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县麻山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021-12-06谷敏
□文/谷敏
保定市蠡县是“河北山药之乡”和“中国山药之乡”,种植麻山药历史悠久,是全县农业的支柱产业。蠡县麻山药是“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得出一套完整的栽培技术,现总结如下:
一、做好播前准备
1.土壤
沙壤土、壤土、沙土最适宜麻山药种植。种植麻山药要坚持轮作倒茬,一般应间隔3年以上,前茬为小麦、玉米、辣椒、大葱等,不宜与花生、甘薯、番茄或其他中药材连作。
2.品种
优先选择小白嘴、紫药、棒药、白玉等市场畅销的品种。
3.种苗
一般用山药嘴、山药段子作为种苗。选择无病虫、苗芽健壮、大小一致的作为种苗,山药段子长度为10~15厘米,重100~150克以上。零余子第一年作为繁殖材料,第二年做种苗。
二、提高播种质量
1.整地做畦
第一年种植按距离80厘米开沟,沟宽30厘米,沟深80~120厘米(依品种而异),冬前翻耕,早春随土壤解冻时分层填土,结合填土施少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粉碎的秸秆,与土掺和均匀。
2.增施底肥
底肥一般用有机肥75~90立方米∕公顷,磷酸二铵225~300千克∕公顷,钾肥600~750千克∕公顷,随耕翻时施入。
3.造墒播种
麻山药一般在10厘米土壤温度稳定通过10~15℃时进行播种。播种时以土壤相对湿度70%~80%为宜,墒情不足时,应提前造墒。
密度依品种和地力水平、栽培水平而定。棒药一般为7.5万株∕公顷,紫药、白嘴为1.0~1.2万株∕公顷,宽行行距80厘米,窄行行距30厘米,栽植深度3~5厘米。将催好芽的山药栽子或山药段子按株距25~27厘米平排于沟中,然后覆土10厘米踩实。
山药栽子播种后一般18~22天出苗,山药段子播种后25~35天出苗。
三、加强田间管理
1.整枝去杈
麻山药萌发时会有1个或多个芽出土,选留1个壮芽,其余除去。后期如侧枝较多,为有利通风透光,可摘去部分侧蔓;零余子生成量过多时,可摘取一部分。
2.搭架
麻山药长势喜人
麻山药出苗后1周,苗高30厘米左右时,要及早搭架,架高掌握1.5~2米为宜。早搭架可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减少对根的伤害,提高产量,不同品种搭架高度不同。茎蔓上架后,一般不摘除侧枝,但有时为保证根状块茎的养分供应,应摘除过多的零余子,促进块茎膨大。重复使用的架材可用石灰浆浸泡进行或用杀菌剂消毒后使用,防止传染病害。
3.水肥管理
底肥不足时,一般在苗出齐追施一次速效肥料,每亩用量为尿素10千克;6月中旬追施一次含钾较多的复合肥,每亩用量为25~30千克;7月中旬植株现蕾时应重施肥一次,可用较浓的人粪尿适当加饼肥;或追加N、P、K复合肥300~375千克∕公顷。8月上旬应再施一次肥,9月中旬以后不再施肥,最后一次追肥在收获前30~40天进行。
一般整个生育期浇三次水(6月5日左右,7月20日左右,8月25日左右,视雨季降雨量而定)。麻山药抗旱能力较强,一般不需要浇水,但在出苗初期和茎叶生长盛期不能缺水,麻山药生长前期保持土壤湿润,利于茎叶生长,一般当麻山药茎蔓长到1米左右时视天气浇第一次水。浇水过早,根系生长缓慢,切忌大水漫灌。生长盛期和根状块茎膨大盛期正值夏日多雨季节,一般不浇水。但如遇干旱则应立即浇水,民间有“旱出扁、涝出圆”说法,说明干旱易使山药块茎出现扁平或大脚丫,生长盛期缺水,应及时浇水,以保证地上茎叶和地下块茎生长,当主蔓长到架顶,植株底部开始产生侧枝时,要保持土壤湿润。生长后期不再浇水,不仅收获方便,而且地下块茎含水低,耐运输。
夏日多暴雨,应及时排水,并保证田间不积水,在雨季来临之前可结合培垄在行间挖排水沟,田间每隔50米开挖一条腰沟,遇暴雨可及时排田间积水。
4.中耕松土
整个生育期中耕1~3次,应在早期进行,中耕宜浅。山药地可采用氟乐灵等适合药剂进行封闭除草;播种后或发芽期遇雨土壤板结,要及时松土。
四、病虫害防治
1.水疔和水痘
水疔和水痘是麻山药线虫病两种主要表现,水疔是由麻山药短体线虫引起的,水痘是由根结线虫引起的,包括南方根结线虫和北方根结线虫两种。防治的主要措施一是防止种苗带虫,二是药剂防治。主要药剂有5%辛硫磷颗粒剂、3%辛硫磷微胶囊、5%噻唑膦颗粒剂等,每亩用量1.5~3千克,方法是将药剂均匀撒在播种沟内。
2.炭疽病
麻山药炭疽病是地上部重要病害。预防药剂有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安泰生、50%多菌灵剂可湿性粉剂等,一般在雨后晴天及时喷雾预防。发病时可选用拿敌稳、阿米西达、吡唑醚菌酯等药剂进行防治。
3.褐斑病及其他叶斑病
在发病初期可选用阿米西达、拿敌稳、阿米多彩、世高、苯醚甲环唑等药剂进行防治,注意轮换用药,共防治3~5次。
4.疫病
疫病主要危害山药的茎叶,造成叶片脱落、蔓基皮层变黑坏死,发展严重全株死亡。多雨季节田间积水是疫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应在雨后及时喷药进行防治,药剂选用银法利、烯酰吗啉、疫霜灵等,一般防治2~3次。喷药时要把茎蔓和地面全覆盖喷洒均匀,封杀疫病病菌。
5.虫害
危害叶部害虫有蓟马、夜蛾、灯蛾等,一般不用防治。地下害虫主要防治蛴螬、金针虫,用50%辛硫磷150毫升,对水0.5千克与麦麸或玉米糁10千克混合均匀,撒在畦面诱杀。或选用50%辛硫磷乳油等药剂1千克∕亩随水浇灌。
五、及时收获
一般霜降时节地上部叶片变黄时割掉茎蔓,到霜冻时采挖完毕。冬前不能及时采挖的,地面应覆盖秸秆,待第二年开春后采挖。收获时注意不要折断或伤害薯块,以免造成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