推进
在生产过程中集成推广应用生产全程机械化、智能设施装备、农业物联网等先进科学技术,在2019年末,全市农业机械化水平达90.1%,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1.5%。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技术推广,为农业产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积极构建以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主导的经营主体结构。截至2018 年,全市各区累计拥有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19 家,组建46 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共有6 个国家级、9 个省级、41个市级及一批县级现代农业特色园区,家庭农场400家以上,农民合作社2 000 家以上。
1.3 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农民收入不断增长
近年来,大力进行公路建设改造、垃圾清理、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改造升级以满足农村居民生活需求。“十三五”期间,村均年稳定性收入从718 万元增长到850 万元,农民年均可支配收入从2.36 万元增长到3.24 万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6%和9.33%,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速度。
1.4 一二三产融合趋势明显,城乡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
近年来,苏州凭借良好的农业农村资源,聚焦休闲农业提升、人居环境整治、农文旅融合等发展,打造了“田园小综合体”“三特一古”“共享农庄”等美丽乡村建设模式,乡村面貌得以改善,农民收入有所增加,有效促进了农业农村转型升级。目前,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已初步形成,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2 苏州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SWOT 分析
苏州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要强化问题意识,加快补齐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探索研究、亟待解决。在调研了解苏州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方法将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的有机结合可以清晰地确定苏州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资源优势和缺陷,了解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取长补短,挖掘潜力,推进苏州农业农村现代化可持续发展。
2.1 优势分析
2.1.1 具备率先基本实现的基础条件苏州综合实力较强,2019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 235.8 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6.6 亿元。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位居全省甚至全国前列。对照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划分标准,苏州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正属于转型跨越阶段,具有率先基本实现的基础条件。
2.1.2 资源优势苏州一直有着江南水乡、鱼米之乡的美称,气候条件适宜,水网密布,物产丰富。“苏湖熟,天下足”,苏州大部分村庄都有极具特色的本地农产品,如白玉枇杷、东西山杨梅、阳澄湖大闸蟹等等,地域农业资源的优势具备不可复制性,具有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资源禀赋和先天优势[3]。
2.1.3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较高高标准农田占比达80%以上,居全省第一。全市91%的耕地实现了规模集中经营,义务教育、医疗保险、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也已经实现了全覆盖,为新技术新经济向乡村渗透创造了有利条件。
2.2 劣势分析
2.2.1 农业资源稀缺、产业融合水平不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工业用地的逐渐增加,使得农业用地面积逐年缩减。加之人多地少,人口、资源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人均耕地面积已不足300 m2,不足全国人均的30%。部分农业产业还停留在初级农产品售卖阶段,农业产业链下游产业加工、储存、运输等多个环节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初级阶段。农业产业链过短、延伸发展不够,问题突出,自主创新、自主研发能力较弱,也是导致一二三产业不能融合的重要原因。
2.2.2 资本要素流动受限、城乡发展不均衡长期以来,农业农村面临着劳动力、资本、技术的流出困境,这已成为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因素。城乡之间的资源要素单向流动局面不改变,将严重制约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2019 年,苏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86 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2 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5 ∶1,还有继续增大的趋势。公共服务设施的资源配置在苏州城乡之间仍存在着不均衡、不公平问题。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发展趋于良好,但各地资源仍有不足,特别是城乡居民享受到的公共服务存在明显差异。特别是距离镇区较远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形成了小型、简约的配置特点[4]。
2.2.3 农民职业转型面临能力不足农村劳动力不断向二三产业转移。苏州作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城市,由于工业化进程速度领先于全国,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速度也更为快速[5]。根据《2020 苏州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1970—2019 年,苏州市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数量和比重不断下降,2019 年苏州市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只有20 万人,比重仅占3%。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苏州市农业劳动人口日益老龄化[6],年龄55 岁以上的占26.9%,35 岁以下的仅占3.4%。农民职业转型面临的难点是农业从业人员知识水平不高、素质偏低、人员老龄化问题严重、劳动力结构断层等。
2.3 机会分析
2.3.1 政策引领中央的要求、地方的诉求和发展的需求等都对苏州农业农村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自贸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苏州叠加实施,使农业农村发展的牵引力更加强劲。《苏州市新型职业农民社会保险补贴办法》《苏州市生态补偿条例》等专项性扶持政策正在不断完善,为苏州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
2.3.2 市场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人们对优质农产品、特色旅游项目的需求日益增长,人们的需求从温饱逐渐向健康养身、娱乐休闲转型升级,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3.3 品牌效应市场需求助推农产品产业发展,形成品牌文化,品牌是消费者识别农产品品质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例如阳澄湖大闸蟹、碧螺春茶叶在全国享有盛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能够为优质农产品提供稳定的消费群体,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2.4 威胁分析
2.4.1 新业态发展不成熟、乡村旅游缺乏特色尽管政府在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村电商、休闲农业等新业态发展,但是苏州市缺乏像浙江省“遂昌模式”“临安、桐庐模式”“义乌模式”等成功的农村电商模式,也缺少浙江莫干山、安吉竹海、舟山海岛这类特色的民宿集群[7]。苏州乡村旅游在开发设计方面同质化现象严重,大多以农家乐、观花摘果、古村古镇等为主,形式单一,难以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而且没有立足于当地特色,缺乏对休闲农业产品进行深度开发[8]。
2.4.2 生态意识薄弱、忽视环境建设农民生态意识比较薄弱,在面临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两难选择时,仍然把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缺乏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在农业生产商品化、企业化过程中,与生产规模配套的设施没有得以重视,导致动物排泄物、饲料残留物、植物秸秆等大量废弃物没有去处,从而带来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9]。
3 苏州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对策与途径
苏州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其中“率先”和“基本”都是基于苏州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的特点来决定的。结合近几年来苏州市的工作实践,通过对苏州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SWOT 分析,对于苏州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对策与途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构建特色产业体系,力争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提升苏州市农业产业的综合效益。做强稻米、蔬果、蚕桑、畜禽、水产等优质主导产业,挖掘丝绸、苏绣、水八仙、江南农耕文化等特色产业文化,拓展农业多维功能,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相衔接,开发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农业加工产品,从而显著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鼓励有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利用自动分选、智能控制等先进技术对农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对农业加工副产物进行综合利用[10]。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打通农产品种植、加工、物流、销售全链条,打造高效的农产品经营流通体系。
强化科技兴农,发展区域品牌。加快实现农业智能装备在农业生产各领域的集成应用,加快智慧农业发展进程。探索 “互联网+农机作业”,建设农机作业监控、远程调度等智能管理平台。加强对苏州大米、阳澄湖大闸蟹、东山白沙枇杷等本地优质种质资源保护,围绕苏州特色农产品,加强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管理,实现农产品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以地域特色农产品品牌作为引擎,加大营销宣传力度,创新营销方式,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价值,提升全市农业核心竞争力。
3.2 推动乡村生态宜居,力争率先基本实现农村现代化
立足资源禀赋,突出生态功能。强化生态功能,优化乡村环境,坚持“生活、生产、生态”三生一体,在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坚决制止各类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各类湖泊、河道作为苏州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要做好生态保护,使农村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与提升,形成“布局合理、资源节约、产出高效、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农村发展新格局。
加强文化建设,推动乡村旅游。苏州作为历史文化古城,地处吴地中心,吴文化在苏州体现的淋漓尽致。既要保护利用江南小镇、传统村落、古树名木等物质文化遗产,更要深入挖掘稻作文化、苏绣手工艺文化、评弹曲艺文化等这类非物质文化,促使乡村旅游向多元化、特色化、精品化发展。
3.3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力争率先基本实现农民现代化
壮大人才队伍,提升农民素养。一是发挥当地农民主体力量。加强对年纪轻、文化程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型职业农民的持续关注和培育。开展基层农技人员能力提升工作,与涉农高校和科研院所对接,按照类型、产业、等级分别制定培训标准和培训课程,精准开展培训,促进学以致用。二是积极引进优秀人才资源。以农业农村发展需要为原则,通过招考、招聘、引进等多种途径引进人才,同时以亲情乡情为纽带,吸引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主动创造留住人才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为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后备人才保障。
3.4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打造苏州特色样板
科学规划,确立城乡融合发展目标。从时间上,把握当地人口、土地、农业资源等要素变化趋势,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做好城乡融合发展近期规划、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的有机结合,做到“一张蓝图干到底”。从空间布局上看,要结合实际,依据城乡融合发展要求,积极探索“ 多规合一”,统筹规划城乡融合发展的功能分区和布局结构,突出各自特色和优势,把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和同步推进。
拓展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打造苏州特色样板。充分挖掘整合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农舍民居等资源,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发展精而美的特色乡村经济,实现农业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吸引工商资本,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提升农村土地价值,引领乡村旅游产品提档升级,推进农业农村与休闲旅游、教育培训、健康养身、生态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推进建设乡村旅游精品项目,例如“丝绸文化研学游”“太湖美食体验”“温泉乡村休闲游”等特色旅游线路,增加旅游附加值。分层次推进苏州样版尽快落地。围绕长江、运河、太湖、阳澄湖等湖泊区域、东山西山等独特资源禀赋建立特色优势产业带和产业群。发挥优势、集中力量,打造一批苏州特色美丽乡村示范样板。
实现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农业农村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通过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城乡资本要素一体化,实现资本要素的双向流动[11]。统筹规划和发展城镇与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体化。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标准、统一经费、统一服务水平,实现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的全面公平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