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鳌园石雕:“人文划代”时期的艺术代言

2021-12-06孔月光

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陈嘉庚石雕文化

苏 涵,袁 越,孔月光

(1.厦门工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2.厦门工学院 艺术与传媒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的鳌园石雕,因其雕刻艺术的传承性、创造性以及艺人群体的地域性而成为当代南派石雕艺术的代表作,成为当代中国石雕艺术的杰作;又因为主持人陈嘉庚先生的文化理念与那个特定年代——新中国建国之初十年的文化遇合,成为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中人的艺术代言。这一点在陈嘉庚先生当初起意建设鳌园的时候就有明确表达,那就是他亲自撰写的鳌园博物观碑记所说的“念人文之划代,永记物华,对山海而构图,亦资博览云尔”。

一、陈嘉庚与时代文化遇合的艺术构想

新中国建国之初,社会政治与文化都进入到一个“人文划代”的崭新时期,而从清朝末年一路风雨而来的陈嘉庚先生,在经历了营商兴学、抗战纾难等重大人生活动之后,迎来新中国的诞生,参与到新中国政治建设与社会复苏的重大活动之中,并在这样的历史时期度过人生的最后12年,于是有了特别的文化遇合。

陈嘉庚晚年有着强烈的叶落归根之念,所以,参加完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参观了新中国的许多地方之后,于1950年回到家乡厦门集美,并开始筹划在集美的海边建设一个具有特别文化内涵和大众教育意义的露天博物馆。他在1949年10月参观济南广智院后写的日记里说:“它是一个博物馆,同时是一个很有教育意义的好地方……我们认为这种教育意义很大。我们希望各地能多设立和济南广智院一样的陈列馆”,[1]这是他建设鳌园的思想出发点,也就是希望通过一种公共艺术品的建设,向人民群众进行多方面的形象化教育。这实际上是他一生教育兴国思想的进一步延伸。他不仅倾资办学,以学校的形式进行正规的现代教育,而且还设想通过公共艺术的形式,对大众进行直观的形象化教育,并使这样的教育借着“石雕”得以永久延续。

查阅资料可知,陈嘉庚先生不仅应毛泽东的邀请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而且在新政协筹备会上发了言,现在还可以听到他当时发言的录音,看到他当年充满感情的发言全文。[2]而他参与讨论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的一些条文,竟与鳌园石雕的内容有着惊人的高度契合。如:

第二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

第三十五条 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和发展重要工业为重点,例如矿业、钢铁业、动力工业、机器制造业、电器工业和主要化学工业等,以创立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第四十二条 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公民的公德。(1)见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这些在今天看来语言非常朴素的条文,表达了初生共和国的国家意志和建设方针,正与陈嘉庚多年来振兴国家的愿望完全契合,直接影响了他建设鳌园的决定和鳌园石雕内容的基本设计。

令人深思的是,在鳌园的石雕群中,在高耸的由毛泽东亲笔题字的集美解放纪念碑下,陈嘉庚为自己设计并建造了生圹。据《集美鳌园大事记》记载:

1953年与集美解放纪念碑、石屏、鳌亭同时规划设计的陈嘉庚墓建成,墓茔落座礁石上,开凿为穴,营造寿域,墓碑留白为“生圹。”[3]

在当时,此事可以视为陈嘉庚先生为自己叶落归根所做的特别安排,但更可以认为,这是要在鳌园建设完成之后,让自己永久地栖息在祖辈生活的这块土地上,栖息在自己刻意建设的这块文化教育的园地上,并且永远地守护着它。而事实上,当鳌园在后来成为厦门的重要景点之后,纪念碑旁、博物观石屏下的陈嘉庚墓,因为先生的安息,有了更为动人的灵魂和更为生动的解说。

在鳌园建设之初,陈嘉庚就向许多著名人物发出邀请,请他们题字或撰写楹联。征集到的题字与楹联后来分别镌刻在鳌园石雕的不同位置。今天看来,他们不仅与鳌园的石雕相映生辉,而且都是陈嘉庚当年构思设计鳌园心迹的明确表达。

比如,博物观石屏上刻的主联为新中国第一任教育部长马叙伦先生所撰写:“发挥无穷无尽之力量以改造旧社会 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以建设新国家”,改造旧社会,建设新国家,这是非常明确的建国之初的国家大计。又如:时任政务委员的邵力子先生的撰联为:“集合英才共向社会主义建设迈进 美好生活须从人民劳动创造得来”;曾被誉为“七君子”之一、时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沈钧儒先生的撰联为:“发挥集体力量 创造美好未来”;福建书法家陈培锟先生的撰联为:“勤劳农桑关国计 开源衣食厚民生”。这些楹联所表达的建设新中国、创造美好生活、关注国计民生、教育民众、培养人才等意思,与《共同纲领》完全吻合,当然也是陈嘉庚先生想要通过鳌园石雕告诉人们的。

陈嘉庚目睹了自辛亥革命以来中国的种种变故,投身于兴学纾难的具体工作,既有着教育民众、发明民智的殷切愿望,还有着继承传统文化以建设新中国、推动新文化形成的特别激情,这正是他亲自为博物观撰联所写的:

真大观勿嫌小岛

有旧植乃展新型

他要在海边小岛上创建出教育民众的文化大观,要在传统文化的根基上展现新时代的文化风貌,因而,才有了鳌园如此主题突出而又容纳万象的精彩石雕。

而这一切又说明,20世纪50年代的新中国,虽然涌动着强烈的时代政治潮流,但是,在文化上还是包容的,有着继承传统、创造新生的共同情怀,也正呼应着毛泽东1951年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时的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鳌园于1961年8月20日陈嘉庚先生的灵柩归葬而告最终完成。从1951年9月8日开工,到1961年全部完工,整整过去十年,恰好经历了完整的50年代,一个特殊的文化年代。

据记载,之后不久的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中,陈嘉庚先生的族亲和鳌园所在的大社村民顾虑到那些“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一类的石雕也有可能被视为“封、资、修”的毒草,遭遇被毁的厄运,便用泥巴将石雕封闭,才躲过那场浩劫。这更说明,鳌园是在那个适宜于它形成的文化氛围之中诞生,它是陈嘉庚先生的文化理念与那个年代的社会文化幸运的遇合,使它能够成为杰作,能够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流传。

二、突出的主题与多样的文化投射

鳌园石雕分布在彼此相连、互相呼应的四大块区里。其中,入门后50米长的游廊两边镶嵌的三层青石雕刻是最精彩的部分,而高耸的集美解放纪念碑及其周围的大量现代生活雕刻则宣示着整个园区石雕的政治主题——对中华民族与中国共产党奋斗历史的记忆。

纪念碑正面的文字是陈嘉庚先生请毛泽东书写的,毛泽东写好后给陈嘉庚的回函时间是1952年5月16日。这本身已经彰显了特别的政治意义。纪念碑的基座四周刻有开国大典阅兵、毛泽东主席升国旗、1949年9月17日人民政协筹委会全体常务委员合影等纪念新中国建立的历史场景。而与之呼应的有游廊北面墙壁上一大批以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奋斗历史为题材的石雕,如五四运动、毛主席在湖南组织马克思主义小组、南昌起义、三湾改编、井冈山会师、强渡金沙江、毛主席在延安党校发表整风演说等等。这些主题意义非常突出的石雕是陈嘉庚先生想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镌刻在后人的心中,当然也表达着他对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高度认可。

在博物观前面的拜厅四周也刻有光绪维新、英法侵略、甲午战争、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辛亥革命、中日战争、北洋军阀混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解放东北骑兵战、淮海包围战、解放东北炮战、舟山渡海、抗美援朝、东山岛大捷等等内容。在20世纪50年代之初,这些内容虽然也有文字报道或者照片发布,但绝大多数还没有雕刻家表现过,它们完成的时间甚至比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的八幅石雕还要早。

非常特殊的是,纪念碑的背面刻的是陈嘉庚先生亲自撰文并书写的“立碑记”。这篇“立碑记”以“一八七四年,我生于集美”开始,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历叙自己南洋经商、集美建校等个人史和集美学校史,最后一节是:

追念历次革命战争与本校废兴经过,建集美解放纪念碑,略述附载。座阶八级,象征八年抗战,又三级,象征三年内战,永垂观感。

突出的政治纪念意味表达得显豁而坦然,完全是一个经历了诸多风雨的老人对刚刚建立的新中国由衷的肯定和盛情的礼赞。

当然,陈嘉庚也清楚,仅仅突出这样的主题,还不能形成宣传教育的最大效果,还必须具有更为丰富的内容,即“有旧植乃展新型”。因而,他又亲自选择规划了多样的文化内容。博物观正面还有一块陈嘉庚撰文的博物观介绍,开列的是内容“总目”:

一、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

二、文教卫生教育题词及联语

三、重工业轻工业与矿山厂矿

四、谷物蔬菜木料药材花卉牲畜

五、交通机电舟车农具武器

六、历代国内外战争

七、世界奇禽异兽

八、国内名胜风景及海产动物

九、世界中国福建台湾同安地图

十、世界各民族习尚与娱乐

在他的主持、规划下,把如此复杂的内容分门别类雕刻出来,有条不紊地布置在鳌园四大块区里,就是要“念人文之划代,永记物华。对山海而构图,亦资博览云尔”。

可以看到,艺术上最精美的游廊两边石雕中的历史故事就有吴王与勾践、血染长平、城濮交兵、宋襄公、项羽乌江自刎、沛王东征、韩信自称齐王、荥阳之战、韩信拜帅、兵入咸阳、赤壁大战、张飞打督邮、三请诸葛亮等等。这些经过选择的历史故事或出于史籍记载,或出于文学作品,但更多的题材来源、场景描绘、人物造型都来自于民间戏曲。这些故事用小幅连环的形式密集地镶嵌在两壁上,人身不过一尺,人数却无法计算,场景也变化多端,如同展开一幅幅历史的画卷,让人感受到的主题又可以是一代一代的英雄人物铸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更创造了当下的政治与文化的辉煌。

这样的题材在博物观前的拜厅等处还有许多。大禹治水、华佗、文天祥、屈原爱国被逐、孟姜女长城寻夫、陈胜吴广、霸王别姬、五关斩将、王允献貂蝉、苏武守汉节、班超护西城、淝水之战、七擒孟获、木兰从军、朱温薛刚大闹花灯、杨业归宋抗辽、梁红玉、岳飞、三宝出洋、戚继光、郑成功等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排列顺序没有明显的时间逻辑,却都有着明确的内容主题:民族英雄的壮烈抗争,中华民族的浴血奋战。

不仅如此,最能说明陈嘉庚文化理念与那个时代文化的包容性的则是游廊北壁上的以“马前课”卜辞作题目的石雕内容。

“马前课”是后人托名三国诸葛亮所作的占卜之文,共14课。这组以“马前课”为通栏标题的石雕共6组23幅,又分别以第9课到第14课的卜辞为小题目,提示的内容却是从清末到新中国建立之后的种种历史场景。比如,第4幅用第12课的“拯患救难、是唯圣人、阳而复始、晦极生明”。“拯患救难”标注的是毛泽东与八路军在延安窑洞的场景;“是唯圣人”标注的是“国共会议”;“阳而复始”标注的是渡江战役;“晦极生明”标注的则是“开国大典”的场景。到最后一幅,用第14课的卜辞“占得此课、易数乃终、前古后今、且道无穷”,标注的却是建国之初人民群众载歌载舞的场景。

占课卜辞多用含蓄曲折或模棱两可的文句表达可以多向解释的寓意,常常被视为迷信或者缺乏科学根据的一种文化现象。如果放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文化语境中,肯定会被视为封建迷信来对待。如果放在现在,也不可能将其拿来作为重要历史与政治主题的借用。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宽松、包容的文化氛围中,陈嘉庚先生用它来作一部分重要石雕组图的题目,用来标示中华民族的过往,预言新中国发展的未来,这实在是一种特别的文化组合。

在游廊两壁、拜厅周围、围墙两端还设计安排了许多民间流行的戏曲剧目的连环场景。如:《赵武灵王》《包公斩鲁斋郎》《秦香莲》《县公背纤》《打严嵩》《现世报》《打面缸》等等。我们无法推知这些剧目陈嘉庚先生是否都看过,但从内容选择来说,大多有特别的文化意味,中心意旨是要劝诫官员为官清正,不可借势欺民。最为特别的是《县公背纤》,演海瑞任淳安县令时率衙役背纤的故事。到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开始的前奏即是对吴晗所作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批判,如果不是50年代文化的包容,这个剧目就不可能出现在这里。而且,“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因为传统戏曲被视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霸占舞台的文化遗毒,全面禁演,一直到80年代初才再次复苏,那么,这些剧目也不可能出现。

这些就是陈嘉庚先生所说的“旧植”,并要在这样的“旧植”上展出时代文化的“新型”。

鳌园石雕还有一类特别的内容,即陈嘉庚人生的重要片段,安排在他的生圹的两侧。其中有南轩私塾、海底探物、扯取花生、掘取地瓜、削取海蚝、搭船出洋、米商服务、回梓完婚、黄梨罐头、栽黄梨园、栽橡胶园、福建保安会、熟米机厂、1913年创办集美学校、购三轮船、1921年创办厦门大学、组织南侨总会、重庆市庆祝安全会、南侨回忆录、延安各界欢迎会、新中国观感、新加坡欢迎安全会等等。陈嘉庚先生给自己安置了身后长眠之地,也不回避把自己的经历镌刻成永恒的记忆,这也是一种特别的文化心理。

所以说,20世纪50年代文化的包容与陈嘉庚先生文化理念的遇合才有了这主题突出而又包容万象的石雕作品,这不能不视作一个文化的奇迹。

鳌园石雕是中国历史的画廊,也是中国革命史的画廊,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画廊,同时,也镌刻着陈嘉庚先生个人深深的文化印记。

三、新中国建设热忱与新文明教育的艺术实践

陈嘉庚一生都秉持强烈的教育兴国之志,满怀建设新中国的热望,这一切都在新中国诞生之初,在他的亲历亲见中得到回应,得到预示,因而,才进一步形成建设鳌园以“永记物华”、以教化民众的构想与艺术实践。他在全国政协会议的发言中说:

建立人民联合政府。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大事情,是我们世代子孙幸福有关的一件大事情。……这些祖国大革命的胜利,对全世界极有影响,对海外华侨也有很大影响。[4]

在参观祖国各地后写的《新中国观感集》,一方面平实地记录他看到的“新中国一片光明”的景象,一方面如实地叙述许多过去时代遗留的不良现象,并提出自己的改进建议。他甚至明确地说:

我国有四亿七千五百万人,为世界最大民族。此后人口定必有增无减,此为必然之势。然人口虽多,而身体多孱弱,知识多落后,令人抱愧无穷。[5]

因而,在渴望的清明世界即将来临的时候,他不只是作一个欣欣然的旁观者,而是要用自己的余力,亲自设计,亲自督工,建设一个石雕艺术的大观园,在刻录中国历史的重大往事的同时,以艺术的形式记录新中国朝气蓬勃的建设景象,用来激励民众投身于国家建设之中;他要让沉默的石头“说话”,向民众进行新文明的教育。

出于这样的动机,他在集美解放纪念碑周围安排了渔业场、造纸工业、肥皂工业、纺织厂、皮革工业、食盐电解业、食盐和制碱工业、石油工业厂、熔铁及熔钢工业厂、火柴工业厂、畜牧场、农业场、玻璃工业、搪瓷器工业、陶瓷器工业、硫酸工业厂等等工业建设场景。在博物观的正面还设计有阜新露天煤矿、西安煤矿等工业生产内容。现在来看这类雕刻,构图简单,造型朴素,艺术上也不如游廊两壁的浮雕精致,然而,它们正好是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工业的真实写照,我们从这些简朴的画面中感受到的是那个时代热气腾腾而又安详平和的国家景象。而那些习惯了传统民间题材雕刻的艺人们,能在那样的环境里,凭借文字介绍和图片提示,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这样的、从来没有尝试过的内容呈现出来,又非常的可贵。

灾难深重的中国在经历了太多的战乱之后,人民终于能够安静地建设自己的国家了,这对于侨居海外却又一生惦念祖国的陈嘉庚先生自然是极大的震撼与鼓舞,促使他要通过艺人之手,把这个时代表现出来,当然,也是要让人民了解中国的面貌,认识现代国家经济与文化的基本状态。70年的时间过去了,我们仍然能在鳌园的石雕群里听到来自于人民心中的热情呼唤,想象到熙熙攘攘、欣欣向荣的建设景观。当然,这也是陈嘉庚先生“开启民智”的积极实践。

为了“开启民智”,陈嘉庚还安排在鳌园四周的围墙上雕刻了大量的动物、植物、用具、兵器等简单形象,分组排列,林林总总。目的也是要增长民众的见识,增加民众的生活经验。在博物观前后安排了如何讲卫生、如何锻炼身体、如何进行学校教育的场面。

今天看来,这些内容似乎太简单、太初级了,但是,陈嘉庚先生当年离家远赴南洋前,看到的乡民生活,欠缺的就是这样的文明。几十年后,他重新归来,虽然对新中国的前途充满信心,但是,饱经战乱的中国农村,并没有任何改观,他在《新中国观感集》里都有记载。所以,他才主张以简单而又质朴的方式作这样的新文明的教化宣传,殷殷之情,拳拳之心,都深深刻在简朴的石雕画面之中。

总而言之,鳌园石雕作为“人文划代”时期的艺术代言,它是那个时代的文化与陈嘉庚先生文化理念遇合的产品,镌刻着时代文化的深深烙印,它属于那个特别年代。然而,也正因为如此,它的价值才超越了那个年代,在不断推移的历史时代里,因为曾经印证过那个年代而不断扩大着它的文化价值。

不仅如此,它还有着如下特别的文化意义:(1)陈嘉庚先生当年经过考核,选择了惠安县崇武镇峰前村以李走生、蒋丙丁为代表的300多位石雕艺人从事石雕镌刻工作。从一个村庄能够集中如此多的技艺高超的石雕艺人,不仅意味着崇武镇作为惠安传统石雕艺术重镇的历史传承,而且使鳌园石雕成为闽南石雕艺术杰出的代表作。(2)鳌园石雕为了教育民众,开启民智,第一次将中国革命史、新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场景用石雕的形式表现出来,具有独一无二的艺术史价值。(3)鳌园石雕第一次将“博物”的内容以简单写实的手法展现于民众之前,也是传统石雕所未曾有过的。(4)传统的石雕艺术,特别是闽南传统的石雕艺术,多依附于寺庙、宗祠、民居、坟墓等建筑物而成,因而,许多都具有装饰美化或祭奠纪念的意味,而鳌园虽然也有明显的纪念意义,但从主体来说,却是进行社会教育、文化教育的独立艺术品,是独立的公共艺术创作,更是意义非凡。

猜你喜欢

陈嘉庚石雕文化
陈嘉庚选采办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陈嘉庚一诺
陈嘉庚选采办
年味里的“虎文化”
陈嘉庚
谁远谁近?
文化之间的摇摆
曲阳石雕作品选
方兴未艾的曲阳石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