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升钟顺庆灌区灌溉设施建设现状及提升的思考

2021-12-06杨明胜

湖北农机化 2021年12期
关键词:管护农田节水

杨明胜

(南充市顺庆区水务局,四川 南充 637000)

1 顺庆升钟灌溉设施建设现状

顺庆升钟干支斗渠13条,长108 km,农渠99条,长560 km,承担1.46万hm2农田的灌溉及人、蓄饮水任务,协调督促乡、镇农毛渠系的灌溉和日常维护工作。目前,由于升钟工程建设的时间早,国家补助资金少,工程设计深度不够,再加上渠道已运行20余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从2014年开始该区域就紧紧扭住项目不放松、收集、整理、汇总相关资料,申报的7条主干渠道已纳入国家项目。截至目前,已完成了该7条主干渠道的节水改造,整治渠道88 km,占该区域主干渠道的81%,同时结合地方财政资金对跨乡农渠进行了整治,渠系灌溉设施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2 升钟灌溉设施存在的问题

2.1 部分设施老化失修

由于升钟渠系修建于2000年左右,且以农民投工投劳为主,受当时的施工技术、资金的影响,工程设计及建设标准低,地方各项配套严重不足,目前运行20多年,部分灌溉设施老化失修严重。斗渠以上因开展节水改造及日常财政投入,状况较好,而田间渠道因为没有衬砌,加之年久失修,状况较差,放水期间,大部分渗漏,造成水资源浪费,部分渠段存在塌陷、断裂的情况,遇到旱情根本无法灌溉。

2.2 农村缺乏“主力军”

农村税费改革之前主要是农户投工投劳、政府适当补助的农田水利设施保障机制。随着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年轻人外出务工、老人妇女儿童留守在家务农,是现今该区域普遍存在的现象,造成农户对农田基础设施管护大幅减少。加之新生代农民基本不参与劳动,而留守的老人妇女认为只要有口饭吃就行,对农田灌溉设施建设关注甚少。

2.3 设施管护主体缺位

目前,对灌区的管理机构只设到支斗渠一级,斗渠以下为小型农田灌溉工程,位于灌区渠系的末梢。该区域虽然明确了斗渠以下属地维护管理,但管护经费基本无来源,之前水费退还部分也只是满足渠道的清淤除杂,对于渠道的损坏无法维护,长期以来就造成“政府管不到、集体管不好、农户管不了”。同时为了解决农田渠系管护问题,当地引入的农民用水协会,存在日常管理困难、经费严重不足等诸多问题,没有建立良性运行的长效机制,对农田灌溉设施的管护作用不大。

3 对策建议

3.1 建立长期投资机制,确保设施建设持续投入

农田灌溉设施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的工作,近年来该区域灌溉设施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仍然存在很多灌溉渠道设施年久失修老化的问题,特别是农毛渠系较为严重。为此,必须逐步建立起政府为主导投入、农民自愿投入、加强其他社会资本投入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长期投资机制,确保农田灌溉设施建设持续投入。同时整合支农资金,增加财政民生投入,加大扶贫力度,统筹安排,集中使用。

3.2 继续发展节水灌溉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水是农业的命脉,灌溉是农业发展的保障,该区域目前存在着节水灌溉设施建设不足、灌溉方式落后的问题,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发展节水灌溉农业,提高渠道引水利用效率,已成为当务之急。一是在输水过程中节水,重点应该减少渠道输水上的损失,通过管道输水和渠道防渗等措施,减少渠系引水的损失并提高利用率,同时要积极采用喷灌、滴管、特别是管道引水灌溉等节约用水灌溉技术,减少田间灌水过程的损失,提高田间灌水的有效利用率。二是在用水过程中节水,加强节水灌溉制度的研究,根据农作物不同生长期的需水要求,适时、适量地灌溉,推行计划用水和科学用水,实行定额灌水,超用加价。三是提高农民节水意识,因为农民往往只意识到水资源的自然属性,而对水资源经济属性和资源属性还认识不够,还应进一步弄清水资源的产权,建立符合当地的水价构成机制,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激发农民的用水节水和有偿使用渠道水的意识。

3.3 创新制度建设,提高农民参与积极性

一是创新产权管理制度,对于农民自愿筹资筹劳建设末级渠道进入农田的灌溉工程,应明确权属,让农业设施使用主体成为渠道工程管理和使用运行维护的负责人,从而调动渠道设施使用主体的积极性。二是创新引导农民参与灌区农田渠道灌溉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政府应在管理、资金、服务、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灌区农田渠道灌溉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积极性,逐步建立政府协调服务、村社自行组织、农民自愿参与的组织形式。三是创新土地流转制度,鼓励农民发展家庭农场、农地托管,农地出租等多种经营方式,支撑农业增收,为保障农业增收,自然愿意投入更多的成本在农田灌溉设施建设上。

3.4 进一步明晰管护责任主体

首先是要解决“谁来管”的问题。要正确认识农村农田灌溉设施的资产性质,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兴建,产权属于水行政管理部门,集体投资为主兴建的产权属集体,以农户自用为主的小、微型工程,归农户个人所有;其次要解决“采取什么方式管”的问题,通过建立全民用水户协会,实行“民办、民营、民受益”的管理模式,进行农田灌溉设施的维修和管护,解决田间渠系管理主体缺失的问题;最后要加大对用水协会的帮扶力度,政府应根据农民的承受能力承担工程管护费用的不足部分,并且提供必须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3.5 加强渠道的日常管理工作及提升渠道管理水平是关键

对于升钟灌区农田渠道灌溉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中的各个环节要确保按照相关政策法规实施到位,发挥日常管理作用,确保灌区农田渠道灌溉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正常高效,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服务。对管理人员加强业务培训,邀请专家指导和内部练兵及考核,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严格奖惩,惩罚分明,从而提升渠道运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对于那些考核不合格的渠道运行管理员工进行换岗,这样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所有渠道运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所有的渠道运行管理人员都能够胜任渠道日常管理工作,提升渠道的运行管理质量。

猜你喜欢

管护农田节水
安徽省进一步加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后期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