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职院校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教学策略研究

2021-12-06郑正伍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1年11期
关键词:病虫害植物中职

郑正伍

(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在“十二五”的基础上完善教育教学与管理全过程,将工作从单项转化成为全面,以此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全面改革,使课堂的教学更具个性化。在中职课程中利用信息化进行教学改革,尤其是将课程改革的内容放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来设计和推进,对教育的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是中职学校涉农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开展“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提升课程的教学效率,是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1 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的现状分析

1.1 课程建设方面

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涉及的内容比较全面,并且需要具备实操能力,对于中职院校学生来说,主要培养学生一些相关的专业能力。最近几年,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的建设和创新,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分别是资源开发、课程网站、智慧云课堂。课程建设初期阶段主要是资源开发方向,教师通过在网络上搜集相关的病虫害标本的图片,设计成为PPT的形式,从而将教材上难以理解的多种病虫害转变成为直观的电子演示,使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建设中期阶段主要是通过课程网站的构建,在引导学生进行职业化的学习时,根据不同职业岗位的不同需求为学生确定学习目标,让学生在网站上选择课程内容,拓展学习视野,采用的是“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1]。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智慧云课堂,通过在线开放的课程,实现课程开班、班级管理和教学管理,在开放式的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1.2 教学现状分析

在中职院校的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教学中,由于当前环境下病虫害的种类较多,其发病原因、气候变化、栽培条件以及管理水平等多方面的差异,导致目前的教学难以全部涵盖,学生学习课程的难度较大。虽然信息化背景下学生学习的资源逐渐丰富,但是仍然有不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不够专注,不能够适应当前全新的教学方式。也有一些学生学习能力比较差,归纳分析、构建系统化知识的能力仍然需要一定提升。以上的种种教学现状都是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因此,需要以此为契机,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优化教学课程。

2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策略研究

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策略是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理念、模式和方法的统一,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对于零碎知识归纳整理能力较弱,因此,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采用辅助教学工具,设计了“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的3种优化教学策略。

2.1 教学模式创新设计

2.1.1 线上线下有效结合

“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方式是在信息化理念下,通过互联网自主学习和线下课堂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将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的有效融合。利用信息化实现预习、讨论交流、巩固提升的方式,开展便捷的学习。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具有超强的实践性,在教学方面需要注重对实际案例的探索,再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相对应方法的设计[2]。除此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开展社会性的调查,深入到田园中,分析病虫害发生的相关条件,学会如何进行诊断,在“绿色植保”的理念基础上科学的提出如何控制这一问题。课下的时间主要为探索模式,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们及时关注相关方面的动态,结合当下的时事热点来从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与探索。

2.1.2 虚拟现实有效结合

由于病虫害的种类较多,具有季节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并且在发生病虫害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化,比如说次要病虫害经过恶变会成为主要病虫害,病虫害的发生在时间和地方上也会呈现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无法实现理论课程的学习与实际田园中发生现象的一致性。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将理论课程与实际情况有效的结合,能够有效的弥补课程落后的问题,将田园当中实际发生的病虫害与案例进行结合,通过虚拟的形式来进行现场病虫害的诊断和鉴定,使学生始终都会围绕着现实的问题和情况来进行该课程的学习。

2.1.3 传统现代有效结合

教育领域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信息技术的创新对于中职课堂教学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微课、翻转课堂、云课堂等多样化的信息课堂成为了开展中职课程的核心,也为课堂的创新发展带来了契机。但是有一些课程的开展过于依赖信息技术,使得学生被趣味的视频所吸引,无法准确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中职课堂不是用来展示信息的平台,而应该是在沟通交流当中提升专业技能。因此,中职院校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应该将传统课堂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进行巧妙结合,保留传统教学中的优点,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及时关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实现传统和现代的有效结合。

2.2 选择合理教学工具

面对中职教学当中海量的课程资源,本身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学习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当中会感觉到力不从心。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通过选择合理的教学工具,引导学生自主的探索相关的知识,在这一过程当中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中职植物病虫害防治课堂上,常见的教学工具有以下3种。

(1)能够将不容易辨别的知识点进行对比的T形图。在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中有很多十分相似的内容,将这两者的区别知识点填在T形图的两侧,就能清晰地区分出来。

(2)生动直观地罗列问题的鱼骨图。顾名思义,鱼骨图就是利用鱼骨的形状将问题的根本原因呈现出来,所以将鱼骨图运用在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中十分恰当,能够有效地分析病虫害发生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3]。绘制鱼骨图一般都会采用学习小组的方式进行,小组之间通过沟通和交流可以对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和内容进行探索和完善。

(3)被广泛地运用在各个学科当中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以某个核心向外进行发散的树状图形式,有利于学生整理课程知识,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的处理,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升思维能力。在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中运用思维导图的主要的形式就是将病虫害的知识进行知识点的重组,根据需求形成简洁明了的知识网络,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3 结语

总之,在大数据网络平台环境下,教育信息化技术正在高速发展,中职院校教师在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在教学中应该从本质的教学理念出发,不能够遗忘或丢掉教学的根本任务,应该利用信息化的优势来探索课程教学目标,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结合中职院校相关专业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以及性格特点,可以有效借助信息化技术,使用辅助性教学工具,灵活的创新教学策略,进一步提升专业化课程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病虫害植物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汽修教学中的实践参考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植物罢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