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视域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探究
2021-12-06太原科技大学程晓磊
太原科技大学 程晓磊
1 农村社会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1 思想政治教育为农村社会治理提供重要保证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要求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困境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农村居民思想政治素质与农村新形势不相适应,阻止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行动与实践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因此,要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来提升农村居民的思想政治素质,助力农村社会治理。
思想政治教育为农村的社会治理提供重要的保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农村居民更好地理解党和国家为促进农村发展所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及政策。为农村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提供政治保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培育农民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扩大主流价值观念在农村地区的影响力,奠定社会共同思想基础,为农村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提供思想保证。
1.2 思想政治教育为稳定农村社会秩序提供重要保证
农村社会秩序的稳定既是农村社会治理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农村社会秩序的稳定不能仅仅依靠管理等硬性治理手段,还应该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软性治理手段的运用。在农村社会治理中要落实“坚持综合治理”的要求就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强化道德约束,就要在农村坚持不懈地开展道德素质教育,以社会主义道德为总纲领,以身边的“好人好事”实例为基点,通过树立榜样、加强宣传不断提高农民的道德素质,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与行的教育效果;规范社会行为,就要在尊重农村居民意愿的基础上,采取村民合理意见,制定乡村行为守约规范,号召村民共同遵守,将农村居民的日常行为纳入行为规则中,不断规范其行为,并不断地补充完善守约内容;协调社会关系,就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社会关系功能,社会关系分为对抗性关系和非对抗性关系,当前农村社会关系属于根本利益一致的非对抗性关系,这种关系的协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批评、说服、调整的方法解决矛盾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就要求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时刻关注并深入调查在农村中可能影响农民切身利益实现的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将问题解决在未发生之时。同时,做好突发问题处理的预案,在处理问题时做到临危不乱、胸有成竹。总之,农村社会治理中运用好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软性治理手段,能落实“综合治理”的要求,为农村社会秩序的维稳提供重要保证。
2 农村社会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社会治理中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淡薄
当前农村的社会治理中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运用。农村的社会治理中基层工作人员偏向运用自上而下式的管理,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农村社会治理作用发挥具有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需要长时间的精力投入。
理念意识淡薄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紧跟农村建设的步伐,缺乏实效性,不能得到农民的支持和理解,不能够很好地引导和规范农村居民的社会行为,在思想和行为失范上对农村社会治理造成困境;农村思想政教育工作人员服务意识缺乏,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就是单纯的对农民进行灌输式的教育,没有为农民服务的意识,以高高在上的管理者姿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2.2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缺乏建设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缺乏建设,主要表现在队伍组成结构不佳、专业素质普遍不高、系统管理缺失。农村思想政教育工作队伍是农村思想政教育开展的主体人员,队伍的建设情况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农村思想政教育工作能否很好地进行并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只有深入分析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现状,才能更好地建设这支队伍。
组成结构不佳,农村思想政教育缺乏专职人员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断层、青黄不接的情况,导致农村思想政教育工作的开展缺乏持续性和计划性。专业素质普遍不高,农村思想政教育工作者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在开展农村思想政教育时以经验为主,易造成工作固化;系统管理缺失,做好农村思想政教育工作,对于队伍的系统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兼职人员多缺乏专职人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如果不加强管理,会使得队伍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
2.3 农民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低
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中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这存在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从农民自身来说缺乏主体意识,主人翁意识不强导致了农民不积极地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从客观上来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引导的缺乏、思想政治教育体制自下而上的沟通渠道建设缺乏。农村基层自治的开展要不断扩大群众参与的广泛性和自觉性,而当前农民缺乏民主和政治意识,过渡关注与自身的经济利益相关的事情,这就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农村群众性和广泛性得不到保障。如何提升农村居民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自觉性,扩大工作的群众性和广泛性,是当前摆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题。
3 社会治理视域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策
3.1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理念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理念。农村基层自治要创新治理体系就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的核心内容的宣传教育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运用。首先,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能够普及基层自治制度的内容,让农村居民通过民主选举组成村委会代表自己实行权力,并通过引导居民参加村民议会来决定和农村居民利益相关的重大事项。实现基层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其次,树立法治理念,在农村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依法处理各项涉法事务。最后,加强道德教育,注重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主题教育活动。
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在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农村干部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理念,注重在农村治理工作的实践中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服务之中,并且和各项工作紧密结合,即坚持为人民服务和坚持渗透性原则相结合,密切关注当前农村居民的实际生活问题,如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青少年教育问题、治安问题等,以社会治理中问题的解决为导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举办一系列文体活动、娱乐活动来丰富农民的生活。
3.2 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人员组成结构,整合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资源。首先,吸纳农村大学生加入农村思想政教育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大学生深入基层,到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农村大学生从小生长在农村,懂得农村的各项事务,同时他们又接受了大学教育学习了很多的专业知识,有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专业的理论素质,而且更加富有开创精神和冒险精神,能让农村思想政教育充满活力。而且,农村大学生加入农村思想政教育队伍能够改善队伍年龄结构,提升队伍专业程度。其次,吸纳“新乡贤”加入农村思想政教育队伍,“新乡贤”在农村人民群众中比较有威信,受到人们敬重,利于工作开展。最后,只要是有志于为农村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人员都可以在考核的基础上加入教育队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专业素质。一方面,开展理论学习提升理论素质,一是要工作者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学习最新成果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要学习党关于农村最新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坚持贯彻落实。三是要学习思政教育相关知识,思想政治教育涉及的方方面面的理论知识如:管理学、心理学等。另一方面,开展工作实践提升实践素质,实践素质的提升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日常工作实践中注重理论对工作的指导,同时工作实践后也要总结经验及时反馈,进行理论分析;加强队伍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队伍的管理机制,采取领导负责制度并设立专职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工作计划和成果汇报。
3.3 激发农村居民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性
激发农村居民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首先,要培育农村居民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农村的主人,对农村的治理工作肩负着一定的责任。其次,工作者要尊重和保障农民群众在农村社会治理的主体地位,坚持身份平等地引导农村居民参与村会议,以此沟通协商渠道为依托,共同商讨农村中的治理工作并做出决策。最后,要注重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在农村社会化,即注重全体农民自我教育意识的觉醒,“依靠全社会共同来做思想工作”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功经验,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基本规律。当全体农民开始自觉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开创工作的新局面,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农村开展的最理想状态,即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