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化建设思考与建议

2021-12-06安晓红

现代农村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共同体文化遗产物质

安晓红 韩 青

(1衡水学院 河北 衡水 053000;2唐山师范学院 河北 唐山 063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振兴乡村,就是要留住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就是要在发展中保留我们民族本身的特质,使传统与现代交融互补”。非物质文化遗产植根乡村,是祖祖辈辈认知方式、生活智慧、性格特征与审美意识的综合体现,承载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生命密码。新时代乡村的振兴就是要挖掘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藏,从搜寻乡村物质景观到探寻乡土文明中的文化认同与情感归属,从推动独具美学意义与历史价值的乡村艺术产品产业化,到乡贤艺人的培育,再到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的规律,进行学科化建设。

但遗憾的是,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还落后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所以本文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化”这一议题,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阐释。第一,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化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二,分析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化的关键要素;第三,提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化建设的建议。

1 现状及问题

1.1 现状分析

1.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4年,《世界遗产青少年教育苏州宣言》,将青少年教育作为世界遗产保护的重点;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规定了“文化遗产日”,普及文化遗产保护常识;2010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在中小学开展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活动的通知》;2011年,专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进一步规范了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2017年,《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发布,把文化资源建设上升到了国家发展战略。

近些年,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从政治层面转向了学术层面,各高校相继成立了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织机构。2002年,中央美术学院在原民间美术研究室的基础上,率先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随后,中山大学等一大批高校也设立了名称相似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机构。文化部所属的原中国文物研究所更名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批准设立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此外,与研究有关的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非物质遗产网也都相继出现。

1.1.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传承指时间上的延续,青少年的代际传承是重点,其传承条件有四,即可持续、活态性、共鸣性以及指向的功利性;苑利、顾军在借鉴日本、韩国、法国、意大利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的物质化、以人为本、活态保护、多样性保护、精品保护等原则,具有基础性、内生性、地域性、综合性等特征,且具有历史传承、科学认知、审美艺术、经济开发等价值。

1.2 高校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平台,理应承担起传承创新非物质文化教育遗产的重要使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生生不息”和“自强不息”的意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资源。2002年10月召开的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最早提出了非遗教育传承的问题,2005年张卫民指出教育探索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新方向;2003年乔晓光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学教育和民族文化资源整合,建立开放的非遗教育体系,2011年谭宏等立足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研究》,系统构建贯通幼儿、中小学、大学的非遗教育体系;2013年王文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为首版教材,重庆文理学院建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课已经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率先进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大胆实践。

2 存在的问题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是鲜有真正从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探讨,现实中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理论研究不够。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者大多是从自己的专业方向出发,比如从民俗学、人类学、博物馆学、历史学或艺术学的角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生动的个案,或者以自己的专业为落脚点,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些理念与方法指导本专业的研究。这些具体操作层面的个案、论文或者专著,为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提供了有益的思想启示,但是理论研究不够,缺少高度综合的基础理论的知识体系作为支撑,难以从宏观上和本质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供指导。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高校教育系统的耦合性有欠缺。学者在从自己的专业角度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时,缺乏学科建设的整体视野和整体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学校教育属于文化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任何一个子系统都很难单独对另一个子系统发挥作用。只有参照系统耦合理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中引入系统耦合机制。加强两个系统间的协调,才能总体上使二者的耦合性达到最优,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在学校文化教育中形同虚设的局面、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脱节等系列问题。

2.3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研队伍不足。我国虽然有数个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学术组织、传习所、实践基地,每年也举办多场学术会议,但站在学科发展的角度,绝大多数与会者、研究人员是从个人兴趣出发,要么单打独斗、孤军奋战,要么研究问题碎片化,无系统、无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和研究无法形成学科的聚合效应。

不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案例研究、理论探索,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学校教育的系统耦合,都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共同体的构建。要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持续情怀、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并且具有明显学科指向的传承人、保护者和研究者联合起来,组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研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与利益共同体。

3 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化的要素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化要素有三:一是聚拢人才;二是明晰路径;三是确定标准。

3.1 人才。人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化的第一要素,居于首要位置。这里的人才不仅包括主导的政府、“主脑”的学者、主体的传承人,还应有传习人,即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

因为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老一辈传承人的故去而成为了绝响,50岁左右的中年人处于承上启下的中端,仍在坚守着本乡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地,但处于传承链下端的青年人却不屑于继承传统文化。所以亟待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幼儿园、小学开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启蒙教育,中学渗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教育,大学开始系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教育,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际传承,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人。

3.2 路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化建设目标的实现需要成员、中介、机制三维的共同作用。紧紧围绕学科化建设这一核心目标,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教育中的真实问题;根据目标配备人员,组建由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师、研究者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发展共同体,创造性地投身中国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伟大实践;选择中介,探索专业、课程、项目、方法、人才“五位一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体系。

在此基础上,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化建设机制,具体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即教师从研究人员、研究中心、教学团队到文创共同体的专业发展路径;科研成果转换路径,即从研究论文、专著、教科书到行业标准的研究成果转换路径;传习人发展路径,即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业教育、专业教育到职业教育的成人成才路径。

3.3 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才能学科化?问题本位、专业本位与系统本位这三个标准与实现路径密切相关。问题本位就是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过程中客观、真实的问题,防范“以用代学、急用而学”的急功近利式思维,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象、范畴、本质、规律等本质上的问题。专业本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的依据。“学科”(discipline)从本质上讲就是“标明、划定、保持乃至开拓学科专业化边界、范围和研究范式的一套学术行为规则”,要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与文化学、遗产学等其他学科的根本区别,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者安身立命的专业空间。系统本位,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系统本位,也就是说选择最具有整合力和包容性的基本学科模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提供有机系统的学科模版,在此基础上构建非物质文化生态。

4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化建设的建议

为加速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化进程,借鉴文秋芳教授“应用语言学国际化”的战略思想提出如下两点建议。

4.1 建立学术共同体。在“信息化”时代,我们要从“手工作坊式”的研究中走出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共同体。第一,破除封闭思想观念,建立开放的学校教学管理平台,通过校企、校地、校际合作办学、合作教育、合作就业,实现学校管理平台集约化,让其成为教师共创、共治、共享价值活动的支撑和基础。第二,构建网状结构专业发展共同体,实行对基层教学组织的的低层控制。也就是说赋予基层专业教研室“第一推动力”,促使新的转型路径、新的转型方案从基层教学组织中诞生,从而触动教学团队、研发团队自发、自为地演进成长。第三,创建命运共同体。基于明确学科归属和学科意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共同体研发有价值、有个性、高辨识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IP,探索非遗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

4.2 开展系统非遗养成教育。养成路径: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管理素养”为核心,探索通晓—创造—技术开发—国际影响拓展的“四环相扣”养成路径。育人模式:优化目标专业化—内容课程化—过程项目化—方法民族志化—人才复合化“五化一体”实践育人模式。行动计划: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参照“365百姓故事会”,启动大学生讲好身边非物质文化遗产故事的“八个一”行动计划,即一种小吃、一个节日、一种时尚、一个景点、一种乡愁、一个人物、一条家训、一项发明。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化建设,是在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探寻其创造性转化条件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共同体在融媒环境下共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养成体系,逐步研发非遗文化IP,探索“五位一体”非遗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对于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动人类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

猜你喜欢

共同体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爱的共同体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Tough Nut to Crack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