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王川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021-12-06

现代农村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切刀切块储藏

李 松

(甘肃省秦王川农业高科技产业开发示范基地管理办公室 甘肃 兰州 730000)

马铃薯别称洋芋、土豆、山药蛋等,为粮菜兼用的茄科茄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适应性强、营养丰富,利用块茎进行无性繁殖,喜低温冷凉,块茎和茎叶生长的适宜温度分别为16℃~18℃、15℃~25℃,疏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有利于果实的形成和生长。近年来,秦王川紧抓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机遇、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引导马铃薯产业向规模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目前马铃薯栽植面积达2 000 hm2,是当地农业增产增效的支柱产业。但秦王川的马铃薯产业发展存在高质量脱毒种薯应用普及率低、种植密度不合理、偏施氮肥等问题,导致马铃薯产品的商品率低、缺乏市场竞争力。为此,本文总结了适合秦王川地区的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1 地块及茬口选择

在一定的水肥条件下,马铃薯可适应任何类型的土壤,但为了达到丰产的目的,宜选择地势平坦、土层肥沃深厚(18cm左右)、涝可排水、旱可灌溉的中性、微酸性(pH 5~7.5)、3年内未种植过茄科和根茎类作物的平地或缓坡地块。马铃薯不宜迎茬、重茬种植,茬口以豆类、小麦、玉米为最佳,常与禾谷类作物进行轮作倒茬,忌与茄科和根茎类作物轮作,否则会加速品种退化,且不利于病虫害防治。

2 品种选择

种薯是丰产的关键,宜选择在秦王川地区产量高、抗性强、商品性佳的甘农99-45、L9810-18、大西洋、新大坪等品种。

3 种薯处理

3.1 催芽切块。种薯可以由脱毒微型薯自繁而得,也可直接购买一二级原种。播前10~15d将种薯从贮藏窖内取出,剔除病烂薯和畸形薯后置于15℃~20℃、有散射光的室内进行晾晒催芽,每4d翻动1次,并随时淘汰质量不达标的种薯,当芽长达到0.5~1cm时开始切块。切块时为了发挥顶芽作用,要求从顶部纵切,确保每个切块有1~2个芽眼、重25~35g,切刀使用前用70%的酒精或1%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10 min,切种者可准备2把切刀交替使用,每切到病烂薯时要更换切刀,且每把切刀的连续使用时间不超过15 min。

3.2 拌种。切好的种薯用高巧悬浮液拌种,可有效防治地下病虫害。播种前1~2d,将12 ml高巧悬浮剂兑水2kg用经过清洗、消毒处理的喷雾器均匀喷洒于100kg种薯上,并多次翻动、晾干后装袋待用。

4 整地施肥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翻25~30cm,在清除杂草的同时促进耕层微生物的活动,待到秋季时浅耕打耱耙平以蓄水保墒,播种前再旋耕1次。马铃薯整个生育期对钾元素的需求量最大,其次为氮元素,对磷元素的需求量最少,施肥时坚持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重施基肥、早施追肥的原则进行配方施肥,目标产量15 000~22 500kg/hm2的地块,基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7.5~45 t/hm2、尿素180~250kg/hm2、过磷酸钙480~600kg/hm2、硫酸钾300~450kg/hm2、碳铵120~150kg/hm2,所有基肥于播前旋耕时一次性施入。

5 播种

5.1 播期。根据秦王川地区的气候条件,早熟品种的适宜播期为4月20日前后,晚中熟品种的适宜播期为5月1日前后。

5.2 播种方式。播种方式多为高垄全膜覆盖和全膜双垄沟播,这两种种植方法可打破秦王川的自然条件对马铃薯栽培的限制,解决传统露地栽培所面临的土壤透气性差、易板结等问题,从而实现优质丰产。

5.3 播种密度。播种密度取决于气候条件、土壤肥力状况、排灌条件和栽培方式,一般情况下早熟品种为63 000~75 000株/hm2,中晚熟品种为45 000~54 000株/hm2。

6 田间管理

6.1 查苗放苗。播后28~32d相继出苗,此时要及时查苗,发现断垄缺苗现象时要进行补苗,并将串到膜下的幼苗及时破膜放出,同时封口压实,以保温保墒。

6.2 中耕除草。现蕾前苗高14~18cm时中耕10~12cm,现蕾期浅锄3~7cm。中耕除草时要保护好薯根,使其不外漏、不受伤。对于禾本科杂草也可喷洒10%的精喹禾灵EC 3 000~3 500倍液。

6.3 追肥培土。现蕾前第一次中耕时从垄沟取4~8cm的土,垄两侧分别取4~5cm的土培于垄面加高垄台。现蕾期要结合中耕除草进行培土,并清除病杂株,同时追施尿素120~180kg/hm2、碳铵150kg/hm2,为了提高植株的光合效率可喷施2~3次多元微肥。此外,马铃薯生长中后期喷洒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可预防植株早衰,有利于块茎干物质的积累。

6.4 灌溉。马铃薯全生育期要根据土壤墒情和降水情况,按照勤浇浅灌的原则科学灌溉,尽量达到种薯处湿、结薯处润、土表层5cm处干的标准。出苗前底墒欠佳时需浅灌1次,用水量约为450 t/hm2;现蕾初期灌足头苗水,之后每隔28d左右灌溉1次;收获前25d停止灌水,可有效降低烂薯率。

7 病虫害防治

7.1 病害

7.1.1 早疫病。选用早熟抗病品种;及时清除发病植株;薯块收获和运输过程中尽量减少机械损伤;储藏前剔除病烂薯,储藏温度控制为3℃~4℃,勤通风换气;发病前用25%阿米西达1 800倍液和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每10d交替喷施1次,连续喷施3次;发病后喷施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800~1 2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700~800倍液,为了避免产生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上述药剂要轮换使用,每7d喷1次,连喷3~4次。

7.1.2 晚疫病。一是每100kg薯块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40g+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g+72%农用链霉素25g拌种;二是用72%的普力克水剂400~6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浸泡种薯约15 min;三是发病后喷施80%代森锰锌7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600倍液,或50%甲霜铜800倍液,这3种药剂每隔7d交替喷施3次。

7.1.3 黑胫病。用种薯重量0.15%的敌克松拌种,或用25%的病克净新型超微可湿性粉剂10g兑水1.5kg拌种100kg种薯;发病初期用88%水合霉素可溶性粉剂800倍液和0.1%硫酸铜溶液交替喷洒植株茎叶,每隔7d喷1次,连喷3次。

7.2 虫害防治

7.2.1 蚜虫。用0.1%灭蚜松、0.08%乐果、0.2%敌百虫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兑水喷雾,或用杀灭菊酯4 000倍液喷雾。

7.2.2 烟粉虱。初发时喷洒10%吡虫啉2 500倍液,或20%康福多3 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2 500倍液,连喷3次,收获前7d停止用药。

7.2.3 红蜘蛛。可用4%的阿维菌素防治。

8 收获储藏

马铃薯植株1/3~1/2的叶片变黄时块茎干物质含量达到峰值,此时为最佳收获期。收获后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可分级储藏于温度为1℃~3℃、相对湿度为80%~90%的储藏窖中。

猜你喜欢

切刀切块储藏
方捆秸秆专用高效粉碎机搅切刀的设计
比萨切块
1SL-2/3型多功能鼠道犁创新研究设计
聚丙烯造粒产品大小粒形成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马铃薯种薯催芽切块技术
随园食单——黄芽菜炒鸡
胡萝卜冬季储藏注意事项
南北差异大到你想象不到
桃如何储藏
便于储藏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