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文化在城市意象中的体现
——以中小尺度城市牡丹江为例

2021-12-06王世龙

关键词:牡丹江要素意象

金 枚,王世龙

(1.牡丹江师范学院 历史与文化学院;2.黑龙江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一、城市意象与地域文化的认知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凯文·林奇(Kevin Lynch))在《城市意象》一书中剖析了城市建设中营造城市意象的重要性及可变性[1],城市意象即城市环境及其内部元素在人们心中所产生的经验感知,并且在书中首次提出城市“五要素”概念,包括道路、区域、边界、节点及标志。

地域文化与城市环境相结合,显然会加深城市的“可读性”,启发人们的“意象”能力,因此,可以从地域文化的基础和城市景观的角度找寻城市意象要素应该有的特定特色、特定含义以及一定的结构层次。“城市意象是现代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方法之一,与其他城市空间结构分析方法相比,城市意象空间分析的最大特点是重视研究城市内居民个人或群体对城市环境的感应,感应是人类行为决策的基础”[2]。而人们获取城市的“第一手”信息往往是通过观察其道路、区域、地标和界限等城市意象构成要素得来,这些构成要素往往在赋予不同文化之后给人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作为城市意象的真正价值是城市文化认知中差异性的内容,这种差异性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城市特色,挖掘城市特色的构成才是城市意象研究的归宿”[3]。

牡丹江流域地理环境独特,各种异质文化在这里相互碰撞、交汇与整合,形成了丰富色彩、多元综合的地域文化。该地域一万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五千多年前出现了原始社会的雏形,城市现代发展起始于1903年中东铁路通车[4],此后牡丹江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也开始迅速发展。市区位于牡丹江河谷盆地,整个地区凸现连绵起伏的山势,河流纵横,形成了独特的山林文化。牡丹江地区的文化构成有源远流长的莺歌岭、恢弘悲壮的红色革命文化和百年对俄交流文化等[5]。因此,可以提炼牡丹江地域文化为的俄罗斯文化、红色文化、山林文化,即以俄罗斯风、红色文化风、唐风为代表的“三风”。挖掘牡丹江“三风”地域性文化与城市意象要素的结合情况,可创造一个清晰并具有特色的城市公共印象,牡丹江城市中不乏一些意象元素承载着地域文化,也记载着这座城市人们生活的痕迹,从而折射出城市独有的牡丹江意象。

二、解读城市意象五要素的地域文化特质

1.文化“串联”的道路意象要素

道路是空间分布中必不可少的线状要素,像是城市的“骨架”支撑整个城市的结构。从某种角度来说,道路是人们生活中各个目的地的连接线,属于人为设定,而道路景观则可以作为展示文化的场所。道路在城市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是具有方向引导性的意象元素,如以道路作为意象元素就会蕴含着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各种变迁,拥有这样特征的道路不但可以展示城市的文化,更能提升其意象性。

说起牡丹江的道路,相信不少牡丹江人都会在脑海中浮现三个字——太平路。作为牡丹江最繁华的商业街,不仅历来是居民们销金玩耍的重要去处,也传承着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气质。城市历史包含了道路的历史,既然有历史,道路的名称无疑会被打上时代的烙印[6]。太平路修建于1934年,1966年太平路改为红卫兵大路,1976年复名太平路,曾被称为牡丹江的“中央大街”,无论过去还是现代都是城市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街道[6]。道路作为线状要素,存在着各种节点,因其组合方式不同而形成各自的特色。太平路从北到南则串起了北山公园、火车站、文化广场、“八女投江”雕塑、江滨公园等重要的城市节点,集中展现了城市自然人文资源、历史风情及城市精神,构成了牡丹江道路行走的参照体和市民心中的城市坐标,所以牡丹江人对这条路有着特殊的情感。

从位置上来看,太平路在城市的中轴位置,极具方向性,呈南北走向,随着城市发展日渐繁荣,大型商服、写字楼、商业、餐饮业、通讯业迅速发展,逐渐成为牡丹江的CBD。为扩大城市商业规模,实现桥南、桥北地区经济均衡发展,于2016年打通南北太平路,贯穿整个城市主城区,使城市南北向景观获得联系和连续的关系,也使得老市区与新市区相连[7]。太平路在发展过程中尽显繁华,在现代商业和城市脉络的叠加中,它见证了整座城市的飞速发展,在牡丹江版图上,闪耀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昭示着城市的内蕴和生机。

2.文化“分隔”的边界意象要素

边界作为线性要素,它是两个区域的分隔线,是连续过程中的线性中断,边界能给人带来新的视觉,跨过边界也就意味着文化将会发生变化,从稻田变成公园、从低矮的房屋变成高耸的楼房、从人烟稀少到人流密集,这是一种文化的渐变。城市边界构成要素是可以分类的,山脉、沟壑、半岛、沼泽、江河、湖泊、森林等属于自然界线;铁路、公路、港口码头、公园、桥梁和行政界线标志等属于人工界线。

(1)人工边界意象

税收收入与法律密不可分,这方面相关主管部门应该尽快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使得镇街在征收过程中也有法可依。健全非税收入法规制度,以法规来明确收费项目的审批、收费项目的制定、收费票据的使用、收费资金的征收分配、收费行为的监督检查。

林奇认为,城市入口就是一种边界[1],城市入口是第一印象的开始,是城市对外展示风貌的“大门”,跨越“大门”,新的地域文化就开始出现,所以一个好的城市入口显得尤为重要。现代许多城市的入口其实就是火车站、飞机场和高速公路收费站等,这些城市入口是人们认识一座城的起点,为了让进入城市的人们从第一步就感受到地方文化气息,建设者对入口的设计尤为在意。

牡丹江地区处于东北亚的通商路,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是一座多口岸的区域性经贸旅游城市,正以飞快的速度通过与俄罗斯等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及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带动经济的发展[8]。公元1896年,清政府允许俄国修筑中东铁路,铁路的修建给牡丹江带来了浓郁的欧陆风情[9],因此,至今牡丹江的俄罗斯商品也是随处可见。有着百年历史的牡丹江火车站是黑龙江省东南部铁路客运重要枢纽,经历了数次改造,新建的牡丹江站轮廓与形态近似于牡丹花,建筑立面主要为俄式风格,立柱中融入了渤海国武士头盔元素与金上京文化元素,除此之外还融入了中东铁路标识的设计[10],从整体风格上与哈尔滨火车站、绥芬河火车站保持一致,保证整个铁路沿线车站景观的连贯性,体现以中俄文化为基础地域建设特色,突出了牡丹江城市建筑物外观的开端效应,展现了该站的历史性、标志性与门户性。火车站的建筑风格特征、民族风情、文化色彩、人文元素,都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可能便是很多人喜欢在火车站拍照留影的原因之一。城市入口作为一种边界的符号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无论这个变化是何等巨大,但边界的“区隔意涵”仍然十分清楚[11]。

(2)自然边界意象

城市中心城区的布局应与周边山水、生态景观相关联,从宏观层面组织空间脉络,从而构建城市开放空间的地域文化关键点,在城市中建立山、水、城交融共生的城市开放空间文化,所以在城市地域文化的表达中,城市自然边界线的理解与应用是值得注意的[12]。北山以及牡丹江的河流是市区典型的自然界限,意象性极强,很好地体现了界限分隔作用。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会影响文化的生成,就不同地理与气候环境组合会生成各异的文化特质。山林文化是牡丹江文化中最基本的、最原始的文化。依附于北山自然资源建立的北山公园是黑龙江省唯一的城市森林公园,是城市居民重要的休闲场所,此外,在北山地区山林产品丰富,有人参、松籽、刺五加、黄芪、蕨菜等,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自然会充分利用山林资源,生活、生产、生存方式无不带有山林文化的特色[5]。

牡丹江是河名也是城市名,城市坐落于牡丹江江边,虽然只有部分流经市区,但其内的地域文化是不容忽略的。牡丹江流域由于渤海国的建立将其推向都市文明的巅峰,其后辽、金、元等政权,都从不同程度完成了牡丹江流域的城镇化进程[13]。因此,牡丹江流域的近现代城市文明在古代城市文明的废墟上也获得了新生,牡丹江水体作为一种边界要素把城市划分为两个发展部分,即通常所说的“北岸”和“南岸”,北岸为老城区,是牡丹江城市的建设发展起源中心和文化中心,南岸为新城区,是城市新兴文化发展之地,而河流本身赋予的一定历史文化内涵加深了界限本身的可意象性。

3.文化“融合”的区域意象要素

区域是可进入、可参与、可观察的,也能够满足人们的好奇感与新鲜感。之所以这些区域具有魅力,关键在于这类区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地域文化”,人们置身其中可以感受这部分独具一格的城市意象。牡丹江是多民族融合之乡,朝、汉、满、蒙、赫哲等38个民族在这里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其中别具特色的朝鲜族风情更是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民族文化。19世纪下半叶,山海关以内连年遭受自然灾害,朝鲜族难民从图们江迁入牡丹江地区[14],使牡丹江成为黑龙江省最大的城市朝鲜民族聚居地,至今仍保留着许多传统的朝鲜族民俗风情和民俗文化,形成了城市中的民族邻里。随移民带来大量的本土文化,属于迁移文化,因此,文化本土性保持的比较完整,新文化和风俗的到来对牡丹江地域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得牡丹江地域文化和朝鲜民族文化产生了融合。其中,最为典型和深刻的就是饮食,除饮食外,服装、乐器等也可以表达出朝鲜族文化特色。朝鲜族在牡丹江市区形成了自己生活区域,其中以位于长安街西三至西十一条路段上朝鲜民俗风情街最为典型,全长1900米,占地面积100万平方米,街两侧聚居着1.2万名朝鲜族居民,园区入口处特色建筑和朝鲜百货商场、街口大量朝鲜族文化雕塑、甚至两旁居民在交流过程中使用朝鲜语等,使游人深入其中有身在异国般的感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与周边的汉族生活区形成了明显的差异化,意象感极强。区域独特的意象要素构成了人们对民族文化区特有的印象,构筑了其特有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景观。

4.文化“集结”的节点意象要素

节点是观察者可进入、能够使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关键点,城市中典型的节点主要由道路的交叉口、立交桥、城市广场、地铁站等组成[15],与其它城市意象要素相比,其涵义较为广泛。节点明显的意象特征就是能进入的小规模面状空间,通过它们可以通过周围寺庙、教堂、名人故居等有地域文化的建筑物提高节点空间的识别性、景观性和趣味性。

广场犹如城市中的“集结点”,“集结点”越多,城市越“活跃”,越有“生命力”。广场节点作为城市的客厅,是城市休闲娱乐的地方、是人们驻足停留的地方、也是人群集结的地方。一个广场可以浓缩一座城,文化广场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牡丹江这座城市发展的缩影,它曾是日伪时期火车站功能性节点,1958年建成工人文化宫,之后广场东面建成公交汽车总站,2001年将东西广场合二为一,2011年西面的广场开发地下商业街,终此形成了太平路、文化广场和东一条路连成一体的地下商业街[16]。现在的文化广场被建设银行、东大商城、大商新玛特、工人文化宫等建筑围绕。工人文化宫是广场中最具特色的建筑,其主体为西洋古典式建筑,三层结构,穹隆式的圆厅和深红色穹顶上的红星,是见证牡丹江这个城市历史的标志性建筑。除此之外,广场南侧一座大型的舞台,配套设置完善、各种商业类型汇集,诸多民间演艺个人或团体也将这里作为展示的平台。工人文化宫叠加南侧舞台使广场“文化”二字名副其实,成为了牡丹江“最繁忙”的广场,从意象的角度来看,文化广场是城市的中心节点,也是牡丹江人的“中心节点”。文化广场作为太平路的一个有机组成,其在组织牡丹江的城市空间中会发挥灵动的作用,不仅给当地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和回忆,也成为城市对外的名片,意象性强。从发展进程中保留老的建筑风格,延续自己的特色,而城市的发展正需要这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节点。

5.文化“代言”的标志物意象要素

标志物是城市中的点状要素,是城市中重要的参照物。常指的是确定具体的对象,有时连一些古老的树木、山体、甚至异样建筑物外部都可视为标志物。标志物如果被注入一定的文化意义,显然会加深人们对它的记忆,当人们提到或见到某个标志物就会想起这是什么地方,这些标志性建筑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城市的“代言”,宣扬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城市地标是城市最突出的意象要素,而有些标志物可走进其中,有些只能在外部观赏,无论是否能走近标志物,其在根本上都是城市最突出的代表意象。

城市是万千建筑物的集合体,在这个集合体中能够脱颖而出的建筑物必定有其独特而典型的文化意义或特色,使之成为城市标志物。地域性传统文化代表类的城市标志性建筑,通过其地域性和知名度来表达建筑物本身一定的象征意义,成为当地人们心中“显性化标志”。“八女投江”群雕位于市区牡丹江畔的江滨公园,1988年落成,高13米,长8.8米,整体采用青灰色花岗岩石材雕凿,轮廓清晰明了,再现了八位巾帼英雄的英姿,从雕塑的外在表现和文化主题来看,与牡丹江江景交相呼应,并与太平路、江滨公园区域等意象要素有规律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形成了一个面状集合体。其极强识别性和意象性不光取决于群雕的造型、材料和色彩等一些外在属性因素,还取决于群雕本身记录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与重大历史事件相联系,展现了英雄的事迹和壮举以及坚强勇敢的精神,被赋予了浓郁的红色文化。不同城市中其标志物截然不同,原因就在于标志性建筑被赋予的文化含义不同,其象征意义也不同,因此,其作为文化符号展现的形态也不尽相同。“八女投江”群雕朴素真实,从建筑物外部能够与观赏者产生精神上的对话,实现现实与历史的对话,使历史文化得到了传播,群雕的精神代表牡丹江的红色文化精神,闪耀着这座城市的荣光,并伴随着牡丹江世代人的成长,给这座城市带来了强烈的文化感和精神感,固化了独一无二的城市意象。牡丹江是英雄的城市,作为红色旅游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7],“八女投江”群雕已然成为这座城市空间结构系统中的代表。

三、结论与展望

在当今中国时代建设的大潮流中,都市里充满着各式各样的城市景观,无不带来了城市意象感,但这种意象感的强弱以及特色,往往源于这座城的地域文化。

牡丹江城区意象元素浓缩了一定的牡丹江地域文化,浓郁的地域文化展示着该区域独有的文化魅力,也吸引着许多外地人来此游览。从城市五要素——道路、边界、节点、区域、标志性建筑进行分析,表明以太平路为代表的道路要素串联着城市的历史人文景观,这种串联加深了城市意象;牡丹江火车站作为城市入口展现了中俄文化以及一定的唐风;北山、牡丹江等自然边界起到城市功能与文化分隔作用,也内藏地域的山林文化与历史文化;民族聚集区作为区域意象要素代表之一,朝鲜族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邻里;文化广场作为城市意象元素中的节点代表,充分体现着岁月感的集结;“八女投江”群雕是城市标志物要素最闪亮的代言,为城市注入了红色文化基因。

从整体上来看,通过挖掘地区意象元素的地域文化风貌,找到地域文化和城市发展的融合点,也找到地区地域文化展现的重点,对于发扬地域文化,呈现一个独具特色的城市意象是有帮助的。如若城市发展中缺少了地域文化的参与,城市意象往往会弱化,缺少“灵魂”感。人们天生对城市意象敏感,愿意把可观、可想、可喜的城市要素意象化,赋予新颖夺目的城市视觉景观,是一种前卫与独具慧眼。

猜你喜欢

牡丹江要素意象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意象、形神
寻找最美校园 牡丹江师范学院
鸟儿,让牡丹江唯美生动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