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为纽带促进县域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2021-12-06王冰邢军吴晓清

河北农业 2021年11期
关键词:利用率农作物秸秆

□文/王冰邢军吴晓清

为落实省政府关于保护生态环境工作部署和要求,进一步提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质量和效益,形成秸秆高水平利用格局,促进县域农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衡水市景县发挥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优势,开发综合利用构想,促进景县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基础和优势

1.良好的农业生产基础

到2020年,景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稳定在173万亩以上,粮食产量达到13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552.5元左右;全县拥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500多家、合作社市级以上33家、家庭农场500多家;100亩以上农业规模化种养面积达35万多亩;全县设施蔬菜播种面积达到7万亩,总产50万吨,拥有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个。

2.丰厚的秸秆资源基础

景县常年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豆类、花生、薯类及其他谷物等。2020年小麦种植面积88.23万亩;玉米93.49万亩;棉花3.18万亩;豆类0.15万亩;花生1.09万亩;薯类0.176万亩;其他谷物1.22万亩。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总量约为99.32万吨,可收集总量约为87.67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为97.7%。其中秸秆直接还田61.6万吨,直接还田利用率70.3%;离田24.03万吨,离田利用率27.4%,其中,饲料化20.6286万吨,饲料化利用率23.53%;燃料化2.2万吨,燃料化利用率2.51%;原料化1.2万吨,原料化利用率1.37%。。

3.逐步完善的秸秆收储运体系

依照“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就近就便”的原则,景县通过鼓励农村经营主体、合作社或社会资本,采取独资、合资等多种形式,建立“秸秆利用企业+仓储基地+村组+农户”的秸秆收储利用体系,实现秸秆收储利用产业化。以福利、裕民、金点子等多家收储合作社、多家规模养殖企业和德加福工业化秸秆利用企业为依托,带动全县16个乡镇逐步建立起多家秸秆综合利用企业、收储组织、经纪人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秸秆收储运组织体系。

4.秸秆打捆直燃项目的复制与推广

2019年,景县众源秸秆综合利用有限公司在温城闲云居现代农业园区投资建设了秸秆打捆直燃生物质供热工程,购置安装秸秆打捆直燃供热锅炉,铺设供热管网,为园区提供生产、生活供热服务,供热面积6000平方米,年收储利用农作物秸秆3万多吨,实现了园区取暖的清洁化,获得了省市县农业、环保等相关部门的一致认可。2020年,该公司在温城乡大温城村成功实施了《景县生物质秸秆整村集中供热试点项目》,成为全省秸秆打捆直燃技术推广标杆;2021年又成功申报《景县秸秆打捆直燃生物质锅炉集中供暖项目》。以上项目的实施,提高了景县秸秆离田利用率,提升了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为秸秆打捆直燃技术项目在景县成功复制推广,打下坚实基础。

5.秸秆离田的好处

秸秆直接还田一方面是肥效发挥过慢,破坏土壤结构,妨碍土壤发挥作用;一方面是微生物分解耗氧,使土壤缺氧,作物根部呼吸不畅,造成烂根。此外,还有一些病虫草害等,可能会传播给下一季作物;另一方面影响播种质量,还田后的秸秆悬空土壤易造成小麦苗期冻害。秸秆离田可提高播种质量,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减少病虫草害,同时秸秆离田减少“焚烧”,保护土壤和大气环境质量,还可增加农民收入,一举多得,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保和生态效益。

二、构想与目标

分析景县秸秆综合利用率和离田利用情况,秸秆离田利用率偏低,不到28%,秸秆还田率较高,超过70%。连年的秸秆还田将病菌虫卵蓄入土壤,农作物病虫害逐年加重,小麦全蚀病、茎腐病、赤霉病、吸浆虫等的大发生不容忽视,所以减少秸秆还田,加大离田利用,稳步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率,追求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1.因地制宜,多元利用

充分利用秸秆资源进行科学谋划,促进秸秆打捆直燃燃料化利用、生物质沼气天然气能源化利用、畜牧养殖饲料化利用、农业环保工业原料化利用、食用菌栽培基料化利用等建设。

2.突出重点,优先发展

以秸秆能源化利用(打梱直燃)为主要方式,以农村、农业设施(园区)清洁取暖为主要途径,以草木灰(有机碳肥)还田利用为主要循环方式,全产业链开发,生产高质量农产品,促进我县绿色农业农村发展。

3.政策引导,市场运作

通过政府培育环境、政策引导、项目拉动,激发秸秆综合利用各环节市场主体活力,探索建立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秸秆综合利用运行机制。

三、建议及措施

农作物秸秆优于其它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绝。农作物粮食生产一半是粮食,一半是秸秆,秸秆几乎占景县农业半壁江山,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应纳入县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具体措施建议如下:

一是采取争取上级财政项目资金、配套县级财政资金、融入社会资本、农民拿出部分资金的方式,支持建设乡镇农作物秸秆收储利用示范点,使秸秆离田利用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实现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五化”利用。同时解决秸秆“焚烧”和人居环境整治难题,使土壤、大气、人居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二是重点在乡镇实行秸秆打捆直燃集中供暖,使示范点秸秆全燃料化利用,使乡镇新民居、农业园区、温室大棚、养殖场、学校、机关、医院、企业替代燃煤、地热井取暖方式,促进农村地区实现清洁取暖,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三是秸秆打捆直燃集中供暖中产生的大量草木灰是优良的钾肥,养殖企业牲畜秸秆过腹转化粪肥,通过集中收集、统一处理,建立有机肥厂生产优质有机肥,优先用于调整种植结构、园区农场菜园果园、蔬菜温室大棚等高效农作物施用,以提高农产品质量,打造有机、绿色、品牌农业,提升和优化农产品质量。

四是建立完善的秸秆资源台账,探索农作物秸秆还田、离田利用有效模式,建立秸秆综合利用长效运行机制。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乡镇人民政府要发挥主体作用,积极研究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措施,统筹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工作,并健全组织领导和工作机制,构建政府引导、部门联动、企业实施、农民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

2.制定实施方案

根据乡镇各自特点及实际,制定乡镇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明确实施地点、实施内容、目标任务、、具体措施、实施步骤及时间节点和监管措施等内容。

3.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县政府成立秸秆综合利用管理领导小组,各乡镇相应成立工作专班,明确任务目标,责任落实到人,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有效推进,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广大农民群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基层干部更要增强秸秆资源意识,积极营造农作物秸秆循环利用发展绿色农业的良好氛围。

猜你喜欢

利用率农作物秸秆
一季度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74.9%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2020年煤炭采选业产能利用率为69.8% 同比下降0.8%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秸秆计划烧除 吉林打算这样干
晶胞参数及空间利用率的相关计算突破
公共充电桩利用率不足15%
九台区秸秆利用取得新成效