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苦荞与幼龄油茶、茶树、猕猴桃套种的产量及效益分析

2021-11-22李基光王艳兰向兰舟王素华田仁广熊振友周美亮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锄草苦荞套种

汤 睿,李基光,王艳兰,向兰舟,王素华,田仁广,熊振友,周美亮

(1. 湖南省作物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25;2. 凤凰县农业农村局,湖南 凤凰 416200;3.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81)

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L.)Gaertn]为蓼科苦荞属一年生草本双子叶植物,起源于我国西南地区[1-2],是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作物,为天然绿色食品原料,同时兼具优良的饲用价值[3]。我国是世界苦荞的集中产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4]海拔高度为1 200~3 000 m 的地区[5]。据《本草纲目》记载,苦荞性味苦、平、寒,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能练五脏滓秽。现代临床医学观察表明,苦荞能降血糖、降血脂,增强人体免疫力、除湿解毒、治肾炎,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胃病患者都有辅助治疗作用[6-7]。苦荞具有生长迅速、生育期短、适应性强和功能性成分丰富等优点,其在作物布局、营养互补、粮食构成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8]。在新建茶园、油茶基地、猕猴桃果园等套种苦荞不仅可以增加复种指数、降低锄草成本,还能改良土壤、增加农民收入。因此,笔者对苦荞与幼龄油茶、茶树、猕猴桃套种的产量及效益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为苦荞的推广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腊尔山镇,海拔高度700 m,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5.9℃,全年大于等于35℃日数仅10.5 d。土壤为旱地黄灰土,pH 值 6.22,有机质10.50 g/kg,全氮1.82 g/kg,全磷0.62 g/kg,全钾18.7 g/kg,碱解氮112.5 mg/kg,速效磷28.6 mg/kg,速效钾163.8 mg/kg。

1.2 供试材料

供试苦荞品种为凤苦1号,油茶品种为湘林21号,茶树品种为黄金茶,猕猴桃品种为米良1 号。

1.3 试验方法

分别选择一年或二年生油茶、猕猴桃和茶园,套种模式设油茶+苦荞、茶树+苦荞、猕猴桃+苦荞3个处理,按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30 m2,设3 次重复。于2020 年3 月10 日、8 月25 日,选择子粒饱满的苦荞种子,经晒种后分别撒播于已整好的距离油茶树、茶树和猕猴桃树根部20~30 cm 的裸露土地上。播种量为:油茶地2.5 kg/667m2、茶树地2 kg/667m2、猕猴桃地3.0 kg/667m2。生产管理按常规管理进行。

1.4 观察记载项目

苦荞成熟时进行小区测产,统计各小区产量,并根据苦荞小区产量和市场价格计算苦荞的单产和经济效益。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套种模式的苦荞产量比较

不同套种模式春、秋2 季苦荞的产量和总产量见表1。春荞产量、秋荞产量和总产量都是猕猴桃+苦荞套种模式的最高,分别达136.5、142.0 和278.5 kg/667m2,油茶+苦荞套种模式的次之,茶树+苦荞套种模式的最低,3 种套种模式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表1 不同套种模式的苦荞产量 (kg/667m2)

2.2 不同套种模式的经济效益比较

油茶、茶树和猕猴桃园不套种时均需锄草至少3次,套种苦荞后锄草次数至少减少2 次,可减少锄草成本400 元/667m2。油茶、茶树和猕猴桃园套种苦荞时分别增加种子成本20、16 和24 元/667m2,苦荞播种成本40 元/667m2,收割成本35 元/667m2。苦荞按市场价4 元/kg 计算,油茶、茶树和猕猴桃园套种苦荞后分别增加产值1 002、922 和1 114 元/667m2,加上节约的锄草成本,并扣除苦荞种植成本,其经济效益分别为1 307、1 231 和1 415 元/667m2(见表2)。

表2 不同套种模式的经济效益比较 (元/667m2)

3 小 结

在春、秋2 季开展油茶+苦荞、茶树+苦荞、猕猴桃+苦荞3 种套种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苦荞的年总产量为230.5~278.5 kg/667m2,其中猕猴桃+苦荞套种模式的产量最高,达278.5 kg/667m2。3 种套种模式均能有效控制狗尾草、一年蓬、过路黄、青蒿等10 余种杂草生长,可减少锄草次数2 次,降低锄草成本400 元/667m2。在苦荞未施肥情况下,油茶、茶树和猕猴桃园套种苦荞的经济效益为1 231~1 415 元/667m2,其中猕猴桃+苦荞套种模式的经济效益最高,达1 415 元/667m2,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种植模式。

猜你喜欢

锄草苦荞套种
黄瓜套种苦瓜 赶早上市效益高
草莓大棚套种西红柿亩增收2万元
苦荞
科普小贴士
锄草自动翻转器
锄草
苦荞饮品开发研究技术
新疆:红枣地套种红薯
早春马铃薯套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