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多难兴邦”论述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
2021-12-06
“多难兴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命题,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百年大党发展壮大的真实写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复提到“多难兴邦”,在理论层面丰富了多难兴邦的内涵,揭示了“多难”向“兴邦”转化的内在逻辑;在认识层面,从我国历史的治乱之道、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两个一百年”目标的严峻挑战、人类面临的重大风险等方面,阐明了多难兴邦的重大意义;在实践层面,告诫我们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凝聚克难兴邦的价值共识,夯实战胜天灾人祸的领导力量,健全应对重大风险的体制机制,提高应急能力,加强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0年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开宗明义指出:“在过去8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1]经过全党全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努力,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扬。深入研究习近平关于多难兴邦的理论内涵、重要价值与实践进路,对于坚定我们夺取抗疫斗争的彻底胜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关于“多难兴邦”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
“多难兴邦”一词,源自《左传·昭公四年》:“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原意是:有些遭劫难的国家,政权巩固,疆土拓展;有些未遭劫难的国家却政权不守,疆土丢失。多难兴邦作为一个绵延几千年的历史古训,体现出治理国家的政治智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用多难兴邦来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我们可以从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两个维度,深入探析习近平关于多难兴邦论述的丰富思想意蕴。
(一)深刻把握多难兴邦的历史规律
灾害严重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大自然既有温和善良的一面,她孕育了人类;也有咆哮不安的时刻,时常威胁人类发展。习近平指出:“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这是一个基本国情。”[2]2019年9月18日,应急管理部副部长郑国光在“新时代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高温、洪涝、干旱的风险进一步加剧,地质灾害风险也越来越高。这些高灾害风险区又多集中在东部人口密集和经济发达地区。随着经济全球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社会财富的聚集,人口密度的增加,各种灾害风险相互交织、相互叠加,我国自然灾害面临更加复杂的严峻形势和挑战。据应急管理部发布的2019年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表明,全年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1.3亿人次受灾,909人死亡失踪,528.6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直接经济损失3270.9亿元。[3]
人与自然抗争是历史发展的永恒主题。回溯既往,人类与自然灾害的每一次抗争,都推动着文明不断向前进步。习近平指出,要更加自觉地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不断从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增强全民防灾抗灾意识,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环顾当今世界,防灾减灾需要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2018年5月12日,习近平给汶川地震10周年国际研讨会的致信里强调:“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没有止境,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4]他的这一表述,再次表达出党和政府愿与世界各国共同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信心与决心。
增强减灾防灾救灾能力是迫切任务。近年来,各类灾害的多发频发导致自然灾害的复杂性、衍生性、破坏性不断增长。对此,习近平明确要求我们,“要总结经验,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2]。
在社会发展的问题上,唯物史观告诉我们,历史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遭遇曲折和坎坷。纪录片《大国崛起》讲述了自15世纪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九个国家竞相登上世界舞台中心的历程,尽管发展道路各异,历经磨难却是它们共有的特点。面对灾难和考验,恩格斯指出:“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5](P665)习近平告诫我们:“人类在与自然共处、共生和斗争的进程中不断进步。和谐是共处平衡的表现,但达成和谐需要有很多斗争。中华民族正是在同自然灾害做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2]
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多难兴邦往往是一种经验描述和励志表达。有论者分析,一般而言,灾难的降临可以凝聚起同胞的感情,提振民族精神;从更深层次来看,灾难则能促进一个国家心智的成长。习近平从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深刻阐明了多难兴邦的道理,他教导我们:“人世间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综观世界历史,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都会跌宕起伏甚至充满曲折。‘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多难兴邦,殷忧启圣。’‘失败为成功之母。’”[6]这一古训始终激励着亿万中华儿女凝心聚力,排除万难。
(二)“多难”向“兴邦”转化的内在逻辑
从历史发展来看,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上,多难兴邦有成功的案例,而“多难丧邦”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因此,“多难”与“兴邦”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这就要求我们走出经验论的认知范围,探究“多难”与“兴邦”之间转化的本质联系。
“为了谁”是判断一个政党阶级立场的根本标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共产党人的初心,是贯通在习近平关于多难兴邦重要论述的一根红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把“为人民谋幸福”定位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的初心,使人民性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建思想最鲜明的底色。
造福人民是习近平多难兴邦思想的核心与归宿。首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根本原则。2016年12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把“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基本原则”的第一条。每当大灾大难发生的时候,习近平强调的都是“全力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最大程度降低灾害损失”。其次,坚持依靠人民来战胜灾难。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习近平认为要广泛发动和依靠群众,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理念和人民至上的情怀。最后,提出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检验标准。习近平指出,“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2],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践行坚守人民至上的立场,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初心。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由矛盾构成的,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发展。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习近平激励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崛起。”[7]在同全国政协委员共商国是并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时,他强调,“我们要科学分析形势、把握发展大势,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当前的困难、风险、挑战,积极引导全社会特别是各类市场主体增强信心”[8],充分表明,磨难既是一种严峻挑战,同时也是促进兴邦的强大精神动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为“磨难”是“兴邦”的强大动力。其一,磨难是人才发展的成功之道。在给包俊丽的回信中,习近平勉励道:“多难兴邦,自古英雄出少年。”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他语重心长:“‘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其二,多难是“兴邦励党”的基本经验。2008年6月30日,在中央召开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胡锦涛提出了“多难兴邦、多难砺党”的论断,提振了中国共产党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必胜信心。其三,把抢险抗灾精神升华为伟大的民族精神。习近平在唐山大地震40周年之际来唐山视察时饱含深情地说:“在同地震灾害斗争的过程中,唐山人民铸就了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我们今天要继续弘扬抗震精神,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动力。”[2]
矿石呈灰—浅肉红色,似斑状结构,花岗结构,块状构造,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等,非金属矿物主要有石英、斜长石、钾长石等。黄铁矿、黄铜矿主要以它型—自型细粒结构为主,辉钼矿主要为细小鳞片状结构,呈细脉状、薄膜状分布于裂隙中或沿裂隙充填的石英细脉中;以钾化、硅化、绿泥石化为主,其次有萤石化等。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但是矛盾转化是有条件的,从“多难”到“兴邦”也不是无条件的,而是取决于先进的主体力量和强大的制度优势。有学者指出:“‘多难兴邦’是我国历三千年而承传的民族智慧与民族器识。多难与兴邦之间,并非天然因果关系,而是……有一个‘得其道’的主政体的关键作用。”[9]回顾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奋斗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人民群众、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克难兴邦的三大依靠力量。
首先,人民群众是克难兴邦的依靠力量。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强调:“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10](P139)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指出:“同群众一块吃苦,任何问题都容易解决,任何困难都能够克服。”[11](P228)面对疫情的严峻考验,习近平明确要求:“各级党委要在这场严峻斗争的实践中考察识别干部,激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经受住考验,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12]
其次,中国共产党是克难兴邦的领导主体。在总结唐山大地震灾后重建成功经验时,习近平特别强调,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大灾大难面前,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吃苦在前,冲锋在前,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当前,面对险恶的新冠疫情,他多次强调,要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广大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12]。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克难兴邦的制度保障。疫情防控彰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习近平指出:“我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之所以能够有力推进,根本原因是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发挥了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健全各方面制度,完善治理体系,促进制度建设和治理效能更好转化融合,善于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冲击。”[12]由“多难”向“兴邦”的转化过程,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优越性,所以实现这一转化要善于化“危”为“机”,将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为国家治理效能,推动“中国之制”与“中国之治”的转化融合。
二、理性审视“多难兴邦”的现实价值
“多难”能否走向“兴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复杂的客观境况之下人们主观作出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是否科学。习近平关于多难兴邦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出他对多难兴邦价值意蕴的理性审视,包括对历史治乱之道的合理借鉴、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科学把握、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严峻挑战的冷静分析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注。
(一)科学把握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之子,人与自然和社会达成“两大和解”是最高的价值指向。一方面,马克思科学阐明了人与自然的生存依赖关系。他明确提出“人的自然本质”与“自然界的人的本质”的概念,强调“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13](P209)另一方面,马克思提出“两大提升”和“两大和解”思想,即“在物种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在社会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这个过程也就是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两大和解”(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与人类本身的和解)过程。[13](P63)人不是自然界的主人,自然界也不是人的奴仆。马克思、恩格斯预言未来的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的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14](P120)。人与自然本就是生命共同体,这里所说的“提升”与“和解”,主要指的是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在人能够正确认识和遵循自然界规律的基础上开展生产生活,平衡好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断,深化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认识。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断,强调“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15]可以说,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继承和发展,它蕴含着人与自然是有机整体、统一体等丰富内涵。深刻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类对大自然的征服、控制和掠夺最终招致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正当处理一次次打破了两者间的平衡与和谐,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合理把握人与自然之间的相处之道,正确调节人类自身的活动,才能有效防止悲剧的发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将为实现“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提供重要的价值引领和制度支撑。
(二)构建防患未然的制度体系
众所周知,“多难兴邦”是我国传统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命题,浸透着中华民族的政治智慧和兴衰治乱之道。据统计,自西周至清末约3000年间,我国共发生大灾荒5168起,平均每年发生1.7起;世界有记载的十大自然灾害有6起发生在我国。中国历史上因处理自然灾害不当而引发社会动荡甚至政权更迭的例子不胜枚举。从西周的幽王到清朝的光绪,共有19个帝王在地震的当年、次年或连续几年地震后发生更替。可见,多难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常态,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与灾难的抗争史。[16]
从根本上说,实现多难兴邦,依赖于国家的制度创新。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启了振兴中华的艰难探索之路。1945年4月21日,在中共七大的预备会议上,毛泽东指出:“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17](P292)习近平强调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拥有“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底气,不断化险为夷。“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18]
2016年,习近平在庆祝建党95周年讲话中告诫全党,要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在2017年的“7·26”重要讲话中,他首次提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三大攻坚战。2018年1月5日,他用三个“一以贯之”,即“做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19],为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出了根本遵循,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担当气魄。
近年来,我国在应对社会风险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初步构建了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制度体系。一是倡导“总体国家安全观”。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15]二是设立国家应急管理部。2018年3月,我国正式组建国家应急管理部,目的是为了在公共安全领域有效增强防范自然灾害和重特大安全风险的能力,最大程度整合优化应急管理利用和资源,有力推动“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的形成,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三是强化学科支撑和人才培养。2020年3月,教育部规划中心公布了首批应急安全智慧学习工场暨应急管理学院建设名单,全国19所高校入选;4月16日,国务院学位办下发《关于推动部分学位授予单位加强应急管理学科建设的通知》,在部分高校启动“应急管理”二级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试点工作。四是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新冠肺炎疫情的迅速蔓延,暴露出我国在应急管理、公共卫生、国家储备等诸多方面的短板与不足。为此,要大力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着力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要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完善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三、积极探索“多难兴邦”的转化路径
全面把握“多难兴邦”转化的理论逻辑,有利于增强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践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凝聚克难兴邦的价值共识
马克思主义是照亮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前进的灯塔,也是克难兴邦、振兴中华的强大精神支柱。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所作的报告以史诗般的语言说道:“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一百年来,其优秀人物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是可歌可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20](P796)邓小平在回顾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时深情地说道:“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21](P63)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22]
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质,也是今天我们筑牢克难兴邦的强大精神支柱的必然要求。其一,丰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习近平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告诫我们: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为此,他提出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论、“两山论”和绿色发展理念,倡导经济社会持续永续发展。其二,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和清醒剂。习近平在主持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发表时讲话指出:“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历史的教训更应引以为戒”,他反复强调要“重视、研究、借鉴历史,了解历史上治乱兴衰规律”;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历史无疑是最好的教科书,习近平以此来警醒人们,以史为鉴,谨防悲剧重演。创新灾难教育载体,激发民族精神。通过设立全国防灾减灾日、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烈士纪念日等重要纪念日,引导人民回顾历史、缅怀先人、仰望崇高、砥砺精神;利用唐山地震遗址公园、“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弘扬民族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激发每一个人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二)建设“伟大工程”,夯实战胜天灾人祸的领导力量
1939年10月4日,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的党建经验,提出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23](P602)。他把建设这样一个党称为一项“伟大工程”。毛泽东首次提出的这个重要概念,特指中国共产党为领导人民完成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革命而进行的党的建设的伟大实践。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这是我们战胜风险挑战、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保障。
首先,践行初心、使命,成为克难兴邦的中流砥柱。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习近平强调:“我们党要始终保持政治本色和前进动力,就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作为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让初心和使命在广大党员、干部内心深处铸牢、在思想深处扎根。”[24]造福于民,就要为民解难,在大灾大难面前就是要挺身而出,让“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口号响彻历史、震撼世界。“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面对新冠疫情的严峻挑战,集体主义的优势充分彰显:全国340多支医疗队、超过4万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凝聚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构筑起新时代民族精神的万里长城。同时,以中华民族复兴为己任,勇做“两个先锋队”。习近平在回顾我们党的奋斗历史时指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15]
其次,注重制度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钢铁防线。制度问题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习近平高度重视制度在防治腐败中的作用,他强调“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抓紧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25]。一是坚持用制度管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出台《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党内法规,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不断推动管党治党迈向标本兼治。二是坚持用制度管人,防止选人用人的不正之风。三是坚持用制度管事,防止用公共权力寻租,产生权力异化。四是切实强化执行力,确保制度刚性运行。五是健全党内监督体系,切实增强监督合力。构建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
再次,勇于自我革命,淬炼克难兴邦的坚强党性。高度重视主观世界的改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提出共产党人“两个改造”的重要命题,“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确立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的有效方法,倡导通过整风运动来纯洁党性的好办法。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勇于和善于自我革命,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刮骨疗毒的魄力带领全党进行了伟大的革命性锻造。固本培元、“补钙”壮骨,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激浊扬清、刮骨疗毒,持续不懈破解“四风”痼疾;建章立制,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以上率下,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引领作用,表现出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正是我们党永不自满、永不懈怠的品格,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精神,才铸就了我们党克难兴邦的坚强党性,取得了中国改革发展的伟大成绩。
(三)提高应急能力,健全应对重大风险的体制机制
能否有效防范和应对重大风险的挑战,是衡量和评判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标识。习近平指出:“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26]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首先,健全法规预案,提高灾害治理的综合协同水平。截至2019年9月,我国累计颁布实施了《突发事件应对法》《安全生产法》等70多部法律法规,但是缺乏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的综合性立法,不利于灾害问题的综合治理;制定了550余万件应急预案,但是应急预案体系规划的系统性、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够,没有形成“1+1>2”的整体效应。因此,我们要完善体制机制,提高灾害治理的协同水平。按照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国家应急能力体系要求,统筹各方力量、整合优化资源,合力做好防灾减灾救灾的应对工作支援;建立责任明晰、联动高效的协作机制,理顺自然灾害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边界。
其次,扩充全国应急队伍体系,提高灾害治理能力。我国应急救援力量主要包括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各类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应急力量。据统计,2019年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编制为19万人,各类专业应急救援队伍1000余支共计7.2万余人,社会应急力量有1200余支,但是,依然存在专职队伍规模不足、装备配备水平偏低、社会队伍能力参差不齐等问题。而且,现在我国的城乡防灾抗灾能力偏弱,“城市高风险”“农村不设防”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监测预警能力弱,预警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差、准确性低和覆盖面窄,公共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瓶颈还没真正解决;全社会的公共安全文化氛围尚未形成,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低。[16]对此,我们要强基础、补短板,提高灾害治理的能力水平。
(四)加强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议者。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党的十九大修改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特别强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15]目前,这一思想已经成为应对全球重大挑战、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和谐世界建设的共同价值规范。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需要我们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开展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26]他高度重视减灾防灾抗灾的国际合作:“科学认识致灾规律,有效减轻灾害风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4]
同时,习近平也是这一理念的模范践行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始终站在守护全人类生命安全的高度,呼吁国际社会团结合作,坚持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他强调:“中国始终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27]我们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履行国际义务,密切同世界卫生组织和相关国家的友好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四、结语
五千年来,中华民族面对天灾人祸,谱写出一曲曲壮丽的凯歌,多难兴邦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民族脊梁。习近平关于多难兴邦的重要论述揭示了“多难”向“兴邦”转化的内在逻辑,不仅赋予“多难兴邦”以新的理论内涵,也为全球生态和谐、国际和平事业、变革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